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西湖的苏堤的故事与苏轼和三潭印月的故事分别是什么?

?Wendy?? 2024-06-21 14:01:05
最佳回答
以下是两个故事:
  1、苏堤的故事: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2、三潭印月的故事
  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 中秋之夜,园中的工人会乘船到达三个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和影,加上还有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是游人的心中月。 十八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到。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西湖泛舟,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美境是最惬意的事。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灯光从塔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此时的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的心中月相辉映,神思遄飞,一向为游客所心仪,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白居易的诗一首或苏轼的
    • 2024-06-21 21:12:08
    • 提问者: 娱乐集锦
    展开全部「春雪」白居易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卷424_28「高仆射」白居易富贵人所爱,...
  • 宋4家是指书法家苏轼和那3个?
    • 2024-06-21 12:02:55
    • 提问者: 拓啊拓啊拓
    宋四家是指宋朝的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1、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
  • 苏轼书画中拍卖价格最高的是什么
    • 2024-06-21 03:07:15
    • 提问者: 奶油味的拥抱?️?️(关赞秒回)
    这种东西上拍的几率微乎其微,要是是有一幅确认无疑的苏轼的真迹肯定是天价,几亿肯定是有的,要是有这样的东西**博物馆肯定通过行政手段弄走了,不会让个人买走的。
  • 关于苏轼的书法
    • 2024-06-21 23:32:33
    • 提问者: *^若水微香^*
    不知道该网友的浮华和随意是不是同一意思,在我的理解看,应该相差无几,也不知道您问的是关于苏轼的哪个故事,苏轼的诗名掩盖了他的书名,在他的一首诗《定风波》当中就可以体会到他对于世事的态度,在《寒食帖》中理所当然的看到他贬谪的心情。这种情感是由内而外的自发的。当然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影响他的不仅来自于他自身的修养(包括他的诗文、书法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而且还来自于环境(包括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
  • 提拉米苏的爱情故事
    • 2024-06-21 16:15:16
    • 提问者: 瓶盖儿是条狗
    提拉米苏,也叫tiram**u。第一个故事版本:意大利的传说中,tiram**u最早起源于士兵上战场前,心急如焚的爱人因为没有时间烤制精美的蛋糕,只好手忙脚乱地胡乱混合了鸡蛋可可粉蛋糕条做成粗陋速成的点心,再满头大汗地送到士兵的手中,她挂着汗珠,闪着泪光递上的食物虽然简单,却甘香馥郁,满怀着深深的爱意。因而提拉米苏的其中的一个含义是“记住我”。喜欢一个人,跟他去天涯海角,而不仅仅是让他记住,所以,...
  • 关于 苏轼的《永遇乐》100分
    • 2024-06-21 04:38:34
    • 提问者: ?拽拽?
    仿写一句:美人如月,圆月如盘,良辰美景.永遇乐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⑴。明月如霜⑵,好风如水⑶,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 苏轼的一幅书法作品真迹值多少钱?
    • 2024-06-21 15:24:53
    • 提问者: 掉歪的林孃孃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了。宋代的书法作品流通现在几乎没有,没有可参照的价格。对于苏这样的名家来讲,那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他的价值。现在在市场上流通的,比较早的是明代的,文征明的,董其昌的,价格不匪。如您手上真有苏的真迹,那价格就是:您要一个数(只要不是开玩笑的),应该会有买家接受!到时候您把手里的钞票数一下(最好到银行哈,那里安全,还有工作人员帮助),结果出来了,那就是价格了 :)
  • 苏轼的《寒食帖》是在什么时候写出来
    • 2024-06-21 12:27:13
    • 提问者: 就叫我十一吧
    宋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时年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发,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黄州团练副使。第三年四月作此两首寒食诗。因其首句“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后人称《黄州寒食诗帖》,为苏轼存世品中最佳精品,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元符三年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此卷同治年间为粤人冯氏收藏,遇火灾,诗帖下端留下火灼痕迹。一九二二年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
  • 苏轼是不是书法家
    • 2024-06-21 10:17:18
    • 提问者: 佳姐k
    是诗人,书法家,天下第三行书 就是他的 《黄州寒食帖》。传世名迹,以为苏轼的诗歌写的好,掩盖了他的别的天赋,其实在书法成就上造诣也很高。
  • 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
    • 2024-06-21 09:21:59
    • 提问者: 福尔摩伍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词章开创了“豪放派”先河。其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