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构成的发展与演变

张若曦❤️pb? 2024-06-03 03:37:17
最佳回答
●2001年“6·14”后,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出现变化,即市场结构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1999年沪深两市月均换手率为33.97%,到2002年换手率降为20.39%。这至少反映出投资者有长期持股的趋势。  ●基金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持股从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分散。基金过度分散化投资不但不能够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分散化投资风险。  ●今年,主流券商一般都调低了盈利预期,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市场趋势、上市公司、竞争对手,采取建立适度分散、重点持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组合模型及波段滚动操作的手法。(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选择“6·14”为转折点的一点考虑  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散户投资者为主体到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结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2001年“6·14”沪深综指同时达到最高点这天作为市场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但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  散户时代市场操作特点  一、2001年“6·14”以前,市场投资者结构中的主体是散户  1991—1998年,散户是沪深证券市场的主要力量。此间,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不仅开户数量少,而且资金投向也不仅仅是在证券市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到1998年,管理层意识到一个稳定的证券市场必须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特别是1999年**允许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三类企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标志着**证券市场开始了由散户投资者为主体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迅速演变的过程。  二、散户时代证券市场的主流操作特征是投机  1、股价波动大  2001年“6·14”以前的沪深证券市场,谈的最多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散户投资者的跟庄、股评的“套住**”,热衷于研究**行为。还有一些主力机构操纵市场,引起股价巨幅震荡。(详见表1)  2、投机气氛浓厚  在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环境中,一些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操纵者。部分机构通过对倒、拉抬股价,或者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一些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重点投资和股价拔高,并不是出于对其投资价值的本意认可,而主要是为了从二级市场的炒作中获利以及扩大圈钱规模的需要。通过部分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博弈,形成诸如“中科系”等许多颇具规模的机构大鳄。在市场行为表现上,“6·14”之前市场换手率极高,1996年达到最高峰时,沪深两市换手率分别为760%和950%;到2001年6月才逐渐下降为126%和132%,仍比发达**高出许多。沪深股市换手率极高的特点,足以说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时间短,存在着较普遍的炒作现象(见表3)。  3、由于信息不对称,违法操纵行为比较突出  由于当时股市深层机制存在缺陷,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上市公司造假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集中资金优势,凭借有利的交易地位和交易手段操纵市场。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中三年内平均一家公司发生过两次大型的资产重组事件,个别上市公司频繁重组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在二级市场配合股价炒作的需要、满足增发配股的要求、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更彻底地据为己有等。需要司法介入立案查处的先后有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中科创业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案等。  机构投资成为主流  一、市场和监管环境出现重大变化  “6·14”后,市场和监管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出现质的变化,即市场结构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从监管方面来看,管理层对证券市场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并先后**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市场角度看,从2001年6月开始,沪深综指开始大幅度调整,到2001年12月底,沪深综指均下跌1/3以上。在市场和监管出现重大变化的环境里,证券市场结构也悄然出现变化,机构越来越成为证券市场投资的主体。  二、“看得见的手”培育机构投资者  沪深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力量推动型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另一块是民间力量推动型的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力量推动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  证券公司 到今年11月底,国内证券公司数量上已经达到124家,注册资本为1043亿元。此外,一些券商还存在一些不同形式的委托理财资金。  基金 截至11月底,国内封闭式基金数量增加到54只,其规模也将近800亿元。除了封闭式基金外,到现在为止,共有17只开放式基金,其规模达到560多亿元。而且,根据目前开放式基金发行和发展态势,相信今后将有更多的开放式基金进入证券市场。  信托公司 到2002年,被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为57家。就这些信托投资公司本身的资本金而言,57家信托投资公司资本金应该在600亿元左右(平均每家10亿元左右)。根据“自用固定资产和股权投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80%”的原则,简单估计其可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自有资金在480亿元左右。此外,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将受托资金投资于证券,其可用规模应该与自有资金相当,大约为500亿左右。  保险基金和社保资金  至2002年11月底,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167亿元。以平均入市规模为10%计算,国内保险资金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大约为610多亿元。另外,还有投资理财型险种的保费,它可以100%投入股市,这个规模大概在400亿左右。合计2002年11月全国社保资金规模约为1000亿元。  三、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流  1、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国外市场来看,证券市场的潮流应该是机构占主导。美国、英国等是保险资金、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稳定持有股市绝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则是法人机构相互持股,也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增无减。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养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险公司由3.3%上升到7.3%。  2、沪深开户数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从机构数量、机构规模和市场换手率三者可以反映证券市场是否由机构占主导。目前,机构投资规模大约在10000亿元左右,是目前市场流通市值的76.65%,反映了一个机构时代的特征。  从开户数量看,目前市场也开始呈现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从1995年到2002年,机构开户数占总开户数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表2),尤其是新开户的增长率更有明显的变化。  3、换手率在逐渐下降  换手率也是反映证券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3所列是1999年至2002年间沪深市值、流通市值和换手率的一些情况。一般而言,换手率越高,资金进出就越频繁。而频繁资金的进出绝大部分是小资金运动的结果,大资金则难以频繁换手和进行频繁资金运动。从表3可见,1999年沪深两市月换手率为33.97%,到2002年12月换手率降为20.39%。当然,也不排除换手率的下降是由于市场不景气的结果。但是,这至少反映出投资者有长期持股的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证券市场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即从过去的个人投资者为主体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为主体。  基金陷入分散化投资风险  结构发生变化,机构投资者的主流操作行为也因此发生重大的转变。基金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持股从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分散。  一、持股集中度降低  一般而言,持股集中度越高,机构就越有可能重仓持有某一家或者数家上市公司股票。反之,机构持股就有可能相对均匀。根据我们的分析,从1998年12月到2002年9月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在不断下降。以基金开元为例,1998年12月持股集中度为76.45%,到了2002年9月基金开元的持股集中度降为42.28%。整体上,从1998年到2002年9月基金持股平均集中度总体也在不断下降,1998年12月基金整体持股集中度为61%,1999年12月为55.37%,2000年12月为60.75%,-,2001年12月为59.12%,2002年9月下降为42.96%。持股集中度的降低说明现在基金更多地不是将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只或者某几只股票上,而是采取分散策略,将资金均匀或者相对均匀地投资于各基金组合之中,这点从后面的持股数量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二、投资越来越分散  基金操作变化之二就是投资越来越分散。考察一下基金近年持股数量,就会发现这一趋势。2000年11月,23家基金平均持股家数为66.39家,到2002年6月52家基金(含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持股家数为124.6家,将近翻了一番。持股家数的增多说明基金投资越来越分散,组合投资越来越成为基金投资的主流,同时也反映基金投资行为越来越谨慎。从相对分散和相对集中收益率来看,如果以持股的家数超过124.6家为分散投资基金,持股家数少于124.6家为相对集中投资基金,则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资基金中有5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31.25%;反之,35家相对集中投资基金中有8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22.86%。分散投资基金盈利能力相对好于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  三、过度分散化投资能不能降低风险  分散投资究竟能否降低基金的投资风险呢?根据对基金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结构情况下过度分散投资不能降低基金的风险。  据统计,在扣除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涨跌幅后,我们发现在持股相对集中的时期,基金的业绩明显好于持股相对分散的时期。以基金总收入同比增长比例来看,除了2001年6月30日出现指数和基金业绩增长背离外,在持股相对集中时期(1999.12.30—2001.6.30)基金业绩(收入增长率)明显好于大盘指数的涨跌幅度;反之,在持股相对分散时期(2001.6.30—2002.6.30)基金业绩则明显劣于大盘指数的涨跌幅度。据此,我们判断,2001年6月可能是基金投资行为转变的一个分界点。  从同一时期不同的基金表现来看,基金的收益与基金持股数量多少之间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资基金中有5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31.25%;35家相对集中投资基金中有8家实现盈利,盈利比例为22.86%。分散投资基金盈利能力相对好于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收益较好的基金,我们会发现持股相对分散且业绩较好的基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新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如基金丰和、基金鸿阳、基金科瑞等。由于这些基金入市时间较晚、入市时机相对较好,因而在整体业绩上好于老基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这些基金排除在外,持股相对分散的基金业绩未必好于持股相对集中的基金。  不难看出,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持股相对集中的基金业绩要好于持股相对分散的基金。这似乎给我们当前的基金操作一个启示:在目前的市场结构下机构投资应该还是以相对集中为主。过度分散化使基金在每只股票上的持股数量相对较少,基本上已经沦落为“大散户”,散户在股市中被动挨打的境况在基金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因此,基金过度分散化投资不但不能够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过度分散化投资风险。  机构博弈操作特征  一、机构和机构的博弈  市场进入机构博弈时代后,机构面临的主要对手也是机构,彼此相互了解,市场行为和操作手法相似。目前,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机构行为散户化使各大基金投资品种雷同化,主要靠小波段、小批量、高频率来获利,侧重于短炒。证券投资基金正失却资金量大、持股集中的优势,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鉴于沪深股市机构主要是基金和券商(目前保险类基金、私募基金基本上还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委托理财的方式入市),而且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绩优上市公司仍不算多,基金操作采取了极度分散化持股的策略,机构交叉持股情况必然非常严重,所以可供券商选择和建仓的价值型上市公司甚少。对于券商来讲,面对机构与机构的博弈,一方面要调整好心态,在激烈竞争冲击下如何应对来自商业银行、信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行业渗透的严峻挑战,已经成为关系到券商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券商在操作手法上,既要研究券商与基金之间的博弈行为,又要研究券商与券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在一个只有少数人赚钱的博弈中,只有坚持自身操作特色、采取与众不同手法的少数券商才会真正盈利。  二、从券商投资行为看未来机构的操作特征  目前由于机构博弈时代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各种操作策略和行为的对与错都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但是,从2002年强势股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强势股的**集中,以前券商的操作特征依然存在。只不过是根据**监管加强、市场波幅减小、换手率降低等特点,主流券商一般都调低了盈利预期,更加注重深入研究市场、上市公司、竞争对手,采取建立适度分散、重点持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组合模型及波段滚动操作的手法。从2002年以来证券投资基金盈利情况来看,极度分散投资十分被动,目前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因此,在少数人赚钱的市场里,机构未来的博弈策略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寻找价值投资机会,采取合理分散、适度集中的模式。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沦为散户,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灵活、机动,成为市场少数盈利者。  表1 深市a股1991.12.31—2001.12.31震幅前10名股票  名次 代码 名称 最高价(元) 最低价(元) 震幅(%)  1 000503 海虹控股 80 0.4 19900  2 000008 st亿安 126.31 3.07 4014.33  3 000534 汕电力a 14.7 0.5 2840  4 000021 深科技a 70 2.4 2816.67  5 000537 南开戈德 50.22 1.95 2475.38  6 000504 赛迪传媒 34.65 1.4 2375  7 000023 深天地a 31.6 1.3 2330.77  8 000502 琼能源 46.35 2.01 2205.97  9 000539 粤电力a 27 1.27 2025.98  10 000035 中科健a 59.2 2.95 1906.78  表2 沪深a股投资者构成(截至沪市2002.10,深市2002.11)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机构(万户) 5.64 7.58 12.48 14.18 18.47  个人(万户) 232 2285 3304 3879 4443  合 计(万户) 1238 2293 3317 3893 4462  机构占总开 0.46 0.33 0.38 0.36 0.41  户比例(%)  年份 2000 2001 2002  机构(万户) 21.48 31.33 35.63  个人(万户) 5081 6461 6761  合 计(万户) 5103 6482 6797  机构占总开 0.42 0.48 0.52  户比例(%)  表3 1999.12-2002.11间沪深两市换手率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上市公司(个) 949 1088 1160 1220  市值(亿元) 26471 48091 43522 40347  流通市值(亿元) 8214 16088 14463 13047  月均换手率(%) 33.97 41.82 16.93 20.39  表4 基金收入指标与沪深综指比较  2002.6.30 2001.12.31 2001.6.30  净值收益率(%) -6.63 5.87 6.19  总收入同比 -161.5 -79.46 -73.65  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5.37 -37.66 -22.42  分红率(%) 13.65  沪市综指涨跌 5.27 -25.79 6.97  幅度(%)  深市综指涨跌 6.52 -27.7 3.55  幅度(%)  2000.12.31 2000.6.30 1999.12.31  净值收益率(%) 41.05 30.6 17.97  总收入同比 125.77 540.34 120.56  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29.15 15.11 19.17  分红率(%) 90.59 91.97  沪市综指涨跌 7.54 44.26 -19.09  幅度(%)  深市综指涨跌 5.59 47.7 -20.77  幅度(%)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金融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是指哪些?
    • 2024-06-03 01:21:25
    • 提问者: 未知
    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也为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能。个人投资者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难以进行投资组合,相对来说,承担的风险也较...
  • 证券投资主体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区别是什么啊?
    • 2024-06-03 19:30:51
    • 提问者: 未知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有何区别?个人投资者的劣势大于优势。从信息角度来说,个人投资者已经跑输了机构投资者,只有公开信息资料,而机构通过调研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多的隐含信息。资金问题,一般来说,机构操作的基金量都是比较大的,因此基数也比较大,我们都知道,对于投资来说,基数越大,在盈利的时候,也就赚的越多。|  ▲一、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有何区别?  在投资市场上,凡是出资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个人...
  • **证券市场发展简述
    • 2024-06-03 13:00:59
    • 提问者: 未知
    新**的证券市场又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建国初期的证券市场,在先后接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天津证券交易所于1949年6月1日成立;1950年2月1日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其中,天津交易所的经纪人有...
  • 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
    • 2024-06-03 08:54:57
    • 提问者: 未知
    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证券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参与者、证券市场交易工具和证券交易场所等三个方面。证券市场参与者1.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要素,证券
  • 证券市场网上投资者指机构吗?
    • 2024-06-03 16:18:20
    • 提问者: 未知
    每一个市场都会有机构存在的,各大基金赚钱都是从这些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还有一些国投,基建,这些项目赚钱的,哪里能赚得到钱,哪里就会有机构的
  • 证券发行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 a.证券中介机构 b.证券投资者 c.证券业协会
    • 2024-06-03 13:20:43
    • 提问者: 未知
    参**:a,b,d解析:证券发行市场由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和证券中介机构三部分组成。证券发行人是资金的需求者和证券的供应者,证券投资者是资金的供应者和证券的需求...
  • 怎么样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
    • 2024-06-03 02:43:22
    • 提问者: 未知
    怎么样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华律网根据你的法律疑问精选多位律师优质答案。
  • 证券机构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 2024-06-03 16:15:39
    • 提问者: 未知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记、存管与结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设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必须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应具备下列条件:⑴自有资金不少于人民币2亿元;⑵具有证券登记、托管和结算服务所必须的场所和设施;⑶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具有**资格;...
  •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 2024-06-03 07:07:37
    • 提问者: 未知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
  • 市场展望:不构成投资建议.
    • 2024-06-03 08:43:32
    • 提问者: 未知
    其实,大盘连续下跌反映了大家对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大小非集中减持、外围股市等多种因素的担心。周五出现了反弹,但后市如果没有实质性利好政策的刺激,市场仍会沿原先的...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