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不离不弃 2024-05-31 08:38:11
最佳回答
1、 婚清代至**,封建礼教盛行,男女授受不亲姻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而成,只讲门当户对,不管有无感情。民俗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叫花提挎篓(讨饭篓)”之说。且有一些封建愚昧的婚姻形式,诸如纳妾、就亲、抢亲、回头亲、指腹为婚、童养媳等。建国后,废除婚姻陋习,实行新《婚姻法》,男女双方自由恋爱,自主婚姻;领取结婚证书,即为合法夫妻。  旧时结婚,俗有“三茶六礼”之规,从说媒、合八字、送庚贴、看家、作揖、下聘礼、起媒、送日子、追接到迎亲、拜天地、喝喜酒、闹洞房以至新婚回门,来年送端阳等,礼节纷杂繁缛,且视婚姻为买卖,极力铺张,耗费钱财。 建国后,实行新式结婚。城镇青年男女大多自由恋爱,双方相互交往、了解,一旦感情加深,彼此爱慕、志趣相投,则确定关系,等条件成熟,即领取结婚证书,举行婚礼。多旅行结婚。亦有由组织或单位举行集体婚礼。  农村因传统习俗的影响及男女交往少,婚事仍多由媒人撮合,称“做媒”或“管闲事”。媒人视男女双方个人及家庭情况,若“般配”则找双方父母提亲,并初步征得男女本人同意,到一地点(多为集镇)见面,称“相人”或“相面”。若“相人”基本认可,之后定一日期,女子同亲眷(多为母、嫂)及媒人到男方家“看家”,男方备少量钱物赠给女子,称“打发”,若收,则表示确定关系,反之则为不同意。关系一经确定,双方开始往来。逢年过节,男方请女子到家,其中每年临近春节,男方要请女子吃“团年饭”。正月初二,男方要上女家给女方父母拜年。至结婚,一般要有一个过程,称“过脚步”:除“看家”外,须“作揖”,即定婚,男方送女方衣食之类的礼物。次为“起媒”,男方与媒人一同到妇女家,要回女子生辰,占卜,男方须送一定礼物;再次为“送日子”,男方送礼到女家,确定婚期。后为“过礼”,送礼物女家,但礼物一半重由男方带回。“过礼”时间视结婚时间而定:单日子(阴历)结婚,则在婚前一天;双日子结婚,在结婚前两天。男女双方婚龄一到,邻取结婚证书,举行婚礼。农村近年不经媒人说合而自由恋爱结婚的渐多。结婚时,城乡青年多步行或乘车到男家(或女家)举行婚礼,热闹而隆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多数男女在结婚之日乘小汽车在前,大卡车随后,披红挂绿,亮出多种电器、家俱,招摇过市。2、 丧  **城乡丧礼繁缛,**色彩浓厚。富贵官宦人家设孝堂、安灵牌,悬换联、竹幔,铺道场、做法事,超度亡灵。  **,旧丧祭仪式渐改,少数仍沿袭旧俗。送终:人将死,送堂屋停门板上,头朝里。子女亲属静立身旁,称“送终”。气绝,掉死者头朝门外,痛哭。烧10斤4两“落气纸”。后请人告知亲朋,称“把信”。入殓:人死当晚,请人为死者沐浴。男性死者则理发。之后穿衣,系“腰带”。“腰带”为白线,十岁一根,依年龄而定。穿着停当,装棺,称“进材”。棺内先垫火灰,用斗轧,再铺“纸钱”。入棺后,在棺底点长明灯。亦有在棺底置斗,内盛米,米中插枰,叫“夺气米”。坐夜:即“开吊”,在出殡前头一天夜晚,念悼词(祭文),吹奏鼓乐、燃放爆竹,绕棺、叩拜,至深夜。出殡:俗称“上山”,在坐夜之次日晨,孝子披麻戴孝,捧“骨殖棒”在前,亲属穿白鞋或系黑纱在后,一路锣鼓铳炮,拥棺至墓地埋葬。出殡后三日,夜半再到墓前烧纸,称“护山”。死后,每过七天祭奠一次,叫“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至“七七”上。满百日再祭奠一次,称“烧百日”。第一年春节贴白纸对联,第二年为黄纸,第三年贴绿纸,以示悼念。三年内,每逢死者周年日祭奠一次。上为农村丧葬之大概。城镇有所不同,丧仪较简,多以缠黑纱代披麻戴孝,以肃立鞠躬默衷肠代跪拜叩首,以追悼会代“坐夜”。上世纪60年代起改土葬为火葬者渐多。  近年亦有丧家大肆铺排,攀比“热闹”,宴席几十桌不等,大放哀乐,乐声与鞭炮齐鸣,非常热闹,且不乏**色彩。因此亦有人叹:“如今死人死不起。”3、 喜庆  民间生辰寿时及择基建屋等多喜庆,且礼俗各异。  生育 孕妇产后,女婿即持红鸡蛋、糖等礼品往岳父家“报喜”。岳父家以鸡蛋、婴儿衣物等回送。产后七天至满月,选定吉日,宴请亲朋以示庆贺,谓“做三朝”,亲朋多送礼物。婴儿满一周岁亲朋前来祝贺,主家设宴,若不请客庆贺,由母亲抱婴儿往娘家度过,称“躲生”。  寿辰 小孩过生日,家长多选十岁生日纪念,即“做生”,但往往不足十岁即行,俗称“做望生”,有吉祥之意。逢此生日,一般较热闹,亲朋馈送礼品,主家置酒席宴请,燃放爆竹。后逢生日,吃面条,为长寿面,取意长生不老;吃鸡蛋,取意一滚即过,日子顺畅,家中多备酒菜。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多整十岁做生,称祝寿。旧时祝寿,亲朋多送寿幛寿联、食品,燃放爆竹,子女跪拜。现今祝寿,亲朋多赠寿饼、长寿面和其他礼物。时逢寿日,庆贺者分而食之,有“吃寿面长寿”之说。有长辈健在晚辈不做寿的习俗。  择基建房 过去民间建房,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定门向,并选定“吉日”破土。今建房少数沿用旧习,大多注重房屋采光通风。建房檩椽、瓦搁就,即上梁。梁取香椿树为佳,次为柏树,上梁时,工匠高喊“上梁大发”,主家撒包子、糖果,建房者及围观者抢而食之。上梁之日贴对联,午餐主家摆酒席款待工匠及亲朋,此为旧俗,流传至今。房屋建成后,亲朋多馈赠礼物以示庆贺。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临安的民风民俗
    • 2024-05-31 11:26:54
    • 提问者: 未知
    临安文化既带有吴越文化重色彩,又呈现出浓郁的浙西区域文化色彩,民间绘画、根艺、石雕、民间故事、民歌、灯彩、耕织、竹编等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各种民间文艺在乡间活动频繁,於潜乐平为我国越剧的首演地,号称越剧第二故乡。  浙西大峡谷的住房  浙西大峡谷的山民大都把住房造在离地千米的山顶上。在龙井峡一段,12个行政村几乎全是倚山而居,大峡谷龙进桥乡一带,当地农民的房舍多数建造在绝对高差在数百米以上...
  • 什么是人民币升值请,通俗的的讲解一下
    • 2024-05-31 02:47:40
    • 提问者: 未知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
  • 离岸人民币是什么意思通俗一点?
    • 2024-05-31 00:51:15
    • 提问者: 未知
    人民币是什么意思:离岸币是指在中外经民币放款业务,交易双为非居民的业务称为离岸金融业务。2010年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人民币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出境,以个人小额纳入;产品以储蓄定息为主,基本是市场驱动;收益动力以人民币升值预期为主,开始向固定收益转变。
  •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是什么
    • 2024-05-31 07:29:08
    • 提问者: 未知
    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 **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民俗习惯
    • 2024-05-31 21:56:36
    • 提问者: 未知
    **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自治区。全**要的生活方式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生活,习俗固守**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 **有小集中、大...
  • 绍兴的民风民俗有什么?
    • 2024-05-31 23:42:11
    • 提问者: 未知
    绍兴相关民俗: 1、大禹陵风筝节,时间:3月22日-4月15日,地点:会稽山;2、会稽山樱花节,时间:3月25日至4月15日,地点:会稽山樱花林;3、兰亭国际书法节,时间:每年农历3月初3到4月,地点:兰亭;4、绍兴黄酒节,时间:每年10月;5、公祭大禹,时间:清明节,地点:会稽山;6、鲁迅故里...
  • 湖北陕西 名字的由来,民俗民风,当时**是如何管辖辽宁的
    • 2024-05-31 09:27:34
    • 提问者: 未知
    陕西:  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记载,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的封邑是以“陕塬”(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以东为“陕东”,由召公管辖,以西为“陕西”,由周公管辖。陕西的名称由此延袭至今。  三秦:  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所辖,所以陕西简称“秦”,沿用至今。秦朝灭亡后,项羽把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
  • 佛山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左右、急急急
    • 2024-05-31 21:11:33
    • 提问者: 未知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一、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
  • 鄂城的民俗文化
    • 2024-05-31 23:19:55
    • 提问者: 未知
    鄂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有名的“古铜镜之乡”以及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三国时期的吴王城、武昌楼,唐代的“怡亭铭”摩崖石刻,宋朝的“观音阁”…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到处洋溢着古代文明的奇风异彩。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公元221年,吴王孙权...
  • **族的民风民俗
    • 2024-05-31 13:48:23
    • 提问者: 未知
    **族喜穿素白衣2113服,一般为短衣5261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4102,用布条打结外加1653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