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微为什么说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

-Zùlālé 2024-06-16 01:38:53
最佳回答
我来回答: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孔明出山后,司马微曾经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就是“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现在无法考究这话是不是历史上司马微真正说过的(如果是司马微说的,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战略眼光及谋略不同凡响的人),或者更大概率是这本书的作者自己加进去的(更加衬托孔明有神鬼莫测之机,但是人不能逆天,有一种悲剧色彩)。现在就历史情况来分析下为什么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得其主顾名思义,得其主就是选择了自己人生事业方面最最适合的那个人进行跟随,诸葛亮与刘备在历史上就是君臣的典范。首先,历史上刘备以枭雄之姿转战天下数十年寸土未有,但仍不失其英雄大志,可见这是一个有很强能力且具有极强好胜心的人,事业虽然屡屡挫折,只能说碰到了比他更厉害的人而已。而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以贤臣典范流传的,拥有超强的战略眼光,极富治国之才,这些都是刘备所不曾拥有的。两个人就像硬币的两个方面,缺了一半都是不完整的,合在一起正好互补。刘备长于军旅,善于临阵指挥,又礼贤下士,在士族中有很强的威望及凝聚力;诸葛亮长于战略,善于理财治国,又忠心耿耿,以一己之力维持蜀汉数十年发展。这两个人在一起,不但在才华、品德等各方面互相补充,更是古今难得的君臣之间的典范。所以说孔明得其主,因为刘备需要诸葛亮的才华,且能使诸葛亮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诸葛亮舍刘备而去其他,顶多也就是个普通的朝臣而已,不一定能拥有在刘备集团所具有的那种人生舞台。不得其时刘备君臣都是以恢复汉朝一统天下为终极任务的,但可惜,诸葛亮出山之时,天下已大定。曹操虎踞中原,占有当时天下领土、人口、经济的绝大半,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虽然在赤壁兵败,但只能迟缓其统一进程而已。吴蜀两国一在江南,一处西川,终三国之世未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中获得尺寸之地,不是两国不想,也不是两国缺乏人才,而是客观实力决定了一切。在那个年代,北方的中原地区是**的经济、**、文化等的核心区域,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发展一般都是由北向南进行的,南方无论是军事经济上大部分处于弱势,无力北伐(历史上只有朱元璋曾做到过,但元末的时候南方在经济实力上远远强于北方)。所以官渡之后,曹操一统北方,基本上在北方没有大乱的情况下,其他割据政权很难有能力撼动其统治,全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每每读来,都令人感慨良多,自古英雄虽多,如意者十之一二而已。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