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结婚的风俗有哪些?

闪闪发光地平线 2024-06-06 09:23:13
最佳回答
老家在扬州江都农村,今年正月初六侄儿结婚。留下了一些有关结婚习俗和以前记忆的记录,也算是岁月的痕迹吧。1.暖房酒。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是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2.压床。暖房当晚有压床的习俗,就是要有一个男孩和准新郎睡在新床上。一般是关系很亲近的当然还要长得灵气和帅气的男孩。压床是要给压床红封的。我和我哥相差 10 岁,我哥结婚时,是我压的床,我结婚时是我侄儿压的床,这次侄儿结婚,压床的光荣使命由我儿子担当。大家已经吉言在先,我儿子结婚时,要让我侄儿的儿子来压床。3.正日迎亲。迎亲礼在前一天就准备好了,整整齐齐的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烟、酒、糖、鞭炮、礼盒(里面放的是礼金),猪肉等。品种和数量两家人也已经商量好了。以前还要猪头、猪尾巴等,现在好多东西和习俗都简化了不少。去迎亲的是车队,婚车打扮的非常漂亮。迎亲的队伍由媒人,亲朋好友兼司机,还有摄像组成。去是人数是单数,回来要是双数。去迎亲的人吃过枣茶、等到一个吉祥时间 8:18 放鞭炮,车队出发。迎亲车队在路上会碰到熟人拦车要糖要烟的,媒人自会散糖散烟。在转弯过桥时还在放鞭炮。去回的路线也有讲究,同扬州城里的迎亲车队走什么路,过什么桥,到文昌楼绕一绕一个意思。迎亲车队未到,新娘家先放鞭炮。开门封子。迎亲的人到了新娘家门口,新娘家那边的亲戚,一般是同辈的堂表亲和小孩子们,将门紧紧关着,要开门封。尽管新郎和媒人是有备而来,准备了不少红封子,但把门的是轻易不会打开门的。红封塞的差不多了,时间也差不多了,门缝渐渐大了,外面的人乘机用力将门**,人就进去了。开礼盒。进了门后,新娘家的人和媒人清点迎亲礼,最后还要舅舅来开盒礼,查看礼金。舅舅看完后还要给开盒礼。迎亲的人吃过枣茶,新娘家点上蜡烛和香,敬拜祖先,然后放鞭炮送新娘子。哥哥或弟弟背新娘子,换下娘家的鞋穿上新鞋后上车。司机车门不开不让新娘上车,会闹的亲戚拦住车子不让走,都讨要喜烟,新娘的爸爸会出面给香烟。以前的迎亲发嫁妆似乎更有回味,去迎亲和发嫁妆的主力是能挑担的壮汉,大部分嫁妆都是人挑,还不能着地。远的要找一辆卡车或拖拉机。到新娘家门口,门不开就要一直站等。新娘家会有人把扁担、猪尾巴等藏起来,红封子到手才会交出。嫁妆有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棉被,木箱子,还有马桶,铜炉等.在陪嫁的箱子里面最下面,爸妈会放好压箱钱,以便女儿以后在婆家过日子困难时救急用。新娘离开时,特别是嫁得远的,新娘的妈妈会偷偷的掉眼泪,此后女儿就是人家的媳妇了,怎会不难过呢!到新郎家,新娘进新郎家们,进新娘房,也会同样碰到关门要红封子。大家开心,讨个欢喜和吉利。4.回门。即新娘回娘家,以前因路途较远及交通不方便,一般是第二天回门。如今一般多是当天回门。回门要带回礼,主要是给娘家的长辈亲戚的。5.婚宴。是在镇上的饭店里办的,和城里的差异不大,有司仪和乐队,套路也相似。结婚是大事,亲戚、庄邻、同事、同学等会请,有 30 多桌人。过去大都在家里办,桌数多吃饭就要分两批。整个庄上的大妈婶婶媳妇们和好多亲戚都来帮忙,家里那个忙的,人头攒动,个个喜气洋洋,不亦乐乎。在农村,有闹公太爷的习俗。新郎和公太爷共抬媳妇绕场一圈。更有好事者,主要是庄上新郎的爸爸的同辈的兄弟们,还准备了草帽、墨镜、红纸板做的钥迟和扒灰佬。这其中的场景和寓意还是不多说了吧。6.见面礼。在婚宴上,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到一桌桌敬酒答谢,看到长辈后的是要大大方方,正正式式的喊一声的,长辈,会给出红封子,叫见面礼。7.敬茶。婚宴后,新郎新娘回到家进洞房前,有个敬茶的礼节。哥哥**正坐在堂屋的长凳上,侄儿侄媳妇恭恭敬敬站在他们面前,侄媳妇分别向他们敬茶,“爸,请您喝茶,妈,请您喝茶”。哥哥**脸上笑开了花,什么叫幸福,他们脸上洋溢的就是幸福。围观的亲朋好友也跟着一起欢笑和分享幸福。赶紧用相机拍下这温馨幸福时刻。8.闹洞房。和侄儿年纪差不多大的同学同事们约好了一起来 闹洞房。节目似乎也没有新意,无非是同吃一块糖、共啃一个苹果、共提一只瓶子中的筷子、新郎抱新娘过红线、新娘用手从新郎左裤腿到右裤腿过鸡蛋、新郎四躺八仰在床上让新娘猜一个字等。现在的年轻人,比上辈人开放多了,这些节目几乎难不倒一对新人。在以前,会把新娘子闹的面红耳赤的。9.进洞房。洞房闹了差不多了,人也渐渐散了。十二点之前,找个好时辰,11 点 16 分,家里人开始放鞭炮,将一对新人送入洞房。结婚正日一天活动也结束了。在农村结婚,整个的过程还有很多的细节和讲究,一般都会由媒人或懂的年纪大的人指点或指挥。当然,好多过去的习俗和讲究年轻一代都不太懂,有些也嫌烦,时代不同了,新事都新办了。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扬州婚宴酒席哪里好,价格适中的,有哪些?
    • 2024-06-06 03:37:59
    • 提问者: 超,
    扬州园春楼大酒店不错,朋友结婚在那摆了三十桌,厅挺宽敞的,价格选择性比较多。
  • 扬州结婚彩礼要多少、
    • 2024-06-06 08:39:33
    • 提问者: ______Cindy?
    传统上讲,一般彩礼是归女方的,男方不能硬要求女方婚后还回,嫁装也是同理,小年轻经济不允许还忙买车,不现实!**提倡节能减排,年轻人应该响应号召,底炭生活.实在不行先买个摩托车,经常接送丈母娘吧,小伙子嘴要甜,有时间还要陪丈母娘多说说话,多沟通,加深了解嘛.说道底,老人还是为了儿女们好的,好好沟通一下,会解决的.感情才是硬道理的.找一个终身伴侣不是容易的事,你要付出一生的努力.祝你顺利!
  • 阳谷的结婚习俗
    • 2024-06-06 15:09:25
    • 提问者: _幼稚园的贺可可
    婚嫁习俗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程序。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
  • 扬州婚宴酒席哪里好,价格适中的,有哪些?
    • 2024-06-06 18:43:32
    • 提问者: 庾先生的小仙女?
    福满楼?……
  • 在扬州结婚的风俗有哪些?
    • 2024-06-06 10:27:00
    • 提问者: ??
    现在基本上都是一家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这基本上是不用订婚,只要双方家长见面吃个饭谈谈婚事就算定了,提亲方面,扬州城里的女方基本上是不要男方彩礼的,贷款买房装修都算男方的,女方陪嫁的东西里不是以前的那些小八件(床单被套什么的),现在女方都是陪电器(空调、电脑、电视之类的),结婚之前婆婆都会给媳妇购买金器的,酒席方面在扬州办的时候就主要请男方亲戚和在扬的亲朋好友,女方父母和关系亲近的亲戚来参加,到武汉的...
  • 昆明订婚结婚有哪些风俗?
    • 2024-06-06 18:25:21
    • 提问者: 我的偶像是二哔
    一、订亲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便由两家互相交换庚谱,以此来作订亲的凭据。二、过大礼 在婚前15~20天,男方会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礼金和礼品一般根据各地习俗来定。三、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 (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四、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嫁妆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
  • 重庆万州定婚结婚习俗
    • 2024-06-06 06:24:22
    • 提问者: Wedding Bus 官方
    订婚前男方需要给女方买的物品: 1、两条裤子(两身衣服),其中一条裤子的含义是要想富,婆婆给媳妇买条裤。2、两个书包,书包的意思是包袱,订婚当天需要用来装首饰的,和结婚当天用的。3、首饰要金的,白金带钻,根据女方要求买,一般是三金,包括戒指、项链、耳坠。4、一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也可以买一件首饰,手镯、手链都可以的!订婚前女方给男方的东西:1、两身衣服2、一个戒指。这里...
  • 新沂结婚风俗
    • 2024-06-06 20:34:14
    • 提问者: 做?也不错
    是哪样的说来听听好好奇哦
  • 结婚的婚车有哪些禁忌
    • 2024-06-06 17:35:00
    • 提问者: 唐小静i
    婚车是结婚当天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新人婚车有的会选择租赁,有的选择自备,或者是租赁+自备组成婚车车队。不管怎么组婚车车队,新人们们都要注意婚车的挑选是有讲究的。婚车的数量一般都是双的,那就是6辆车、8辆车、12辆车之类的。婚车的数量应当避免单数,但是“9”除外,意为长久。双数可选择带“6”和“8”的,有“顺利”、“发财”的意思。对于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新人们,选择婚车可以以婚车的寓意来决定婚车的数量...
  • 开县有哪些风俗
    • 2024-06-06 23:19:34
    • 提问者: 爱尔兰
    春节前团年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