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多能一体,有效维稳,提升能力
馨语蝶蝶?
2024-11-17 05:25:25
最佳回答
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维稳工作的本质所在。做好维稳工作,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法治为引领,推动法治化、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相互融合,不断提升维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维稳工作面临的新背景。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做好维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特别要把握好“五个一”:即把握好一个大背景、一个新常态、一个新挑战、一个现实威胁、一个客观实际。 (一)必须着眼一个大背景———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等意见,更是对维稳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群众的法治意识、**意识、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越来越高,对依法维稳的呼声越来越大。因此,维稳工作一定要根据依法治国提出的更高要求,从法律层面思考、解决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治理社会,提升维稳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必须适应一个新常态———努力适应经济领域转型升级困难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常态。当前,无论从全国还是从我省情况看,“三期”叠加特征明显,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原来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出来,传导引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问题。由于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引发的职工下岗、劳资纠纷问题显现,涉众型**的利益受损群众维权意愿强烈,涉及实体专业市场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可以预见,经济领域的矛盾冲突将呈多发态势。 (三)必须应对一个新挑战———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网上斗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空间、群众生活新**、维稳工作新战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开启,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和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给维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有的群众通过网络舆论炒作谋求更大利益;一些矛盾问题和不满情绪极易在网络被无限放大,形成舆论热点,出现效仿行为,这些都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网络安全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网上不安全,**就难安全;网上不稳定,社会就难稳定。 (四)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威胁———勇于面对对敌斗争形势尖锐复杂、暴恐威胁进一步迫近的现实威胁。**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特征。敌对势力捣乱破坏活动不断,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群众进行对抗。暴恐威胁已经进入高风险期。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开展意识形态渗透明显。境内外敌对势力多次发起舆论炒作,攻击、诽谤我省在“三改一拆”活动中处置宗教违法建筑和标志。可以说,敌对势力的插手、捣乱、破坏活动更趋于公开化,暴恐活动已成为现实威胁。 (五)必须正视一个客观实际———认真正视转型期社会矛盾量大面广、维稳任务艰巨与力量能力不匹配的客观实际。当前,虽然**件的总量有所下降,但是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引发的**件仍时有发生。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邻避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验着社会治理能力。因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引发的利益诉求群体并存,活动突出。在繁重的维稳任务面前,维护稳定的能力还存在不适应。 二、坚持法治引领,主动适应依法维稳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能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我们要自觉把维稳工作放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思路、考量对策,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难题,做到部署任务突出法治思维、开展工作强调依法维稳、解决问题运用法治方式,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与法治相背道而驰的现象还仍然存在:从维稳工作的理念看,“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的思维依然存在,“花钱买平安”的工作方法引发了更多社会问题,给工作带来了被动。从群众表达诉求的形式看,部分群众“**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存在以访谋利益、以闹求解决的现象。从维稳工作实际效果看,以牺牲法律权威、打破规则为代价解决问题,会导致“跷跷板”效应、“翻烧饼”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更多问题爆发了;新问题解决了,老问题出现了反复。 以法治引领维稳工作,需要牢固树立依法维稳理念、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突破难题。 (一)牢固树立依法维稳理念。法律为化解、疏导、处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提供规范的、稳定的、有力的依据和手段,是调节关系、规范行为、消除矛盾、弥合分歧、实现和谐的“最大公约数”。法治具有明确性、普遍性、公正性、稳定性等特点,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可靠方式。法治既能明确**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边界,又能区分群众正当维权行为与非法**行为、合法利益诉求与违法过分要求,不仅能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提供明确标准,而且能提供公正程序的保障。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环境下,依法维稳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确保维稳工作始终囿于法律范围内,不超越法律、不违反法律。 (二)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指出:“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维稳与维护群众利益并不对立,其不是权力维稳,而是权利维稳,是以保障公众权利为基础的维稳。维稳的根本目的,是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各项权益,其实质是维权。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有效维权作为基础的维稳,注定只能得到“暂时的表面稳定”。脱离维权去谈维稳,甚至将维稳和维权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其结果就是在制造更大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不能简单地将人民群众的维权行为和表达正当利益诉求视为不稳定因素,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处理;要把**维稳与群众维权纳入法治轨道,都以法律作为基本尺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突破难题。法治思维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思维。越是复杂疑难问题,越要用法律分清是非,用权利义务思维分清对错,让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主张权利、确定义务。一要把握好涉稳问题的**定性和法律定性。对涉稳问题,既不能以**性质代替法律性质,也不能以法律性质代替**性质。人民内部矛盾也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解决、依法化解。二要把握好诉求的合法性与行为的违法性。对涉稳问题,诉求的合法性不能掩盖行为的违法性。合法合理的诉求,只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表达和实现。违法的表达方式必须被依法追究责任。三要把握事件性质与个体行为性质。既不能根据参与者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来替代涉稳事件的性质,也不能囿于“法不责众”的旧观念而放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的人。 三、坚持“四化融合”,努力实现维稳工作新成效。推动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就必须在维护稳定的实践中坚持推进法治化、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相互融合。 (一)推进维稳工作科学化。维稳工作科学化,是维稳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维稳形势、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维稳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科学的维稳观,包括依法维稳、源头维稳、动态维稳、柔性维稳和应急维稳等内涵。当前着重要做好源头维稳、动态维稳和应急维稳三篇文章。源头维稳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是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提质强效”上下功夫,推动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程序规范化、评估管理信息化、责任追究制度化。动态维稳抓涉稳问题**督办,对重大涉稳问题,综合运用**督办、项目化监管、领导包案等方法,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时限、工作要求,落实主体单位和配合单位的责任,形成合力**难题。应急维稳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确判明涉稳问题性质,区别情况、因案施策,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化”妥善处置。 (二)推进维稳工作系统化。社会稳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维护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克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思维,系统研究思考工作,健全完善维稳工作各个环节中的长效机制,发挥维稳工作“十项机制”在日常实践中的作用。重点抓好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化解处置、事后考核奖惩等工作的制度机制。完善事前预防预警机制,着重抓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信息收集研判及预警机制、社会稳定形势分析机制等。完善事中化解处置机制,着重抓好重大不稳定问题**督办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稳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等。完善事后考核奖惩机制,着重抓好维稳工作考核奖惩机制、维稳工作保障机制、维稳责任追究机制等。 (三)推进维稳工作信息化。****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不仅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要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思路,推动维稳工作信息化。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稳评工作管理信息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推进网上稳评办理、动态监管、统计分析、数据建档和专家库调用等功能发挥,实行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事后评价全过程动态管理。二是在信息收集研判信息化上下功夫。健全信息深度研判、实战应用的运行模式,通过信息的关联分析、碰撞比对,加强预警分析、监测评估、动态研判等,做到及时发现、准确研判。三是在反恐维稳信息化上下功夫。积极运用“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落地查人等工作,提升反恐维稳工作的实效性。 (四)推进维稳工作法治化。****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善于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在法律框架内研究解决办法,推动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的解决,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法治化水平。依法处理利益诉求群体活动。继续贯彻落实好相关规定,分类依法处理利益诉求群体中违法犯罪人员。推进稳评工作法治化。开展稳评工作法治化调研,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做法,积极推动稳评工作地方立法。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