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语法)

@Ta在关注伱 2024-06-26 21:50:08
最佳回答
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一般名词,细分如下: a.人、电脑、钢笔、桌子、钢材(普通名词) b.鲁迅、黄山、雷锋、广东、欧共体()(专有名词) c.学生、树木、纸张、青年、马匹(集合名词) d.意志、道德、理想、**、友谊、积极性() e水、土、金、空气、雨、火(物质名词) (2)表示时间:九月、夜间、夏天、后年(时间名词) (3)表示处所:肇庆、山顶、远方、美洲(处所名词) (4)表示方位:上、下、东、西、左边、里头、以东() 2.名词的语法特征 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功能和形态,语法特性包括语**能、形态和意义。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青年是(早晨)的太阳;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肇庆学院)的校园风景优美。”、“(石头)山”。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充当状语,但表示方式、态度(电话联系、广播找人、科学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原因(友情出演)、比况(产量直线上升)时可以直接充当状语。不能作补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十斤肉”、“四吨钢材”,不能说“不广东”、“不老师”。 个体名词主要受个体量词的修饰。比如:一条鱼、一坛酒、一盘牛肉、一支钢笔、一碟茴香豆。除了个体名词,其他名词和量词的组合都要受到限制:集体名词不受个体量词短语的修饰,一般只能用“批”、“些”、“点”等集合量词来表示不定数。比如“一批船舶”、“一些**”、“一点纸张”;没有具体的形状,一般只能用表示类别的“一种”、“一类”来修饰。比如“一种情感”、“一类看法”;专有名词表示独一无二的人或事物,一般也不受量词短语的修饰。但是为了强调,如“**出了一个**”、进行比较,如“,一个诸葛亮”、用于比况,如“一个李公朴倒下去了,千千万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了”、表示特例,如“绝不允许搞**”,“一个北京市就有十几个刘慧芳”就可以接受个体量词修饰。 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但不能单用,例如“路上净烂泥”、“衣服上净尘”,在句子中只能做谓语,这是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的省略,“路上净烂泥”即“路上净是烂泥”,“衣服上净尘”即“衣服上净是尘”。在“王就小王”、“已经清明了”、“都大姑娘了,还疯疯癫癫的。”、“已经少先队员了,还哭鼻子。”、“都快老太婆了,还跳什么迪斯科。”里是强调。“不人”、“不鬼”、“不山”也不能单说,只有在“人不人,鬼不鬼的”、“僧不僧,道不道”、“什么山不山的”、“不人不鬼”等句子里或惯用格式里成对用或者连着说。还有,近年来在书画中出现一种修饰名词的现象,例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十分专业”、“很克林顿”、“太维纳斯”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很淑女”中的“淑女”则有“美好、文静”等语义特征。所以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修饰,比如,“很纸张”,一般是不能成立的。个别前也可以带“不”,如“不道德”、“不理想”也是包含描述性语义特征的用法。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爸爸、姐姐、哥哥、弟弟”和“星星、姥姥”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稍有例外的是几个单音节名词:人、家、户,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人人、家家、户户”即“每一人、每一家、每一户”的意思。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复叠。两个单音节名词复叠,既可以是同义的,也可以是类义的。比如“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条条框框”、“坑坑洼洼”等等、名词复叠表示“全面而纷繁”的意思。少数重叠或复叠的名词已定型为成语,比如:婆婆妈妈、风风火火,而且往往用的是引申义和比喻义。 (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详见助词“们”),例如:“同学们、姑娘们、先生们、女士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例如:“问你的孩子好!”、“地里有农民”。 3.时间名词和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早上干什么?)、宾语(这里是晚上。)和定语((下午)的时间)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班上[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是名词的一个附类。方位词有单音的和双音合成两类。单音的有:上、下、前、后,东、南、西、北等。由单音词加上“之、以、边、面、头”等等组成的合成的有:之上、之下、之前、之后,之东、之南、之西、之北、之内、之外、之中、之间,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东、以南、以西、以北,以内、以外等等。下面列出方位词表:p13。方位词都具有粘着、定位、封闭的特点。 方位词主要是加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或时间。例如:“房间里、上班前、散会之后、桌子上、开会以前、出国之后”。方位短语既可以表示空间关系,也可以表示时间关系,有的也可表示数量界限,如:“一岁以上;七十以内;五万左右”。 方位词基本上都是后附的,但有时也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方位词可以单用,表示方向或者位置,例如“往北,过两个路口,再转东,就到了”,其中的“北、东”表方向;“前怕狼,后怕虎”,“上有老,下有小”里的“前、后、上、下”表位置。“上、中、下”等方位词还有表条件、范围等引申用法,详见“方位短语”和“虚词的运用”。 名词附上方位词后构成的是方位短语,方位短语常常充当介词宾语,组成带有方位词的介词短语,比如:在会议室里、在开会以前。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动词的分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1)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行为动词) (2)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心理活动动词) (3)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4)是(判断动词) (5)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6)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用法详见“趋向补语”)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笑了”、“爱祖国”、“复习功课”、“认识小毛”、“学开车”、“看京戏”。大多数动词还可以带动量补语。比如:读三遍、骂一顿、看一回、跑一趟、去一次、查一下、见一面,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大多数动词可以前加“不、没(有)”来否定,例如“不干、不喜欢、不害怕、不走、不坐、不在、不应该、不要、不进、不出”;但却不能说“很干、很走、很坐、很在、十分进、非常出”。动词都可以有“v不v”或“v没v”的提问形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去不去、情愿不情愿、知道不知道、值得不值得、死没死、有没有、成不成、得逞没得逞”。 绝大多数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受副词的修饰。比如:在办理、正在表演、已经产生、都赞成、大力提倡、尽情歌唱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非常喜欢、十分害怕、相当担心、有点想念、极其讨厌”,还有“非常愿意、很应该”。有些动词带上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有纪律、相当有礼貌、非常守时、十分讲道理、更加想家了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大多数动词可以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比如:保持、表扬、补充、布置、重复、担任、调查、分析、改造,少数动词后不加“着”、“了”、“过”,比如:是、会、应该、懒得、乐于、加以、作为。(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看看、尝尝”,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锻炼锻炼、分析分析、鼓励鼓励”。部分动词有a了a、a一a重叠形式。比如:“吹了吹、点一点”,这些重叠形式一般带有短时或尝试的意义。 3.特殊的动词 动词比较复杂,有些需要单独加以说明。 (1)判断动词“是” 典型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此外“为”、“即”、“系”等也可以表示判断。“是”具有很多和一般动词相同的语法特点:可受副词的修饰,常单独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但也有不同点,不能重叠(修辞角度除外)不能加表示时态的助词和等。“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多种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比如:杨沫是的作者。北京是**的首都。**是国父。(同一关系)鲸是哺乳动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先驱。(种属关系) (2)表示事物的存在、存有。比如:杯子里是茶。路上全是泥水。满脸都是尘。这种用法时,主语一般为处所词,因此,除表示判断外,“是”还表示存在某物。 (3)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比如:这姑娘是高个子(特征)。茶具是唐三彩的(质料)。我是刚刚才听到的消息(情况)。 (4)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比如:火车从北京开出是早上五点半。一份盒饭是二十五元钱。他仍然是一身农民打扮。那时**是飞机加大炮,我们是小米加**。 (5)表示比喻、比况。比如:困难是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人是铁,饭是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的想法是改了”,“小白是走了”,“今天是非常高兴”,“乡下人是老实”。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 “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的肯定。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小黄是个做保险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参看“语气词”一段)。 (2)能愿动词 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辅助性的动词的意思。能愿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评议。作状语时与副词很不相同,它大都能构成“×不×”、“不×不”式,如“能不能”、“不能不”等。 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主要表示三种意义: 表可能:会、可、能、可以、可能、能够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得(dai214) 表意愿:要、肯、敢、愿、愿意 表可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示有能力,一种表示有可能。试比较: 腿伤得不重,还能走路。 满天的星星,哪能下雨啊。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今天〔不〕〔会〕下雪。”“我们〔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不〕〔该〕迟到。”“你〔能够〕来吗?”“我〔要〕去上课了。”“大家〔应该〕帮助他。”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定语,如“你〔愿意〕来吗?”“非常愿意。”“我会。”“这是(可能)的事情。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会”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 能愿动词同一般动词的区别主要在于: 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a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比如:他会不会来。拍张照片可以不可以。你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谓语。 有些能愿动词的否定之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会不去=会去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 不应该不去=应该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可能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否定强度的不同,也同各词本身的能愿义有关。 (3) 表示移动的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限于下列这些: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开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开来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 开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同学们进去了,小毛没出来。”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 “跑〈来〉了”“活动〈起来〉”,“跑〈下去〉”,愉快〈起来〉。 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时,其位置可以很灵活:“端〈上〉一碗菜”,“端〈上来〉一碗菜”,“端〈上〉一碗菜〈来〉”。“端一碗菜〈上来〉” “来”、“去”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着眼点,“上”、“下”、“进”、“出”、“回”、“过”、“起”以对方或其他事物的位置为着眼点。比如,有一个人在半山腰,山下的人喊“快爬上去呀,”山上的人则喊“快爬上来呀”,这里的“上”是对爬山人而言的,“去”、“来”则是由喊话人的位置决定。再比如一个人站在门口,外边的人要说“快进去啊,”里边的人则说“快进来啊”。 “起”可以表示物体向上:搬起石头、举起红旗。也可以表示事物随动作而出现:奏起了国歌、点起了篝火、响起掌声。还可以表示开始:一部从何说起、队伍由此排起。“三折起”(开始、向上)。 “开”可以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把箱子打开、眼睛睁不开。也可以表示展开:抡开铁锤,大干起来。迈开大步朝前走。还可以表示开始:消息很快在团部传开了;一见到亲人她就哭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便打开了鼓。 “起来”表示起始态,比如“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下去”表示继续态,比如“你说下去”。“说下去”和“说着”不同,前者是经过停顿后再继续,后者是指持续不断地说。“下去”和“起来”都可以表示情况开始发生,逐渐加深。“下去”多跟在含消极意义的词语后,“起来”多跟在含积极意义的词语后面。比如:敌人一天一天烂下去,我们一天一天好起来。积累的经验渐渐地多起来了。储备的粮食一天天少下去,可救援车还是不见踪影。“下去”、“起来”不能换用。“下去”和“下来”都可以表示持续地发展的过程,“下来”着眼于眼前,指过去到现在。“下去”着眼于将来,指现在到将来。比如:总算坚持下来,还要坚持下去。这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必然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上”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往往含有合拢的意思。比如:关上窗户、销上后门、戴上手套、看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运动员。也可以表示开始并继续。比如:大家劝你休息,怎么又看上了。这些家伙又折腾上了。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就议论上了。 “下”可以表示动作完成,往往含有脱离的意思。比如:卸下零件、脱下皮鞋、摘下几朵月季花、定下计策、打下基础、留下地址、写下了光辉的诗篇、拍下了珍贵的照片。“下”用在“得”后面,还可以表示可能,比如:这间房子八个人怎么住得下?这个教室挺大的,再来十个人也坐得下。不就二十斤么,这个口袋装得下。 “来”、“去”等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趋向,有两种位置:寄来十块钱——寄十块钱来。请一个人来——请来一个人。区别在于,前式是陈述,表示已然行为,后式是祈使,表示未然行为。所以,凡是自主动词都可以有两种表达形式,而非自主动词。只能有前式,不能有后式。比如:飞来了一只信天翁、迎来了新的一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飘来了一股香味。 普通话中“起”一般不能同“去”组成复合趋向动词“起去”。“开去”也不太常用,只能跟在动词“飘”、“走”、“移”、“传”等的后面,比如:思绪飘移开去、消息传播开去。 动词可以按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分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等。在讲完不同类型的宾语之后才好理解。这些动词放在“宾语”后头再举例说明。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冷、热、硬、苦、好、坏、朴素、善良、优秀、幼稚、严峻、高尚、奇怪、自私、文静、草率。 (2)状态形容词:大、小、方、圆、通红、黑亮、漂亮、尴尬、模糊、白生生、灰不溜秋、粗了叭叽、愉快、轻松。 (3)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少许、一些、全、全部(这部分有同数词交叉的。)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通常要前加程度副词或后加程度补语,状态形容词大都可以直接做谓语,有些后面要加“的”。比如: 她很美 井很深 孩子很顽皮 空气相当新鲜 味道好极了 他保守得很 白雪皑皑生机勃勃 心事重重 议论纷纷 衣服雪白的 马路笔直的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都可以充当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性质形容词充当定语大致有两种情况:直接作定语,带上“的”作定语。 直接:红太阳 白手绢 好孩子 漂亮妈妈 伟大祖国 带上“的”作定语:美的旋律 坏的设备 美丽的风景苍翠的松柏 状态形容词充当定语也有两种情况,一般都须要带上“的”。也有一部分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定语。比如: 带上“的”作定语:笔直的马路 雪白的衬衣 笔挺的西装 香喷喷的饭菜 大大咧咧的样子 白花花的银子 沉甸甸的稻穗 娇滴滴的声音 空荡荡的屋子 慌里慌张的神情 直接:皑皑白雪 滚滚人流 赫赫战功 缕缕青烟 漫漫长夜 茫茫大海 蒙蒙细雨 区区小事 花白胡须 细高个儿 还有少数性质形容词通常不能充当定语,是唯谓形容词。比如: 广 妥 昏 滥 久 好受 起劲 齐心 过瘾 累赘 吃香 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都可以充当状语,单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一般不带“地”,双音节形容词充当状语,“地”可加可不加。 不带“地”:乱说 多看 难学 慢走 细想 高喊 粗看 长住 小跑 快跑 容易把握 正确理解 可加可不加“地”:耐心地等待 粗暴地干涉 状态形容词做状语大都是加“地”,少数可以直接做状语。比如: 干巴巴地说 灰溜溜地退下去 怒冲冲地质问 糊里糊涂地犯了错误 重重围住 慢悠悠走过来 羞答答说了几句话 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纷纷落下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补语,也可以在“得”后做补语。例如: 看好 吃饱 拉长 走远 站稳 听清楚 说明白 洗干净 绑牢固 摆整齐 穿得漂亮 讲得好听 唱得难听 绿得可爱 状态形容词做补语都要带“得”。比如: 画得笔直的 擦得雪亮的 炒得喷香的 打扮得流里流气的 变得乌黑乌黑的 眼睛睁得溜圆 小手冻得冰凉 脸气得铁青 有些形容词可以用在心理动词或感觉类动词后边充当宾语。比如: 嫌脏 爱热闹 怕麻烦 贪便宜 讨厌懦弱 追求幸福 喜欢安静 觉得好听 显得威风 感到凉飕飕的 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其述语通常是判断或使令类动词。比如: 方便是最主要的 漂亮又不能当饭吃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当宾语及当主语的功能有争议,有教科书认为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我们课本不提。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大、很小、很漂亮、很尴尬、很模糊、十分愉快、十分轻松、非常冷、非常热、非常硬、非常善良、非常优秀、极文静、太草率。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表示程度构词形式的形容词具有以下特点: (1)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 很白一—很雪白 太黑一—太乌黑 有点红——有点红通通 非常直——非常笔直 (2)不能受“不”修饰。比如: 不安静——不静悄悄 不糊涂——不糊里糊涂 (3)不能带补语。比如: 红得很——通红得很 白得耀眼——白茫茫得耀眼 (4)不能进入“越来越”的格式。比如: 越来越白——越来越雪白 越来越黑——越来越漆黑 (5)不能用于比较,不用在“比”字句中。比如: 今天比昨天冷——今天比昨天冷丝丝 小李比小王胖——小李比小王胖咕隆咚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凡是带宾语的形容词都是形动兼类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形动兼类词带宾语主要有六种情况: (1)形+使动宾≈使na。比如: 繁荣经济 端正态度 安定人心 稳定情绪 平整场地 (2)形+意动宾≈认为na。比如: 重男轻女 重数量 轻效益 重义轻利 登泰山而小天下 (3)形+自动宾句≈na了,都是由“na了”的“n”移位而形成“vn了”。比如: 瞎了眼 哑了嗓子 好了疮疤 烂了一筐桃子 碎了一大块玻璃 (4)形+对动宾≈对na。比如: 宽大俘虏 淡泊名利 亲近小人 冷淡小张 疏远小李 厚了张三,薄了李四 (5)形+比较宾≈比na。比如: 快了小马两分钟 离他一个头 贵了两块钱 多了两个人 少了一本书 迟了半小时大我两岁 矮他一截 (6)形+存现宾≈na(在某处)。比如: 家里荒了两亩地 门口横着一条长凳子 山区活跃着一支小分队 近来街上流行花旗袍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重叠。如: 单音节的重叠为aa式:好好 细细 大大 轻轻 快快 早早 远远 紧紧 满满 双音节的重叠式为aabb式:干干净净 快快乐乐 老老实实 冷冷清清 冒冒失失 明明白白 漂漂亮亮 大大方方 整整齐齐 马马虎虎 不能重叠的形容词有些是表示不如意性状的,如“丑丑”、“蠢蠢”、“卑卑鄙鄙”、“冷冷漠漠”。有些是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如“美美丽丽”、“清清洁洁”、“伟伟大大”、“勇勇敢敢”。 带有贬义的性质形容词,多用“a里ab”式重叠:古里古怪 粗里粗糙 糊里糊涂 慌里慌张 毛里毛糙 性质形容词重叠以后在功能用法上就转向了状态形容词,譬如前边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也不能用“不”否定:很矮矮的个子 非常轻轻的脚步声 不干干净净的房间 而且做定语、补语都须要加“的”:明明白白的事情 冷冷清清的景象 站得高高的 装得满满的 随着这种重叠形式使用的经常化,这种构形的重叠就也会转向构词的重叠。譬如前面提到的a里ab式状态形容词大都是由性质形容词重叠定型化而形成的。部分动态形容词可以用abab的形式重叠,表示使某人具有某种感受或体验。比如: 亲热亲热 轻松轻松 清醒清醒 热闹热闹 清静清静 暖和暖和 形容词abab重叠式和动词abab重叠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能带宾语,凡是重叠以后带宾语的都是形动兼类词,而且大多具有致使义(使动用法)。比如: 活跃活跃气氛 端正端正态度 清醒清醒头脑 暖和暖和身子 ab式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也是abab形式,大多要带“的”。比如: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漆黑漆黑的 雪白雪白的 碧绿碧绿的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这时用法同状态形容词,例如“白茫茫、水汪汪、黑呼呼、灰不溜秋、古里古怪。” 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bab式,例如:“畅快畅快 快活快活 冷静冷静 凉快凉快”。 要注意还有用两个单音形容词联合重叠的格式,例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红红绿绿”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部分名词、动词、区别词都有此种格式,如“盆盆罐罐、前前后后、抄抄写写、打打闹闹、来来往往、男男女女”。这种两个反义或近义单音词联合重叠格式(aabb)表示繁多的、各种各样的意思)。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为谓词(谓词还包括代替动词、形容词的代词)。谓词和名词的语法特性是对立的,试看下面的“名词和谓词比较表”:区别 词类主要语法特征 名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能否常作主语、宾语 能 不能 能否常作谓语 不能 能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式(v不v)提问 不能 绝大多数能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内容太多,随便找一本汉语语法书即可解决。如果你是中学生,可以看《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如果你是成人或大学生,建议你选择《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保险基础知识
    • 2024-06-26 21:32:02
    • 提问者: 未知
    d、110万元 根据条款:“保险人对货物损失的赔偿金额,以及因施救或保护货物所支付的直接、合理的费用,应分开计算,并各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因此是80万+30万=110万
  • 保险基础知识
    • 2024-06-26 23:46:15
    • 提问者: 未知
    比如一个家庭,丈夫给妻子买了份保险,受益人填的孩子。则 保险人是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比如美国友邦。 被保险人就是妻子,如果妻子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情况,那么保险公司讲进行赔付。 投保人是丈夫,是他的义务是缴纳保费。 受益人当然是小孩了,保险公司赔付的钱是给小孩的。
  • 期货基础知识
    • 2024-06-26 15:44:19
    • 提问者: 未知
    价格最根本还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然了,具体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周期 ** ** 经济 社会 季节性 心理 金融货币变动等因素影响。你所说的这个情况在大的方向上是不会出现的,1101和1105只不过是不同时间交割的合约,价格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有所差距,但是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a股基础知识有哪些
    • 2024-06-26 05:03:15
    • 提问者: 未知
    关于股票入门基础知识有很多,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什么是股票”开始,到了解一些经常使用的看盘和分析工具。简单地说,1、弄懂什么是股票以及股票交易的场所和方法。这些基础知识又包括,股票的发行、交易场所、股票账户的开户,以及如何在网上交易买卖股票等。2、简单的看盘。比如什么是k线?什么是移动平均线?什么是成交量?什么是趋势?3、简单的技术分析方法。股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基本的有三种,a、股价相...
  • 股票基本知识与术语
    • 2024-06-26 08:28:53
    • 提问者: 未知
    .利对于多头有利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素和消如:银行利率降低司经营状况等。2.利空:对空头有利,能促使股价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银根抽紧,利率上升,经济衰退,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等。3.牛市:股市前景乐观,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行情。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续下跌的行情。5.多头:投资人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6.空...
  • 金融基础知识
    • 2024-06-26 13:21:50
    • 提问者: 未知
    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
  • 英语基础很差 怎样准备英语一小作文?
    • 2024-06-26 20:53:09
    • 提问者: 未知
    艺术生 提起写作文就很头疼 现在剩99天了,不知道特别是小作文如何准备?基础真是不能了,**
  • 如何从零基础学英语?零基础怎样学英语更快?
    • 2024-06-26 02:59:58
    • 提问者: 未知
    英语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水平吧,26个字母、简单的单词(in、three、banana)会写会读,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如问好、问人名等),但对语法没有一…
  • 会计基础知识
    • 2024-06-26 20:04:26
    • 提问者: 未知
    第2章会计基础知识2.1会计结算种类: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付承付、信用证2.2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2.3会计基本六要素:①、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④、收入⑤、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⑥、利润2.4利润...
  • 2012年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语音课堂
    • 2024-06-26 00:32:16
    • 提问者: 未知
    电子版下载地址: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专业投机原理】[美]维克多·斯波朗迪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股票作手回忆录】[pdf版]作者:爱德温 李费佛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炒股的智慧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8版共14个分卷【日本蜡烛图技术】作者:史蒂夫.尼森股市操练大全《走进我的交易室》中英对照版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