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否有金香炉?

翟仔仔 2024-06-23 09:46:31
最佳回答
定义
香炉即是焚香的**。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香炉也可指指庐山香炉峰。**香炉文化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让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笔者收藏的200余尊古代陶瓷香炉,可以看出祭祀文化发展的轨迹。“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能,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其实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印度佛教传入**后,与本土文化发生关系,逐渐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到**的传统文化里,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主流。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特别是禅宗初祖达摩东渡来华,**禅宗由此肇始。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已被普遍使用。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东汉越窑褐釉香熏,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不带托盘。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可以自由开启,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每排莲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状,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十分清晰。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亭亭玉立,眺望远方,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晋代越窑青釉提炉,已同传统的香炉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有一造型优雅的把手,上面还有旋纹工,做工精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南北朝洪州窑香炉,釉色呈青黄色,为五只足,**结实,稳稳地站立托盘上,完整无缺。说到盛唐,自然会联想到脍炙人口的唐三彩。唐三彩香炉比较少见,露胎为粉红色,黄绿褐彩绘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五爪老虎足,显得沉稳雄健。拿在手里忽发奇想:当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形式去表达、去寄托、去宣泄、去张扬自己高昂甚至亢奋的精神和情绪,唐三彩正是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大唐气魄。宋代贵族出身的赵氏皇帝文化素养极高,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三足鼎式香炉是北宋复古的产物,由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宫廷专职文物保管员吕大临编撰《考古图》,所收铜器210件,玉器13件。从此文物鉴定与学术研究融合一起,这在宋以前是没有的,为后世文物研究开了先河,也为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礼器奠定了基础。香炉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宋耀州窑香炉,它是受到越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炉唇边较宽,釉色青润自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南宋龙泉书房梅子青香炉,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元代香炉不脱宋代风尚,数量与品种繁多,以中小型香炉为主。湖田窑青白釉双耳三足香炉,炉敞口直颈,鼓腹平底丰满,肩两侧贴塑一对长方形立耳,足根部有明显的压印兽面纹,通体施青白釉,胎质坚硬腻白,釉色滋润而不透明。明代瓷炉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明嘉靖青花香炉,也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五彩瓷,明宣德皇帝自己本身是天分很高的艺术家,对色彩十分敏感,五彩、斗彩瓷得到空前发展。明万历五彩人物三足香炉:万历五彩器制作到了鼎盛期,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三幅开光图案装饰效果极佳,老翁身着外套颜色分别为绛红色、淡黄色和草绿色,神情泰然,须眉飘逸,或埋头读书,或低头沉思,或伏案挥毫。颈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孝”治天下,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乾隆时期成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景德镇一代名师巧匠,以其聪明才智,将瓷器制作推向历史的高峰。清乾隆豆青釉双耳三足炉,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双耳自然连结,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我们在先人使用过的香炉中上一炷清香,想到多少先人曾虔诚地在此炉前点香祈福,给人心灵带来慰藉,它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了.
香炉解析
香炉,对华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它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门法物,也是华
人家庭中必备的供具。中华民族文化开发得很早,古时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
居室以除臭秽,所以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
中。重视钦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来,华人都拜天地神
祗,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仪式中的一个主要项目,香炉就派上用场
了。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罗门教也有烧香的习惯,佛教传到**,很快就能
溶入华人社会,**的香炉,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香炉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圆、长,短不一;质料也有铜、铁、锡、
石、陶瓷之别,以示身价有异;刻着不同的花纹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别不同。家
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香炉。如果**在家里
供了佛象,也不忘放一个香炉;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
香炉种类繁多,不同形状的香炉,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烧不同的香。如大雄
宝殿中央或门外丹墀的大香炉,多是铜铁等金属铸造或石雕的,炉身刻有该寺寺
名,供信徒插线香之用。大殿供桌上的香炉,有铜、石或瓷质的,用以焚烧檀
香。佛寺的大殿都有一个长方形的炉盘,放着一个焚烧檀香的精致小香炉,盘子
前垂着刺绣的炉围,很庄严美观,是住持和尚上香专用的;大殿的佛事完毕,如
要到其他配殿礼拜,侍者师就捧着炉盘前行,和尚便随后到配殿上香。卧香炉则
较适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铜、瓷两种,把线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断,平
放在卧香炉里燃烧,使灰炉不致飞扬而弄脏供桌。小型木质刻着莲花形的香炉,
有着长长的手柄。只能插一枝香,是进行佛事仪式时,让主法和尚及斋主奉在手
中的,叫手炉。还有专焚香末,形状象盒子般的香炉,大多为铜铸,分三层,下
层盛放焚香的模型**,中层盛放香末,上层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体的“寿”
或“喜”字,铸成连续不断的回形冈状图案,厚约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
型上,做成美丽的图案;在起点燃着,盖上炉盖让它顺序燃烧,非常典雅;这种
香炉,很少用来供佛或祭祖,多用在书齐焚香。香炉在华人社会历史久远,本来只供焚香用,后来被爱好古物的人收藏,成了人们玩赏的古董和艺术品了。于是,年代久远、质料名贵、雕工精美的香炉,价值不菲,已失去焚香供养的意义了。香炉,佛教中称它宝鼎,除了方形的香炉外;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宝,缺一不可。佛事仪式开始,都先唱香炉:“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或“炉香乍热,法界蒙熏…”等赞语,唱到“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的时候,寺中的住持或代表,就会绕到正中圣象前跪下来,恭恭敬敬的献上三枝檀香,以此一瓣心香,表示对佛菩萨的敬意。供养佛菩萨的供品中,可分为:香、花、灯、涂(水)、果、茶、食、宝、珠、衣十种,而香在十供养之首,香炉的身份自然也高起来了。好的香,令人心旷神怡,只一枝就够了。但许多礼佛的人,不懂烧香的意义,把佛菩萨当神拜,常常燃一大把香插在香炉内,熏得人泪水直流,甚至香炉起火燃烧;有些人甚至把香炉灰抓回去当灵丹妙**,真愚痴得可怜。宣德香炉
明代宣德三年创制铜炉,遂开铜铸香炉之先河。宣德炉配料严格,冶炼尤精,一般须经过六至十二炼。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明万历青花乳足炉
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朝衰落时期,**黑暗**,贵族穷奢极欲,连年天灾兵燹,百姓饥寒交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万历皇帝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不惜征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定陵。明朝这一时期的瓷器质量,也因朝政的无能而每况愈下。这尊明万历青花乳足炉,出自景德镇窑,是那个时代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直径22厘米,高9厘米,青花鹦鹉牡丹图案,枝繁叶茂,画面构思精巧,线条流畅。在日常生活中,鹦鹉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吉祥鸟,羽毛艳丽,体态优美,聪明伶俐,经驯养后可模仿人语,在古代的达官贵族和书香门第之家都饲养这种鸟作为宠物,它是地位、财富以及文化素养的象征和表现。画面上的鹦鹉目光炯炯,嘴唇紧闭,展翅欲飞,飞向它所向往的地方。在此,鹦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展翅欲飞的鹦鹉与春风里富贵的牡丹结合在一起,一动一静,两者结合,立体感非常强,整个画面因此而生动自然,清新脱俗,呈现出热情、奔放的人文情怀。炉上绘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风而怒放之态,还有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边。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誉,以花**艳、绚丽多姿名扬天下。**人有喜好牡丹之传统,在我国,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俗语道:“谷雨三朝看牡丹。中原大地处处盛开着雍容华贵的牡丹。唐代诗人皮日休《牡丹》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最有趣的是,在牡丹花蕊与树叶的空隙之间,还有一只**来补白,画面又增添了几分动感。无论是鹦鹉,还是牡丹,所有构图,均采用单线绘制,这些线条如钢丝一般挺拔,遒劲有力,让人惊叹不已。炉内胎施的是青白釉,釉肥色正。上下两节,留有接口缝隙,为明代制造的瓶、炉等瓷器常见的工艺特点。而这尊炉的接口处,修胎精致平整,接口完全被釉料所覆盖。只有用手轻轻抚摸时,略微高低不平的接口,才会让你感觉接口之所在。仔细观察,炉内还有一些小黑点,零星地撒在炉底,这便是俗称的窑粘,是烧制瓷器时草木灰飘落留下的。如今,窑粘已成为鉴定瓷器真伪的秘诀之一。足底露胎处可见所用瓷土为典型的乳白色高岭土。炉的三只乳足极其饱满,留有较深的**痕迹,应该是寺庙或大户人家祭祀用的礼器,是传世之精品。这尊香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青花釉料发色比较纯正。明末从嘉靖年始,从西域运来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如稍高,则青花色便呈鲜艳幽箐;石子青料如果用多了,色便呈灰蓝。由于回青料价格昂贵,到万历末至天启年时,多用石子青描绘纹饰。此炉上的青花色泽明亮清新,应是万历年初中期的器物。新仿瓷器太亮,一看就“假”。为了仿得“真”一点,制造商经常采用抛光方法,即用马铃薯或兽皮,将其不断摩擦,直到达到亚光的效果。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常会在瓷器表面留下诸多**的痕迹。这尊香炉不同,它烧造时的火候较高,而且均匀,釉光至今悦目可人;又经过大自然几百年岁月的磨砺,更是宝光熠熠,与新仿品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南北朝博山香炉
南北朝博山香炉小巧玲珑,造型新颖,令人爱不释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还第一次谋面,可见其珍贵。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图中的这个南北朝博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1厘米,上下两层,可以自然启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细美观,螺纹状雕刻,像燃烧的火把,热情奔放;又像一座峰峦叠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个山脉错落有致,加**的尖顶,正好为13条,这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它下半部分为盏形托,底为平底,釉面为米黄色釉,不施化妆土,除局部积釉处略厚外,施釉均匀,釉面有不少细小开片。盖、炉吻合,浑然一体。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古代名士
    • 2024-06-23 18:14:07
    • 提问者: 黑争ing
    屈原(约前304-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
  • 目前国内清代金玉满堂香炉值多少钱
    • 2024-06-23 10:57:11
    • 提问者: 宋城演艺千古情
    清代铜香炉2斤重大民宣德款,具体的价值取决于造型、工艺水平、铜质、具体年代;补充图片或者链接看看就知道。
  • **古代有哪些名酒?
    • 2024-06-23 09:08:35
    • 提问者: 迈迷
    现在**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贵州董酒、剑南春等十大白酒品牌。**名酒为**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国内曾先后五次进行白酒国际级评比,茅台酒、五粮液等酒在历次**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这是前话,今天说的不是上面这些而是其他:桑落酒:不知桑落酒,今岁谁与倾。色比凉浆犹嫩,香同甘露永春。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不醉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情。新丰酒:...
  • **古代有通货膨胀吗?
    • 2024-06-23 07:57:07
    • 提问者: 庄氏名匠真瓷胶美边线厂家
    贵重金属做货币 不会通货膨胀 当时的铜器 金银器 称了重量可以直接代替货币的…… 交钞实行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忽略不计希望采纳
  • **古代五大名窑是哪几个?
    • 2024-06-23 07:08:53
    • 提问者: 南瓜酱(努力更情头)
    古代的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五大名窑是宋代的,先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与瓷器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与其他不同的是,官窑有南北之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
  • **古代名将排名
    • 2024-06-23 14:59:09
    • 提问者: 涂鸦的娜子
    排前十的有,:1是孙武、李靖、白起、吴起、司马穰苴、郭佩、李牧、卫青、项羽、10孙膑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琴
    • 2024-06-23 10:11:45
    • 提问者: Wedding Bus 官方
    鼓琴、古筝、柳琴、扬琴、三弦、琵琶、箜篌、马头琴、瑟
  • **古代服装起源
    • 2024-06-23 21:39:45
    • 提问者: Allen可乐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不同地区和族别的人们中间,服饰款式已各不相同。拓展资料:夏商与西周时的汉服衣着无实物存世,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更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车辖来看,衣、裳、带、市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衣用正...
  • 我国古代的香炉是如何产生的?
    • 2024-06-23 03:26:27
    • 提问者: 肖遥Jy.
    香炉的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古人多采用焚烧香料的办法驱逐蚊蝇或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特别是在南越,薰香的风气更盛。但那时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汉代神仙方术流行,汉武帝嗜好薰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即博山炉,博山炉盖做尖锥状山形,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高中生是否有奖学金
    • 2024-06-23 09:56:51
    • 提问者: Vernon_man
    有的啊,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有奖学金。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