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的由来?

南非甄钻 2024-06-05 09:54:37
最佳回答
烧香起源
烧香是**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
一是普遍性,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
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三是普及性,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对祖宗要烧,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在庙里烧,在厕所也烧;过节要烧,平常也要烧;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香,对美人焚香,雅而韵,妙不可言;作为一种门第身份,所谓沉水熏陆,宴客斗香,以显豪奢;虔敬时要烧,有焚香弹琴,有焚香读书;肃杀时也要烧,辟邪祛妖,去秽除腥;有事要烧,无事也要烧,烧本身就是事,而且还会上瘾,称为“香癖”,就仿佛现代人的抽烟饮茶一样。趣的是,不特**烧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也烧。香的英语写作incense,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第543页),载有如下内容:古埃及人从**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86年-前 538年)以前引进了香,到了公元前5世纪,一些祭坛专供奉香之用。印度教特别是湿婆派在正式礼拜和家常礼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节日礼拜、成年礼拜以及日常礼拜中都焚香。日本神道教也焚得。从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焚烧木头和树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罗马人先是焚烧香木,后来引进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时越来越显得重要。**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
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烧香行为由**掌握,由祭司执行。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其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用《十三经注疏》本,下同。可见,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为未加工的自然物,还不是后世正规意义上的“香料”(树脂加工而成);二是自然升火,不用**如后世的“香炉”;三是专用于祭祀,而祭祀由**掌握,即,烧香还没有生活化,民间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谓《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荐,而沉水熏陆无闻也。其用甚重,采制粗略。第二期,从汉武帝到三国,可称引进期。汉武帝于**香事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其一,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
其二,武帝时期香品渐走向实用化,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垄断,使香进入生活日用。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武帝大规模开边,就在这一时期,产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传入**。《说郛》卷35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又按汉武故事亦云,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宫。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然则烧香自汉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境内),《香乘》卷二引《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树皮胶,即树脂,是为真正的香料。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这个传说还传到日本(见《源氏物语》)第48回)。香事繁盛,香具应运而生,不久,**第一个香炉也发明出来了,称为“博山炉”。传说上面还有刘向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宋火青烟。(见《香乘》卷38)。刘向为宣帝时人。从此,香品与香炉配,使**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然而,从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东汉三国,在这三百多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庭和上层贵族之中,极为名贵,难得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香乘》卷2引《五色线》称:“魏武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为馈赠之礼品。又《香乘》卷7引《三国志》称:“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足见焚香即使在宫庭中也还是一种奢侈。第三期,是普及期。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
一是“西(域)香”由“南(两广、海南)香”所取代。“迨炀帝除夜,火山烧沉甲煎不计其数,海南诸香毕至矣。(《香乘》卷1)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价格降低,为普及提供了物质准备。二是佛道二教从六朝以来大发展,轮番跻身于国教的至尊地位;二教尚香,“返魂飞气,出于道家;旃檀枷罗,盛于缁庐。(颜氏《香史序》)从而,信徒汹汹,风气大展,造成烧香走向普及。只不过,这时固有儒教还与释道二教时相对抗冲突,传统士人**特别是佛教,而使繁盛的香事略为减色。迨至宋代,三教融合,烧香之俗,也便御风而行,为大家一致崇尚,士人拜祭孔子时也烧起香来。这就出现了本文一开头所讲那种局面。明屠隆总结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以熏心热意。谓士助情可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香与美已融合为一,大量诗文专门写香。兹举北宋陈与义(字去非,与黄庭坚、陈师道齐名)的《焚香》为例: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无限心意情怀,寓寄一炷烟中,人生喜怒哀乐乃至形而上的追问与探求均在此找到出路,于是也就难怪世事变迁而熏性是不改的了。香已经完全渗透内化到人的精神之中;这种渗透是那样的深,以至到了**年间,林语堂还津津乐道,在《生活的艺术》中专门辟一章向美国人介绍**的焚香,前面明代屠隆的一段话,就是转引自林氏这本书的第六章。佛教中烧香的意义
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f5fe482de9e**bf71c.html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子冈牌的由来
    • 2024-06-05 04:15:02
    • 提问者: KING
    从玉佩到子冈玉佩其实讲起来种类很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是牌形玉佩。牌子行内人称其为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佩饰。形状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圆形、椭圆形等。据传,玉牌子始出于明代,为明代玉雕**陆子冈所创。而明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玉雕业在此时期也是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以陆子冈为代表的一批玉雕**。陆子冈是江苏太仓人,自幼在苏州学艺,终成一代玉...
  • “烧香”的由来?
    • 2024-06-05 05:41:42
    • 提问者: 楚浩
    建议你查查双簧是什么意思
  • **书法的由来?
    • 2024-06-05 05:59:37
    • 提问者: ?
    从有了文字起便有了书法。**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
  • 龙顶茶的名称由来
    • 2024-06-05 03:03:33
    • 提问者: 娱评人
    元朝末年,朱元璋带兵来到开化县齐溪乡的大龙山顶,正感口渴,一老茶农端上一碗刚沏好的新茶,朱元璋喝了之后,满口异香,浑身倍感神清气爽。朱元璋当即询问老茶农:“此茶产自何方?”老茶农回答:“就产在咱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朱元璋预感到此乃上上吉兆也,日后一定能当上皇帝了!朱元璋异常高兴地对茶农说:“我如今是在大龙山顶上喝着龙顶潭边上生长的茶,龙在大龙山之顶,真龙天子非我莫属!这茶就叫龙顶茶吧!”——这就...
  • 衣服的由来?
    • 2024-06-05 20:27:19
    • 提问者: 建业嗨起来
    源于远古时期,世界上本没有衣服。大人、孩子都光着身子。慢慢地,人们开始用树叶、树皮、毛皮来遮掩身体。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剥下植物纤维,制成麻布做衣服。后来,人们学会用棉花纺纱织布做衣服来保暖遮体。
  • 钟祥的蟠龙菜由来?
    • 2024-06-05 22:16:12
    • 提问者: 海斯曼旅游人
    传说:明正德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继位,太后下令让各地亲王赶赴京城,先到者继承帝位。兴王朱厚熜为争取时间,假扮囚犯日夜赶赴京城。为不引人注意,兴王命厨师做一道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以便途中食用,厨师詹多将鱼、肉、蛋做成红苕的样子,献给兴王,兴王吃着这种菜第一个赶到京城当上皇帝,即为嘉靖皇帝,后来詹多把此菜改造成样式精美的菜肴,更名为“蟠龙菜”。
  • 植物的由来?
    • 2024-06-05 14:33:28
    • 提问者: Sunnyday
    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真菌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种叫异养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另一部分原...
  • 赵丽颖名字的由来
    • 2024-06-05 16:46:26
    • 提问者: 胡说日记
    美丽聪颖
  • 电影的由来
    • 2024-06-05 00:52:17
    • 提问者: 嫣然含笑
    电影是19世纪美国**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著,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
  • 韩国国名的由来?
    • 2024-06-05 09:54:37
    • 提问者: thank rain
    韩国就是** **把前****大半土地都用兵变**没有了 剩下的地区又叫**不好 听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