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夜观星象,下一句还说什么才显得很有

补脑夜宵 2024-05-31 12:35:11
最佳回答
昨夜我夜观天象,紫气西散,牛斗冲天狼,紫微星泛红,奎胃星入中宫,掐指一算,便知今日blablabla……古人重视对于天象的研究。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古代天文星座图我们祖先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时,就已经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时间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运动,使人类形成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 “日”,也产生了"天"这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大约在商代,古人已经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后、下午、黄昏和夜晚这种粗略划分一天的时间概念。北斗七星那么,古人是如何夜观天象了解这些规律的呢?其实,自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对天时变化特别敏感,“靠天收”,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重要,渔民也需要掌握潮汐的规律,这就要求相当准确的历法指导,而历法的准确程度,则与天文观测的精确程度息息相关,天文学首当其冲成为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学科。经过长时间夜观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古人终于发现星座移动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和地球上气候变化相吻合的。所以在4000年前**的古书《鹖冠子》,曾有这样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随着四季推移,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每当斗杓东指,大家就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农民可以开始准备播种了。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时代,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