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捐官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都能捐到什么官职?

王亮?天影教育? 2024-06-16 03:42:46
最佳回答
最早提出捐官概念的应该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了,嬴政一统天下后,遭遇天灾—蝗灾。一时间粮食大幅度减产,百姓吃不上,哀鸿遍野,但此时朝廷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以应对这突降天灾,于是嬴政昭告天下:百姓内(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记载)。大体意思就是天下百姓谁能上缴粮食一千石,就敕封爵位。这大约是最早的可以通过捐献朝廷东西,以换取官位的历史记载了。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规定。但是捐官出现的时间,一般是为了充盈国库,以应对各种变故,同时还可以给老百姓带来一定的好处。随着历朝历代对于捐官的不断演绎,到了大清,其规模与民间热情达到了空前高涨的态势。于是,做官就有了两种途径,一种通过常规的科举考试获取;另一种就是通过捐献财产获取,大到京官地方官,小到县令县尹都可以通过捐献获取。而且针对不同级别的官员,大清列出了明码标价。大到最高峰时期,大清60%以上的官员是通过捐献获取的。而捐官的最直接后遗症便是**,不遗余力的捐出个人全部财产,好不容易获取一个官位,一上任便马不停蹄的搜刮民脂民膏,首先得先把捐献的捞回来,其次捞更多,以捐献更大的官,然后再捞更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或者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但在这些捐献的官员中,也并非全是**分子,有一个就捐出了名堂,并且名留了青史,这位哥就是:李卫。李卫,江苏桐州人,家境富庶。但这哥们自幼就对读书识字不感兴趣,天天的就知道掏鸟窝斗蛐蛐,标准一纨绔子弟,不良少年,后来家人在多次劝诫无果的情况下,给他捐了一个兵部员外郎,却没想到这哥们学习没兴趣,不学无术,对当官却无师自通,在官场混的如鱼得水,最后官至直隶总督(从一品)。这哥们不但官当的好,关键在位期间,还着着实实办了诸多的漂亮事儿,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着实是风光无限,堪称为当时汉人为官的楷模。首先是稽查私盐。李卫长期主管或者兼管一方的盐政工作,对于稽查私盐,自然也有一套,一方面加紧打击私盐贩卖,尤其是一些大的盐枭,一举拿下;同时推行盐政改革:诸场有给丁滩者,以丁入地,计亩征收;无给丁滩者,暂令各丁如旧输纳。这一举措不但稳定了盐业的生产,还增加了盐业的税收。于是,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官升一级。其次,修筑海塘。海塘也就是海堤,是江浙一带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在修筑海塘方面,李卫一方面申请中央财政拨款,另一方面积极募捐,自筹资金,为当地百姓解决了一大隐患。再就是在打击一些列犯罪行为方面,李卫也卓有成效。李卫在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期间,一举将幕后黑手马世捉拿,发配充军;同时严厉打击了当时江湖名气甚大的反清复明主力甘凤池犯罪团伙。虽然李卫斗大字不识几个,一读书就头疼,但是其对文化人还是很看重的,在江浙为官期间,努力为已经被中央朝廷因受汪景祺、查嗣庭案的牵连取消掉乡试资格的浙江恢复了乡试、会试。此举,为浙江文士重新开启了一道读书为官的通途大道。雍正十二年,当时李卫同户部尚书海望一起回到浙江时,当时人们都以为是李卫重新抚浙,不禁一路欢声震天。可见,官至如此,足以!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评价清朝的捐官制度
    • 2024-06-16 20:28:52
    • 提问者: 安安 ?
    捐官制度,也就是公开的卖官制度。它只看重银子的多少,而不问学问的多寡,甚至有些官职明码标价,品级的高低完全由银子来决定。而这就给那些原本处于封建社会等级(士、农、工、商)最底层的富商大贾们开辟了一条快速通道,使他们有了一跃成为“士”的可能,这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一夜间从人下人边为了人上人。有这样“好”的制度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且又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精明的商人们岂能错过。那些家资巨富的大贾们当...
  • **名人捐的钱,什么马云捐款160亿,王健林捐款80亿,而且还是这一年捐的钱,还有其他名人捐的钱都
    • 2024-06-16 07:20:28
    • 提问者: 黄玫瑰
    **留守儿童,或者需要帮助的孩子太多了,这些钱也是杯水车薪。情况会一点点改善,**每年也会加大相关投入,许多公益组织做的就很好如公益午餐等,每个人也可以捐一些钱,来改善下这些孩子的生活质量!望采纳,谢谢!
  • 历史上的冯唐是个什么样的人
    • 2024-06-16 09:57:28
    • 提问者: 行走的航拍小哥
    历史上的冯唐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说到故事,那就是“冯唐易老”。王勃在《媵王阁序》中引用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故事是:冯唐很有才华,但到老都不得见用,后来自己说:“文帝好老而臣尚少,武帝好少而臣已老”(大意如此,记不清楚了)。李广的故事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一生屡建奇勋,却始终不得封侯,所以后人以此形容一个人时运不济,仅此而已。
  • 历史上的宋慈真的辞官了吗? 《大宋提刑官》所演是否符合历史?
    • 2024-06-16 03:37:03
    • 提问者: 时间国际视频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宋兹将自己段案的经验写成了一本关于刑案侦察的书《洗冤录》,对后世很有帮助。
  • 青花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历史问题)
    • 2024-06-16 22:59:54
    • 提问者: Fiyta
    青花瓷最早在唐朝就出现了,从现存的唐代青花瓷及考古发现的残片看,唐代青花瓷质量不是很高。宋代青花瓷没有大的发展,依然在摸索阶段。元代有一些著名的青花瓷用品传世,质量已有很大提高。明朝是青花瓷迅速发展的高峰时期,中间虽有衰落,但到了清朝康熙时,青花瓷达到顶峰。清朝中后期,青花瓷彻底走向衰落,已无在国际上无限的风光。
  • 福特蒙迪欧致胜08款的二手车为什么那么不保值捐精是怎么捐的
    • 2024-06-16 04:18:36
    • 提问者: 阿七啥都行
    福特蒙迪欧致胜08款的二手车那么不保值是因为,这款蒙迪欧的小毛病比较多,而且车子的维修保养价格比较贵
  • 捐给修建寺庙的钱是不是也能算到捐修佛像的功德里
    • 2024-06-16 06:24:11
    • 提问者: 小雯子
    1、什么意思呢,想跟佛菩萨算帐吧?!2、本来捐款修寺庙,你有很大的功德,现在老想要这个功德,你就没什么功德了。3、为什么,因为你起了一个贪心了,你贪着这个功德了。修寺庙的功德想要,修佛像的功德也想要,这就是贪嗔痴这个贪字在作怪呢。4、学佛人应当保持那一颗清净光明的心,不染着。阿弥陀佛!
  • 唐朝官吏制度的地方官制
    • 2024-06-16 21:07:30
    • 提问者: 豆豆
    地方官制:虚设(道)置观察使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乡:耆老;里:里正;村:村正;保:保长;邻:邻长。四家一邻,五邻一保,五保一里,五里一乡;一自然村为一村。城市内无村设坊,坊正和村正相同。唐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到唐代中期演变为道、州、县**制,同时出现了新...
  • 去捐精是怎样捐的,一般人会可以捐吗
    • 2024-06-16 06:27:57
    • 提问者: 海斯曼旅游人
    这个也需要质量好的才可以使用,不是随便都可以的
  • 南宋官窑的发展历史
    • 2024-06-16 08:34:52
    • 提问者: 甜儿
    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建立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