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henDance小天
2024-11-30 12:54:03
最佳回答
当时是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而故事发生在丹麦。该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四百多年来,学术界关于莎士比亚剧作的著述已经浩如烟海,而新历史主义批评观念的提出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日益陷入危机中的莎学又有了生机。作者在考察新历史主义的莎学著述时发现:除了少数几位有着斯堪的纳维亚背景的学者外,莎学学者们几乎都忽略了莎剧中的丹麦背景。而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毫无疑问,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新历史主义批评家通常会用批评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也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理论框架。与以往的批评理论家不同,他们不再只是把目光集中在纯粹的文学文本上,而是改变了纯文学文本和语境(context)之间的主次关系。新历史主义者把纯粹的文学文本和其他形式的文本统一包含在“文化”这个更加复杂和庞大的范畴之内。而这个“文化”在新历史主义者们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历史化”的文本。在他们看来,原有的纯粹文学文本仍然十分重要,占据着中心位置,但同时把那些存在于这个纯粹的文学文本周围、看起来并不十分重要的和那些所谓的边缘化了的成分又重新找了回来。这些边缘的、一度被人遗忘的东西也应当被看成某种“文本”来被文学研究者研究,而在这些所有其他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就是他们的兴趣之一。 鉴于多年来的莎士比亚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剧本本身分析来考察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状况,我们不应忽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哈姆雷特》最终是取材于一个丹麦的神话传说,而且这个有着永恒艺术价值的故事所发生的地点也是在丹麦的一个小城镇的皇家城堡里。艾尔西诺、**堡、传说中的丹麦王子,类似这样边缘的问题正是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要讨论和考察的问题。既然故事是关于一个丹麦传说,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英国的历史事实上,而且还应重新考察莎士比亚成功上演的当时丹麦社会的历史场景,考察莎士比亚如何让观众们相信他所描述的丹麦的历史画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但在研究英国的社会历史现实方面有参考价值,而且还为研究当时丹麦的社会历史现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既然我们坚信文学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那么莎士比亚想要表现的是怎样一个社会现实呢?本文将利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围绕“丹麦”这个背景展开,看看莎士比亚是如何利用仅有的丹麦题材在剧中展示丹麦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并重新创造了一个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就这部作品来说,作者的成功之处在于使得英国的公民相信,他们所看到的就是那个有着典型意义的丹麦王子,而剧中发生的事情就是在丹麦的王子复仇的故事,剧中出现的场面自然也就是丹麦的艾尔西诺。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写在文本中的历史并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一种文化再现(cultural representation),是一种“叙述的历史”,或“历史的叙述”(h**torical narrative)。因此,我们不妨把文学和历史二者结合起来考察,从文学的虚构中窥见历史的真实,从历史的叙述中展示文学的建构。 二在这里,笔者将依循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展开文学的文本分析,发掘出一些历史证据以说明《哈姆雷特》剧中的丹麦背景以及其在虚构文学文本中的作用。 “……俯瞰海面、/峭壁千丈的一个悬崖的顶上”(卞之琳289)。在靠近艾尔西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一个类似于悬崖的东西。这是作者的创造,也许只是想借用悬崖的形象来烘托当时那种诡秘的气氛罢了。 “我在花园里睡觉”(卞之琳292),**堡是个军事城堡,后来被一个丹麦国王改建成宫廷的模样,但是无论是建筑物内部还是外面,都看不到一个地方类似于花园。 “哈姆雷特:风、真是刺人得厉害;可冷啊。/霍拉旭:真叫是寒风凛冽,砭人肌骨”(卞之琳286)。这是在午夜鬼魂将要出现时的情景。哈姆雷特和霍拉旭在谈论丹麦北部冰冷的天气。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莎士比亚又好像没有什么理由要重复天气多么寒冷。或许莎士比亚又在创造一种阴冷的气氛,来为鬼魂的即将出现作铺垫。 在鬼魂出现和消失的场景中,莎士比亚又巧妙的传递了一个典型的丹麦背景,即在黎明和午夜之间相隔时间非常短。在第一幕第一场:“你来得不早不晚,正合时候”(卞之琳263)。“十二点打过了”(卞之琳263);“就在昨儿夜里/……/玛塞勒斯和我刚听见打了一点钟”(卞之琳265)。莎士比亚紧接着想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有着不祥之兆的夜晚:“前两次也就在这个静寂的时辰”(卞之琳268)。这时突然一只公鸡叫了起来,鬼魂于是就逃走了。公鸡怎么会在午夜叫了起来?莎士比亚考虑到了观众们的疑问,并且给出了一个答复:“刚才它真是一听到鸡叫就隐去了/有人说,每逢我们要庆祝圣诞,/在节日前几天,/这种报晓的家禽就开始彻夜不停地啼了又啼”(卞之琳270)。这里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其一,这是在一年之中天气寒冷的时候,正好呼应了前面对天气的强调。另一个事实是,在处在纬度很高的丹麦,在晚春或初夏时分,即四、五月份,午夜和黎明前相隔的时间确实很短。莎士比亚再一次创造性地利用了这些丹麦背景,并将这些有趣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莎士比亚对**堡内部的描写是比较模糊和粗糙的。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和生动的画面。但是在第四幕第三场国王问及哈姆雷特关于波乐纽斯的尸体时,莎士比亚却写到了一个细节——“要是你一个月内找不到他,你上楼梯,进走廊的时候,鼻子一定会闻到他了”(卞之琳374)。可能莎士比亚在利用这个细节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我们也暂且不管到底是在城堡的哪个具体位置。但是事实是在城堡中的舞厅通往北翼的皇家卧室,确实有这么一组狭窄的走廊台阶。这个事实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既是对国王的有力打击,也是在讽刺波乐纽斯的可悲可笑的下场。 丹麦民族是个喜欢喝酒的民族,尤其是在盛大的节日或是胜利以后。这一点莎士比亚也有所描写。“为了表示庆祝,今天丹麦王/每干一次杯都要放一次大炮,/高响入云,叫天上把欢乐传开去,/一声声回应着地上的雷鸣。来吧”(卞之琳275)。 “一道溪坎上斜长着一棵杨柳树/银叶子映照在琉璃一样的溪水里”(卞之琳398),这也是莎士比亚在剧中描写的一个细节。孤独的莪菲利亚绝望之时就选择溺死在河里;而在城堡的外面确实有条河,这更加衬托了事情快要结束时的那种悲凉的气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从《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莎士比亚描写的历史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但是文学是容许虚构的,而且从虚构的历史当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了解到一些丹麦历史。 “还在这儿,莱阿替斯?上船去,上船去,/真好意思!风息在帆篷的肩头上,/人家在等你啊。……”(卞之琳283)这里又是另外一个丹麦背景,说明丹麦是一个靠海的**。在剧中的其他地方,也有细节说明同样的问题。首先,哈姆雷特要去英国。“……哄他赶快去上船”(卞之琳375)。其次,是水手把哈姆雷特的信交给霍拉旭和国王(卞之琳390)。再次,作者提到挪威和波兰也证明了丹麦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国际关系。另外一件事情是在剧中提到的海盗,这些海盗要被处死来保证海上贸易的正常进行。众所周知,海盗现象在当时的丹麦是非常盛行的。此外,莎士比亚还提到了丹麦王国的武器。“为什么这样子天天铸造铜炮,/这样子天天向国外购买**。/这样子征用造船匠,天天辛苦,/就连星期日也不能算作例外”(卞之琳266)。当时的丹麦的确已经使用了铜炮。另外莎士比亚提到了威登堡大学。当时的丹麦贵族都在威登堡接受高等教育,在巴黎学习礼节和礼仪。 三在《哈姆雷特》这出悲剧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丹麦背景就是关于哈姆雷特这个传说中的人物。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这并没有人确定,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口头传诵。直到12世纪的时候,有个名叫萨克索的牧师,奉当时丹麦国王的命令,写了一部关于丹麦历史的著作,也因此被称作是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史学家。在这部用拉丁文写成的著作的第三章和第四章里有一部分是关于一个叫阿姆莱瑟斯的故事,他生活在远远早于维京时代,就是后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原型(dollerup 5)。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新即位的丹麦国王罗西克斯命令兄弟两人豪温迪勒斯和芬格去守卫加特兰岛。能干的豪温迪勒斯很快得到国王的赏识,娶了国王的女儿乔鲁莎。他们生有一个儿子,名叫阿姆莱瑟斯。出于嫉妒,芬格杀死了豪温迪勒斯,然后娶了他的妻子。为了免遭和自己父亲同样的命运,阿姆莱瑟斯假装自己疯了。一次,芬格的一个朋友偷听阿姆莱瑟斯和他母亲的私人谈话,被阿姆莱瑟斯发现后杀死。于是,芬格就借机派两个人押解阿姆莱瑟斯去英格兰,并附上一封给英格兰国王的信,要他杀死阿姆莱瑟斯。但是机敏的阿姆莱瑟斯在路上更改了信的内容。到了英国之后,国王按照信的要求杀死了两个押送者,阿姆莱瑟斯还娶了国王的女儿。在英国,阿姆莱瑟斯继续用他的洞察力和聪明过人的才智,一语道破国王是奴隶的后代,因为他有一双奴隶的眼睛。回到丹麦之后,他让所有的人都喝醉,然后放火烧掉了宫廷,杀死了芬格,为他的父亲报了仇(dollerup 5-7)。 萨克索的故事和莎士比亚的故事在情节上至少有三个相同点。第一是两个主人公都装疯,第二是在英格兰的居住过程,第三就是主人公死亡的结局。莎士比亚正是利用了丹麦的这个传说,加上他自己的艺术天赋,重新创造出了哈姆雷特这个有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形象。有人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复仇剧,复仇剧在16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欧洲很流行。实际上复仇也是北欧神话里面一个很典型的主题,不论是以奥丁为首的众神和巨人们的北欧神话,还是有着世仇的家族传奇几乎都是用复仇的情节填满的。 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莎士比亚在原有的复仇的情节上重新加工创造出来的。在原来的故事里,阿姆莱瑟斯是一个北欧神话里典型的传奇式英雄人物,他几乎没有缺点,坚决果断,机敏过人,甚至带点幽默诙谐的喜剧色彩,整个复仇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松懈。但莎士比亚创造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更贴近现实的人,决不像神话或传说中所描绘的那样简单明了。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很善良、聪明,感情丰富,是个正义志士,为了为父亲报仇,不惜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同时他又很犹豫,经历了一次次复杂的思想斗争。在哈姆雷特痛失父亲之后,母亲又如此之快地改嫁。他只好每日郁郁寡欢,不愿意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这样,莎士比亚就把一个年轻的,没有很多人生阅历的失去父亲而悲痛的丹麦王子给刻画了出来,而决不是原来的那个单薄的、只知道复仇的王子形象。在哈姆雷特等待鬼魂出现的那一幕里,从鬼魂出现前王子既焦急又害怕的期待,到鬼魂出现后王子既吃惊又不太相信眼前的一切,但最终还是因为深爱自己的父亲而不愿意放弃知道事情真相,毅然跟随鬼魂而去,迫切地、但又不失一个王子的风范与鬼魂对话。从这一系列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了哈姆雷特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的。 在王子得知事情真相后,感觉到自己深深地受到了欺骗,强忍受着内心的痛苦,但表面上还得假装不知此事。周围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就连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倾诉,对于一个年轻的王子来说是何等的痛苦。于是,在这个时候,他提出了“是生存还是死亡”(“to be ornot to be”)这个经典的问题。这段犹豫不决的独白,使得哈姆雷特这个人物更加饱满和真实。他不再是神话传说中一个不怕死的英雄,而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也有恐惧,他也有感情。他对母亲的再嫁表现出深恶痛绝,对母亲的对事实全然无知表现出彻底绝望。而对于他和莪菲利娅这个他深爱的纯洁姑娘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正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告终。面对自己深爱的人,不能正常地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却只能更加残酷地伤害她。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替父亲报仇。在戏中戏这一幕里,哈姆雷特巧妙的抓住了宫廷演戏这个机会,对原来的剧情稍加改编,想借机证实一下事情的真相。通篇复仇没有一处与原作的火有关。 从上面这些例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学的魅力并不在于刻板地模仿现实,而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和虚构的力量。因此体现在文学文本中的历史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历史,而是一种源于历史却高于历史的“历史的叙述”或“文本的历史”。过去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从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提升出了一种“莎士比亚化”来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但莎士比亚化主要是诉诸人物形象刻画上的“反脸谱化”倾向,并没有涉及历史的虚构和历史文本的建构这些问题,而新历史主义则在这方面填补了理论的空缺,并赋之以历史的意义。可以说,以《哈姆雷特》为代表的莎剧正是体现了这种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莎士比亚正是充分利用了所有可能的丹麦背景:**堡、萨克索的故事,在文学创作的广阔空间重新创造了一个丹麦王国的历史,并且重新塑造了一个有着雄伟抱负的复仇王子的崭新形象。他并没有拘泥于历史的事实和原有的故事情节,而是加上了必要的文学虚构和想象。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里,既有真实的丹麦背景,也有错误的丹麦背景。我们暂且不说莎士比亚到底去没去过丹麦,暂且不谈他的这些材料的来源,但是莎士比亚至少清楚地通过他所创造的文学作品给观众们传达了相当一部分真实的历史信息,而且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里成功地完成了他的文学建构。我想这才是一位伟大作家的真正成功之处。 今天,莎士比亚已经离开我们四百八十多年,但他的优秀剧作仍跻身于世界文学宝库,不断地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者所效法和超越的对象。有着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新一代作家试图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进行“戏仿”(parodic)式的重新阐释和表现,他们的尝试往往会受到正统批评家的批评,认为他们违反了历史的真实,违背了莎士比亚本来的意思。我想,通过本文所披露的一些史实,我们大概不难回答这个一直有着争议的问题:既然莎士比亚能够充分发挥文学想象的作用,创造性地从异国他乡利用一段很不起眼的历史掌故来重新创造一个文学故事,当代作家为什么不能利用莎士比亚的既定成果进行新的建构呢?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文学经典的改写和重构,才使得这些经典得以在当代仍有生命力,反之,它们将被历史的发展和后辈作家的“弑父式”超越所无情地抛弃。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