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史及特征是什么

张氏止汗露 2024-06-24 02:53:15
最佳回答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1、标志英国**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2、背景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3、保障特点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新《济贫法》:**为责任主体的**救济(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1、标志德国俾斯麦**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2、背景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3、特点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1、经济上:欧洲工业**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2、**上: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1、标志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2、背景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3、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为什么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2、**上:罗斯福新政。危机→**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1、标志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 。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3、特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保障范围的全民化、保障项目的全面化、保障水平的攀升化。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1、标志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2、背景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 。3、特点西方福利**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一)18世纪的欧洲工业**,使社会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打破了农业社会人身依附的主从关系,家庭的生产职能开始退化,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三)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工人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因素。(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1、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理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2、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公平化原则;3、凯恩斯经济理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贝弗里奇报告》成为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四、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评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1、立法先行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2、循序渐进大多数**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的。 3、不断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在增长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调整。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1、天命主义禳饵论:最原始的救灾救荒思想。(商汤)巫术救荒“乞雨”,天子→“天帝”(万物有灵),各种灾祸皆由天帝决定,人类社会想要免除灾难的侵袭,保障生存的权利,就必须向天地禳寿,以求宽恕。2、大同社会论:乌托邦思想(春秋战国) a、孔子:大同社会《礼记•礼运》b、东晋《抱扑子》记载鲍敬言的话。另外:墨子“兼爱交利”,老子“小国寡民”,庄子“至德之世”,孟子“井四制度”。3、社会互助论:**儒家思想的又一组成部分。4、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立谷物继续以备荒并救济贫民的社会思想。(西周→唐→金)贾谊《论积贮疏》5、社会救济论:贫困救济→**责任,灾后救济→皇恩。6、优待抚恤:二、新**建立前的社会保障(一)**:制度建构:1929年**广东建设厅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即起草过《劳动保险草案》,1944年**社会部拟定过《社会保险方案草案》。 (二)**: 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东北解放区:1948 《东北公营企业战士暂行劳动保险条例》。三、新**建立后的社会保障(一)新**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1949——1956年)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面对的主要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涉及到城镇居民。 1、社会保险新**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险,赋予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一重二元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另一重就是城市内部存在着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至今未宣布失效)。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各级人民**、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1955年4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女工作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 1955年12月,**颁布了《**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2、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1956年,第一届**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这一时期中央**或其职能部门就职工福利、社会福利事业、福利工厂、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3、社会优抚 自新**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于有特殊**贡献者的褒奖和抚恤,首先于1950年由内务部颁发了《**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除此之外,内务部还颁布了4个有关军人优抚的条例:《**烈士优待暂行条例》、《**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关于对于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役安置,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于同年5月发布的《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工作的决议》对其作了详细规定。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1957——1966年)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劳保福利进行整顿。整顿的方针是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 1957年11月,****会原则上批准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退休暂行规定》),它应该说是**第一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于1957年制定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犯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伤害列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实现了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险的融合。 1965年9月,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和**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公费医疗制度作了适当改革,如第一次在医疗保险中引进了个人承担挂号费的机制。**于1965年6月发布了《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于1958年3月颁布了《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行规定》,建立了义务兵退伍复员制度。(三)社会保障的停滞期(1966——1978)“**”开始后的十年,**并未制定过真正的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进入了停滞并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有社会统筹功能的劳动保险由此变成了自我封闭的企业保险。对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1、**负责2、单位包办3、板块结构4、全面保障5、封闭运行6、缺乏效率(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1、恢复性改革阶段 (1978~1991年)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 2、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1991~2000年这10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 第一,1991年6月,**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 第二,1993年**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第三,1995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四,1997年7月**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3、 “做实”试点阶段 ( 2000~2006年)2000年,**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2003年,**、**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2005年12月,**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 4、 “全覆盖”改革阶段 ( 2006年至今)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会审议,草案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对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评价1、成就巨大2、教训深刻指导思想中忽略公平、建制理念中依然采取制度分割与身份差异的取向、推进策略中缺乏对制度规律的尊重或者将制度规律与现实国情因素对立起来。 3、任重道远社会保障理念不清、体系结构残缺、立法滞后、责任模糊。4、前景光明我国将建立一个由**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 2024-06-24 23:04:38
    • 提问者: 未知
    现代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现代社会保障的实施牵涉到大规模的收入转移。这种转移有些**发生在贫...
  • 社会保险具有五个特征是什么
    • 2024-06-24 23:02:18
    • 提问者: 未知
    社会保险应该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法律的强制copy性;第二,保险费通常是由百个人、企业和**三方共同负担;第三,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扩展阅读:【保险度】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 简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怎样建立、发展起来的。
    • 2024-06-24 08:21:54
    • 提问者: 未知
    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后,城镇建立了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并覆盖城镇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同时,农村建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面向农民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期间,劳动保险制度被取消并演变为“企业保险”。 1978年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到2008年,社会保险覆盖面日益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基金收支规模快速增长,...
  •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
    • 2024-06-24 16:47:39
    • 提问者: 未知
    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当经济发生危机时,职工的失业率就会上升,个人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对失业职工经济上给予补助,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复苏;当经济发展高涨时,职工失业率下降,不仅个人收入增加,社会购买力增强,而且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基金...
  • 高中历史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2024-06-24 14:27:32
    • 提问者: 未知
    1、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广。2、德国社会保障制度采用现支现付的收支模式。3、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自治管理。4、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资金自助。5、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 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
    • 2024-06-24 21:09:35
    • 提问者: 未知
    不属于社保问题特点的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属于社保问题的特点有以下特点: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准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
  • 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2024-06-24 21:38:54
    • 提问者: 未知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特征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特征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特征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特征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特征5:保险基金...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2024-06-24 11:42:37
    • 提问者: 未知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狭窄。局限于城市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城市非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劳动者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极其有限,待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农民更是无缘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其次,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内部,社会保障待遇过高,平均主义问题严重。**与企业对社会保障项目包揽过多,个人在社会保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互相脱节,有些项目的保障程度超过当时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评价
    • 2024-06-24 23:51:10
    • 提问者: 未知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指**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 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
  • 社保法解读之将社保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社保财政保障
    • 2024-06-24 06:54:15
    • 提问者: 未知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