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怎么办-上岸部落帮你协商停息挂账、分期还款
 

关于金融学(货币与资本市场)的10个问题 求详细解答越详细越好 高分悬赏

  • 2024-06-17 13:45:38
  • 提问者: 负债人
匿名 2024-06-17 13:45:38
最佳回答
感谢你对我团队信任。估计这么专业的问题,很难有你满意的答案。4 解释一下导致1985年银行危机(bank cr****)的主要原因
一、危机的概况及成因
1980~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其中银行1617家,储贷机构1295家,约占同期银行和储贷机构总数的14%,平均每两天有一家被迫关闭或接受援助。倒闭机构资产总额9236亿美元,占银行和储贷机构资产的20.5%,银行平均每天要处置资产1.68亿美元。在1988~1992年的高峰期,平均每天倒闭1家银行和储贷机构,需处置资产3.85亿美元。大量的银行倒闭给存款保险公司带来巨大冲击,1988年联邦储贷存款保险公司收不抵支,保险基金亏空750亿美元,1989年被迫关闭。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地区和部门经济衰退是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美国实行单一银行体制,法律禁止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这使得大多数银行只能服务于相对狭窄的区域市场,银行业风险不能在区域间分散,极易受到地区或部门经济衰退的打击。在1980~1994年间,有三次比较大的地区和部门经济衰退造成了大范围的银行破产。第一次是农产品价格在80年代初下降导致农业收入和农村地产价格下跌,使过于集中于农业贷款的银行大量破产;第二次是由于80年代两次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得克萨斯和西南部的其他产油州发生大范围银行倒闭;第三次较为集中的银行倒闭于90年代初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及东北部的一些州,其原因是严重的经济衰退。2.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过度信贷扩张、金融**犯罪导致银行破产
在经济扩张期,银行对日益上升的信贷需求作出了过度反应,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在农业地区,银行随着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的上升而迅速扩张信贷;在产油区,银行对油价上升反应迅速,工商贷款比重急剧增加;在城市,许多银行和储贷机构随着房地产升温而大举进入商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贷款以3~4倍的速度急剧扩张。美国银行过度信贷扩张所酿成的风险在80年代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银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不严、管理缺乏效率而引发的金融**和犯罪也是导致部分银行破产的原因。美国货币监理署在对1979~1987年间破产的162家国民银行进行研究后发现,破产银行中分别有35%和11%是由内部犯罪与金融**引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表明,在1990~1991年破产的286家银行中,有26%是由内部犯罪造成,61%的破产银行存在**、非犯罪性违规、内部贷款损失等内部问题。3.监管失误加剧了银行危机
首先,多头监管给金融机构以可乘之机。美国的金融监管主要由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和州立银行监管部门组成。由于各部门所处地位不同、监管责任不同,因而在监管理念、资本金要求、市场准入、处置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如在监管理念上,货币监理署强调让银行更自由地竞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倾向于保护存款保险基金,联邦储备银行采取中间路线,州立银行监管部门则关注本州利益最大化;在市场准入上,货币监理署主张让更多竞争主体进入市场,注册政策相对宽松,联邦储备银行则要求国民银行及其成员银行在注册时加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资本金要求方面,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要求明显高于货币监理署,而联邦储备银行则较为温和。这种多头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最突出地反映在新银行的注册上。由于联邦与州、州与州之间的银行注册标准宽严不同,在标准较松的州,新银行增加数量较多,如1980~1994年,美国大约有2800家银行注册,其中39%出现在注册标准相对较松的加利福尼亚及西南部各州。其次,现场监管的放松使银行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银行监管当局基于卡特、里根**减少联邦**规模的压力和对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的过于信赖,大大减少了现场检查人员和检查频率。在1979~1984年间,联邦和州监管部门的检查人员减少了14%,其中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减少19%,货币监理署减少20%,州监管部门减少12%。现场检查从1981年的12300次下降到1985年的8300次。检查平均间隔在1979年是379天,到1986年延长到607天。由于现场监管遭到削弱,问题银行从1980年的217家上升到1985年的1140家。第三,监管当局过分的宽容加大了道德风险。按照一般逻辑,监管当局应将无力偿债的储贷机构及时关闭,但在80年代,美国的监管当局却采取了十分宽容的政策。在处置储贷机构危机时,联邦储贷保险公司允许大量实际已经破产的储贷机构长期维持经营,指望它们有机会降低风险、纠正不足,但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反而增加了道德风险和处置成本。第四,管制放松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配合。自70年代末,美国放松了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曾经受到保护的市场,导致直接信贷市场扩张,银行业竞争加剧。在高利率环境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和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给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存款融资的小机构带来利率压力。部分地区由于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缘故,银行在大企业借款市场上的份额下降,只得把资金转向风险更大的商业房地产市场或发展**家,有的银行则增加杠杆收购和表外业务。由于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配套,许多银行和储贷机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陷入破产。二、对危机的处置
1.处置主体
美国**十年代的银行危机主要通过存款保险公司和清算信托公司来处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会员银行和储贷机构的独立存款保险代理人,主要有三大职责:保险人、接管人和监管人。作为保险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第一职责就是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保障被保险存款能够按时支付,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维系公众对美国银行的信心。在这场银行危机中,尽管倒闭的银行和储贷机构数量很多,但那些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机构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挤兑和信用崩溃,没有存款人因机构倒闭而遭受损失。作为接管人,当某个存款机构倒闭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常被**或其他有司法权的机构指定为该存款机构的接管人,最大限度地偿付该破产机构的债权人的债权,加快破产机构的清算进程,使破产管理成本最小化。作为监管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对银行和储贷机构及存款保险基金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监控和处理,促使其安全稳健运营。清算信托公司是在联邦储贷保险公司资不抵债后,于1989年由国会授权成立的一个临时性联邦代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作为破产储贷机构的保管人和接管人,处置破产储贷机构危机。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从破产储贷机构处理和资产处置中争取最大的净现值回报;二是将这些交易对当地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影响降至最小;三是尽量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供应。清算信托公司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存款保险公司以银行支付的保险金作为资金来源,而清算信托公司没有任何内部资金来源,其运作的资金只能依靠国会拨款和其他间接来源。为了实现破产储贷机构资产处置收入最大化与对当地经济破坏最小化这两个目标,清算信托公司对破产的储贷机构实施保管程序。作为保管人,清算信托公司通过减少储贷机构费用支出、缩减信贷以减少流动性需求、出售资产以增加储贷机构营业必需的营运资本,直到**资金到位才对破产机构进行完全清算。2.法律框架
这次危机以前,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处置权力主要是以30年代和50年代的立法为依据。80年代后,随着银行和储贷机构危机的加深,亟需扩大和加强其权力,以实现其处置目标。美国国会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一系列立法提供了许多新的处置工具。这些法律主要包括:
《存款机构放松管制与货币控制法》(1980年)。为了提高银行和储蓄机构的竞争力,该法案放宽了存款利率上限,并将存款保险限额从4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1983年)。该法案允许银行和储贷机构参与商业贷款领域的竞争,也可进行直接投资。《银行平等竞争法》(1987年)。该法扩大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紧急跨州收购权,以便在处理资产超过5亿美元的机构时能够将银行控股公司整体或部分出售,并允许其他州的控股公司参与本州的收购。《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强化法》(1989年)。该法案授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清算信托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充当联邦保险存款机构的独立保管人和接管人,并加强了联邦监管者对银行资本充足、安全稳健、合法经营的监管,强化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职责。(全文请阅读《**金融》印刷版2001年第8期)

协商案例

类似问答

关于九子财经

九子财经为众多负债者发声,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曝光、投诉、维权、起诉的方式为众多负债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利息计算器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九子财经”,回复“计算器”即可出现网贷利息结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