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有哪些习俗(作文)

静静静 2024-06-26 08:03:05
最佳回答
溧水民间兼有北方**和南方土著居民的风俗特征,其北方**大都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从本地东屏、白马等镇李家棚子、王家棚子的地名以及流行的客家民歌来看,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较早的**则主要是随东晋南渡或宋室南迁的北方居民。因而在民间传统上,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贴窗花、祭灶、正月十五送灯等等。而在本地西南圩区的石湫、洪蓝、和凤等地,则较多地保留了土著居民的一些风俗习惯。不过,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和文化交流,相互之间已经彼此交融,很多民间习俗既有北方民间特征,又有南方土著的地域特点。以下则为当地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其实,当地风俗当不止如是,但亦难以一一赘述。

一 时令节日

担“富”水
农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此,就有了二月初二担“富”水的习俗。所谓担“富”水,就是二月初二这天清晨所挑的第一桶水。这桶水就是“富”水,若是能挑回头担水,福气更大,财运会更多。为了抢回头担水,须在头天晚上准备好扁担及水桶,次日凌晨开门便跑向水塘,方能如愿以偿。

插柳
每年清明节时,家家会悬一束刚刚发芽的柳枝在廊下门前,谓之“插柳”,一为迎春,二为避邪。据说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清明插柳可以避邪气。清明节时,本地人要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亦会在坟前插柳,头戴柳枝,其用意即为避邪驱鬼,百毒不侵。

乌饭节
农历四月初八,进山摘青精树叶,洗净剁碎,或置于石臼中捣烂,浸泡后滤汁,放入糯米,经过一整夜后捞出蒸煮,便成为色泽乌黑发亮、清香扑鼻的乌饭。若头年家中有父母或长辈去世,丧主家不做乌饭,而由已出嫁的姊妹或亲家煮好后送到丧主家,谓之“送乌饭”。柘塘、乌山一带过去有用乌饭酿酒的习俗。家中生女,必酿酒一坛,待女儿出嫁时启瓮待客。清代溧水县令袁枚在其著作《随园食单》中有详细记载,全文如下:
溧阳(水)乌饭酒
余素不饮,丙戊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
饭酒,至十六杯,旁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
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
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
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
亦须十五六年,采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
香闻室外。

冬至日 吃宗酒
冬至当日,村中同姓家族成年男性齐聚家族祠堂内,在族中长辈主持下,对祖宗神像行礼跪拜。开席前,先请祖宗入席。待酒过三巡,菜尝五味之后,众人方可入席,以示对祖宗的尊崇与敬畏。同时,要议定族中大事,如续修族谱、救济贫困等事宜。通过吃宗酒,增加同姓子孙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吃南瓜饭
冬至当日,将贮藏已久的南瓜取出,与糯米同煮,全家分而食之。南瓜饭香软甜糯,据说可以治头痛,防百痛。南瓜性温,味甘无毒,能驱虫解毒,治咳止喘,还有利尿及美容的作用。

逛庙会
冬至日前后要举办庙会,赶庙会、逛庙会、看大戏是冬至日主要特色,届时要走亲访友,交流物资,采办杂货,预备过冬物品。青年男女亦可借此机会相识相恋,成就**之好。

祭灶
腊月二十三送灶,要请灶王爷或贴灶王神像。请灶王爷要放在专设的灶王神龛内,一般设于灶北或灶东。灶王神像有时印男女二神,女神称“灶王奶奶”。神像大都附次年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以保佑全家平安。仪式大都于傍晚进行,祭灶者怀抱公鸡跪于神像前,或命童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为灶王升天所乘之马,故不称鸡,而称作“马”,红公鸡即为红马,白公鸡就是白马。焚烧香表后,主祭人默念祝语,高呼“领”,执酒浇鸡头。若鸡扑楞有声,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否则重复上述仪式。之后,揭下灶王神像,与纸马等一并焚烧,祝愿上天言好事,保佑全家平安。祭社结束,家人分食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总之又甜又粘。其意是要封住灶王爷的嘴巴,免得说了不该说的话。到了除夕之夜,要请回灶王爷,谓之“接灶”,即将新购神像贴于灶台。因为灶王爷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中所有成员必须于当日归家守岁。

二 衣食住行

老虎鞋
幼童未满周岁前,娘家为其准备老虎鞋,寓意强壮健康,百毒不侵。老虎鞋状若老虎,鞋尖绣老**,虎眼、虎鼻、虎嘴、虎耳,无不毕肖,虎额上绣一“王”字;鞋跟部分饰一束以黑线编扎并缠绕红、黄丝线的短带,以象征虎尾。与此相关者尚有**帽、老**披风,以及绣有老**形状的绣品,可挂在孩童脖子上,俗称“背背虎”,晶桥、孔镇、和凤等地妇女尤擅此道。

包粽子
端午节前,家家买粽叶、线麻,泡糯米,包粽子,形状以四角(俗称“菱角粽子”)、两角(俗称“小脚粽子”)居多。蒸煮时,与鸡蛋同煮,取其粽叶清香味。次日全家食粽,儿童会将煮热的鸡蛋置于网兜内(一种由母亲或姐姐专门编织的网状小兜),戴在脖子上到处炫耀。中午饮雄黄酒,吃黄蟮、公鸡、虾和苋菜、红辣椒之类,以红烧及红色蔬菜为主,门前悬挂菖莆艾叶以驱五毒。

炸油果
腊月,将浸泡发涨的黄豆上石磨磨成浆,点卤制成老豆腐。老豆腐切成小方块,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晾干即可。另有一法,将老豆腐打散捏碎,与肉末拌匀,加糖、精盐、葱、姜及少许酱油,团弄成圆球状,亦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称“肉果”,有些地方亦称“豆腐果”。

蒸糕团
进入腊月,预备好糯米粉。将糯米粉制成湿糕粉,上箩筛,筛入糕模板。糕模板分割成一格一格方块,便于取出蒸糕。蒸糕中间放入少许芝麻馅,表面有花纹。讲究者亦会在蒸糕表面撒上果脯切成的红绿细丝,既好看又好吃。另可将糯米粉加温水揉成面团,包入备好的馅料,有豆沙馅、芝麻馅、菜馅等,放入刻团板内,按压成形,轻轻叩出,再将成形的团子上笼屉蒸热即可。刻团板有手柄,阴刻成梅花形、寿桃形图案。

上梁
农村起屋,待新屋将要封顶时,需择定吉日上梁,请风水师看好日子,掐算时辰。上梁前,首先给主梁“披红”(亦称中梁、正梁、大梁),新屋主人在梁木中端系红布、裹红绫、贴红纸,贴“八卦图”,书“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红纸条幅。筷子染红,以红布或红绫缠裹连接,下垂一串“康熙”、“乾隆”制钱,寓意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四方平安、驱邪求福。预定吉时到来,燃放鞭炮,木工将斧(福)及亲朋所送鲤鱼(余)等置放屋角,寓意幸福吉祥,年年有余。屋主用大碗盛满五谷杂粮,并插上香,焚香叩拜鲁班。大梁升起前。以白酒浇梁头、梁腰、梁尾,并伴以祝语唱词:浇梁头,浇梁头,财似流水永不断。浇梁腰,浇梁腰,此处宝地聚财宝。浇梁尾,浇梁尾,子孙做官清如水。

上梁时,东端先起,略高于西端,因东首为“青龙座”,西首为“白虎座”,青龙要高于白虎。主持人口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大梁好比一条龙,平平稳稳往上行。升至半路停一停,亲朋好友来挂红。”此时,亲戚朋友上前,给大梁“挂红”。挂红之后,大梁继续上升,安放到位,再次燃放鞭炮。木工抛撒五谷、糖果、花生、硬币和馒头之类,同时吟诵歌谣,有“馒头抛到东,买田买一冲。馒头抛到南,发财开当铺。馒头抛到西,代代穿朝衣。馒头抛到北,全家都享福。”又“众亲接宝快点来,八路神仙都有宝。亲友接回家中去,来年一定发大财。”围观众人哄抢,谓之“接宝”。上梁之后,时已正午,众人出新屋,让太阳照射梁架,谓之“晒梁”。东家招呼亲朋入席,饮酒作乐,尽欢而散。

三 婚丧嫁娶

办结婚酒席
嫁女酒
女儿出嫁之日,女方父母置酒待客,新娘席由八名未出嫁的姑娘及一名全福少妇(父母双全、儿女双全)陪伴新娘,组成十全十美席。席间,姑娘依次向新娘敬酒,祝福新娘未来生活如意,夫妻和睦,儿孙满堂。

新亲酒 送亲者由女方三代亲戚组成,新亲到达,先吃三朝茶:白糖茶、鸡蛋茶、茶叶茶,再入新亲酒席。新亲三代不能同席,爷孙为一席,叔兄为另一席。

送房酒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及父母之后,男方父母于结婚当日所办酒席,招待各方亲朋好友。其中以男方舅舅为首,安排坐于首席主位之上,媒人侧位作陪。

谢媒酒 结婚次日,男方父母邀请双方媒人及舅舅等亲戚长辈前来赴宴,男女双方媒人首席主位就坐,舅舅等作陪。

回门酒
结婚三日后,女方父母安排亲戚来男方家接回新娘,新郎需陪同回拜女方父母及亲戚。中午女方设宴款待新郎。入席前,由女方家人带领新郎拜访女方本家及其长辈,施礼参拜后,正式列为新亲。

娶妻送房
结婚当日,晚宴结束,客人散去,由送房人主持将新婚夫妻送入洞房的仪式。
仪式开始,于户前燃放鞭炮,新郎上身交叉扎红绸带,胸前结彩球,新娘着红衣裳,童男童女两边作陪,堂前八仙桌上安放大红蜡烛一对。送房人唱送房歌:“耳听门前炮声响,诸亲六眷站两旁。一个桌子四方方,一对花烛放中堂。花烛缠在花枝上,金花银花配成双。诸亲礼物来不少,上面挂得满堂红。满堂红上喜事多,舅老头子在正中。”

一段唱完,递酒给新郎,接唱:
一杯酒来敬天地,天官赐福状元郎。
二杯酒来敬家堂,兴隆发福在中堂。
三杯酒来敬灶公,早生贵子状元郎。
四杯酒来敬公婆,公婆吃酒笑呵呵。
五杯酒来敬新郎,新郎吃得喜洋洋。
……(一共要敬十杯酒)
糯米做酒桂花香,我做出酒来敬新郎。
新郎吃我两盅酒,子孙满堂状元郎。
一曲唱完,伴童手捧花烛,引领新人走向新房,送房人接唱:
一送梅花朵朵开,张仙送宝下凡来。
东送良田西送宝,南送人口北送财。
二送本当小杏花,冬穿绸缎夏穿纱。
冬穿绸缎永富贵,夏穿纱来笑荣华。
笑荣华来笑荣华,三样宝贝就出在你家。
牛生麒麟猪生象,来年乌鸡出凤凰。

一段唱完,递酒给新郎,接唱:“一杯酒来敬天地,天官赐福状元郎。二杯酒来敬家堂,兴旺发达在中堂。”之后,童男童女手持花烛,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送房人将瓜子、花生、红枣等撒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谓之“撒帐”,接唱:“一撒金玉满床,二撒喜事成双,三撒三子发财,四撒事事如意。”共十撒。之后,众人出新房,家人送百子汤给两位新人,合卮礼成。

抓周
新生儿落地,先要洗澡打包,然后是洗兆,有三兆、五兆、七兆、九兆不等,视时间、忙闲而定。洗兆需办酒席,礼物由外婆家准备,主要是婴儿用品及孕产妇食品。洗兆又叫“下摇篮”。摇篮由娘家赠送。下摇篮前要烧香拜祖,请外祖父母为婴儿起名。婴儿满月,要吃满月酒。满月后,产妇才可回娘家,或去左邻右舍走动。产妇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打送担,除鸡鸭鱼肉外,还需备办香烛炮仗。接下来是过“百日”,又叫抓周,最隆重。亲朋好友均携带礼品前来祝贺,夫家置办酒席招待来宾。幼儿放置八仙桌上,周边放笔墨纸砚或胭脂花粉之类,任凭幼儿抓取,以试探将来前程仕途。

堂祭
家中父母或长辈去世,娘家亲戚及己出嫁女儿家均需打送担,备办祭品,有八碗、十碗、十二碗、十六碗、十八碗之说,视经济条件好坏而定,主要有猪头、整鸡、整鱼及时鲜果蔬之类。堂祭由山人(风水师)主持,以舅家为主祭,女婿及其他亲戚副祭。堂祭时,棺材前安放八仙桌,燃香,点长明灯。在山人主持下,各家依次贡献祭品,跪拜逝者。祭拜时,先正衣冠、抹衣袖,三叩九拜。首献猪头三牲,亚献鸡鸭鱼肉,三献时令果蔬。三献完成,起,礼毕。

做道场
家中老人过世,需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有两种形式,一曰超度,二曰樵科。其程序依次为:起水、发行、开坛、转经、过桥、赈孤、交功、火场,分为一日立杆起煞,二日鸣金起鼓,三日纳情进表,四日拔云出视,五日圆满会真等。道土并非道观中人,而是普通信徒。做道场以白马、共和、东屏等客民聚集区较为普遍。其他地方以请八音班为主,吹打弹唱,三日而毕。

送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来之际,要给逝者坟头送灯。以黄豆粉(俗称豆面)和油,加白糖,不经发醇而直接制成祭祀花灯。其形状与蜡烛相仿,但比蜡烛粗短。一端用手指捏出碗状,中间插棉棒以作灯芯。黄昏时出灯,送上坟头,点燃灯芯,一般给去世一年的亲人,连送三年。有些地方也送竹灯,取三尺长竹杆一根,中间剖开,制成伞骨状,以细竹篾串连,撑开后形成竹灯笼骨架,表面糊红纸,里面点亮蜡烛。以白马、东屏等客民聚集区为主,也逐步影响到其他非客民区域。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兰州有哪些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
    • 2024-06-26 14:23:43
    • 提问者: MochenDance小天
    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元霄节、端午节、打春牛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嫁娶 包括订婚、下彩、结婚等内容。订婚。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欢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兰州民俗丰富多彩,其中嫁娶、寿诞、贺寿、修建、乔迁、禁忌、元霄节、端午节、打春牛等风俗最为有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嫁娶·包括订婚、下彩、结婚等内容。订婚。旧时订婚...
  • 湘西湖南的习俗
    • 2024-06-26 12:23:22
    • 提问者: 已重置
    湘西州的土家族、苗族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他们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历史和文化,养成勤劳俭朴、勇敢无畏、诚实爽直、耐艰苦、重感情的民族性格和道德风貌。在土家族、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嫁娶、节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无不具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民族特色。
  • 韩国的礼仪,文化,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 2024-06-26 15:32:52
    • 提问者: ღ、沐阳编发
    韩国人比较注重礼貌,见面总是弯腰韩国人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男人从来不干厨房活。打扫卫生,哄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韩国的的礼仪很繁琐
  • 九九重阳节都有那些习俗?要干些什么?
    • 2024-06-26 16:00:11
    • 提问者: WeFlower花艺美学
    习俗有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摆宴敬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农历九月九日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
  • 从___中学习___(作文)
    • 2024-06-26 21:44:43
    • 提问者: 素素boy
    从生活中学习我始终相信,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生活中的知识更值得学习,不是吗?生活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那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如果一个人,他的知识仅来自于书本,他永远也成长不了,因为,他不懂得生活,也不明白生活的含义.....或许你会问道,怎样从生活中学习?生活有什么东西值得学习?孰不然,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生活中的忍耐,我们就可以学会耐心,如...
  •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
    • 2024-06-26 06:44:36
    • 提问者: Andre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带保留有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民间立夏日风俗习惯必须吃蛋,还有吃七家茶、吃李子、吃麦豆粥等,据说有祛病...
  • 世界文学著作有哪些?
    • 2024-06-26 00:00:18
    • 提问者: 往后余生
    1、 《伊利亚特》 罗念生、王焕生译2、 《奥德赛》 王焕生译3、 《古希腊戏剧选》 罗念生、杨宪益、王焕生译4、 《古希腊散文选》 水建馥译5、 《古罗马戏剧选》 杨宪益、**翰、王焕生译6、 《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著 **翰译7、 《变形记》 奥维德著 **翰译8、 《神曲》 但丁著 王维克译9、 《十日谈》 薄伽丘著 王永年译10、《哥尔多尼戏剧集》 孙维世、刘辽逸、焦菊...
  • 越南人有什么风俗习惯?
    • 2024-06-26 14:45:51
    • 提问者: 太白不喝酒
    越人嗜烟酒,尤嗜洋烟,以英国的“555”特别受欢迎.越南人民待客之道 ,除茶、咖啡外并以水果款待,妇女多着长裤,由于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一般风俗并无特殊差异.但越文在法国殖民时期改为拼音文字,故虽脱胎自中文,但越人姓名以最后一字为姓与中文相反.小费:每次给予小费约5,000越盾(约0.5美元),另按越南习惯,若遇用餐时间,要授予司机餐费(约10,000盾)电源规格:越南的电力系统为3 phase,...
  • 越南的习俗是什么啊?
    • 2024-06-26 00:25:48
    • 提问者: 萌 爺
    越南城市的男子多西装,妇女穿花色窄袖长袍。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婀娜多姿,下摆舒展,开衩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镯、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越南人很讲究礼节。见了面要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对长辈称大爹、大妈或伯伯、叔叔,对平辈称兄、姐,对儿童称小弟、小妹,对...
  • 河南订婚习俗
    • 2024-06-26 03:13:16
    • 提问者: 平平
    巧了,我也是要定婚,她也是河南的,最近我也研究出习俗彩礼彩礼钱一般是订婚时候给一部分,一般1万零1000,意思代表万里挑一。也有地方只要1千零100元,代表什么你知道。男女双方要给对方买礼品,什么衣服啊等等的;一部分是结婚前给彩礼钱,要给多少不一样,两家商量呗,2万以内差不多可以搞定了;订婚后 逢年过节你还得去探望送礼 她们家有什么事你也得缠和 订婚后就算一家人(跟结婚似的)不过也有退婚的。ok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