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部应如何规范,提升,完善岗位风险防范监控流程

白厅长的叨叨 2024-06-24 03:28:40
最佳回答
企业如何提高员工能力 11月的某一天下午,一直阴沉的天气转为晴天,杭州某集团公司总部持续两天的08年度预算会议终于结束了,人力资本部经理张强显得有点疲惫,但他还是显得格外高兴,因为在预算会议上,公司高层一致决意明年提高员工培训的预算额度,将此前培训预算费用从占工资总额的5%提高到8%,这对于人力资本部和培训工作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撑持和肯定。高兴之余,王威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他感到,虽然公司的培训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也获得了很多部门和员工的称赞,但他心里明白,即使是人力资本部,对于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真正对员工绩效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还缺乏实足的底气,他陷入深深的思虑当中,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相信这个困惑对于国内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觉得培训很重要,一直不遗余力的奉行员工培训,他们虽然不清楚这些投入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应,但心里认为培训比不培训显然要划算得多;  为什么企业对待培训的态度如此模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无法将单项或者系列培训课程的投入回报情况准确的呈现给企业高层。很多时候,作为hr也在怀疑:这门课程究竟会带来什么价值?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现有培训仅仅聚焦在“培训与学习”本身,把员工培训简单理解为讲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解惑,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并将这些“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特质等)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借以提升工作绩效,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赢取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但实际上,培训本身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种狭义意义下的培训,存在着一个致命问题:不能解决人与组织协调发展的矛盾。  矛盾的存在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培训的两个主体,企业和员工,都对培训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员工希望通过培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助于自己未来长期的职业发展,他主要关注的是自我的个体;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这也是企业的职责所在,因此企业所有的投入最终均要为此目标而服务,培训投入也不例外。企业期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绩效,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但这只是企业单方面的美好愿望,一是培训是否能显着提升员工素质,很多企业心里并出有底;二是员工通过培训提高了自我素质,但他最后是否充分应用在工作上,并达到效果,这一点我们也很难考证;对培训效果和评估以及促进员工对培训成果在工作上的应用,一直是企业培训领域的一个通用难点问题;三是员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后,是否一直在为企业服务,我们仍然没有显着的把握,在和hr同仁交换过程中,我们听过太多员工因为培训服务协议而与企业发生冲突的案例。  如果企业开展培训,只是想到为了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进而应用在公司上,这只是企业一厢情愿的设法主意。在培训需求环节,就可以看到这个矛盾的具体施展阐发形式。当我们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收上来后,我们往往发现,员工对于培训的选择,都是从自身个体需要选择的,然而从企业角度出发,必须考虑对企业发展有切实帮助的培训投入。由于培训资源的有限性,很多企业接纳折中的办法处理这个矛盾,选取一些企业期望的课程内容,再选取一些员工期望的课程,而结果是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丝毫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解决的思路  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这一对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被消除,那么解决的思路就在于,对这对矛盾有机统一路来,接纳一些方式让他们互为促进、互为影响。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时候企业对培训寄予了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作为hr,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促成这个愿望的实现。解决的思路主要体目下当今以下三个方面:  培训如何显着提升员工素质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积累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所把握的经验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和他人的经验,很快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显然,第二种方式在个人发展占据了主要职位,因为我们不可能全部靠自己亲自去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训因此而成为最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培训方式、方式上,企业本着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培训工作组织机构方面,企业纷纷设定专人负责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部门甚至企业大学来开展培训工作,从组织上有力保证培训的实施;在培训需求分析方面,企业越来越关注挖掘真实的培训需求,将培训资源用在刀刃上;在培训方式方面,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创新了很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包括在职培训、拜托培养、职业指导、现场培训、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情景模拟、岗亭轮换、工作扩大化等;  如今,随着培训被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被人们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训活动的广泛展开,培训工作日趋职业化。这主要施展阐发为:培训已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并以专业的培训知识获取了认可;形成了培训的工作标准(**o10015),并逐步形成了培训的职业文化;完善和优化了培训流程,在课程开发、授课技巧和培训成果转化方面产生了许多有效的实践方法,充分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培训能显着提升员工素质已得到广泛认同。  面对第一个问题,企业就需要在培训各个环节提升专业程度,使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与策划、培训中的现场掌控和培训后的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培训的效果,确保在培训技术方面能显着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培训后学员是否愿意和能够将知识、技能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员工本人得到了增值,但员工是否愿意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或者能不能运用到工作上,还需要企业采取进一步的办法。  企业是一个系统,员工在这个系统中都不是独立的一个个体,而都是置于某一团体下,他的表现不仅导致他个人的绩效,而且会对所在的团队造成,甚至影响企业这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培训的成果能否最终转化为企业绩效,关键在于组织需要提供一套机制,使培训后的学员愿意和能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是解决“愿意”的问题,员工在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工作中,能给他带来实际的效益,这样他才会有意愿去做。任职资历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系统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促进员工培训知识应用的两种机制。  一方面,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从岗亭规划的需要出发,建立各个层级岗位的任职标准,并以任职标准为基础,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将培训内容集中在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上,并且满足员工长期发展的需求,员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获得相应技能后,组织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进一步的岗位发展空间。反之,若员工不具备相应岗位工作的任职标准,则在发展空间上将遭受限制,因此,员工会尽心参加培训,提升任本能机能力,以期获得岗位发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一直处在低绩效的行列,获得认可是人最潜意识的追求。  其次是解决“能够”的问题,知识的转化是一门科学,其中的关键是掌握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训完成之后,员工愿意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企业需要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帮助员工进行顺利应用,包括员工主管、人力资源部、培训讲师和员工自己划分采取办法,以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  培训后的学员是否会长期为企业服务  在做出是否安排培训的时候,企业的老板通常会担心,自己的投入很有可能为别的企业做了嫁衣。对于投入了相当的资源来培养人才是否会对自己的企业产生长期的效应,还缺乏信心,其主要目的是对员工的长期服务信心不足。况且,目下当今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的争夺已成为企业间关乎发展甚至存亡的关键,员工面对外界更多的机会,心头颤动也是很正常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员工为企业长期服务。除去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长期的薪酬激励政策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是员工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外部环境的约束,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内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步履,员工发展多通道模式不失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很多企业实行了行政序列、专业序列和技能序列等多通道的员工职业发展模式,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选择,在工作职位和薪酬待逢上给予充足的上升空间。员工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并借鉴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道向测试、素质测评、技能评估等技术,帮助自己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从而选择合适的发展通道,实现与企业共同长期发展。  人才发展的产生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解决思路,正好应因了人力资源发展的三个方面:培训与开发、组织发展和职业发展。  人力资源发展(笔者习惯称之为“人才发展”,后同),简称hrd,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也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一个职业领域和科学。  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认为,hrd为:“整合训练与发展、职业发展,与组织发展,以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的作为”。其重点为改善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创造力与理想等特质,希望更多的组织成员具备组织所需要的上述特质,希望成员的特质能配合组织的需求,持续地补充、提升,以协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培训与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学习,鉴别和确定员工为胜任现任或将来的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及相关技能,并帮助提高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定义中,关键词是“学习”和“个人”,旨在提升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组织发展旨在“确保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健康关系并帮助各个团队启动和把握变革。”“团队”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词,组织发展主要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员工在团队内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团队之间高效合作的机制。职业发展的重点是确保个人职业目标与整个组织的职业管理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以期实现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理想结合。职业发展不是直接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他们的工作,也不像组织发展那样重点研究个体或团队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  从以上三各方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才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员工的素质,而且聚焦于组织与人的长期协调发展,使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更具有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对于现阶段来说,企业应扩展员工培训的范畴,除了提升培训开发的专业性、切实提升培养效果外,对于促使员工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实现员工与企业长期协调发展方面,需要加大与培训开发环节的配套实施,实现从training到hrd的转化,以最终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  11月的某一天下午,一直阴沉的天气转为晴天,杭州某集团公司总部持续两天的08年度预算会议终于结束了,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强显得有点疲惫,但他还是显得格外高兴,因为在预算会议上,公司高层一致决意明年提高员工培训的预算额度,将此前培训预算费用从占工资总额的5%提高到8%,这对于人力资源部以及培训工作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撑持和肯定。高兴之余,王威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他感到,虽然公司的培训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也获得了很多部门和员工的称赞,但他心里明白,即使是人力资源部,对于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真正对员工绩效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还缺乏实足的底气,他陷入深深的思虑当中,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相信这个困惑对于国内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觉得培训很重要,一直不遗余力的推行员工培训,他们虽然不清楚这些投入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应,但心里认为培训比不培训显然要划算得多;  为什么企业对待培训的态度如此模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无法将单项或者系列培训课程的投入回报情况准确的呈现给企业高层。很多时候,作为hr也在怀疑:这门课程究竟会带来什么价值?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现有培训仅仅聚焦在“培训与学习”本身,把员工培训简单理解为讲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解惑,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并将这些“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特质等)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借以提升工作绩效,最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赢取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但实际上,培训本身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种狭义意义下的培训,存在着一个致命问题:不能解决人与组织协调发展的矛盾。  矛盾的存在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培训的两个主体,企业和员工,都对培训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员工希望通过培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助于自己未来长期的职业发展,他主要关注的是自我的个体;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这也是企业的职责所在,因此企业所有的投入最终均要为此目标而服务,培训投入也不例外。企业期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素质,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绩效,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但这只是企业单方面的美好愿望,一是培训是否能显着提升员工素质,很多企业心里并没有底;二是员工通过培训提高了自我素质,但他最后是否充分应用在工作上,并达到效果,这一点我们也很难考证;对培训效果和评估以及促进员工对培训成果在工作上的应用,一直是企业培训领域的一个通用难点问题;三是员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后,是否一直在为企业服务,我们仍然没有显着的把握,在和hr同仁交流过程中,我们听过太多员工因为培训服务协议而与企业发生冲突的案例。  如果企业开展培训,只是想到为了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进而应用在公司上,这只是企业一厢情愿的设法主意。在培训需求环节,就可以看到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当我们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收上来后,我们往往发现,员工对于培训的选择,都是从自身个体需要选择的,然而从企业角度出发,必须考虑对企业发展有切实帮助的培训投入。由于培训资源的有限性,很多企业采取折中的办法处理这个矛盾,选取一些企业期望的课程内容,再选取一些员工期望的课程,而结果是两个方面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丝毫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解决的思路  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这一对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被消除,那么解决的思路就在于,对这对矛盾有机统一路来,采取一些方法让他们互为促进、互为影响。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时候企业对培训寄予了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作为hr,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促成这个愿望的实现。解决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培训如何显着提升员工素质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积累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经验知识,二是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和他人的经验,很快的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显然,第二种方式在个人发展占据了主要职位,因为我们不可能全部靠自己亲自去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训因此而成为最广泛采用的方式。  在培训方式、方法上,企业本着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培训工作组织机构方面,企业纷纷设定专人负责培训,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部门甚至企业大学来开展培训工作,从组织上有力保证培训的实施;在培训需求分析方面,企业越来越关注挖掘真实的培训需求,将培训资源用在刀刃上;在培训方式方面,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创新了很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包括在职培训、拜托培养、职业指导、现场培训、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情景模拟、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  如今,随着培训被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被人们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训活动的广泛展开,培训工作日趋职业化。这主要表现为:培训已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并以专业的培训知识获取了认可;形成了培训的工作标准(**o10015),并逐步形成了培训的职业文化;完善和优化了培训流程,在课程开发、授课技巧和培训成果转化方面产生了许多有效的实践方法,充分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培训能显着提升员工素质已得到广泛认同。  面对第一个问题,企业就需要在培训各个环节提升专业程度,使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与策划、培训中的现场掌控和培训后的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培训的效果,确保在培训技术方面能显着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培训后学员是否愿意和能够将知识、技能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员工本人得到了增值,但员工是否愿意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或者能不能运用到工作上,还需要企业采取进一步的办法。  企业是一个系统,员工在这个系统中都不是独立的一个个体,而都是置于某一团体下,他的表现不仅导致他个人的绩效,而且会对所在的团队造成,甚至影响企业这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培训的成果能否最终转化为企业绩效,关键在于组织需要提供一套机制,使培训后的学员愿意和能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首先是解决“愿意”的问题,员工在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工作中,能给他带来实际的效益,这样他才会有意愿去做。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系统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促进员工培训知识应用的两种机制。  一方面,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从岗位规划的需要出发,建立各个层级岗位的任职标准,并以任职标准为基础,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将培训内容集中在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上,并且满足员工长期发展的需求,员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获得相应技能后,组织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进一步的岗位发展空间。反之,若员工不具备相应岗位工作的任职标准,则在发展空间上将遭受限制,因此,员工会尽心参加培训,提升任本能机能力,以期获得岗位发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一直处在低绩效的行列,获得认可是人最潜意识的追求。  其次是解决“能够”的问题,知识的转化是一门科学,其中的关键是掌握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训完成之后,员工愿意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企业需要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帮助员工进行顺利应用,包括员工主管、人力资源部、培训讲师和员工自己划分采取措施,以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  培训后的学员是否会长期为企业服务  在做出是否安排培训的时候,企业的老板通常会担心,自己的投入很有可能为别的企业做了嫁衣。对于投入了相当的资源来培养人才是否会对自己的企业产生长期的效应,还缺乏信心,其主要目的是对员工的长期服务信心不足。况且,现在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的争夺已成为企业间关乎发展甚至存亡的关键,员工面对外界更多的机会,心头颤动也是很正常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员工为企业长期服务。除去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长期的薪酬激励政策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是员工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外部环境的约束,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内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步履,员工发展多通道模式不失为其中重要的一项举措。很多企业实行了行政序列、专业序列和技能序列等多通道的员工职业发展模式,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选择,在工作职位和薪酬待遇上给予充足的上升空间。员工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并借鉴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道向测试、素质测评、技能评估等技术,帮助自己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从而选择合适的发展通道,实现与企业共同长期发展。  人才发展的产生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解决思路,正好应因了人力资源发展的三个方面:培训与开发、组织发展和职业发展。  人力资源发展(笔者习惯称之为“人才发展”,后同),简称hrd,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也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一个职业领域和科学。  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认为,hrd为:“整合训练与发展、职业发展,与组织发展,以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的作为”。其重点为改善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创造力与理想等特质,希望更多的组织成员具备组织所需要的上述特质,希望成员的特质能配合组织的需求,持续地补充、提升,以协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  培训与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学习,鉴别和确定员工为胜任现任或将来的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及相关技能,并帮助提高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定义中,关键词是“学习”和“个人”,旨在提升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组织发展旨在“确保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健康关系并帮助各个团队启动和把握变革。”“团队”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词,组织发展主要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员工在团队内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团队之间高效合作的机制。职业发展的重点是确保个人职业目标与整个组织的职业管理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以期实现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理想结合。职业发展不是直接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他们的工作,也不像组织发展那样重点研究个体或团队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  从以上三各方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才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员工的素质,而且聚焦于组织与人的长期协调发展,使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更具有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对于现阶段来说,企业应扩展员工培训的范畴,除了提升培训开发的专业性、切实提升培养效果外,对于促使员工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实现员工与企业长期协调发展方面,需要加大与培训开发环节的配套实施,实现从training到hrd的转化,以最终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银行如何提高风险防控合规管理
    • 2024-06-24 02:39:51
    • 提问者: 未知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银行高盈利能力和盈利高增长可以将许多管理问题和风险消化掉,但是在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环境中,银行进入微利化的阶段时,管理的过程控制不仅是风险控制的需要,也是成本控制的需要,是银行有效度过相对危机环境的必然选择。  银行的业务以经营风险为本,缺乏过程控制将意味着业务风险无法有效控制。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贷款是典型的以风险为本的业务,贷款发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控制,稍有控制不当,都...
  •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是如何规定的
    • 2024-06-24 07:42:24
    • 提问者: 未知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
  • 要如何防范企业并购风险
    • 2024-06-24 14:08:42
    • 提问者: 未知
    现在企业并购很常见,但是我想咨询一下怎么预防并购风险?刘连臣律师 专职...防范税务风险是许多企业都关心的敏感问题,本文以企业并购为例,对税务风险及其防范作简要分析。...
  • 如何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 2024-06-24 10:25:46
    • 提问者: 未知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
  • 企业如何让防范供应链断裂风险
    • 2024-06-24 02:12:58
    • 提问者: 未知
    这个就看你怎么管理了,由重要到不重要依次为: 1.供应链战略 2.库存或备件的设计 3.供应商数量 4.物流可靠性 5.供应商机动库存 6.供应商的原料供应稳定性 6.其他可能的风险
  • 企业印章的规范管理与风险把控
    • 2024-06-24 23:16:39
    • 提问者: 未知
    企业印章的规范管理与风险把控1、公司印章分哪几种,分别有什么用途?答:公司印章主要分为种:(一)公章,用于公司对外事务处理,工商,税务,银行等外部事务处理事需要加盖。(二)财务专用章,用于公司**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时需要加盖,通常称为银行大印鉴。(三)合同专用章,顾名思义,通常在公司签订合同时需要加盖。(四)法定代表人章:用于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时也要加盖此印章,通常称为银行小印鉴。(五)*...
  • 如何加强企业过程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实现风险
    • 2024-06-24 14:04:50
    • 提问者: 未知
    在进入wto后,特别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有企业如何提高风险应对...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如何去防范?
    • 2024-06-24 04:14:57
    • 提问者: 未知
    防范1、企业民法典律风险管理应有全局观念。2、企业民法典律风险管理的全局观,还应当认识到,民法典律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
  • 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完善风险防范研究?
    • 2024-06-24 11:19:17
    • 提问者: 未知
    在经济发展转型加速、结构调整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企业作为活动主体之一,做好全面风险能力体系搭建非常重要,这有利于丰富风险防范的相关研究。中大咨询的专家认为,全面风险能力体系搭建可以分为四步走: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战略与建设规划、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文化建设。建议可以在中大咨询官网查看,内容比较详细点。
  • 企业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 2024-06-24 00:58:50
    • 提问者: 未知
    浅谈及其防范摘要:所谓指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法律风险,包括劳动关系、企业侵权纠纷、知识产权、合同法律、企业管理人员违法犯罪等等法律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法律风险和防范意识,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权力的制约,建立劳动关系、知识产权、合同法律等法律风险的防范体系,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