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陷阱

王家肉肉农场(评论里留言优先回赞 2024-06-03 10:50:02
最佳回答
长,希望看完对你有所帮助一、招聘第一大虚假职位信息 1、以招聘之取个人信息 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2、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 应聘单位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对此类招聘,求职者权当作是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 3、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牢牢到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二、招聘陷阱第二大类: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 1、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对这种骗术,动脑稍加思考就应有所怀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及其它非法机构。 2、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1)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尽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或者试行一个月后重新规划。(2)应聘时多个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还是十三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吃了哑巴亏。 3、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求职者虚荣心的作祟是遭遇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 有很多学子及应聘者在找工作时接连遭遇招聘陷阱,不是要交培训费就是要交押金,不要工作还没着落,冤枉钱却花了不少。所以,**质量万里行再次提醒求职者:施才华、找工作、求发展虽然心切着急,但一定要瞪大眼睛想想清楚,小心“招聘陷阱”。保护好个**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先交200元押金,回去等录用通知,结果却是音讯全无。这样的陷阱在求职过程中屡见不鲜。一份调查显示,70%的人在工作之时遭遇过骗局。打工也要打假,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骗局不得不防。 你中过哪些招? “保证金”骗术受害者居首 收取保证金、提供虚假职位信息、假借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以招聘为名推销产品……求职陷阱无处不在,招数也层出不穷。 智联招聘和新浪招聘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最容易让求职者中招的骗术,是在招聘时以各种名义收取保证金或押金,然后巧立名目不予退还。28.16%的受调查者承认,自己曾经在求职中遭遇过这类骗局。其它依此是虚假职位信息(17.37%);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14.21%);以入职培训名义骗取费用(12.11%);不按规定提供有关保险和福利(11.05%);招聘是假,卖产品是真(6.32%);以能力考核的名义骗取免费劳动(6.32%);打着“**”的旗号实为**服务(2.37%);单位突然人间蒸发(2.11%)。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的建议是,凡是简单聊两句,草草应付面试后就说你被录用的招聘,往往重视的是你的财而不是才。一般他们的理由是,一旦求职者临时反悔,造成的损失应该由求职者分担,但求职者往往在交钱后就被告知招聘职位已经满了,但钱也不退还了。另外更加隐蔽的收费还包括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等等本应是用人企业承担的成本。求职者需要注意的是,**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收取押金、保证金、集资等作为录用条件,因此遇到这类情况,求职者需要谨慎考虑。 哪种骗局最可恨 “试用期”骗局人人喊打 最让人难以防备的职场骗局,是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后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却不必负任何法律责任。调查显示,这也成为求职者最为痛恨的一种职场骗局(20.26%)。此外依此是打着“**”的旗号实为**服务(16.84%);收取保证金、押金(15.26%);单位突然人间“蒸发”(12.11%);虚假职位信息(11.32%);以能力考核的名义骗取免费劳动(8.42%);招聘是假、卖产品是真(5.53%);以入职培训名义骗取费用(5.53%);不按规定提供有关保险和福利(4.74%)。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分析,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之所以令人切齿,主要是它的形式比较普遍,而用人机构往往振振有辞,将没有通过试用期的责任推到求职者身上。 这类骗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无奈之举,从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继续招聘同样也不会熬过试用期的新人,周而复始,降低成本。面对这样的招聘,求职者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应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同时也要考察一下该单位现在用人的情况,如果人来人往,怨声载道,还是吸取前车之鉴,另寻明主的好。 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才半年合同,试用期却有3个月。试用期本意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期限。但是一些单位为了减低用人成本,利用试用期的低薪“了解”得没完没了。其实关于试用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早已做了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少于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长于6个月但短于1年,试用期不超过30天;劳动合同长于1年但短于2年,试用期不超过60天。 骗子无孔不入 哪里是“求职安全港” 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开求职骗局?在你遭遇的招聘骗局来自哪里的调查中,直接来自用人单位的占据了(27.89%);来自职业介绍所的有(25.79%);来自网络招聘(23.16%);大型招聘会(14.21%);咨询公司(8.95%)。相对而言,通过现场招聘会和咨询中介公司,遭遇陷阱的几率比较小。 在几大求职者常用的求职方式中,现场招聘会的受骗几率较小,但因为太过杂乱,求职成功率低,很难成为求职者首选的求职方式。相对而言,网络招聘虽然以免费浏览申请、大量的职位信息、随进随入的方便性和个性化的搜索、查询功能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和招聘企业,但由于覆盖面过广,提供的职位可信度和有效性也遭到了众多非议。而职业介绍所出现的问题则更为普遍,许多非正规职介所混迹其中,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能开张,让执法部门防不胜防。被骗者即使单独投诉,受骗金额达不到认定**罪的标准,**也无法立案,因此建议求职者去**门开办的非赢利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寻找机会。 大多数人自认倒霉 求职者权益谁来维护? 奇怪的是,虽然大多求职者对职场骗子深恶痛绝,但是调查发现,32.66%的求职者对此却往往自认倒霉,不了了之,40%的人也仅仅向亲朋好友发发牢骚,采取行动捍卫自身权益的人寥寥无几。 在求职过程中受骗后,总是将责任归于自己糊涂,与其四处申诉,不如继续把精力放在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大多求职者之所以对职场骗局不了了之,还是因为找工作四处奔波后已身心疲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免更多麻烦。特别是外地求职者,更是对此缺乏勇气。因此,劳动监察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权益的监督,才是彻底铲除职场骗子的主力。而对广大求职者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作为求职者虽然不能放过一个机会,但面对鱼龙混杂的求职市场,对于轻而易举的职位诱惑,伸手可得的高薪机遇,还是得小心翼翼。 每年五六月份,正值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多年来寒窗苦读,终于到了得以展现自己能力之时,他们无不全身心地投入求职的人海中。然而,由于高校扩招、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已不容乐观,而五花八门的招聘陷阱更是无处不在。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招聘陷阱确实不少。 陷阱一:高职诱惑 作为应届毕业生,需要把个人资料公开于各大招聘网站上,以求得用人单位的赏识。未曾想,这却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机会。 记者在采访北京青年**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时,她向记者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竟然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简历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招聘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小薛所学的专业是“网络编辑”,与保险业没有任何关系,而不善言谈的小薛竟然被业务经理夸成了“他见过的最适合做保险的毕业生,不做保险将是终身遗憾”。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据小薛称,此类情况她的同学也遇到不少。前不久,一家名为“华表服装”的公司给学校发来招聘通知,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很多同学都去了,结果就是招业务员,工作是销售服装…… 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业务员都是到各招聘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陷阱二:骗培训费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 记者采访应届毕业生小刘同学时,他告诉记者,上个月他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该公司参加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培训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气愤不已。 值得毕业生注意的是,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陷阱三:“皮包公司” 毕业生小李收到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被通知去面试。由于小李并未向该公司投送过简历,他怕遭遇“皮包公司”,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小李惊讶的是,当他用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该公司提出的给求职毕业生的待遇异常优厚,而招聘信息中对于学历的要求竟然是中专以上即可。该公司以低学历招聘求职毕业生,却提出付相当高的工资,值得怀疑。经其向工商部门了解,该公司已不存在。该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 对此,求职毕业生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毕业生要勇于说“不” 一些受骗的毕业生认为,针对招聘陷阱,相关部门应负起责任,杜绝毕业生受骗。某高校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高老师说:“**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如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求职毕业生就要勇于说‘不’。一个遵纪守法的单位才能有发展前途,如其不遵守**的规定,对其向求职毕业生许下的承诺也应打个问号。如今毕业生找工作较难,就业压力较大。但毕业生在主观上还是要保持冷静,才能客观地审视对方的情况。” 诸如此类的招聘陷阱数不胜数,希望广大应届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真假招聘的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取得面试资格,切忌因一时求职心切而上当受骗,以免落入形形**的招聘陷阱。 近年来,大学生求职被骗案件屡有发生。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讲好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找个借口拖延一下,拖到学生开学时,老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警方提醒广大同学,打工切忌赚钱心切,特别要警惕四种骗局。 先付押金型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临时苦工型 一些小公司特别是个体建筑承包者故意将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交给学生,又不与他们签订合同,一旦发生工伤等情况,学生往往索赔无门。 **、**型 学生到公司后被连哄带骗地先买下一些货品,然后公司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并用高回扣作诱饵。 模特、特种行业型 这类招工通常称招模特或参加歌星、影星培训班,然后要学生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而予以拒绝。也有的是以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同学们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 警方提醒,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谨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遇有不明问题,充分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不贪占便宜,发现**行为要及时报警。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房屋包装修中有哪些陷阱?
    • 2024-06-03 15:34:55
    • 提问者: 未知
    1、打勾槽壁 现象:埋地管道必须要在墙体和地面上开槽,才能把管道埋在地下。一小部分工人在装修过程中的野蛮施工,不仅破坏建筑承重结构,还可能会造成附近管道损坏。温馨...
  • 贷款合同中通常会有哪些陷阱呢?
    • 2024-06-03 23:46:21
    • 提问者: 未知
    陷阱一:银行免除自身责任 格式合同中对贷款人责任提及较少,合同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陷阱二:加重购房者责任 银行基于风险控制,合同中提及购房者违约的...
  • 大学生暑期兼职的遇到的坑有哪些?
    • 2024-06-03 11:43:35
    • 提问者: 未知
    大学生暑期兼职的遇到的坑有哪些?暑期,兼职,大学生 这方面的法规不健全,坑就一直有。擦亮眼,多咨询,免落坑。暑假期间,找一份兼职可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是不少大学生暑期的选择。...
  • 买二手房注意哪些陷阱 这些陷阱不得不防
    • 2024-06-03 07:00:34
    • 提问者: 未知
    陷阱1 房屋买卖前,验证产权证是买房人一般都不会忽略的环节,但产权证的真实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考 虑的。最直接、有效的防范方法,是到房地产产权登记部门进行查询,核实产权的真实性。陷阱2 出卖人具有合法处分权,是保证“二手房”买卖行为合法有效的基本条件,否则可能导 致买卖合同无效...
  • 移动学习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有哪些?
    • 2024-06-03 07:13:41
    • 提问者: 未知
    鑫日科ceo刘俊锋指出:
  • 大学生贷款买iphone 频频落陷阱
    • 2024-06-03 18:13:51
    • 提问者: 未知
    大学生贷款;学生贷款;贷款买手机;大学生贷款买手机;大学生贷款买电脑;大学生贷款买iphone;贷款违约金高额;贷款滞纳金;贷款逾期;贷款合同;大学生**贷款;大学生学生证贷款;...
  • 购买学区房有哪些陷阱?
    • 2024-06-03 06:23:05
    • 提问者: 未知
    陷阱二:买下学区房就有入学名额 买下学区房就有入学名额吗?事实上并没有你所想像的这么简单。在房东将学区房卖给你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套房子下面还有没有多余的入学名额,...
  • 当代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
    • 2024-06-03 20:56:02
    • 提问者: 未知
    当代大学生在求职工程中会遇到哪些风险呢!大学生刚出学校踏入社会,很多社会经验都没有,很容易上当受骗的,那么首先我们就要注意人身安全,人身安全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最好不要单独行动,或是去非常偏僻的地方,其次是财产安全,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不要相信一些不正规的**!在求职过程中,只要避免这...
  • 使用**都会遇到哪些陷阱
    • 2024-06-03 14:43:55
    • 提问者: 未知
    那么**有哪些陷阱?下面华律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1。不激活也可能产生年费很多人以为**办下来只要不开卡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事实并非如此。...
  • 留学中介陷阱有哪些?
    • 2024-06-03 19:23:58
    • 提问者: 未知
    海外留学中介陷阱调查之三—赴美留学谨防中介全程主导 ...但有些中介在帮客户申请期望学校的同时,往往会将一些比较好申请、但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推荐给客户,这种学校100%能...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