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举制

贝利亚Sama 2024-05-29 06:12:11
最佳回答
北宋是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北宋科举制较之唐代成熟,而元明清三代之科举制也基本依于北宋的模式。本文拟从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公正录取三方面对北宋科举制的科学性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看待科举制。 一、公开考试原则 (一)殿试及**考试制度的确立 殿试虽在唐时就已出现,但在当时并非定制。973年,落第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指控权知贡举李昉徇私用情,取舍非当,宋太祖于讲武殿复试新及第进士及诸科新举人,以李昉乡人近士武济川等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黜去之。李昉原录取的人中,有10人落选,徐士廉经复试中举,证明指控属实,即降李昉为太常少卿。“自兹殿试遂为常式”(1) 。另外从1065年起,科举考试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这一制度的确立与殿试制一样,为历代所因袭。而科举制在形式制度上的固定与规范化,就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公开考试。 (二)考试内容的标准化 唐之科举,主要以诗赋取士,而对诗赋的评判主观随意性太强,从而使试题评判缺乏客观标准。在北宋,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以进士科为例,熙宁(1068-1077)年间,王安石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而让每个考生在《易》、《诗》、《书》、《周礼》、《礼记》中选治一经,兼治《论语》、《孟子》。神宗死,司马光执政后,虽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许多内容,但在科举制上,仍继承了王的“用经义取士代替诗赋取士”的方针,虽将进士科分为经义、诗赋两科,但两科进士名次都要以策论成绩(即经义成绩)评定。(2) 而哲宗亲政后,更是使“进士罢诗赋,专习经义” (3) 了。北宋科举考试内容的标准化,使其透明度大为增强,也减少了幕后黑箱操作的可能性,体现了公开原则。 (三)对“释褐试”的废除 北宋与唐代对科举合格者的除授不同,唐代士人科举即第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想要入仕,还要经过一场黑箱性质十分浓的吏部的身、言、书、判的复试,称为“释褐试”,在唐代,有许多原本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的人才,在“释褐试”中不明不白的被淘汰掉。而宋代废除了唐的“释褐试”,唱名日即释褐,从而提高了考试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二、公平竞争原则(一)对参考人员资格的放宽,同时**采取措施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科举考试 北宋**规定,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与“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允其应举。同时,对边远地区家境贫寒者,予以食宿等照顾。开宝二年十月,宋太祖曾下诏曰:“**岁开贡部,敷求俊义,四方之士,无远弗届,而经途遐阻,资用或缺,朕甚愍焉!自今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举人,往来给劵。” (4) 这样,就使得以前因家境贫寒无法参加科举的人,现在由于**的资助也得以参加。 (二)别头试的实施 别头试即针对考官的子弟特设考场考试的制度。此制虽兴于唐,但却并未形成定制。而北宋的别头试既贯彻如一,又扩大了范围。北宋别头试始于985年,这年正月省试前夕,下诏“令考官亲戚别试” (5) 这是礼部别试之始。998年,因国子监,开封府举人有人与发解官亲戚者,按旧制只须两司更互考试,容易涉嫌循私,便于当年秋季另选官别试,这是国子监与开封府实行别试的开端。1008年,张士逊为省试贡院监门官,有亲戚在进士中,请求避嫌,得到真宗允许,并诏令:自今举人与试官有亲嫌者,皆移试别头,从此省试正式实施别试。1034年,仁宗诏令诸州府解试中的应试者:“有亲戚仕本州,或为发解官及仕亲远宦,距以本州二千里,今转运使类试,以十率之取三人,于是诸路始有别头试”。(6) 同年,朝廷又正式诏令开封府与国子监,参据礼部条例,实行别试。别头试的实行,有效抑止了官宦子弟凭借其身份从考试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三)废除公荐制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考试与推荐相结合,虽对选拔人才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为那些达官贵人营私舞弊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对那些有才但却出身低微,无法与当朝名士结交并让他们认识自己才华的人来说,公荐制也是不公平的。有鉴于此,北宋科举废除了公荐制。962年,宋太祖下诏:“**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7 ) 968年九月,宋太祖又诏曰:“礼部汞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8 )973年和1004年,又两次下诏,重申这项禁令。这些诏书虽不能起到令行即止的效果,但毕竟从法律上否认了公荐制的合法性,为考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三、公正录取原则 (一)糊名誊录制的实行 糊名制又称弥封制,即在各级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及初考官判定的等第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糊名制最早于992年始于殿试:“(淳化三年)三月戊戌,上御崇政殿试合格进士。先是,胡但……皆以所试先成,擢上第,由是士争习浮华,尚敏速……。将作监丞蒲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 (9) 省糊名制始于1008年,1007年十二月,礼部侍郎周起,“患贡举不公”奏请将糊名法用于省试,被真宗采纳。1008年,真宗对宰相王旦扥人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10) 州糊名制始于己于1033年,史载:“(明道二年七月乙亥)诏:诸州自今考试举人,并封弥卷首,乃委转运司所部选词学并公勤者为考试、监门、封弥官。” (11) 当糊名制在各级考试中实行后,科场上又发生了考生在考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考官以此辨认与自己有联系者的试卷,以提高其成绩。于是,誊录之制随即出现。誊录制与糊名制一样,也是自上而下先后推行的。殿试誊录始于己于1005年 (12 ),1015年始专置誊录院。(13) 为防止誊录人有意或无意错誊文字,造成举子辛与不辛,后又设“对读官”,负责誊问文校对工作。誊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誊录,不准遂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校勘官必须对誊写卷认真校勘,无误时方标号弥封“送复考官再定等”( 14) 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誊录卷称为草卷,交考官评阅,“认识字画之弊始绝”。 (15) 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16) 。使科举考试作到了形式上的公正与可观,主考官很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正录取。 (二)锁院制的实行 锁院制即当考官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中,以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泄露试题与举子请托现象的发生。锁院制始于992年。史载,992年正月六日,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 (17) 此举得到太宗皇帝的赞赏,“后遂为定制” (18) 宋真宗时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为了加强对主考官的监督,又进一步规定,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得与知贡举一例锁宿。例如1014年的一道诏令曰“自今差发、知举等,受敕讫,既令阁门祗候一人引送锁宿,无得与僚友交言,委者阁门弹奏。如所乘车马未至,即以厩马给之。” (19) 整个考试期间,考官都得锁宿,和外届完全隔绝,和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锁院制的实行,保证了考官在考试和录取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使考试和录取得以公正的进行。 四、总结 在隋唐基础上进一步变革发展的北宋科举制,从今日之“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公正录取”三公原则来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北宋科举制中的一些作法和原则,在今天依然被采用着,如糊名制,如我们今天一直在推行的试题标准化改革等。北宋所实行的科举制,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选拔制度,而“三公原则”在北宋科举制中的贯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项制度的有效实施。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如何评价北宋宰相章惇?
    • 2024-05-29 20:24:16
    • 提问者: 未知
    忽于乌龙山后窜出数千大青猿,解缚,夺而去之。人皆莫敢近。甚至传言他死后都不消停,化为猫活跃在蔡京府上。最后说一说他与同僚...他的好友苏轼,一生中留下了海量诗词。...
  • 北宋的科技
    • 2024-05-29 01:33:40
    • 提问者: 未知
    参见:** 晚唐,**逐渐应用于战争,北宋在汴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器,后经由西亚各国传入欧洲。参见:指南针 指南针在北宋逐渐应用于航海,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人造磁铁的磁性比天然磁体要稳定得多。参见: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在北宋时有飞速发展,广泛被...
  • 越南为什么敢入侵北宋?
    • 2024-05-29 23:52:28
    • 提问者: 未知
    古中越之间关系复杂,在北宋前越南长时间作为中原王朝的郡县来治理的。北宋建立前中原内战不止,公元968年,越南的丁部领建自主王国。公元980年宋太宗无法忍受,派孙全兴率陆军以邕州,刘澄率**从廉州水陆并进征交趾。但由于宋军主力轻进,中了黎桓的埋伏,宋军大败,被迫北返。后来,越南历史上一个强政权李朝建立,李朝一边维持和北宋的藩属关系,一边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而宋朝则“宁荒服,务令静谧”,采取...
  • 什么是**制?
    • 2024-05-29 00:07:22
    • 提问者: 未知
    “**制”是20世80年代初国刊对**体育体制的一种褒义括。后来在**体育学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主要是指**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地统一、集**家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制是指以**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
  • 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 2024-05-29 22:48:10
    • 提问者: 未知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有**。最高一级是“路”,“路”下有“府、州、军、监”,为第二级;最下一级行政机构是“县”。路级行政划分是承袭了唐朝的“道”,北宋初年也称道,分全国国为十道。宋太宗时改“道”为“路”。到宋徽宗时,宋朝全**有二十六个路。路下辖若干个府、州、军、监多少不等...
  • 什么是察举制?
    • 2024-05-29 18:44:43
    • 提问者: 未知
    察举制在汉文帝时已建立,到汉武帝时期,武帝接受董仲舒“使诸侯、郡守、二 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汉书•董仲舒传》)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从此成为选官...
  • 为什么南宋不借鉴北宋**的教训,联合金,抗元?
    • 2024-05-29 00:46:45
    • 提问者: 未知
    金朝,是蒙古在东方的的唯一竞争对手。南宋的地位,与大理无异,不过是边疆割据势力,得与不得,都无所谓的。他们只是“征服对象”,而不是“竞争对手”宋只要遵守汉族的文化传统,就不会被灭亡。那就是:第一,满足于边疆王朝臣事中原王朝的地位。第二,遵守自己做出的各项承诺。元朝本来就不想去伐宋,更不想灭宋,如果不是宋朝首先背盟,先北上伐宋,元朝根本不会理会宋朝的存在。在元朝看来,南宋统治下的地方就像**的某个海...
  • 科举制的简介与废除
    • 2024-05-29 19:45:10
    • 提问者: 未知
    科举是**封建皇朝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形成制度。明清两**生首先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中凛生,由官家按月发给粮食;成绩次好的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有一定名额限制。成绩再次的是附生,就是才入学的附学人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正式科举考试。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每三年...
  • 能否举例证明宋代到底有多发达?
    • 2024-05-29 06:51:18
    • 提问者: 未知
    成都、兴元(今陕西省南郑)、杭州、扬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建康(今江苏省...我们不要单看纸币出现了,其背后是完整的商业银行信用体系和金融交易制度化作为支撑的。...
  • **古代的科举制什么时候取消的?
    • 2024-05-29 08:45:38
    • 提问者: 未知
    1905年,**正式废除了已在中华大地上推进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至今已整整百年。千年古制,一朝改废。1905年成为**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废科举,立新学”,启动了现代**,也开启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