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工作,学习了几个科技方向,看了几十份研报,几份内部资料,无数网页。然后对标找了找“正宗”概念股,果然是已经被爆炒,动辄一年几倍,全是牛股,丝毫不受任何股灾影响。资本市场不仅专业,而且极其高效。比我聪明,比我及时,更比我提前反应早的多!不过不后悔,更让我坚定了对a股的信心。论进口替代,**还是真有好货的!看完a股的快速反应,佩服之余也需要多谨慎思考。比如我预计2019年某某产品将成为风口,2020年将成为大风。那么a股有相关技术的、哪怕沾边的,就会在2017到18被提前爆炒。如果是刚上市的次新,或者其他主营有业绩亮点的,更会被刺激。名义股价上市一年就可以再翻十倍,但无法退出。而二级市场快速完成了从企业初创期(题材)到成长期的过渡。假设上市三年后退出,由于三年里行业风云变幻快速红海,各大企业产能疯狂扩张成长拐点提前到来,叠加次新高估值的价值回归,极有可能破发。那会不会还起来呢?会不会一路坚挺呢?还是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但事实上呢,我们看大多上市的,都只能遵从市场大势。我们看很多一级机构投的最后几轮,估值都极高。上市是用资金规模套简单的利,如果二级市场不好,则有可能倒挂。越是行业有前景,上市前就越不便宜。那我只能做几下几点功课:一、我尽量往前靠,b轮以后没有十足把握不投。二、越早,就越需要眼光。需要在**“行业还未形成”、但一定有前景的时候买。这时候就得跟着产业pioneer混。或者投资方有这眼光。但这时候问题又来了,企业或者其他投资人很看好的一件东西,我由于门外汉,很可能听都听不懂。三、所以坚持进口替代很有必要。有些产品、技术、工艺、服务形式,是****必然需要的,而这些可能美欧、日韩都很成熟了。用研报的思路,回头梳理国外产业发展历程,用国别对标,就方便的多,因为发展逻辑很容易理解。就是一边copy to china ,一边降低成本,一边是**需要、必须可控等。这时候你无法找到a股对应的参照标的是最好的。你能看到的是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或者互动时谈到,公司在某方面有研究,但还不成熟。四、假设我找到了a股的参照标的,除了非常欣喜,考虑到投资周期,更多的是担忧。如前面所讲,我面对的这个行业,一定是处于爆发前夜,**在人、财、物,甚至各级**的政策匹配都风起云涌了。如果是临门一脚,只需要上规模了,那各大相关行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