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提出了"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整体方略。具体来说,就是应继续加大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提高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表明了党的领导集体对资本市场的基本态度,为今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报告中有关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等一系列论述,突破了发展资本市场思想上的束缚,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和实体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体资本的共同之处。由于虚拟经济的基础是资本化产品,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成本定价,其定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和心理,这就使虚拟经济的价格体系呈现不规则的波动性。因而,人们常常简单地把它与"**"、"金融危机"等联系在一起。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传统观念认为:资本市场似乎没有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虚拟经济。********指出:"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是直接配置资源,为各种生产和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应属于实体经济范畴。而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交易,特别是某些用于价格发现和风险控制类的金融衍生产品,应属于虚拟经济的范畴。"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首先就应纠正将二者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偏差。此二者的关系应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虚拟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即实体经济也不能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二级市场证券交易为证券发行奠定基础,促进储蓄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转化,从而调整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间的配置,提高实体经济运行的效率。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必须研究虚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特点,同时正确认识它的风险性和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如同金融全球化一样,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处理不好,则可能会形成"泡沫",从而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新世纪如果再发生经济危机,逻辑顺序就会不同于以往,即先从虚拟经济领域开始,从而使实体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已可见一斑。但"**"和"金融危机"与虚拟经济并无直接联系。在单一的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风险被积累在金融体系内,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分散。现代金融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的横向分散提供了保障。美国是资本市场相当发达的**,其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很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至9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11亿美元,而美国今年上半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172亿美元。但是,美国今年上半年吸引的资本化投资的总额达到3347亿美元,数倍于实体经济直接投资额。如此大规模的虚拟经济,使人们不禁怀疑它的安全性。以今年5月美国金融市场的下跌为例: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同时波动;汇市上美元跌幅远小于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主要货币的平均跌幅,而股市波动却大于亚洲金融危机时亚洲主要股市的平均波动程度。虽然如此,却没有引发金融危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合作方面,结合点做得较好。其产品设计、机构业务的交叉把握了较好的平衡点。由此可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把握好金融的两大核心原则,即收益----风险平衡的原则和流动性与效率平衡的原则,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发挥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功能,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产生对实体经济破坏的危险,使虚拟经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承认投资者合法收入,发展资本市场文化 **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既为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获得的合法收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分配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就消除了过去一些人对证券投资收入合法性的观念误区。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利得属于非劳动收入,但只要它是合法获得的,就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承认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对创造社会财富的贡献,应与劳动一样,平等参与收入分配。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在资本市场上的证券投资收入属于要素收入,应符合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分配领域,人们可以以劳动要素通过诚实劳动参与收入分配,可以以人力资本所拥有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收入分配,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投资参与收入分配。这就肯定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人们普遍拥有了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能力。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投资意识,扩大资本市场投资者队伍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根据我国广义金融市场资金流量表的统计,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最短缺,而住户部门资金最富余。从根本上说,人们投资意识的加强将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更加畅通,从而能更好地发挥直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打上一针强心剂。 **报告还指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文化是资本市场文化的核心。我国以前由于发展计划经济,对于股权文化采取排斥态度。而要发展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就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股权文化。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股权文化的重要体现。这要求公司管理层尊重股东的利益,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构造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基础。法人治理关于公司目标的理论,在目前各国的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是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以美国为代表;二是追求利益相关者利润最大化,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公司利润最大化"由于易导致道德风险、钻会计制度的漏洞、追求账面利润最大化而早已被舍弃。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选择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公司目标,一方面能够解决由于股东相对于经理处于不利地位而使其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追求利益相关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相对宽泛而造成的财务上的实施困难。同时,我们还要加紧建立和完善破产制度,在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建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机制。 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传导效应 **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理顺金融资产价格关系,推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只有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才能灵敏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由放松直至取消管制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只有通过放松利率管制,从制度上保证利率的浮动灵活和结构合理,才能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带动经济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商品价格的约束已基本不存在,但资金价格并未同步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还实行管制制度,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确定其合理水平,因而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并成为中央银行进行间接调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未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主动调节经济的功能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央行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基准利率进而影响整个利率结构。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也没有形成,因而证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反映不十分灵敏和充分。所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传导效应。 当然,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步骤决定于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市场的成熟程度。例如,美国是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最后扩展到所有利率的自由化。日本是先国债,后其他;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韩国是非银行机构的利率放开速度快于银行利率,贷款利率的放开速度快于存款利率。 还有一个改革方式的选择问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时才可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否则需要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而多数**都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所以必须采用渐进式。韩国进行了渐进式利率市场化,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了对利率的灵活管理。即使是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所以,这些**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而智利、阿根廷、乌拉圭、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国都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了利率市场化,除马来西亚外,其它**都失败了。 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利率市场化宜选择渐进的改革方式,沿着放开同业拆借利率、逐步放开贷款直至存款利率的路径,循序推进。同时,从管制利率到市场利率,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经济运行的一些波动。为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因而利率市场化应与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相互推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管理浮动的利率体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应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趋势,也就是一个向完全自由浮动发展的过程。1996年,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已实现市场化。之后,金融债券利率也开始走向市场化。当前的任务是放松贷款利率。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本市场将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手段调控金融市场也将更加有效。由此将改变以往非市场化因素造成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利率不均衡的状态,消除金融资产定价扭曲的现象。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基准利率会成为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的重要参照标准,并使各种金融资产价格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资本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就能得到真正实现,而资本市场的可预测性也将得到增强。同时,市场化利率的波动也会引起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由此使金融资产价格不确定性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规避风险型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拓展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 继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报告提出,"逐步推进服务领域开放。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推进,是我国金融业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是我国对加入wto所作出的承诺的认真履行,也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将开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局面。 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可分为资本市场服务业的开放和通过资本市场实行资本流动的对外开放两个方面: 首先是资本市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包括国际上优秀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咨询公司等服务业的"引进来"和我国证券机构的"走出去",属于wto服务业贸易的谈判内容。 我国对wto的关于证券服务业开放的承诺主要是三方面:b股交易方式和席位方面,允许建立合资的证券公司,允许建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b股交易方式和席位方面已经兑现了承诺。2002年6月,****发布了《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相关申报审批程序也开始启动。通过开放可以使资本市场服务业快速成长;通过开放,可以取长补短,增强国际竞争力。随着资本市场环境的优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监管能力的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还会迈向新的台阶。 其次是有条件地放宽资本的跨境流动,吸引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投资于本国市场。还包括利用外资参与资本市场股权投资、开展外资并购业务等。 以前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投资,通过放开资本市场可以以新的形式引进外资,比如通过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通过兼并和收购引进资金。在引进中长期资金方面,资本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12年来,资本市场通过海外上市和发行b股,共筹集外资235.58亿美元。 近几年,我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日趋明显,国内企业不断从国际资本市场获得直接投资**、债券融资。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也向外资打开大门,外资并购、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一度掀起资本市场的热潮。今年11月,"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两个规定的推出,意味着a股市场的非流通股市场和流通股市场均已向外资开放。这两项政策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的特点。外资购买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而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引进qfii,迈出了我国通过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方式吸引外资的第一步,一方面可以引进外资,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资本市场实行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通过开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当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全球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大市场。一个地区爆发危机很容易波及到其它**和地区。另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会带来很多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境内外的资金流动非常频繁。这就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 **报告提出,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风险投资,或称为风险资本、创业资本,源于40年代的美国硅谷,是指以股权、准股权或具有附带条件的债权形式投资于新的或未经试用技术的或未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项目,并愿意为所投资的项目或企业提供管理或经营服务,期望通过项目的高成长率并最终以某种方式出售产权以取得高额收益的一种中长期投资方式。 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初创时期或快速成长时期的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以美国为例,其在80年代脱颖而出的高科技企业绝大多数是靠风险投资起家的。由于有风险投资的参与,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由20年缩短到10年。微软、英特尔、苹果、戴尔、雅虎等公司在创业之初就是依靠风险投资的支持才获得了它们的"第一推动力"。可以说,风险投资对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高增长功不可没。 国内外的无数事实证明,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品产业化的理想孵化器。风险投资从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以来,基本上一直处于摸索状态,没有太大的发展。90年代中期之后,在美国风险投资强劲发展及其推动的新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风险投资开始加速发展。但目前科技体制改革还相对滞后,风险投资体制正在探索中,科技产业化面临着许多困难,尤其是资金缺乏,这就成为美国风险资本家看中的沃土。一些美国风险资本家开始收购**的一些网站,这标志着国外风险基金已开始进入我国市场,争夺我国科技人才与项目市场。因此,我国要加快风险投资体制创新的进程,掌握对高科技人才与项目市场的主动权。 风险投资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资本运作方式。它要求有一个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我国风险投资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发展风险投资,根本上就是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当前,发展风险投资,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加快制订风险投资体制的法律法规 风险投资与传统产业的投资模式不同,现行的法律如《公司法》有些规定已滞后于高科技与风险投资发展的客观要求了。1998年3月被称为政协"一号提案"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的发表,标志着风险投资进入了实际的探索与操作。1999年5月**的科技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提出成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贴息贷款、无偿帮助(以100万元为限,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和资本金投入(以20%的注册资本为限)。2001年**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将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当前,必须根据我国风险投资实践的要求和国外风险投资立法的经验,加快有关的立法步伐,从法律上为我国风险投资体制创新提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培育,建立良好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不仅是一种资本运作,也包含技术和管理的成份。它不但提供资金,而且孵化技术,改造管理,因此必须汇集人才,形成以资本、技术和管理相互促进的创业环境。在这一环境中,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通畅,企业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能否形成,都要依靠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业板的开设为风险资本的保值增值与顺利退出提供了一个重要出口。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包括上市、兼并、收购,以及创业者和员工所进行的股权回购。上市作为风险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退出方式在所有创业企业中占到30%至40%的比重。创业板的开设不仅为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增强了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风险投资得以延续下去,成为创业企业不断创新的源泉,从而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此,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 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不足。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