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

熊丹呀 ? 2024-06-02 04:22:33
最佳回答
跨国并购是企业国内并购的延伸, 是跨越国界的兼并与收购活动。对兼并与收购最权威的当属联合国贸发会议有关文献的界定:“在跨国兼并中, 原来分属两个不同**的两家企业的资产与经营被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在跨国收购中, 资产和经营控制权从当地企业转移到, 前者成为后者的子公司。”  机遇:  客观地说,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与制度的双重因素, **企业难以加入当代跨国并购主流, 但这并非意味着我国企业不可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走出去”, 实际上, 经过二十多年持续快速经济发展与市场化体制转型, 目前**也具备了促使企业外向并购的一些条件, 在所有条件中, 以下三方面条件最为明显:  其一是, 国内资本供给渡过了短缺期, 具有一定外向投资能力。具体来说, **已经渡过了发展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阶段, 国内资本供应能力强, 参与跨国并购有一定资本保障。  其二是, 国内企业并购浪潮开始涌动, 为企业尝试跨国并购提供了演练与积累经验的机会。研究显示, 2001 年以来, **企业国内并购呈现加速增长势头。从 2001 年第四季度到 2003 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 仅涉及的国内企业并购, 就有 1854 起, 涉及企业资产 1580 亿元人民币。其中, 2003 年一年发生的此类并购, 就达近千起, 总交易额突破 800 亿元人民币。这仅仅是容易统计的规范的类企业并购, 如若考虑到难以进行完整统计的非上市类公司间的并购, 则国内并购规模当更大。虽然**企业国内并购规模尚不能与一般的国内并购规模同日而语, 但毕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这无疑使国内企业有了借助并购扩张的演练机会, 使之在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走出去”之前, 先行通过国内并购, 积累实施并购以及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  其三是, **企业已经进行了跨国并购的有益尝试。近几年以来,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已经有一批企业参与了跨国并购, 其中不乏成功者。而像等三大石油集团, 海尔、tcl 等混合型企业, 万向等**企业, 则在跨国并购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除此之外, 当今国际环境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 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多数****出于本国就业的考虑, 支持外国企业参与本国企业, 尤其是对经营不善、面临破产企业的并购, 如 tcl 跨国并购德国公司就得到了德国当地**的大力支持。  二是跨国并购目标企业多。如在德国, 2003 年上半年就有 1.92 万家企业 (主要是中小企业) 申请破产, 同期法国破产企业达到 2.48 万家, 而德国与法国**欢迎外国企业参与本国破产企业的并购。  三是是国际竞争政策协调, 这主要是 wto 等新**了一系列协调与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  综合考虑以上诸方面因素, 可以认为, **企业借助跨国并购推进国际化战略, 是有一些较为系统的有利条件的。但就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来看, **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带有很强的探索型特征。  挑战: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跨国并购浪潮, 虽然**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客观地来分析, **企业在借助外向并购“走出去”方面, 尚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在所有障碍中, 与以下几类因素联系在一起的障碍最为明显:  第一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障碍。虽然我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但目前仍然属于发展**家, 工业化虽获突破但尚未完成。由此决定了**经济与当代跨国并购主体经济即发达的工业化经济存在诸多差异, 其中直接限制**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的差异至少有四点:  其一是经济实力差异, 这决定了**企业无法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宰力量。前已论及, 当代跨国并购主体经济为发达的工业化经济, 其中美国与欧盟两大经济实体实际上主宰着全球并购资本流动。统计数据显示, 第五次并购浪潮中, 以欧盟企业为目标的并购资本流动最多, 仅 1995-2000 年 6 年间, 欧盟 15 国吸引的并购资本就达 1.4 万亿美元, 占全球的 50% 以上;美国其次, 吸引并购资本 9800 多亿美元, 占全球近 35%。两大经济实体加在一起占全球的 85% 以上。加上日本, 三大经济体占全球份额的 86%。  其二是产业结构差异, 这决定了**企业跨国并购的主体产业与国际流行产业相悖。当代国际并购的主体产业为第三产业, 这与发达**产业结构的 3-2-1 特征相一致。我们知道, 一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往往经历两个阶段变化:第一个阶段是“非农化”或“二产化”, 第二个阶段是“三产化”。在前一个阶段, 产业结构完成由 1-2-3 向 2-3-1 转换, 在后一阶段则发生由 2-3-1 向 3-2-1 的转换。后者是发达工业化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历史地来看,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 以金融、保险、信息、商品零售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成了发达**最重要同时最大的产业。与产业结构的上述演进相适应, 早期并购发生的主要行业, 大多位于“二产”, 越是到了近期,“三产”并购越是重要, 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则以第三产业企业并购为主。**则不然, 由于工业化尚未完成, 产业结构刚刚完成“非农化”演进阶段, 呈现强烈的 2-3-1 结构特征, 即“二产”产出最大,“三产”其次,“一产”最小。即使在那些有一定条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沿海发达省市 (比如上海与浙江), 产业结构也未完成上述转换。与此种产业结构特征相一致, 加上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 **的“三产”当最弱, 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参与并购, 充其量只能在“二产”有所作为, 而难以加入国际并购主流产业。  其三是并购经历差异, 这意味着**企业总体上缺乏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企业并购在西方工业化**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事实上, 西方工业化**的企业并购浪潮, 最初在国内涌起, 只是到了后来才突破国界, 成为跨国并购。迄今为止的全球五次并购浪潮, 前三次属于国内并购, 只是最近两次, 才带有跨国并购的强烈特征。这个演进过程意味着, 西方大部分企业, 是在经历了频繁的国内并购之后才涉足跨国并购的。相比较而言, 目前**尚未掀起国内企业并购浪潮, 企业普遍缺乏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 因此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成功的跨国并购。  第二类障碍与作为转型经济的背景及企业制度转型进程联系在一起。作为转型经济, 由于企业制度转型尚未完成, 我国主体企业与当代跨国并购主体企业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其中两个差异最为明显:  其一是, **的跨国并购以国有企业为主, 这与全球私有化浪潮背道而驰, 由此限制了**企业的国际化空间。我们知道, 国际并购主流企业全为清一色的**企业, 国有企业极其鲜见,“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 加强了私有企业国际化趋向。然而在**, 由于制度转型尚未完成, 企业滞后, 实施**“走出去”战略也好, 还是企业自发的“走出去”也好, 均以国有企业为主。近年虽然有一批民营企业借助跨国并购实现了国际化, 但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海外投资相比, 依然不可同日而语。客观地来说, **外向并购以国企为主, 这与全球私有化主流浪潮背道而驰。由此限制了**企业国际化空间, 这方面, 收购俄罗斯一石油公司遭拒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其二是, **与规模相悖, 由此限制着**企业的并购规模。如前所述, 当代跨国并购主流企业是巨型跨国公司, 带有强强联手的特征。但反观**企业, 则不得不承认, 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而大型企业几乎全为国有, 竞争力则普遍较弱, 这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挤进跨国并购主流企业之列, 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不大可能发起强强联合式并购。  第三类障碍与**管理体制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的障碍不少于三:  一是审批制度僵化, 缺乏有效监管。跨国并购作为对外投资的一种形式, 如果由**主管部门的“逐级审批, 限额管理”, 企业就无法迅速捕捉跨国并购的良好机遇。按现行规定, 凡海外投资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 都要上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涉及不同行业的还要进行会审会 , 即费时又误事, 增加了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难度。另外, 不健全的跨国并购监管体制使得跨国并购后的监管低效与不力, 这也是导致跨国并购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  二是金融改革滞后, 企业缺乏金融支持。跨国并购, 动辄涉及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投入, 没有金融信贷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但就目前**企业参与跨国并购面临的处境来看, 其在金融信贷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包括受国内贷款额度与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这一方面限制了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的国内融资能力, 另一方面又使得不少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很难发挥国内力量, 对境外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而失去一些有利的跨国并购机会。在境外融资方面, 有些企业已具有股票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的条件, 但由于受到额度与审批限制, 往往坐失并购良机。  三是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 加大了并购企业风险。中介机构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理财、审计、教育与培训以及商会等机构。从国外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经验来看, 投资银行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投资银行无论从实力还是经验来看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不少券商近年来不断进行增资扩股和业内重组, 但仍有不少券商自有资本严重短缺, 远未达到规模经营的标准。**虽有一些投资公司, 但大多数对企业并购业务不感兴趣, 投入到并购业务方面的资金规模有限。  尊重别人劳动成果,即使得不到肯定,至少说一声谢谢!!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024-06-02 17:58:23
    • 提问者: 未知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谋求发展和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当前**面临的机遇有: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继续朝向总体和平、稳定、缓和的方向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从而为我国谋求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数十年的国际和平环境。 (2).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形成了既合作又竞...
  • 机遇挑战并存的名言
    • 2024-06-02 10:56:24
    • 提问者: 未知
    挑战无处不在
  • **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 2024-06-02 00:59:01
    • 提问者: 未知
    **经面临新的机遇战**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发展模式也有一定的局,最大的局限性之一是目前的成功主要集中在非主流企业。这些企业不是不重要,它对gdp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都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在主流行业和价值的获取方面进展比较有限。  **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持续性。原因是制造成本没有充分考虑,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就是环保。“**制造”是在补贴全球,如果考虑到环保成本,笔记本电脑价格可能会增加2...
  • uber 进入**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 2024-06-02 06:17:22
    • 提问者: 未知
    1:uber模式**化是必然趋势,比美国的市场还要大。看看http://www.myriadauto.....
  • 外贸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机遇
    • 2024-06-02 04:53:27
    • 提问者: 未知
    **经济和对外贸易在经历持续三十的高速增长之后,自去年下半年以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蔓延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全球经济进入了低迷期,加之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我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增速逐渐放缓。国内外贸企业今年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减少,新增客户不多,经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给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寻求新的机遇,化危机为契机,是外贸...
  • 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有哪些
    • 2024-06-02 17:50:14
    • 提问者: 未知
    2、境外银行融资资金量大的海外并购项目,企业通常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并购融资,除了并购贷款,境外银行融资也是较为普遍的融资途径。...会根据收购企业的负债结构、风险程度...
  • **企业跨国并购应渐进发展
    • 2024-06-02 03:24:23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个引起世人关注的**跨国并购主角是位于广东惠州的...上市公司一般是属于比较优质的企业,上市公司在所在的行业一般是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可以收购同...
  • 如何面对**制造2025机遇挑战
    • 2024-06-02 16:02:01
    • 提问者: 未知
    “**制造2025”背景下金融业的机遇     从历史上看,工业**为金融业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制造2025”也将为金融业提供极佳的发展机会。西方发达**的高端制造业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工业4.0和物联网在西方工业发达**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它们带给金融业的机会在于,与物联网相关的高新企业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和新生代用户需要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体验。  “**制造2025”传承了互联网的基因,通...
  • **制造企业应对跨国企业并购策略探讨
    • 2024-06-02 21:06:51
    • 提问者: 未知
    1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企业并购呈现的新特征?1。1产业和行业特征新兴产业之间的并购最为活跃与成功。为了争夺市场的份额,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网络和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其配套服务...
  • **企业跨国并购充满什么机遇?
    • 2024-06-02 06:16:11
    • 提问者: 未知
    一、目前**企业跨国并购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及采矿业等产业,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也主要为国有资源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前两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战略,...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