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上岸部落帮你协商停息挂账、分期还款
 

经济金融化的简要回顾

  • 2024-06-18 05:20:06
  • 提问者: 负债人
匿名 2024-06-18 05:20:06
最佳回答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是两个独立研究课题。本节先对全球化与金融化的一般发展状况和趋势做一简要回顾。(一)经济的全球化
“二战”刚刚结束的1947年世界贸易量只有450亿美元,其中,美国又占了144亿美元。到1997年整整半个世纪以后,全球贸易量已达61,000亿美元,外加12,亿美元的服务贸易,50年增长了160多倍,美国所占相对份额由原来的32%下降到不足10%,但绝对量增长到6,000亿美元,是1947年的这种“量”变的积累,必然带来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和**关系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即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以及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这些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和经济体历史传统关系的性质、态势与格局,特别是根本改变了彼此间经济、金融、**、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格局,也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新问题。(二)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加剧,程度加深
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发端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得到发展,90年代发展加剧,异军突起。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各国为一个统一体来谈各经济体相互之间的整体依赖关系,经济全球化中当然也包括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常常提经济金融全球化;其次,经济金融化是既从各民族**及经济体自身,也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而得出的结论。到90年代后期,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量为70,000—80,000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为38,000~40,000亿美元,年保险费收入为25,000—30,000亿美元,国际游资72,000—75,000亿美元,全球日外汇交易量为此,000—20,000亿美元,一年交易量达几百万亿美元之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全球各国间的贸易相关的国际间资本流动与贸易之外的国际资本流动之比是9:1;而到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关系迅速逆转为1:45,急剧提高了400余倍①。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概括地讲,经济金融化的涵义与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故人们常称今日之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2.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以美国为例,80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的1/4直接有股票与债券,3/4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待有股票与债券,包括**疗保险基金、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和各种投资基金。3.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一般以金融相关率,即以金融资产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表示。发达**的这一比例在90年代初最高曾达3.26一3.62之间,90年代后期有所下降;同期发展**家一般在0.3—1.5之间,少数发展**家,例如韩国曾高达4.36**最高曾达2.34.90年代后期的东亚金融危机反映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个世纪前,美国的金融相关率是0.07,英国是0.03一0.35,德国是0.12—0.15,法国是0.16—0.20,意大利是0.20,日本是0.021.1913—1935年间,上述几**大体在0.7一0.8之间,只有日本例外,为0.32一0.40之间。以上的统计数字表明:(1)在一个世纪之前,由于相关**现代化进程的差异而使这些**间的金融相关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非常之低;(2)一百年之后这一比率提高到3.2以上,差距也大大缩小,这既表明社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也表明彼此间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3)少数发展**家,例如韩国和**,有许多特殊情况,值得注意。**的相关统计说明,我国助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经济金融化的迅猛提高,且发展速度比发达**快得多,发展进程短得多。4.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和金融倾斜逆转。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先有短期金融业务、后有长期金融业务,而且在间接金融与短期金融之间,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之间,有一种大体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对应因素,不仅在产生发展的时间上明显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远不是平行的而且在总的业务量或市场占有率方面,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比较发达的**也是如此。我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问的这种不平行发展和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实质是金融大幅度向间接金融倾斜,社会融资体制以间接金融为主。显然,这种金融倾斜井不是任何人为设计或构造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制度、金融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储蓄量、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结果,产生了非银行金融的迅猛发展,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的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原有金融倾斜的“逆转”,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手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门接金融所占比例。这种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券化的反映。总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金融经济时代,抛开经济的金融化来观察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可能。(三)以全新的战略高度观察与处理金融问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条件下,“金融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战略问题,金融安全与**已成为各国**安全与**的重要构成部分”②。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表明,当代经济学显然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和全面解释、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当代经济学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有效性问题的同时,对当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预言,未来世界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金融波动或危机的方式,以其自身通过强行调整的方武,不听证明和提醒人们金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金融问题将会随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更为突出,全面变革的压力将更为强大。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十大挑战
以下我们从十个方面分析阐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带来的重大挑战。对此我们既需要从各民族**或经济体的角度,更应该从全球性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研究,并相应提出某些前瞻性对策。(一)全球各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稳定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使各民族**或经济体发展稳守的整体性以及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依存性空前增强。不管各民族**各经济体之间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发展与科技水平有怎样的差异,它们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已经大到足以超越这些差别,而且它们必须在相互依存并实现共同的可持续性整体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来寻求实现它们各自的不同利益及不同发展**与生活方式。这也表明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与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或经济体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它们之间的整体依存性当然不可能是绝对均衡对等的,但这种发展的差异性并不能改变它们彼此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这是各国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和时代特征,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各国必须和平共处,必须相互尊重、协调、合作和妥协的最深刻根源。(二)各民族**或经济体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强,金融安全成为**安全的重要部分
世界各国在过去2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后果具有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的正效应,同时也具有萧条、波动与危机联动、互动的负效应。这种双重的效应,是一柄“双刃剑”,人们不能只要前者,不要后者。尤其是后者;对国别和全球的震荡与影响有时还非常之强烈,甚至是惊心动魄的。全球化负效应时时存在,金融波动已成常态,绝非偶发**。人们必须逐步习惯于在这种波动或危机中生活,他们的经济金融也只能在这种动态的状态

协商案例

类似问答

关于九子财经

九子财经为众多负债者发声,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曝光、投诉、维权、起诉的方式为众多负债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利息计算器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九子财经”,回复“计算器”即可出现网贷利息结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