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想着上市呢?

肖青天 2024-06-27 05:44:07
最佳回答
1、上市对于公司最直接的意义是融资意义(1)融资途径方面:在ipo时会首次公开发行融资,此后有例如向公开市场再融资、非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时的配套募集资金,这些都是上市公司股权募资的途径。同时正常的债权融资、借款路径都不受影响,受影响的可能是一些灰色的融资途径(一般资金来源多少有点法律问题)(2)融资能力方面:上市对于公司的募资能力有飞跃的提升,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向公众募股,增加募集资金对象的范围。另一方面对于私募由于其股票的流动性也增加了对于财务投资人(主要是后期的pe)的吸引力。此外上市公司因其股票价值有相较公允市场价格、同时主体较为被认可,在股权质押、发债等途径上均会有一定优势。(3)融资成本方面:一般相较非上市公司,融资综合费率相对较低。2、上市对于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股权的运用,这就促成了上市后的产业整合或自身重组行为(1)收购一家企业用现金收购资金成本较高,同时尤其对于人才类公司,买下了公司资产,管理团队出工不出力或者甚至干脆另起炉灶这种行为司空见惯。用上市公司股权去收购行业上下游或者横向整合的企业做大,或者在行业低迷期收购新业务进行转型,则一方面省去现金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把对方绑上自己的战车,一同为公司出力才能获得最终的变现。很多行业里面,老二上市最后通过整合干掉老大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2)上市身份有助于并购重组的谈判,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有相对较为充裕流动性带来的市场公允价值,这是换股交易的一个较重要的定价基础。若两方都是估值定价交易时想达成交易难度往往是上市公司收购较小公司的两倍。同时股票价格的流动性及资本市场的高估值也是打动卖方的重要条件。 当然上市公司收购相对法规比较严格,尤其发股需要审批,相对时间较慢,流程上会影响收购效率,这也是相对非上市公司的弊端。(3)上市资源目前仍然是稀缺资源,对于国企而言上市时政绩的标准之一,如遇到经营困难**会乐于促成其自救重组,而对于民企最坏则也可以利用其稀缺性,卖壳收回些资金。3、股票流动性的最大化(1)第一是反映在估值高,因股票流动性的增加导致的溢价的增加(实质是稀缺的股票流动性席位导致了a股的高溢价)(2)第二是反映在股东变现容易,因为流动性导致股东一方面二级市场变现容易,股票可以当工资用。另一方面因流动性高,导致其股权质押等可能性增加,增多了变现的途径。(3)第三是反映在二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宏观上收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好年头里大家可以享受牛市福利,当然坏年头可能也整体悲剧,但多少因其流动性多少价值高点。微观上(这个就不细说了,现在这种市值管理什么的都不太合规,内幕交易这些更是违法)4、利于公司管理(1)一来是目前社会上二代代沟问题,上市后治理结构相对好点,让二代做个董事、聘请专门的职业经理,相对非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关联交易等高危事项上有较多的限制,保护小股东的同时保护着二代们不被无良职业经理坑(虽然保护力度目前看来还需要继续加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股权激励,保证经理们干活儿的动力。(2)延续上个小环节,因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形式,给管理层及员工的股权激励就不仅仅是分红的激励,更是股票本身买卖的可能及价值,这点对于员工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留住人才最好的手段是联姻和股票,对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股权激励则是最好的做法,没有之一。5、品牌建设这个做业务的人最明白,尤其是和**、国企、央企打交道,上市公司有时候是民企实力的门槛。而无论对于谁,上市则是合规不会跑路的背书。 做生意时有时候这个名片挺好用的。再就是,券商发发研报,偶尔搞搞新闻,广告价值就不小。一般行业老二上市了,只要差距不太大,或者老大不是腾讯、华为这些2c端巨牛,老二一般都被社会误认为老大,以后就慢慢真成老大了。不利的地方1、合规成本非上市时,资质、税等通过一定的筹划或者与地方监管沟通能够取得一些减免。但上市对公司要求比较严格,往往这些部分会额外给公司造成一些负担,往往整顿公司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成本提高,且主板下有几年的规范运营后才能实现上市,上市后也要持续规范。这对于成长期的公司还是一个不小的成本。 尤其在新三板的公司,补税成为了最常见的要做的事项之一。2、决策自由性a股要求下同股同权,且规范履权,这样一来即使老板占有股比较高,有些重大决策仍需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虽然票数上最后一定会履行,但程序正义仍然会有些掣肘公司的运营。这尤其在老板股比不够的时候,容易引发问题。3、控制权的风险去年被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元年,资本抢夺控制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目前监管并不支持野蛮人的做法,但股权分散时,控制权的风险则是每个老板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做保险?
    • 2024-06-27 14:04:12
    • 提问者: 未知
    开发亲友单,这么好的保险我不推介给亲友我还是人吗?我对得起我神圣的职业吗?海量...但是政策只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做保险,却解释不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了做保险。...
  • 为什么企业协作工具越来越像 im
    • 2024-06-27 01:16:28
    • 提问者: 未知
    im对于企业可以实现以一种扁平化、快捷的交流,让信息得以快速的交流,让文档得以方便的传播。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快速的反应体系,而im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首先是无须层层传达,一个群里的一句话,可以把管理层的信息传播到每个员工。其次是快速,邮件的到达通常是异步的,反馈更是以小时/天为单位,而im则是以秒/分钟为单位。最后是融合,im可以和邮件一样,作为日常工作的入口,融合任务/会议/通知/文件等各种工...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对2016年的经济走势"心存恐惧
    • 2024-06-27 00:24:49
    • 提问者: 未知
    自08年经融危机以来,经济的运行还算是处于上升通道中,期间因为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实行的政策到了需要进行整顿和调整的时期。在这种时候人们自然对这种走势形成担忧和恐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在进入经济的调整,美国的经济调整通常是牵动世界的,它的很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的买单者通常也是全世界。
  • 为什么地震越来越多?
    • 2024-06-27 13:52:57
    • 提问者: 未知
    综观全球地震纪录,进入2018年之后,光是1月份全球就已经发生3起规模7以上地震,包括1月10日中美洲宏都拉斯天鹅群岛发生规模7.8地震、1月14日秘鲁南部...而2018年恰好是1906年...
  • 为什么现在事业单位,公**竞争越来越大?
    • 2024-06-27 05:33:48
    • 提问者: 未知
    事业单位公务员题目只会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是考数人数多。大家也知道现在就业…
  • 为什么现在的90后越来越迷茫?
    • 2024-06-27 19:59:09
    • 提问者: 未知
    感谢邀请!作为90后,很荣幸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让咱们迷茫的茫的原因有以下3个: 1.对于90后,是最迷茫最困惑的一代,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很多给90后的标签,是啃老一族、不思进取、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90后生于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还没开始就已经变化,这使得90后无奈与迷茫。...
  • 金融行业产品这么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买基金呢?
    • 2024-06-27 05:48:12
    • 提问者: 未知
    目前,金融行业产品非常多,股票、基金、期货、黄金、白银、外汇等还有很多金融衍生品,也包括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公众资金设立...
  •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被人称为“老师”?
    • 2024-06-27 06:17:44
    • 提问者: 未知
    我觉得这是老师这个称谓的一种泛化使用,表示礼貌和尊敬。如**时期的“先生”一词一样,就是比如不知道如何称呼某人,就找一个近似的,老师:可以用来称呼某一行业资历较深,受人尊敬的人。像之前做银行采购项目的时候,我都分不清什么主任啊什么领导之类的,所以也都是一股脑,全部叫老师的。
  • 多家上市房企资金链越来越紧?
    • 2024-06-27 05:53:34
    • 提问者: 未知
    在持续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市场上的存货越来越多,已披露年报的98家上市房企债务总额达1.01万亿元 ,多数资
  • 现在越来越多人想要理财了?为什么呀?
    • 2024-06-27 03:36:38
    • 提问者: 未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主动的开始了投资理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想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自己财富躺在银行,微薄的利息已经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了。看着是从银行拿到了点利息,事实上我们的财富在银行放上一年已经大大缩水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