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只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诸葛亮却要选择带兵北伐?

丶偶然o 2024-05-05 04:36:53
最佳回答
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后出师表》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了五点疑问:蜀汉实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天天高谈阔论,能不能取得胜利?打天下不冒风险行不行?天下有没有不败的将军?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谢了,拿什么来争天下?为了解决这五个问题,他诸葛亮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对于诸葛亮不惜国力,以弱对强,坚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诸葛先生不可能从坟里爬出来和执不同看法的人辩论,功过是非,任由你们评说。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顶尖的**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也绝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总的来说,北伐是诸葛亮的理想,是诸葛亮一贯战略思想的体现,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高招,是蜀汉政权存在的理由,是选拔人才的捷径。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一、北伐是诸葛亮的理想 诸葛亮是个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的“忠、孝、礼、义”思想已根植在诸葛亮的心灵深处。什么是“忠”?忠于汉室正统,忠于刘汉王朝,这是最大的忠;什么是“礼”?维护汉室正统是最大的“礼”。所以他选择刘备,与“**”曹操势不两立。 诸葛亮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抱负就是做一个管仲、乐毅一样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与正统为敌的枭雄。做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他有义务维护汉朝统治的正确性,在维护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隆中对》中,他对刘备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也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可是天下事并不总是如诸葛亮的心意。曹操通过“挟天子令诸侯”,占领了制高点,实力强大;东吴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而蜀汉政权偏居西南一隅,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无法与曹操甚至孙权相比。英雄怎么会被逆境吓倒?诸葛亮坚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尽瘁,正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百折不挠的写照。**历史中,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很多,他们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犹如飞蛾扑火,冲向光明。哪怕这个理想实现起来很困难,他们也决不退缩。他们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努力过,奋斗过,终将不悔。再说世事多变,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你可以说他们顽固,可以说他们迂腐,但你不得不为他们的精神感动。 二、北伐是诸葛亮一贯的战略思想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是诸葛亮早就设计好的战略蓝图。我们分析一下诸葛亮的北伐路线,可以发现,他的目标都是出秦川,争陇右。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决战,而是要占领关中。因为关陇地区对蜀汉政权来说太重要了。 秦陇地区,是蜀汉的门户,得到这一地区,则“魏不能越剑阁以收蜀北,亦不能绕阶、文以换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国中,客观的说,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仅有益州一州之地,无论人口还是财政,都十分脆弱。为了扩张国力,诸葛亮只能不断的进攻,夺取更多的地盘。秦陇地区人口众多,又远离曹操的心脏,归附曹操时间又不长,曹魏的统治尚未稳固,是蜀汉的第一选择。秦陇地区是刘邦兴起的基地,也是秦国的大本营,开发时间很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粮食基地,粮食是一个**的根本。蜀道之难闻名天下,诸葛亮一直想夺取秦陇地区,将这里建成攻击曹魏的大本营。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蜀军之所以屡次失败,是因为蜀军步军多,骑兵少。古代战争中,骑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机动力量,战斗力远胜步军。(战马)蜀地多山,且不产马,如果能够夺取秦陇地区,利用这里的马匹,建设一支强大的骑兵,对兴复汉室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诸葛亮固执的向秦陇发动进攻,也是基于上述原因。三、转移蜀汉国内矛盾的需要 刘备集团是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益州的,蜀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易中天先生说过,汉内部有三个集团势力,分别是刘备代表的荆州集团,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团三个利益集团。这三个集团中,荆州集团势力最大,它联合本土的益州集团,打压东州集团,获取更大的利益。(蜀汉群臣分集团)但是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之间,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刘备死后,再也没有一个能用个**威压制三个集团的人了,此时的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实际决策者,如何平衡三个集团的利益,如何调节三个集团的矛盾,是他无法回避的问题。诸葛亮作为儒家人士,治蜀采用法家之术,以严刑峻法治国,可以说就是平衡三个集团的需要。诸葛亮以法律来约束三个集团,对三个集团基本上一视同仁,甚至对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较为放任,也是为了统治的稳定性。从国力上来说,蜀汉是个弱小的政权。诸葛亮也承认,“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之,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诸葛亮认为,只有主动进攻,调动曹魏,才能产生时机,消灭曹魏的有生力量。即使不能消灭它,也能消耗它。这种以进为主的政策,至少在诸葛亮时代保证了蜀汉国内的安全。 **有句古话,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只有让**牌战争状态,才能用战争时期的作法和法律来实行治理,用战时法来管控国内的那引起利益集团,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对外矛盾上去,从而缓解国内矛盾。(唯有打)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因为蜀汉的实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 四、是蜀汉政权正统地位的需要 蜀汉政权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将“光复汉室”当做自己的口号,这也是诸葛亮的理想。《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性质做过说明:“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说明对于曹魏政权,蜀汉是与之不共戴天的。 在当时蜀汉的老百姓看来,消灭曹魏,恢复汉室,是蜀汉政权的任务,也是它的责任。(刘备的蜀汉被看成续汉正统)如果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谈何正统?这样做必然是民心尽失,又何以立足?如果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留给蜀汉的只有“人和”这一种选择了。如果蜀汉连“人和”都失去了,拿什么来和曹操、孙权抗争?蜀汉政权的正义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会受到怀疑,又怎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所以无论是从蜀汉政权正统地位的需要,还是从诸葛亮毕生的理想信念出发,北伐都是诸葛亮必须的选择,也是他无悔的选择。 五、通过北伐发现人才,寻找接班人 我们知道,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依靠他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无异痴人说梦。虽然现在有人为阿斗**,认为他大智若愚,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个没有多大志向的家伙,也许他不是坏人,但他绝对不是能够横扫天下的雄主。那么,诸葛亮就要考虑尽可能多的发现人才,寻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后接过自己的接力棒,让蜀汉政权获得生存空间。蜀汉国内的人才储备是不够的。虽然《三国演义》对蜀汉大力褒扬,可是诸葛亮北伐时,所谓的“五虎大将”已经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将领除了魏延(其实魏延严格来说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陈,关兴、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将军,谈不上杰出的将领。所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诸葛亮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是个大熔炉,而战争又是最锻炼人的。只有通过战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才能实现权力的交接。这也是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十分注意的问题。所以他发现姜维后,十分激动也就可以理解了。诸葛亮将姜维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将毕生的本领都传授给他,终于让姜维成为诸葛亮之后蜀汉的**。除了姜维之外,蜀汉政权中的蒋琬、王平、张凝、吴班等人都是在北伐过程中不断成长出来的将领,虽然他们比不了老一辈名将,但也为蜀汉政权的生存贡献了全部的力量。咱们再回过头来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会是什么结果?如果蜀汉不对曹魏进行无何止的骚扰,双方都有一个和平和发展时期,那双方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为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财力,魏国都甩汉几条街。一旦让魏国实力发展到蜀汉根本没办法望其项背的状态,那蜀汉的灭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是诸葛亮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也是一把双刃剑,蜀国的国力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可以说越打下去,越会**。这就是诸葛亮矛盾之处,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说过,这是“惟坐而亡”和“伐之而亡”的区别。如果灭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奋起一搏呢?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一个**可以在一场战役中以弱胜强,但很难在战略层面做到“以弱灭强”。历史告诉我们,这种“以弱灭强”虽然发生过,但是建立在强大的一方屡出昏招,自己作死的基础上的,比如刘邦胜项羽这是这种情况。但是在诸葛亮所处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生的。因为诸葛亮面对的敌人,不是项羽这种草包,而是曹操和曹丕、曹睿,无一不是明主。这是诸葛亮的不幸,也是大汉气数已尽的历史定律。 参考文献:张大可《三国史研究》 《三国志》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诸葛亮要不五次伐魏,蜀国会是什么结局?
    • 2024-05-05 22:25:37
    • 提问者: 未知
    蜀汉还是会灭亡。蜀汉国力比魏国弱。双方和平发展的话。结果就是魏国越来越强。比如大家的资产都是10年翻一倍。资产一百万的和资产500万的在十年后就变成了200万对1000万十年后,虽然还是五倍的...
  • 周武王为什么出兵伐纣
    • 2024-05-05 13:12:54
    • 提问者: 未知
    “武王伐纣”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体事实如下:大约公元前1046年或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联合羌、巴、蜀、庸、髳、彭等方国部落,共同讨伐商朝的君王帝辛(周人称之为“纣王”),在进军到距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时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和商军决战。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放火**而死。周武王占领商都,宣告商朝的灭亡,周王朝建立。“被邪恶”的纣王“纣王”...
  • 周瑜为什么要视诸葛亮为敌呢?
    • 2024-05-05 03:47:05
    • 提问者: 未知
    可以说,周瑜是东吴江山的合伙人,和鲁肃一样都是股东。周瑜25岁时,孙策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拉着孙权的手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吊君弘才,文武筹略;...
  • 如果给诸葛亮无限量的钢镚(一块钱),北伐能成功吗?
    • 2024-05-05 20:50:41
    • 提问者: 未知
    诸葛亮可以拿着无限量的钢镚把知乎买下来,然后在知乎以提问的形式招兵**,知乎热榜会被以下问题占据:…
  • 诸葛亮死后魏国为什么不灭蜀国?
    • 2024-05-05 11:52:55
    • 提问者: 未知
    蜀汉从诸葛亮开始一直北伐其实都是被曹魏逼的,如果不北伐蜀汉早就被灭了,首先曹魏的地盘大,各地人才远多于蜀汉和东吴两国,如果不北伐凭借曹魏的...为什么汉中督会延期,...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或潼关呢?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优于诸葛亮的先攻占陇右?
    • 2024-05-05 21:06:26
    • 提问者: 未知
    出兵子午谷可以威震长安,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况且魏延要的兵力也不多(...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 如何评价诸葛亮?
    • 2024-05-05 12:26:17
    • 提问者: 未知
    东晋还特意追封孔明为武兴王,亦是史上首次追封孔明王爵。王羲之也评价诸葛亮之才是真正的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处世面面俱到。三、** 刘备死后,四十三岁的诸葛亮,...
  • 诸葛亮既知天时,为何北伐曹魏时火灭上方谷?
    • 2024-05-05 07:21:49
    • 提问者: 未知
    马岱带领的士兵少,没有阻止住司马懿逃跑。司马懿率领大军同魏将郭淮、孙礼把想夺取渭南的蜀军击退,司马懿烧断浮桥,占领北岸。诸葛亮在山上看见司马懿父子被魏延引入谷中...
  • 诸葛亮为什么穷其一生都在伐魏?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 2024-05-05 09:52:28
    • 提问者: 未知
    和股市上的股民买股票是一回事,开头是这么想来着,后来是被套了。...上方谷一役,司马懿己入绝境,奈何天降大雨,使得魏国绝处逢生,诸葛亮叹息天意助曹不助汉,从而心灰意冷...
  • 诸葛亮讨伐孟获时蜀汉国内空虚,魏吴两国为何不趁机偷袭?
    • 2024-05-05 02:02:35
    • 提问者: 未知
    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五月,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这一年六月前后,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