关于黄河资料

叫我小腻腻• 2024-09-28 00:01:24
最佳回答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以下简称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总人口 8742.2万人,农业人口 6907.7万人。全区总面积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水蚀面积33.7万km2、风蚀面积11.7万km2),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达16亿t,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2: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全唐诗》 作者: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3: 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 4: 黄河断流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北麓,是**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 。黄河滋润着两岸人民,两岸人民离不开黄河水。那么,黄河到底有多少水资源 呢?据**对黄河的配水方案,黄河每年58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其中370亿立方 米用于沿黄各省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210亿立方米用来冲刷下游河 床里的泥沙。然而前者的实际用水量已大大超过了370亿立方米,仅沿黄50多座城 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就超过300亿立方米,刷沙水量则没有保证,加剧 了下游泥沙淤积,削弱了行洪能力。 为了抵御旱灾,各种水利设施便瞄准了黄河。**水利科学院王浩先生(1999) 说:“黄河断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断流的根本原因, 还是河道外用水的大量增加和无序引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园口实测平均径流 在850立方米/秒左右,而下游两岸的引水能力却高达4000立方米/秒,大量无序引 水在任何时段均可造成断流。” 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消耗的水资源量越来越大,滋润本流域的最大河流——黄河径 流则日趋衰竭。20世纪70年代黄河平均断流长度为242公里,80年代为256公里, 90年代达到392公里。90年代以前,断流一般发生在河口地区。1992~1994年,断 流上延到山东济南附近;1995年断流延展到河南夹河滩以上,长达683公里;199 7年又延展到河南开封以上,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干流长度的90%以上。据利 津水文站实测资料,20年间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年断流45天,其中199 7年断流226天。与此同时,黄河入海水量不断减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 量只有184亿立方米,相当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亿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 均入海量371亿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亿立方米的47%。一些专家 预测,如果以5年时间为单元计算,到2000年黄河下游将出现年年断流现象,到2 020年黄河下游将会出现全年干涸,黄河由此将成为一条内陆河。 更为危险的信号是,黄河以往仅在下游发生断流,如今上游的源头地区亦开始出 现断流。《**环境报》评出的1999年“十大国内环境新闻”之一是:“青海省 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干流出现了长达近8个月的断流现象,这是黄河源头历史上 出现的首次跨年度断流。”玛多县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和鄂陵 湖(面积610.7平方公里),是黄河的源头,1998年10月2日——1999年6月3日, 出现了自1997年断流以来的第二次断流。鄂陵湖1993年出水量为7.80立方米/秒, 1995年降为2.71立方米/秒。玛多县第叁大湖——冬格措纳合湖,水位垂直下降了 2~3米,湖面萎缩30米。据玛多县最新统计资料,全县4077个湖泊,已有2000多 个小湖泊干涸,新的公路可直接从干涸的湖心穿过。境内风蚀活动加强,星星峡 一带原来半固定的沙丘变成了活动沙丘。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威胁着牧 民的生存,也使黄河源区径流量越来越小。 (4)荒漠化问题 干旱化、荒漠化,已成为威胁我国生存环境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占国土面积40 %的北方地区干旱化,主要表现为降雨减少、河网干枯、湖泊萎缩、雪线抬升、土 地荒漠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据近年来得到的观测资料,青藏高原大量湖泊退化 ,已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累计亏水量达148亿立方米。**全区湖泊面 积比50年代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 冰川是宝贵的淡水资源,从1979年~1998年,我国冰雪覆盖面积缩小了11%,祁连 山冰川从1956年~1976年,平均退缩速度东部为16.8米/年,西部为2.2米/年,远 远超过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根据遥感测量分析,长江源头冈加曲巴冰川 一带,近30年冰川后退了600米,平均每年20米。 干旱化推动荒漠化,荒漠化加剧干旱化。**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宋宗忆 研究员(1999)撰文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 重的**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遍及13个省区市,包括90个整体沙区县、508个部分沙区县,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 。据测算,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间接损失则更大。 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剧增、过度耕作与放牧,导致荒漠化南下东进。 荒漠化使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环境难民”,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找 新的生存环境。全国沙漠化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每年以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迫使一些稀有和敏感的物种难以继续生存。如**沙化 草原地带,大风一吹,飞沙走石,沙石顺风流动,以每小时0.270平方公里以上的 速度向草原推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我国“叁北”地区,约有2亿亩农田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有15亿亩草场沙化,牧草 退化,牲畜承载力下降;数以千计的水库和大批的灌渠因风沙侵袭而淤积;有80 0多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的公路常受风沙威胁。据1999年12月15日《人民政协报》 报道:**的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盟段一条长154公里、宽50米的防风固** 带,如今已基本变为枯障。黄沙正以每年5 ~ 8米的速度威胁着黄河、包兰铁路 与110国道。磴口县许多干渠泄洪闸被破坏,流沙漫过大堤,吞噬良田近万亩。河 道淤积比县城高出4米多。1993年几次沙尘暴,加大了输沙量,导致河堤决口,形 成了80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形势仍然是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沙化土地也有自我恢复 功能,但人为破坏常常使沙化土地难以自我恢复植被,仅以青海为例。青海省地 处黄河的源头,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难度大,自然平衡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目前青海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难(包括天灾与**) 问题:一是草地退化。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共有退化草地面积413万公顷,占全省总 草地的1/4。其中沙化面积113万公顷,而且每年正以新增4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扩 大。20世纪80年代,由于淘金者大量涌入青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事非法的掠 夺式开采,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再恶化。黄河源头草地大部分为高寒草原 和高寒草甸,生长缓慢,草场承载力低,1公顷草地可养活一只羊,一旦破坏,很 难恢复。草地成为裸露的土壤后,靠自然恢复需要百年乃至千年。源头草场破坏 ,导致沙化与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使黄河径流出现减少趋势;二是草地与植被退 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全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 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其东部干旱山区坡耕地年均每公顷流失表土30~40吨, 致使黄河含沙量逐年提高。湟水盆地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近万亩,每年流 失的氮、磷、钾高达23万吨以上,相当于青海省1985年农用化肥的两倍多;叁是 干旱化引起雪线上升,积雪减少,湖泊萎缩或干涸。1997年青海湖较1908年下降 了11.12米,黄河的主要支流湟水的平均流量由1990年前的20.5立方米/秒,下降 了26.3%。1997年黄河上游的来水也降低到历史最低点,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 库比1995年少蓄水24.9亿立方米。 新近,**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 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参见2000年12月12日《科学时报》)。符淙斌研究员指出 :“占我国国土面积40%的北方地区干旱化,是环境系统整体的异常变化,很可能 是全球增暖对区域生存环境影响在综合表现。”安芷生院士则指出:“初步分析 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国北方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主要依 据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干旱指数自60年代以来明显上升;近50年来的土壤湿度 资料表明,干旱化最严重的是华北平原和西北的西部;珠峰远东绒布冰川的冰芯 记录,指示北坡冰川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退缩当中;干旱灾害统计结果表明,60 年代以来,东北和华北的旱灾面积持续增加;东北西部和**东部的实地考察 证实干旱化和荒漠化正在加剧。”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类 不合理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重点是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利用土地。在不合理 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干旱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互相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1年初,**环保**和**科学院联合组织了“探索沙尘暴”科学考察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沙尘暴与原生沙漠无关,人类活动应负主要责任”。即所谓 沙尘暴:“真正的沙物质不是来自于原生沙漠戈壁,而是来自于地表受人为活动 扰动、植被被破坏以后的沙漠化地区。我国境内的沙漠戈壁它是在200万年以前、 青藏高原隆起后,由于西部气候的干旱而形成,它们表面的细物质经过漫长的地 质时期早已被风吹掉了,戈壁上留下的都是砾石,沙漠表面覆盖的也是粗沙。所 以,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近50年来沙尘暴的沙源区主要来自由于土地退化过程 造成的沙漠化土地。”“沙尘暴是由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 发生于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的沙漠化及其易发地区。我国塔 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和贺兰山以西受**性气候控制,常年缺少降雨,土地利 用为绿洲灌溉农业;沙漠化的因素和表示形式主要是中上游水资源调配不当,下 游农耕地因缺水撂荒或在沙漠与绿洲过度带盲目开垦引起,或草场因地表水枯竭 、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物死亡,风蚀量增大;东部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秋有 一定量的降水,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带,冬春干旱季节,由滥垦、草场严 重超载等引起,以农耕地土壤沙化、砾质化、灌丛沙漠化和沙地活化为主要形式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以下简称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总人口 8742.2万人,农业人口 6907.7万人。全区总面积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水蚀面积33.7万km2、风蚀面积11.7万km2),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达16亿t,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2: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全唐诗》 作者: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3: 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 4: 黄河断流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北麓,是**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 。黄河滋润着两岸人民,两岸人民离不开黄河水。那么,黄河到底有多少水资源 呢?据**对黄河的配水方案,黄河每年58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其中370亿立方 米用于沿黄各省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210亿立方米用来冲刷下游河 床里的泥沙。然而前者的实际用水量已大大超过了370亿立方米,仅沿黄50多座城 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就超过300亿立方米,刷沙水量则没有保证,加剧 了下游泥沙淤积,削弱了行洪能力。 为了抵御旱灾,各种水利设施便瞄准了黄河。**水利科学院王浩先生(1999) 说:“黄河断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断流的根本原因, 还是河道外用水的大量增加和无序引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园口实测平均径流 在850立方米/秒左右,而下游两岸的引水能力却高达4000立方米/秒,大量无序引 水在任何时段均可造成断流。” 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消耗的水资源量越来越大,滋润本流域的最大河流——黄河径 流则日趋衰竭。20世纪70年代黄河平均断流长度为242公里,80年代为256公里, 90年代达到392公里。90年代以前,断流一般发生在河口地区。1992~1994年,断 流上延到山东济南附近;1995年断流延展到河南夹河滩以上,长达683公里;199 7年又延展到河南开封以上,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干流长度的90%以上。据利 津水文站实测资料,20年间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年断流45天,其中199 7年断流226天。与此同时,黄河入海水量不断减少,1990~1994年,年平均入海 量只有184亿立方米,相当于8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286亿立方米的64%、70年代年平 均入海量371亿立方米的59%、60年代年平均入海量492亿立方米的47%。一些专家 预测,如果以5年时间为单元计算,到2000年黄河下游将出现年年断流现象,到2 020年黄河下游将会出现全年干涸,黄河由此将成为一条内陆河。 更为危险的信号是,黄河以往仅在下游发生断流,如今上游的源头地区亦开始出 现断流。《**环境报》评出的1999年“十大国内环境新闻”之一是:“青海省 玛多县境内的黄河源头干流出现了长达近8个月的断流现象,这是黄河源头历史上 出现的首次跨年度断流。”玛多县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面积526平方公里)和鄂陵 湖(面积610.7平方公里),是黄河的源头,1998年10月2日——1999年6月3日, 出现了自1997年断流以来的第二次断流。鄂陵湖1993年出水量为7.80立方米/秒, 1995年降为2.71立方米/秒。玛多县第叁大湖——冬格措纳合湖,水位垂直下降了 2~3米,湖面萎缩30米。据玛多县最新统计资料,全县4077个湖泊,已有2000多 个小湖泊干涸,新的公路可直接从干涸的湖心穿过。境内风蚀活动加强,星星峡 一带原来半固定的沙丘变成了活动沙丘。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威胁着牧 民的生存,也使黄河源区径流量越来越小。 (4)荒漠化问题 干旱化、荒漠化,已成为威胁我国生存环境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占国土面积40 %的北方地区干旱化,主要表现为降雨减少、河网干枯、湖泊萎缩、雪线抬升、土 地荒漠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据近年来得到的观测资料,青藏高原大量湖泊退化 ,已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累计亏水量达148亿立方米。**全区湖泊面 积比50年代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 冰川是宝贵的淡水资源,从1979年~1998年,我国冰雪覆盖面积缩小了11%,祁连 山冰川从1956年~1976年,平均退缩速度东部为16.8米/年,西部为2.2米/年,远 远超过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根据遥感测量分析,长江源头冈加曲巴冰川 一带,近30年冰川后退了600米,平均每年20米。 干旱化推动荒漠化,荒漠化加剧干旱化。**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宋宗忆 研究员(1999)撰文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 重的**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遍及13个省区市,包括90个整体沙区县、508个部分沙区县,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 。据测算,我国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间接损失则更大。 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剧增、过度耕作与放牧,导致荒漠化南下东进。 荒漠化使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环境难民”,迫使人们背井离乡,寻找 新的生存环境。全国沙漠化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每年以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迫使一些稀有和敏感的物种难以继续生存。如**沙化 草原地带,大风一吹,飞沙走石,沙石顺风流动,以每小时0.270平方公里以上的 速度向草原推进,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我国“叁北”地区,约有2亿亩农田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有15亿亩草场沙化,牧草 退化,牲畜承载力下降;数以千计的水库和大批的灌渠因风沙侵袭而淤积;有80 0多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的公路常受风沙威胁。据1999年12月15日《人民政协报》 报道:**的乌兰布和沙漠巴彦淖尔盟段一条长154公里、宽50米的防风固** 带,如今已基本变为枯障。黄沙正以每年5 ~ 8米的速度威胁着黄河、包兰铁路 与110国道。磴口县许多干渠泄洪闸被破坏,流沙漫过大堤,吞噬良田近万亩。河 道淤积比县城高出4米多。1993年几次沙尘暴,加大了输沙量,导致河堤决口,形 成了80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形势仍然是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沙化土地也有自我恢复 功能,但人为破坏常常使沙化土地难以自我恢复植被,仅以青海为例。青海省地 处黄河的源头,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难度大,自然平衡 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目前青海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难(包括天灾与**) 问题:一是草地退化。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共有退化草地面积413万公顷,占全省总 草地的1/4。其中沙化面积113万公顷,而且每年正以新增4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扩 大。20世纪80年代,由于淘金者大量涌入青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事非法的掠 夺式开采,导致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再恶化。黄河源头草地大部分为高寒草原 和高寒草甸,生长缓慢,草场承载力低,1公顷草地可养活一只羊,一旦破坏,很 难恢复。草地成为裸露的土壤后,靠自然恢复需要百年乃至千年。源头草场破坏 ,导致沙化与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使黄河径流出现减少趋势;二是草地与植被退 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全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50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 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其东部干旱山区坡耕地年均每公顷流失表土30~40吨, 致使黄河含沙量逐年提高。湟水盆地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近万亩,每年流 失的氮、磷、钾高达23万吨以上,相当于青海省1985年农用化肥的两倍多;叁是 干旱化引起雪线上升,积雪减少,湖泊萎缩或干涸。1997年青海湖较1908年下降 了11.12米,黄河的主要支流湟水的平均流量由1990年前的20.5立方米/秒,下降 了26.3%。1997年黄河上游的来水也降低到历史最低点,龙羊峡、李家峡等大型水 库比1995年少蓄水24.9亿立方米。 新近,**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 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参见2000年12月12日《科学时报》)。符淙斌研究员指出 :“占我国国土面积40%的北方地区干旱化,是环境系统整体的异常变化,很可能 是全球增暖对区域生存环境影响在综合表现。”安芷生院士则指出:“初步分析 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国北方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主要依 据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干旱指数自60年代以来明显上升;近50年来的土壤湿度 资料表明,干旱化最严重的是华北平原和西北的西部;珠峰远东绒布冰川的冰芯 记录,指示北坡冰川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退缩当中;干旱灾害统计结果表明,60 年代以来,东北和华北的旱灾面积持续增加;东北西部和**东部的实地考察 证实干旱化和荒漠化正在加剧。”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类 不合理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重点是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利用土地。在不合理 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干旱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互相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1年初,**环保**和**科学院联合组织了“探索沙尘暴”科学考察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沙尘暴与原生沙漠无关,人类活动应负主要责任”。即所谓 沙尘暴:“真正的沙物质不是来自于原生沙漠戈壁,而是来自于地表受人为活动 扰动、植被被破坏以后的沙漠化地区。我国境内的沙漠戈壁它是在200万年以前、 青藏高原隆起后,由于西部气候的干旱而形成,它们表面的细物质经过漫长的地 质时期早已被风吹掉了,戈壁上留下的都是砾石,沙漠表面覆盖的也是粗沙。所 以,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近50年来沙尘暴的沙源区主要来自由于土地退化过程 造成的沙漠化土地。”“沙尘暴是由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 发生于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的沙漠化及其易发地区。我国塔 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和贺兰山以西受**性气候控制,常年缺少降雨,土地利 用为绿洲灌溉农业;沙漠化的因素和表示形式主要是中上游水资源调配不当,下 游农耕地因缺水撂荒或在沙漠与绿洲过度带盲目开垦引起,或草场因地表水枯竭 、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物死亡,风蚀量增大;东部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秋有 一定量的降水,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带,冬春干旱季节,由滥垦、草场严 重超载等引起,以农耕地土壤沙化、砾质化、灌丛沙漠化和沙地活化为主要形式 。”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 2024-09-28 03:14:10
    • 提问者: 未知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2113瀑布5261。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4102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1653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
  • 关于艾青的资料
    • 2024-09-28 14:12:49
    • 提问者: 未知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林壁、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在上海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
  • 关于黄河的资料
    • 2024-09-28 06:43:31
    • 提问者: 未知
    1.地理方面的 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基本信息】长度 5464 千米,源头海拔 4800 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3 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 注入渤海,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别称。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
  • 关于南极的资料
    • 2024-09-28 06:55:23
    • 提问者: 未知
    南极antarctica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且唯一无人居住的**。又称第七大 位于地球最南端 , 与其陆隔南大洋相望,是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领土**悬而未决的**。地理 南极洲为通 常 所说的南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部水域所包围 。 与南美洲最近的距离为965千米,距新西兰2000千米、澳大利亚 2500 千米、非州南端 3800 千米。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与印巴**...
  • 关于黄河的资料
    • 2024-09-28 14:21:54
    • 提问者: 未知
    黄河,**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
  • 关于黄河的问题
    • 2024-09-28 09:30:08
    • 提问者: 未知
    黄河问水土流失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
  • 关于西瓜的资料
    • 2024-09-28 11:50:01
    • 提问者: 未知
    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且属于植物学家称为假浆果的一类。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  形态特征: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
  • 黄河资料
    • 2024-09-28 11:50:34
    • 提问者: 未知
    河简介  黄河是**第二大全长5464,流域面积75万方千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美丽而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
  • 黄河污染的资料
    • 2024-09-28 06:26:28
    • 提问者: 未知
    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排入黄河的废污水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1.7亿吨,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亿吨。黄河干流上大的污染源有300多个。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可满足生活用水的河长仅占评价河长的29.2%。黄河水质较差,劣五类水质占39.5%,干流水质略好于支流。支流61.9%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
  • 关于宇宙的资料~
    • 2024-09-28 04:28:27
    • 提问者: 未知
    “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目前尚无定论。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霍金的观点比较让人容易接受:宇宙有限而**,只不过比地球多了几维。比如,我们的地球就是有限而**的。在地球上,无论从南极走到北极,还是从北极走到南极,你始终不可能找到地球的边界,但你不能由此认为地球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 怎么理解宇宙比地球多了几维呢?举个例子:一个小球沿地面滚动并掉进了一个小洞中...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