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题主的描述可能是红尾副鳅。
背鳍ⅲ~8~9;臀鳍ⅱ~5;腹鳍ⅰ~6;胸鳍ⅰ~9。脊椎骨4十42一44。体长为体高的7.8~8.8倍,为头长的4.7~5.6倍,为尾柄长的4.7~5.4倍。为尾柄高的10.0~10.8倍。头长为吻长的2.5倍,为眼径的7.5~10.0倍,为眼间距的4.0~4.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3倍。
体细长,前段呈圆形,尾柄侧扁。吻锥形。眼小,侧上位。口下位,口裂弧形。须3对,中等长。鳃孔小。侧线完全。尾柄的上、下缘有发达的皮褶棱。背鳍小,胸鳍位置低,椭圆形,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稍后,臀鳍小,尾鳍圆形,中央微凹入。
背部呈灰褐色,杂有一规则的斑纹,体侧黄褐色,有15~17条深褐色条纹,在体后段的较前段的条纹更明显,腹面浅黄色,尾鳍鲜红色,其它各鳍浅黄色。
体前半部裸露无鳞,后半部具细鳞。上颌中央具一齿状突起。须3对。背鳍位于体的前半部,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3.5~47%。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或位于背鳍第一根。
红尾副鳅平时喜栖息在岩缝、石隙或多巨石的洄水湾。常以下颌发达的角质边缘在岩石上刮取食物。但肠管里食物出现较多的仍是昆虫幼虫(蜉蝣目、襀翅目、鞘翅目等幼虫)。其个体虽小但产区的天然种群数量多,且肉质细嫩,为当地常见的小型食用鱼。
红尾副鳅是一种小型底栖性鱼类,喜集群,常生活在山区溪流,水质清澈、无污染、有砂或石砾的河流中。驯养过程中鱼常聚集到隐蔽物下,畏光,多在夜间活动。
红尾副鳅(paracobit** variegtus)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和南盘江水系的上游。其背鳍分枝鳍条数目、前鼻孔的形态、头部斑纹、须的长度和前躯的被鳞程度等特征均表明红尾副鳅已分化为两个亚种。
两个亚种的分布在地理上是相互隔离的:红尾副鳅指名亚种(p.variegatus variegatus)的分布范围限于黄河、长江水系的上游;而新亚种长鳍副鳅(p.variegatus longidorsal**)则仅分布于南盘江的上游。亚种的分化可能与晚更新世时滇东高原的急剧抬升有关。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