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的养殖注意

乐意商贸 2024-06-02 16:21:17
最佳回答
1.面积不宜太宽
笋壳鱼喜聚集成群,而离开群体搞“单干”的极少。其集群主要分布于池边或池边附近及饵料台和饵料台附近,池中间很少见到有笋壳鱼栖息。根据笋壳鱼的集群行为及其分布特点,放养笋壳 2鱼的鱼池面积不宜过大,每口池400~500 m即可,而且鱼池以长方形为好。同时饵料台的设置以沿池边四周布局为好,而在池中央就没有必要设置饵料台了。这样,投饵和观察摄食情况都很方便。2.运种不宜盲目
笋壳鱼的鳞片构造特殊,它呈锯齿状,顺摸光滑而倒摸刺手。正是这种特殊构造的锯齿鳞片,在苗种运输过程中互相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运输鱼种时切记不宜盲目。2010年内,先后从广东等地引进多批笋壳鱼,引进总数近100万尾,其中,规格分别有2.5cm以内、3~5cm、5~10cm、30~150g/尾、150g/尾以上等。在这些规格中,最好运输的是2.5cm以内规格的和30g/尾以上规格的;最难运输的是3~5cm规格;5~10cm规格的次之。从以上笋壳鱼长途运输的经验说明,适宜长途运输的规格要么小要么大,而不大不小规格的则运输损伤大。这是因为2.5cm以下的小规格笋壳鱼,其鳞片尚未发育成熟,锯齿鳞片光滑还没有防御功能,运输时鱼体之间几乎不产生摩擦及受伤。规格30g/尾以上笋壳鱼,虽然鳞片完全成熟,但其结构紧密质坚,运输时鱼体间虽产生摩擦,但其耐摩擦力强损伤度极小。而介于上述两种规格之间尤其是3~5cm规格的笋壳鱼,因其锯齿鳞片刚成熟和鳞片结构稀疏,耐摩擦能力很弱,运输时极易受伤致死。因此,根据笋壳鱼锯齿状鳞片特点,选择适宜运输规格,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3.饥饿不宜太久
笋壳鱼是肉食性鱼类,无论自然条件或养殖环境中,笋壳鱼的自相残杀行为都普遍存在,且难以避免。所以,养殖户通常有发现池中笋壳鱼会越养越少的情况,但又没有发现有死的笋壳鱼。其实,这是自相残杀大吃小的原因。笋壳鱼自相残杀行为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即鱼苗阶段最弱,鱼种阶段最强,成鱼阶段偶有。笋壳鱼在鱼种阶段,尤其在2.5~10cm规格时,自相残杀行为特别突出,因此损失百分之几十甚至九死一生的情况均发生在这个时期,是养殖笋壳鱼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鱼苗阶段和成鱼阶段自相残杀的行为则较少。笋壳鱼的自相残杀行为虽难以避免,但其残杀的程度可以人为控制到最低。解决其难题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科学投饵,满足笋壳鱼的摄食需要。我们知道笋壳鱼残杀其兄弟姐妹的目的并非好斗,而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生长和繁育的需要。人们如果在人工养殖环境中,能做到让笋壳鱼每日三餐饱食,其残杀同类的行为意识将大大降低,被残杀的笋壳鱼数量将大大减少,其成活率自然将得到提高。另外,要及时分池或分箱,在同鱼池或网箱中放养相同规格的笋壳鱼,这样,消除了笋壳鱼大吃小的环境,使其失去残杀行为的条件。4.投饵不宜太广
有人将笋壳鱼称为懒鬼鱼,就是因为其爱静不爱动的行为而得名。可以说笋壳鱼是懒得出奇,它就是在摄食时,也只是摄食靠近嘴边的食物,而对于距离其稍远的食物则会视而不见。针对其行为特征,在投饵时不能全池遍投,否则,投入池中的饵料会浪费很大,这既增加养殖成本,又污染水质。正确的做法是将笋壳鱼引入到人工饵料台摄食。饵料台用铁丝或竹片扎成框,将纱窗布套在框上形成平面则成饵台,再将饵料台吊着置于水深50cm左右处后投入饵料。但因其太懒,要做到池中所有的笋壳鱼入饵料台摄食需要有一个诱入的过程和时间,即在笋壳鱼集中区至饵料台的路段投饵成一条线形的饵料道,这样经过数日后,笋壳鱼会随饵道并最终全部进入饵
料台摄食。如果池中设置的饵料台间距在2-3m的情况下,则不采用饵道诱入法,在饵料台上直接投饵便行。但此形式仅适合于小水面养殖,而在较大水面情况下,则会因众多密布的饵料台,投饵时大大增加了时间与劳动强度。5.观测不宜太勤
笋壳鱼易惊且在两种情况下尤为突出。一是在苗种阶段突出,其中又以鱼苗为最,鱼种次之。在水泥池小水体养殖情况下,苗种受惊吓可能致伤甚至致死。郴州市一养殖户于2010年5月29日从广东购进的15000尾2.5cm规格的笋壳鱼,投放于一口400m 的水泥池后,饲养人员很勤巡塘对其细心管理,但不到半月死亡过半,该农户觉得不可思议并求助于我们。结果经我们现场诊断为因惊吓冲撞池壁致伤致死。并建议其严格控制巡塘次数,严禁用强光照射观鱼,同时采取培肥水质降低透明度等措施。此后,因此死鱼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二是笋壳鱼在陌生的环境中易惊行为突出,因此,对处在陌生环境中的笋壳鱼,应尽量给其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尽可能地避免因惊扰尤其是频繁惊扰给其带来的损害和损失。6.水质不宜太清
笋壳鱼为底栖鱼类,水质过清的环境不利于栖息与养殖。因为笋壳鱼在自然条件下虽然底栖行为尤为突出,但人工养殖环境中笋壳鱼的底栖行为发生变化。一是笋壳鱼在不同养殖水体中,其底栖行为发生变化。据我们养殖试验的结果说明,笋壳鱼在网箱养殖环境中(网箱吃水深度2~2.5m),笋壳鱼没有底栖行为,而改为沿网箱四周栖息和饵料台上栖息,栖息深度50cm左右。在鳗鱼水泥池中,水体透明度在35cm左右的情况下,笋壳鱼则主要栖息于饵料台上,此环境中笋壳鱼的底栖行为并不突出。在土池中,笋壳鱼在白天几乎都栖息于池底,而在土池边或饵料台上则很难觅其踪影;但在晚上,笋壳鱼的底栖行为发生变化,即集中栖息于土池边的斜坡水体之中和饵料台上,或水草丛中。根据笋壳鱼在土池中底栖行为的这一特点要求,养殖笋壳鱼的土池,其池边以有一定斜坡的为好。二是笋壳鱼在不同的养殖阶段,其底栖行为发生变化。即在鱼苗阶段底栖行为不明显,此时笋壳鱼大都栖息于池边依附于池墙水体30cm深左右;从鱼种阶段至成鱼阶段时期,底栖行为明显并加强,即由鱼苗阶段的栖息于池墙过渡到底栖。三是笋壳鱼在不同透明度的养殖水体中,其底栖行为发生变化,即除在网箱养殖条件下,透明度越大,底栖行为越明显。因此,在鱼池养殖水体中,应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这样,可改变笋壳鱼栖息的单一性为栖息的多样性,利于养殖高产。7.鱼巢不宜仿制
自然条件下,笋壳鱼喜欢以**为巢,甚至终身生活于**中,是具有明显占巢行为的鱼类。那么,人工养殖条件下是否也要为其营造人工鱼巢呢?2010年度,我们为此开展了营造人工鱼巢和不用鱼巢的对照试验。试验分别在2口鳗鱼水泥池中进行,即其中的一口鳗池设置鱼巢,鱼巢用塑料管扎排做成后置于池底,让笋壳鱼以管为巢栖息其中;对照池则不设置鱼巢,笋壳鱼在池中也找不着任何可以作为鱼巢的地方。试验的最终结果为:设置鱼巢池与对照池的笋壳鱼其成活率、生长速度均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说明了虽然笋壳鱼天然条件下具有占巢的行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则完全没有必要为其设置鱼巢,可以说设置鱼巢是多此一举。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一试验结果,至目前为止的郴州市近40亩的温泉鱼池、鳗鱼池、工厂化鱼池、网箱等多种水体的笋壳鱼养殖中,都没有设置鱼巢,笋壳鱼生长都很正常 1.池塘消毒与肥水培育“水蛛”
“水蛛”是笋壳鱼鱼苗的重要饵料,它的丰欠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笋壳鱼鱼苗孵化后的15天是其关键期,这期间开口饵料大小是否适口和供应量是否充足是决定苗种存活率的关键。用生石灰每亩50公斤和茶籽每亩20公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同时采用发酵或者**粪、猪粪等家禽粪肥水可以快速培育出大量水蛛,具体作法是用10%左右的生石灰与之混合后装入60目网袋(或者饲料袋,但要扎若干小洞)后悬挂在鱼塘四周,一般每亩悬挂2袋即可。足够的浮游动物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最有效保障。当然,最科学的方法是泼洒肥水的微生物制剂,这对水质不但没有污染影响,而且还能开始培育出大量生物饵料。2.培育足量适口的麦鲮等鱼苗
“养好小鱼虾,育肥笋壳鱼”就是指适**饵料的重要性。利用1.5厘米以上笋壳鱼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的特性,要提前3~4天培育麦鲮等“鱼花”,放养量为笋壳鱼苗数量的80~100倍;或直接投喂全长为笋壳鱼苗的1/3左右的饵料鱼,数量为笋壳鱼的40~50倍,保证笋壳鱼苗有充足适口饵料鱼吃食。此外,视鱼苗的培育量另行安排池塘培育饵料鱼,保证整个鱼苗培育期间,有充足适口饵料鱼供鱼苗、鱼种吃食。饵料鱼一般10~15天补充一次。3.驯食
笋壳鱼苗长至4~5厘米时,可开始驯食人工混合饲料,混合饲料以鱼糜为主,添加适量的鳗鱼饲料,成糊状,全塘遍撒,逐渐诱食上饲料篮。饲料篮每个0.6~1.2米,饲料篮间隔2米左右,沿塘边分内外二排分布。投喂时间约在10:00和17:00,以后者为主,占总量的2/3。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4.人工饲料投喂
养殖前期的人工饲料以鱼糜为主,添加10%的鳗饲料形成团状;养殖后期根据笋壳鱼的口裂大小将冰鲜鱼切成不同大小的鱼块。每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视天气、鱼摄食情况增减。投喂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5.分级
对于笋壳鱼来说,6厘米以下都属于幼苗期,以游动捕食活饵料为主。如果此时池塘内活饵料供应不足,极易相互残杀,导致存活率偏低,影响后期商品鱼的产量。在幼苗时期,若条件允许,分塘间隔时间若能缩短到40天,效果会更好。进行分塘操作时,应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高温对笋壳鱼的伤害。另外,由于笋壳鱼需要频繁进行分塘,所以必须准备几口池塘以分养不同规格的鱼。至少要准备3口以上池塘,如果没有多个池塘就养不好笋壳鱼。6.水质调控
混养规格约每尾克100的鳙鱼每平方米400~600尾。注意水质变化,如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或施用生石灰和使用微生物制剂,如采用光合细菌等来调节水质,保持塘水“肥、活、嫩、爽”。保持塘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注意防逃,加水时在入水口用网孔尺寸0.5~0.6毫米的锦纶、尼龙或力士筛绢筛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笋壳鱼,多宝鱼,石斑鱼哪个贵
    • 2024-06-02 03:51:29
    • 提问者: 乱七、八糟
    目前菜市场价格多宝鱼:60-65/斤笋壳鱼:50-55/斤石斑鱼:40-45/斤
  • 笋壳鱼是海鱼还是河鱼
    • 2024-06-02 05:38:32
    • 提问者: Vincent_王鑫童鞋
    笋壳鱼是河鱼。笋壳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 笋壳鱼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及杂物中。游泳能力不强,不能快速和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可适应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在自然界捕捉它比较困难。笋壳鱼主要分布在泰国...
  • 养殖笋壳鱼后期死亡
    • 2024-06-02 06:31:16
    • 提问者: 南嘉?
    笋壳鱼属肉食性、底栖、喜穴居性鱼类、畏光、喜欢藏于石头缝、**中,不喜游动,与其他肉食性鱼类如生鱼、乌鱼、桂花鱼相比,它生性并不凶猛。平时只是静静地呆在水中,只有当食物(小鱼、小虾)游近它的时候才变得凶猛,捕鱼的时候,会变得很灵活,能迅速地追逐猎物。养殖水温范围在15-33度,适宜温度在25-30度,下限温度为 10度,上限温度为37度,适宜水酸咸度ph值为7-8.5。能在ph值为6.5的酸性水体...
  • 鱼缸养珊瑚要注意什么
    • 2024-06-02 01:24:30
    • 提问者: 庄惠敏
    鱼缸最少有24",最好有30"或以上,因为细鱼缸水量少,水质变化程度较大,水较不稳定!所以缸越大越好.养咸水鱼须要大量的硝化细菌,所以有两个选择,1.缸底放底喉架铺沙,再接潜水泵,要有沙床的循环水流来养菌,2.用滤桶来做过滤,因滤桶可放生物环及生化棉等,你用24"缸要用每小时1000l的滤桶,其他器材分别有气泵或化氮,照明灯须要用白光及蓝光之光管,装饰的珊瑚石,化学盐,盐度计,温度计,暖管,ph,...
  • 笋壳鱼,多宝鱼,石斑鱼哪个贵
    • 2024-06-02 19:10:03
    • 提问者: 诺念花海
    目前菜市场价格 多宝鱼: 60-65/斤笋壳鱼: 50-55/斤石斑鱼: 40-45/斤
  • 黑鱼养殖利润丰厚 养殖户需注意哪些问题
    • 2024-06-02 01:10:14
    • 提问者: 彭么么
    养殖户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池塘选择  养殖黑鱼的池塘不要太大,一般面积以3亩—5亩为好。池塘水深为1.5米—2.0米,底泥厚15厘米—20厘米,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  二、鱼种投放  投放鱼种的规格是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目前,黑鱼个体重0.7公斤—2.0公斤的好销售,因此,放养鱼种的规格应为每尾75克—100克。 放养密度要依据饲料来源、饲养技术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投放鱼种2000尾...
  • 搞特种养殖应注意哪些问题?
    • 2024-06-02 17:03:02
    • 提问者: Java & Ruby
    搞特种养殖注意事项:1、看行情特种养殖市场变化莫测,“新、奇、特”可能是垫脚石也可能是绊脚石,切勿“致富心切”见项目就抓,以市场为导向,细致的调查所饲养品种的市场容量、销售状况、同行业竞争力等参考依据,以此来决定是否投资。2、选品种尽量选用经**有关部门鉴定的品种,在引种问题上,绝不能贪图便宜引假种,“货比三家”总是没错的。3、学技术克服一夜暴富、一劳永逸的心理,特种养殖不同于普通饲养,养殖技术一...
  • 泰和乌鸡的养殖注意事项
    • 2024-06-02 17:59:51
    • 提问者: 左啊
    最初养鸡的时候,他就发现泰和乌鸡一生下来就出奇的小,长得也就拳头那么大,重量也就20多克,而其它鸡一出生都有50多克 。除了个儿长得小,这种小乌鸡苗还特别容易得感冒。尤其在温度方面,只要一疏忽,就很容易发病,引起感冒。得了感冒的小鸡苗不仅吃得少,喝得多,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样小家伙们再次染病的几率也高了,自然成活率也就比较差。要减少弱小的泰和乌鸡苗患病的可能...
  • 红掌怎么养 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2024-06-02 04:37:44
    • 提问者: yanzi
    1、土壤火鹤花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所以在火鹤花的盆土选择上,可以选用腐叶土、苔藓等混合配制的土壤。2、光照“火鹤花”红掌喜欢在半阴环境下生长,怕强光。受到强光直射会导致叶片灼伤。所以在养殖火鹤花时,夏季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而冬季则要注意适当的补充光照。平时在养殖火鹤花时,可以将其放在室内明亮且不会有阳光直射的地方。3、温度火鹤花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高温和低温都不利...
  • 大雪素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雪素怎么养
    • 2024-06-02 10:19:37
    • 提问者: ?
    兰花的生长习性并不因其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不论什么品种的兰花,它们的生活生长习性都基本大同小异,只是各地所出产的兰花因其长期的适应而略有变化,如原生在南方、热带的品种耐寒性等就不如北方原生的品种,如此而已,因此,不存在大雪素怎么栽种这样的问题,按照一般兰花的养护管理办法即可。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