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等于几吊?等于多少钱?等于几串?
古代的银钱兑换各个时期都有差异,是由当时的货币购买力决定的(比如一斗米能卖多少两、或者多少钱)。唐宋之后相对于唐宋之前比较稳定,但金属货币之间的兑换就好像今天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一样,是常常变动的,并非任何时候都一样。所以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宋时银票单位为“贯”,同铜钱的贯;后来改银票为“钱引”,单位改叫“缗”,与“贯”一样,都是1贯(缗)=1000文铜钱=1两白银。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但是一旦遇到战乱灾祸什么的,银钱贬值的速度也够恐怖:
在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清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后,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由此可推测**战争之后,白银外流严重,再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白银升值,相对而言铜钱贬值。银票通常认为始于北宋,最初并非货币,而是存款取款的凭据,也就是存折一样的。商人们把现钱存放于“银票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银票”。后来银票渐渐变为货币,北宋发型官方银票“官交子”(民间也有“私交子”),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其兑换金额和文字金额相同。但是宋徽宗改“钱引”后,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再加上战乱,到了南宋嘉定年间,钱引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清朝末年,清王朝经济困难,国库空虚,为筹措军需费用,于咸丰三年(1853年)印制了清王朝建立以来的首种银票户部官票。此次发行的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清代发行的银票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但是大清宝钞后来贬值的迅速,甚至到咸丰末年、官票已成废纸,宝钞一贯仅值二三文。同治以后,停止使用纸钞货币,仍行铜钱。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