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际贸易中有关信用证欺诈的难点分析

布丁小班 2024-06-26 14:16:50
最佳回答
证欺诈的分类1假冒信进行欺诈假冒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有效的必备条件,而出自身虚假的信用证欺诈。假冒信用证欺诈行为依其表现特征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信用证缺少必备条款,如没有价格、合同号、目的港、正本提单条款等。(2)信用证条款前后内容自相矛盾(3)变造信用证,将过期失效的信用证涂改后伪造成未过期的信用证。(4)电开信用证无密押或电开信用证开头没有收报号、电传号,结尾没有回执。(5)拼写错误或不规范。(6)开证行并不存在或者假冒著名银行开证。(7)开证行的行名、地名与银行印签不符。(8)与我国银行已经建立印押关系,却使用第三家银行密押。(9)信用证金额较大,有效期短。2软条款信用证欺诈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申请人开立的信用证中附有“陷阱”条款,据此条款使开证申请人或者开证银行具有单方面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主动权,以达到诈取保证金,增加出口商的风险,使货款的收回完全依赖于买方的商业信用。“软条款”信用证从形式上看非常完备,但其所附条款对收益人来讲更具有危险性,如果收益人在审核信用证时未发现这些条款,肯定会钻进开证申请人设计的圈套。例如:在信用证中有这样的条款:“出口商出运货物以受到由开证申请人指定船名的装运通知为前提”,这样的规定是不现实的出口商根本无法做到。由于此种情况,使收益人陷于被动地位,信用证下开证行的付款承诺变为不确定。3货物不存在,伪造单据的信用证欺诈此种欺诈方式经常是由收益人与船东共同进行的欺诈行为,对被**的人的危害程度和危险性更大。**者根本没有货物,却和国内的进口商签订货物买卖合同,进口商在国内银行开出以自己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者在根据信用证上规定的条款来伪造有关的单据,这些单据虽然看似符合信用证要求议付行在议付时也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国内的银行根据单证一致原则,也会付款,最后进口商落得承担钱货两空的后果。4货物以次充好,骗取真实单据的信用证欺诈此种**方式是指欺诈人将不符合合同及信用证规定的货物 (以另外的货物、残品、次品、废品、垃圾)装船。由于单据签发人只看货物包装就可以签发提单,并不对货物的品质负责,所以**者可以顺利拿到真实的单据,在拿到单据后,凭单据即可议付,取得货款后,则不见了踪影。进口商发现货物与合同不符时,已经无力回天,造成巨大的损失。与前一种**方式相比,这种**方式中单据是真实的。5货物已装船,取得真实单据,货物被中途转卖的信用证欺诈这种**方式是所谓的出口商将货物装船后,取得信用证上规定的单据,得到议付行付款,同时由承运人(实际上是海事**者)将货物运往目的港以外的地方变卖,进口商和开证行虽然可以获得全套的真实单据,但是进口商却不可能得到所需的货物,还是会落得钱货两空的结果。6通过保函换取清洁提单的信用证欺诈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方式中,银行不会接受载有“货物破损、包装不良”等类批注的不清洁提单,银行只接受载有货物在装船时 “表面状况良好”的清洁提单。信用证的受益人为了从银行取得货款,与船东勾结,出具清洁提单。船东在此种情况下签发清洁提单,实际上承担着被追索的危险。所以船东会要求受益人出具保函,保证偿还其因签发清洁提单而受到的损失。对于船东和收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我们不在这里阐述,但无论如何,此种行为,都构成了对进口商来的欺诈,只不过是船东与收益人共同所为。7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的信用证欺诈这种**方式是由开证申请人与收益人共谋的信用证**方式。开证申请人(进口商)与受益人内外勾结,利用编造虚假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货物买卖关系,由“进口商”申请开立信用证,由 “出口商”向开证行提交伪造的全套单据,骗取银行付款之后,双方逃之天天,银行无从追回付款。这种**方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所谓的进口商利用某些银行在申请开证时,不是收取100%的保证金,而是给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据此为其开证。然后从事几笔真实的贸易,骗取银行的信任,给予其大额的开证额度。这时,所谓的出口商和进口商串通,由出口商以与货物实际价格不符的极高的价格将货物卖给进口商。进口商得到银行付款后,不付款给银行,却外逃与出口商分赃。此种欺诈方式虽然也是通过伪造单据的方式进行**活动,但与前述手段相比,区别在于前者出口商自行伪造单据,骗取进口商的货款,受害者是进口商。后者是进口商与出口商内外勾结,共同骗取银行货款,受害者是银行。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国际贸易的统计分析指标
    • 2024-06-26 10:19:10
    • 提问者: 未知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
  •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 2024-06-26 19:25:12
    • 提问者: 未知
    问题1:a要求b支付仓储保管费及其他费用应予以成立.因为是b违约在先,a可以先履行抗辩权,要求其赔偿.问题2: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货物在离开出口港以前的质量是完全符合合同要求的情况下,b的索赔要求不成立.这涉及到国际贸易的问题,在国际贸易术语中fob是最常用的,据2000年通则在fob下, 卖方义务: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2.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和其他官方许可,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 2024-06-26 03:41:38
    • 提问者: 未知
    索赔 1.卖方对货物不符合规定负有责任且买方按照规定,在检验和质量保证期内提出索赔时,卖方在征得买方同意后,可按下列方法之一种或几种理赔: a.同意买方退货,并将所退货物金额用合同规定的货币偿还买方,并承担买方因退货而蒙受的一切直接损失和费用,包括利息、银行费用、运费、保险费、检验费、仓储、码头装卸及监管保护所退货物的一切其他必要的费用。 b.按照货物的质量低劣程度、损失程度和买方蒙受损失的...
  • 求3道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计算题
    • 2024-06-26 16:22:39
    • 提问者: 未知
    1、(1)cifc5=cfr×(1-5%)/(1-110%×保险费率) (2)cfr=cif×(1-110%×保险费率) (3)cifc5=cif/(1-5%) (4)cfrc5=cfrc3×(1-3%)/(1-5%) 2、换汇成本=1800×(1+17%)/(500-70-6.5-15) 3、用上面的第(4)公式 cfrc5=1000×(1-3%)/(1-5%)
  • 国际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2024-06-26 13:54:08
    • 提问者: 未知
    国际保理是为国际贸易d/a、o/a方式提供的一种集财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1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资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文章主要分析了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方式...
  • 国际贸易中采用信用证结算的利弊
    • 2024-06-26 06:22:51
    • 提问者: 未知
    信用证结算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作用       1. 信用证结算解决了贸易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首先,信用证使用的前提是买卖双方缺乏相互满意的信任基础,需要借助银行信用实施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结算,由银行出面担保,只要卖方按合同规定交货就可拿到货款,而买方又无须在卖方履行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前支付货款。这种支付方式使不在交货现场的买卖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同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重新找回了“一手交...
  • 国际贸易信用证的作用是什么
    • 2024-06-26 06:58:04
    • 提问者: 未知
    1、对进口商的作用 确保取得出口商履行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63032卖合同的证据。进口商填写开证申请书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将买卖合同条款转化为对出口商(受益人)提交单据的要求,因此进口商申请开证时可以通过控制信用证条款来约束出口商交货的时间、交货的品质和...
  • 国际贸易中信用风险如何防备
    • 2024-06-26 20:39:31
    • 提问者: 未知
    最简单的,参加出口信用保险。
  • 国际贸易合同的特点有哪些
    • 2024-06-26 13:52:25
    • 提问者: 未知
    国际贸易合同的特点:国际性,合同的标的物是货物,即有形有产,而不是股票、债券、投资证券、流通**或其他财产,也不包括不动产和提供劳务的交易。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货物必须由一国境内运往...
  • 汇票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 2024-06-26 18:25:57
    • 提问者: 未知
    汇票 国际贸易结算,基本上是非现金结算。...在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背书转让为汇票的贴现,即远期汇票经承兑后,尚未到期,持票人背书后,由银行或贴现公司作为受让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