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蚕快1周了,昨天有一只蚕突然不动了,身体也发黑变软,我怕是生病就把它隔离观察,今天它吐绿水,死

芳芳 2024-06-17 14:37:13
最佳回答
不同龄期对给与桑叶的质量要求是有差异的,蚕对水分、营养分的要求相结合,则构成各龄用桑选采的标准、原则;小蚕特别是一二龄用桑,要求软嫩适熟含有较多的水分和蛋白质;随着蚕龄的递增,所用桑叶的碳水化合物宜逐步增加,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可逐步减少。而桑叶的水分,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又与在枝条上的着生部位即叶位有关,从梢部到基总,其水分、蛋白质逐步减少,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相应增加。因此,各龄用桑选采标准以湖桑为例一般为:第一龄选采芽梢顶端由上而下的第3、4片叶,叶色为将转浓绿色;第二龄选第5、6片叶,叶色为刚呈浓绿色;第三龄起可采三眼时,时色为浓绿色;第四五龄除饷食时注意选用软嫩一些的桑叶外,可采用三眼叶、新梢叶或条桑喂饲。 饲育温湿度 蚕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受环境温度所支配,无气流时体温略高于外温(不超过1摄氏度)有气流时体温略低于外温。一般认为对桑蚕生长发育较为适合的温度范围为20----30℃.在这一发育适温范围内,小蚕期宜偏高,大蚕期宜偏低。各个龄期的最适饲育温度,一龄为27----29℃,以后每龄降低1℃左右,至五龄为22----24℃;各龄眠中,宜比食桑时降低1℃左右。长时间接触30℃以上高温或20℃以下低温,都会扰乱蚕的生长发育,应尽量避免饲育的相对湿度,一二龄80%----85%,以后逐龄降低降低5%左右,五龄时以75%为宜。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蚕的发育经过与健康状况。 细菌病 由细菌引起的蚕病。主要有:①猝倒病。即细菌性中毒病。病原为苏芸金杆菌猝倒菌变种,简称猝倒杆 菌,真细菌目,芽孢杆菌属。夏秋蚕期发病较多,病原体经口传染。病蚕食桑突然停止,有痉挛性颤动,体躯麻痹,侧倒死 亡,尸体很快腐烂变色,并流出黑褐色异臭污液。从感染至死亡通常为几分钟到数小时。②细菌性败血病。种类较多,常 见的有灵菌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黑胸败血病等。病原为芽孢杆菌属、沙雷铁氏菌属、气单孢杆菌属等多种细菌。幼虫、 蛹和成虫均可发生。病菌通过体壁伤口侵入蚕体。血液变性混浊而死。幼虫发病初期呆滞,胸胀腹缩,排软粪或念珠状粪, 最后痉挛侧倒而死;病蛹死后腐烂变黑,流臭液;病蛾鳞毛污浊,活动呆滞,腹部膨大,翅不振展,死于交配或产卵过程。 病程较快,在25~28℃温度下一般为12~24小时。③细菌性胃肠病。病原属非特异性细菌,常见的为球菌和杆菌。蚕体多 因体弱时食下带菌桑叶而得病,食欲减退,行动呆滞,生长缓慢;后期有下痢、空头、起缩等症状,排稀粪或连珠粪而死。 一、 病毒性疾病 (一)疾病种类 1.血液型脓病 蚕儿患病表现为狂躁不安爬行, 体躯肿胀、体色乳白、皮肤易破,血液呈混浊的乳白色,常爬行于蚕座四周,爬过的地方留下白色脓汁的痕迹。 2.中肠型脓病 患病蚕食桑减少,行动呆滞,逐渐停止食桑,胸部空虚,较健蚕小,体色失去青白色,呈陶土色,病情慢、病程长,严重时常呆伏于蚕座四周,排带白色粘粪。 3.病毒性软化病 病症与中肠型脓病很相似,但排出粪便稀烂不成形,病情加重粪水份增多,肠腔内前端充满黄绿色以至赤褐色的肠液。 4.浓核病 病症与病毒性软化病相似,外观无特异性病症。 (二)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1.做好蚕宝蚕具、桑叶叶面消毒。蚕宝蚕具消毒可用蚕消毒净或消灭精。用蚕用消毒净消毒要1:250稀释,取本品一袋(含两小袋共100克)加水25公斤,搅拌溶解喷雾或浸渍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湿30分钟;用消毒精消毒也要1:250稀释,取本品一袋100克加水25公斤,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每平方米225毫升,保湿30分钟。桑叶消毒用蚕用消毒净1:1000稀释,每袋100克加水100公斤,搅拌溶解后喷湿桑叶或浸渍桑叶后晾10分钟即可喂蚕。 2.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3.改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 二、 细菌性疾病 (一)疾病种类 1.细菌性胃肠病 外表病症与病毒性软化病很相似。发病后食桑缓慢,排不正形软粪或污液(白色、褐色等)。 2.细菌性败血病 属急性病,病菌侵入后,24小时内蚕儿就死亡。可分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灵菌败血病。 3.卒倒病(细菌毒素中毒症) 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表现为:感染半小时后即停止吃叶,前半身抬起,身体抽搐抖动,突然倒毙,往往成堆,慢性则会经2~3天才陆续死亡。具体可归纳:两头空、中间塞、吃不进、屙不出。 (二)防治 1.做好消毒防病工作。用蚕用消毒净或消灭精消毒,方法与防病毒病疾病一样。并加强饲养管理。 2.用抗菌素添食。使用克蚕菌胶囊,常用浓度为100单位:取本品1粒,内容物加入500毫升水搅拌溶解,喷于桑叶叶面,以湿润为宜。4龄期添食1~2次,5龄期添食2~4次。若小蚕3龄使用,要改加1000毫升水。 三、 真菌性疾病 就是僵病,又称硬化病。家蚕僵病种类较多,可分白僵病、褐僵病及绿僵病等,以白僵病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①蚕宝蚕具彻底消毒。②僵蚕尸体要及时烧毁或深埋。③蚕室内粘砧用的浆糊要加防腐剂,防止发霉。④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用灭僵灵一袋(含两小包共40克)加1公斤新鲜石灰粉拌匀,均匀撒在蚕体上,一薄层霜就行,10分钟后撒焦糠或其它干燥材料,后再喂蚕。一张蚕种蚕座消毒一次用本品两袋(80克)。在收蚁后第一次给桑前及各龄期起蚕响食前使用一次即可。 四、 动物寄生病 (一) 多化性蝇蛆病 1.症状:寄生部位出现一个黑色的三角病斑,上有淡黄色蝇卵壳粘着。 2.防治:①捕杀蝇蛹。②应用“灭蚕蝇”杀蛆。体喷用300倍,喷于桑叶喂蚕用500倍液。5龄蚕隔天一次,4龄期用1~2次,3龄前不用。 (二) 壁虱病 1.病症:小蚕受害很快死亡,多数头胸突出,体色污暗;眠中受害不能脱皮而死;大蚕受害,有排连珠粪或不正形粪,**门脱出,小毛脚蚕,头胸突出和蚕体弯曲、吐水等不同病状同时出现。 2.防治:用**熏烟或300倍“灭蚕蝇”喷洒。蚕期发病要找出虱源并切断。迅速调匾,用“灭蚕蝇”喷洒蚕体,驱除壁虱。“灭蚕蝇”浓度为:1龄1000倍,2龄500倍,3~5龄用300倍,并不要在蚕室内堆放棉花、麦杆、稻草 、稻谷等。 五、 中毒症 (一) 农药中毒 1.症状:蚕有乱爬、吐水、胸部膨大、耳体缩短、抽搐等症状出现。 2.防治抢救:①采桑叶要在农药残毒期过后;②发现农药中毒要移动蚕位,撤掉毒桑;③立即将吐水、乱爬的中毒蚕挑出,放在淘米箩中,先用清水洗净,倒入盛有清洁水的溶器里,轻轻搅拌,让蚕在水中吐出毒水排出毒粪,经1~2分钟,蚕体软化时捞出,摊在清洁的蚕匾中,放置清凉通风处,等其苏醒。 (二) 氟化物中毒(废气) 1.症状:发育不齐、食桑缓慢、龄期延长、起眠慢、体型瘦小、体色污暗无光泽、呈铁锈色、身体多皱、头胸昂起、抖动、体皮容易破裂,流出淡黄色透明的血液。 2.防治:①避免在排氟工厂附近种桑养蚕。②对受害桑园进行喷灌,淋失叶面尘氟,或用1~2%的石灰浆将桑叶浸渍处理后喂蚕。③受污染地区,先采嫩叶,后采三眼叶;先采新梢叶,后采下部叶;先采成片桑,后采零星桑。④发现蚕中毒,要严格分批,分级管理,并适当降低饲育温度。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注意环境温度和卫生,防患于未然。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