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娄山关 赏析

?sělìn? 2024-06-10 20:32:11
最佳回答
展开全部《忆秦娥·娄山关》是**写于1935年红军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忆秦娥1·娄山关
西风烈2,长空雁叫霜晨月3。【**诗词手迹】忆秦娥·娄山关
霜晨月4,马蹄声碎5,喇叭声咽6。雄关漫道真如铁7,而今迈步从头越8。从头越,苍山如海9,残阳如血10。注释
1.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4.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5.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6.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7.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9.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10.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译文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
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阳光华赤如血。赏析:
上阕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的词在**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跟着,“霜晨月”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联系下文的作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下阕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词意图
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描绘了景物,又饱**感情。写的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描写了这样的一幅景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忆秦娥·娄山关》是**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融,体现了**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娄山关·忆秦娥》的原文
    • 2024-06-10 17:18:15
    • 提问者: 嘉菲猫
    展开全部《忆秦娥·娄山关》作者是**。《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译文对照: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扩展资料作品赏析:此词写于...
  • 辉夜姬和嫦娥的关系?
    • 2024-06-10 23:39:16
    • 提问者: 大王
    嫦娥在广寒宫中与玉兔相守度日,一日玉兔偷下凡间,阻止唐僧取经,嫦娥下凡收复玉兔,在返回月亮的途中被猪八戒截住,想报打下凡间之仇,嫦娥慌不择路,拼命逃跑,猪八戒打妖怪不行,追女人是高手,嫦娥情急之下玉兔变成她的模样跑了,嫦娥躲在竹子里面躲过一劫,由于逃跑是法力消耗严重,所以在里面沉睡过去,她的副元神负责保护真身,最后被个老头发现。救回家去,起名叫辉夜姬
  • 砚台图片赏析及产品特点
    • 2024-06-10 06:05:53
    • 提问者: Wedding Bus 官方
      **的书法博大精深,其文房四宝人人皆知,其砚台就是文房四宝之一,成为了书法的必备用具,而且还是汉族的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砚台由最初的原始社会演变到现如今的各种材质,各种样式,被很多的文人所珍藏,而且砚台的性质极其坚固,因此非常的易于收藏,不仅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艺术品,而且还有着其独有的收藏价值。不如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砚台的图片及产品介绍吧。   四大名砚其一—端砚  上面这张图片中所展示的是端砚...
  • 大雪素的品种赏析
    • 2024-06-10 21:37:38
    • 提问者: ? 鑫 ?
    云南大雪素,它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珍稀植物。因叶宽、花白如雪而得雪素一名。别名大素心、宽叶素心,是独立的品种,有千余年的家养历史。再无野生品种发现,是云南的传统名兰花,鹤庆、巍山、丽江、石鼓多有殖养,198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12届世界兰展中获金奖。叶宽而环垂,如阉鸡尾,如绿玉环。叶有高秆、中秆、矮秆之分,叶长在40~80cm左右,叶宽在1~1.5cm左右。叶有5至9匹,对生,爽绿。出苗,色幽...
  • 吴作人作品赏析
    • 2024-06-10 17:56:22
    • 提问者: 人鱼阿克
    在我的“用户资料=>个人简介”里有个网址。那里是我美术方面的资料库,你可以找你想要的资料或教程。你也可以直接在那里的留言板上给我留言.到上面我告诉你的地方去看看.那里有他的作品.如果找不到就在站内搜索.
  • 关于雪的诗求赏析(已给出)
    • 2024-06-10 22:56:08
    • 提问者: 小九?
    http:// 赏析按诗名一一录入检索即可!
  • 20-30首古诗词及赏析
    • 2024-06-10 19:12:17
    • 提问者: 芳芳
    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 求 富春山居图 具体的技法赏析,不要一些大而空的话
    • 2024-06-10 06:37:27
    • 提问者: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 春芽简要赏析怎么写
    • 2024-06-10 17:35:25
    • 提问者: L . Power
    你说呢
  • 秦皇岛长寿山
    • 2024-06-10 00:23:58
    • 提问者: ?
    从火车站坐33路 到山海关南门下车 然后坐车出租到长寿山大概15元 有学生票 但不是半价 几百米高吧 还挺好玩的吧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