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喵小姐对话框 2024-06-05 17:26:32
最佳回答
关键词:“泡沫”经济 金融危机 累积公债余款 复合萧条  教育投资论 剩余价值率和积累率 市场经济 一揽子对策  简介:日本,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之一。二战结束后,经济崩溃,百业萧条。在美国的援助和扶持下,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积极学习引进欧美的科学技术,使日本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5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至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跃居世界第二。80年代后期,日本发生极其严重的经济“泡沫”。进入90年代以来,“泡沫”经济破灭,金融危机严重,经济回升乏力,政局变动频繁,已失去了赶超美国和西欧势头。但其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二的地位仍未动摇,对世界经济的进展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篇 探索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之因  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二战中,日本遭到了惨败。战争使日本丧失了235万人口,战争中所侵占的**、南库页岛和我国**、东北等殖民地也随之丧失,本土大部分城市遭到毁灭性轰炸。此时日本经济已经崩溃,由于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量失业,特别是军需工业中至少有50%以上工人被解雇。同时复员军人和海外撤退人员蜂拥而入,战争结束时失业人数猛增到1300万。战争期间**为筹措军费,曾发行大量赤字公债。1944年以来,累积公债余款已超过当年度的国民收入。战争结束,中央银行为了救急又大量发放贷款,使货币过量与物资奇缺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当时日本学者形容日本前途是“迷雾茫茫、昏天暗地”。日本经济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仅花了10年时间,就得到了迅速恢复。到1955年,日本的工业生产、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都超过了二战前或恢复到战时的最高水平。进出口贸易分别恢复到二战前的90%和72%,国际收支出现了2.8亿多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达9亿美元。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财政金融形势也明显好转。  我认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实行战略转移,采取了适应国情、国力的战略决策。二战后,吉田茂**委托一批专家学者,对日本经济的出路进行研究。在《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报告中提出了经济立国的方针,并指出,只有确立走经济立国的道路,才能使日本经济得到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先后在煤炭、钢铁、电力、化肥等基础工业和运输业(铁路、海运)进行恢复,并成立金融业对生产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生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些部门的迅速恢复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廉价的动力、原料和运输手段,从而又带动和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恢复。根据日本缺乏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特点,大力引进技术水平高、能耗小的实用技术。  2、以美国为模式的**改革。二战后,以联合国名义进驻日本的美国占领军当局,为了“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和把日本完全纳入到美国**经济体系之中,同时,也由于当时国际**力量的强大压力,推行了旨在消除支撑日本**势力的**机构和经济基础的政策。  3、美国的援助。二战后,美国为彻底铲除日本****力量,削弱垄断资本,推行了非军事化的**改革。不久,时局发生了变化,**与美国对峙。于是美国改变了对日方针,将其纳入美国在远东的**战略体系,从而放松对日本的限制,而改为扶植,希望日本成为抗击**主义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还通过“战领地区救济基金”和“战领地区经济恢复基金”进行援助。从1946-1951年以各种方式共援助21.8亿美元,占同期日本进口总额的40%以上。美国的援助以粮食形式支付,占出售所得款项的40%用于购买石油、化肥、棉花等急需的生产资料和加工出口的原料,这些对于缓解当时日本国内的粮食危机和发展经济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4、**战争刺激。1950年6月**战争爆发后,日本顿时成为美国进行战争的军事基础和作战物资供应地。这种迅速膨胀的“特需”给日本创造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出口贸易,使得各个工矿部门都活跃起来。  二、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1955年日本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但与欧美**相比其经济实力相差甚远。其时,国民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仅为美国的6.7%,联邦德国的56%。人均国民收入为194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排名第34。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都相当落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0%,出口商品中,轻工业品占62%。整个科学技术水平比欧美要落后20年,而在1956年-1973年间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9%,翻了4番,增长了16倍。这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日本已于70年代中期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也实现了专家化和科学化,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正是这种二战前没有得到切实发展且极不成熟的重工业在以后的20年得到充实和发展,才使得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大国。  重化工业一经进入正式发展阶段,很快就唤起了轻工业时期埋没的国民力量,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能为国内各类产业提供各种最适用的价格较低的钢铁原料、机械设备等产品和各种化工产品,并使技术熟练进而独创。  **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加强,突出表现在大力扶植重化工业、新兴产业和出口产业。在税收、贷款、产业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还表现在,严格限制外国货物和外资进口。日本**规定,除随先进技术进口的先进设备必需的原材料外,其他凡属整机和制成品的进口均在严格限制之列。日本对本国产业的保护期定得相当长,只是在本国产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之后才逐渐向国外开放市场。直至今天,日本的稻米市场仍然固若金汤,这是日本农业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培养国内科技力量。在制定了重化工业方针后,为促进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引进科技占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人明白,一个经济上落后的**,要想后来居上,必须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作为自己前进的起点。大规模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仅极大地推进了重化工业,也使日本的其化产业和后来的半导体、通讯等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技术引进相配合,日本**扩大教育投资,培养科技人才。日本**在1960年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就强调指出“振兴科学技术的根本,则是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培养人才”。60年代前后,日本盛行“教育投资论“,把人看做资源,而教育则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于是把人才开发和教育事业纳入经济计划。真可谓是90年代出现的“知识经济论”的先声。在搞教育的投资上,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  3、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积累。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日本固定资产投资从1778.4亿日元增加到25546亿日元,15年间增加了13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每年都在1/3左右,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固定资产的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学这4个部门。  日本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日本工人的工资率长期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因而有很高的剩余价值率和积累率。二是企业外部投资,如储蓄转化、私人直接投资、财政支持和外资注入等,这些来源都比较丰富。日本的个人储蓄率很高,1964年-1973年间,个人储蓄率达12.8%(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则不到10%),形成相对丰富的银行可贷资金。日本**鼓励私人投资,对私人投资所获的股息红利免税。日本的军费开支很少,每年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财政收入中也只占5%-7%,尤其是在经济总量扩张之后,所占比例更显得相对减少。因而能够集中较多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60年代**投资一直占国内总投资的24%左右。在1956-1973年,日本共引进外资269亿美元,直接贷款和外国股票占投资总额的89%。  4、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日本系统引进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与本国的传统经验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科学的、高效率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先进技术被并称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车轮。日本独特的经营管理制度可概括为“三大神器”,即①终身雇佣制;②与学习相结合的年功序列制;③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只要企业不倒闭,本企业职工就可以在本企业工作。而企业也关心职工的利益。职工工资可根据自己工龄逐年增加;企业不随意解雇员工等等,形成了企业的凝聚力。使职工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  5、二战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布局对日本极为有利。日本是自然资源极为缺乏的**,除了淡水之外几乎什么都缺乏。发展重化工业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燃料都要从其他**进口。二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各国大力开发并出口资源,尤其是石油的大量开采引起能源**。1950年世界产油量为38亿桶,1970年达166.8亿桶。亚非拉及澳大利亚的铁矿、煤、铜矿等资源也被大量开采。二战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又十分低廉,而制成品价格却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使日本廉价获得大量能源和其他资源,而且使它在进口贸易上赚取大量的“价格剪刀差”利润。仅以石油价格为例,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前,每桶石油价格只有2-3美元。中东战争之后每桶涨到12美元左右。日本的石油进口率在60-70年代是99.8%,低廉的石油使日本经济受益匪浅。  第二篇 存在的问题  经过20世纪90年代这个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不仅未能走出长期萧条的阴影,反而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迹象。这种现象究竟该如何解释?日本经济的萧条今后还将继续多久?有没有可能走出萧条?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应当说,关键在于探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著名经济评论家界屋太一认为,当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是以下三个原因互相重叠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经济循环正处在下降阶段中,这是指日本经济每五六年就会出现一次经济衰退;其二是“资产负债表萧条”,这是指**崩溃后,不良债权大量积存,一直未得到处理,巨额的不良债权拖了企业设备投资的后腿,并导致就业不稳定;其三是“文明萧条”,这是指日本在战后建成了一个适合于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社会,但现在的世界正在向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日本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型制度、组织和习惯已经无法与新的世界文明合拍。界屋主张:“我们必须同时解决这个‘三种萧条’的问题。”然而,除了上述“三种萧条”之外,不能不指出,日本至少还存在另外两种萧条,其一是“人口结构萧条”,即人口结构的少子老龄化倾向;其二是“**萧条”,即**体制改革滞后与**日趋保守化。此外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2024-06-05 15:23:44
    • 提问者: 未知
    一、 **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指引下,gdp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基本完成了“资本积累”。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继续保持7.5%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促进作用。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达6 1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的标准,**已被...
  • 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
    • 2024-06-05 05:34:12
    • 提问者: 未知
    工业:优势:世界市场影响,日本是一个依赖进口的**,所以能够更快的吸收新技术;本国人口素质较高;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政策的支持。劣势:人口少,国土面积少...
  • 日本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快?
    • 2024-06-05 07:44:01
    • 提问者: 未知
    首先,国内方面 第一、实行有力的**干预经济的方针,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战后日本政策坚持集中领导,实行了**干预经济和**垄断的管理制度,并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实行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战略步骤。第二、重视科技...
  •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 2024-06-05 12:20:19
    • 提问者: 未知
    当前,**经济社会发存在的主题,一是扩大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过高入分配不平等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它还与其他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劳动力市场,资本投资,以及储蓄率与消费需求;二是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持续的高投资来驱动**经济需求的发展方式并不能马上结束。但是已达到的产能水平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投资需求与其他需求之间的不均衡会给**带来长期性的风险。相比...
  • 19.东部经济地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2024-06-05 20:48:27
    • 提问者: 未知
    19.c 东部经济地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主要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来改善。
  • 银行网点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和建议
    • 2024-06-05 09:07:39
    • 提问者: 未知
    银行网点是:银行为了取得较好的利润,取的一种营业场所的布局。比如说在一个城市按照打渔撒网的方式平均布局设立营业场所方式布局,或者按照重点、普通、一般的方式在重点位置多设立营业场所,在普通和一般位置少设立营业场所方式布局。或者两者混合设立营业场所方式布局。这些营业场所笼统的称呼为银行营业网点。
  •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 2024-06-05 08:34:00
    • 提问者: 未知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正在全面推进,进展迅速,势头良好,然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同时,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
  • 宏观经济存在形式,政策,存在的问题?
    • 2024-06-05 06:07:56
    • 提问者: 未知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膨胀出现反弹的压力很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煤电油运仍然相当紧张;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扬,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就业状况仍然严峻;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需要改善;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急需突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2024-06-05 05:03:59
    • 提问者: 未知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近年来,林下经济作为林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式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为解决当前制约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将黑龙江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本文以桦南县为例,从林业市场建设、林业保险机制、林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 发展**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024-06-05 14:25:59
    • 提问者: 未知
    发展**家在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应在多边协作领域就金融、贸易和债务问题不断加强协调与合作。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一)...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