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呃呃。学术成就一般都是以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作出的实实在在的学术贡献来衡量的吧。有人这么说:除了传统华人具备优势的资产定价领域,如王江,王能等,现在公司金融领域也势头正猛,姜纬、金李等也取得了哈佛、哥伦比亚的终身教职。值得瞩目的是,现在的新生代更是璀璨夺目。熊伟已经担任了journal of finance的联合主编,何治国为副主编,还有一大串名字,如余剑锋、张橹、田轩等。相比之下,经济领域华人的成就似乎稍小,目前还未有人担任过top5期刊的编委。小编对以上这些名字不太熟悉,主编编委、任教只能说明这些人很牛啊,又不能说明他们一定有多高的学术成就,经济学领域未有人担任这些职位也不一定说明华人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就很小啊。不是小编因为自己学经济的就为自个阵营说话,而是就事论事。呵呵。就小编的观点来说,如果想知道华人在经济学还是金融学的学术成就大,首先得定个可以切切实实衡量学术成就的标准来,比如说发表的哪种类型的期刊多少,被引用次数多少,成就算多少;哪种类型的著作多少,被引用次数多少,成就算多少等等。而且这只是硬性的通过这些可见的东西来衡量,还有些文章学术价值根本就不是期刊类别这些东西就可以衡量得出来的呀。所以说,比这个华人在金融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成就有什么意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