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这么保护方言什么心态?

暴躁的狮子女? 2024-06-17 22:57:22
最佳回答
中原人在岭南定居后们带来的文化,便水银泻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土著语言——古百越语,很快被逐入深山老林、穷崖绝谷之中。客家人有一警句:“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祖宗的语言,是他们在远离故乡,不得不挣扎求存于“瘴疠之地”时,仍然抱着庙宫未改,城社尚存的心态,坚守强势文化优越感的精神支柱,为维系一个族群世代相传的重要纽带。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位广东人,在广东出生,吃广东米,饮广东水长大,从小到大你填写简历时,籍贯一栏都是填广东。但有一天,冷不防有人问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广东人呢?”你脱口而出的回答是什么?因为我在广东出生?因为我父母是广东人?还是因为我的户口在广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民系中作过一个调查,到底广东人是根据什么认定自己是广东人的?结果,在被访对象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根据方言,其次是血缘关系,第三才是地缘关系。也就是说,人们是根据乡音,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同乡的。就算你生活在梅州,但不会说客家话,你也不算客家人;就算你的户籍是潮州,但你不会说潮州话,走到街上也不会有人当你是潮州人。在广东人心目中,方言的位置就是这么高。方言的功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工具,而且是重要的感情交流工具。以前,北方人把广东话一律称之为“禽声鸟语”。大清皇帝召见广东地方官员时,被他们一口一个“我哋、佢哋”搞得头大如斗,一怒之下,诏令闽粤两地都要设立正音蒙馆、正音书院,以驻防旗人为正音教师,全力推广普及官话。可惜驻防旗人本来就懒,又碰上广东这样的方言死硬派,推广了半天,广东人的舌头没有卷起来,正音书院却荒废倒闭了不少。五岭之外,依然是一片鸟语花香。今天,“推广普通话,迈向现代化”这个口号,喊得震天响。似乎方言成了现代化的障碍。其实,欧盟15个**,统一了货币,统一了经济政策,也没统一语言,不是一样可以现代化吗?**人在回归前也没有推广普通话,大家都说粤语,并不妨碍她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事实上,广东话与现代化并不矛盾,说到底,普通话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无须提升到道德与素质的高度,甚至与**前途、民族兴衰挂上钩。广东人都是很讲实际的,只要生活确实有讲普通话的需要,根本不用**采取行政手段,他自然会去学、去讲。只要有助于他“揾食”,别说是普通话,就是非洲土话他也肯学。学普通话就等于学英语一样,多掌握一种交流工具,绝对有赚不赔,但不能为了鼓励学习普通话,就去践踏自己的母语。广东人并不拒绝学习普通话,而且他们的“推普”是不遗余力的,“煲冬瓜”的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青年一辈基本上都能听能说了。只要尊重事实,就不会否认这个巨大的进步。今天北方人到广州的商店购物,大部分售货员都会主动和他说普通话;公务员也都会讲普通话了;城市的大部分学校都用普通话教学了。据调查,银行、邮局、公园、商店、的士等行业的普通话也都全部过关。这还不够吗?难道非要广东人在家里也说普通话不可?非要粤剧也用普通话来演唱不可吗? 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和用法,像“企”(站)、“食”(吃)、“行”(走)、“颈”(脖子)、 “渠”(他、她)、“晏”(晚)、“悭”(节省)、“无”(没有)、“银子”(钱币)、“卒之”(最后)、“姑勿论”(且不说)、“于是乎”(于是)等等,读起来儒雅之至,白话文早就没人这样用了,可在粤方言里,还大行其道,成为市井坊间的日常口语,甚至连“嗟”、“噫”这些古汉语中的感叹词,广州的小孩子也常冲口而出——“嗟,怕乜?”(“嗟”白话读作“车”,含否定之意,“怕乜”即“怕什么”。)“噫,好肉酸!”(人们通常误把“噫”写作“咦”,其实在粤语中,两个字是不同的。“肉酸”意即“难看”。)使人不禁拍案惊奇。广东人里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风余韵,虽废犹存。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妇把家婆称作“安人”。安人,从宋代开始就是正从六品官诰命夫人的封号。除了台山,据说在花都、从化一带,也有称家婆为安人的。听起来颇有点官宦人家的派头,也许,这就是“祖上也曾风光过”的遗痕吧。有人认为,粤语形成于晋代,所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西晋时发生“八王之乱”,继而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这是一个北人南迁的高潮。故广东人“至今能晋语”,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清代广东著名学者陈沣认为,广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最方便阅读古文。他写过一本《广州音说》,专门解释其原因,“盖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中,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人们所说的“粤语”,主要是指广府话,尤其是指以广州西关(上下九、第十甫一带)口音为本的白话。如果你想验证自己的粤语说得准不准,有一个办法,念念这首歌谣吧:“阿四阿四,攞}条锁匙,开个夹万,攞}两毫子,买斤荔枝,唔爱黑叶,要爱槐枝。”这首歌谣取衣韵,必须上下齿咬合,舌面向上,才发得出衣音。如果你能咬字清晰准确,就算会说正宗的白话了。  在粤语词汇中,据说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方言。广州人日常口语中,方言出现的频率,竟高达五六成。最令北方人头痛的,也许是广州话中大量的倒装句。北方人说“你先走”,广州人说“你行先”;北方人说“很感谢”,广州人说“多谢晒”;北方人说“太饱了”,广州人说“饱得滞”;北方人说“给你一块钱”,广州人说“畀一文过你”;北方人说“找不到你”,广州人说“揾你唔到”。如此等等,真是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啊。  在粤语文化圈里,常听到人们谈论起辛亥**后的一段掌故。当年,帝制倾覆,共和初肇,在**国会里,要求奉粤语为**“国语”的呼声很高,支持的票数,已然过半。但**逐一去说服粤籍议员,劝他们放弃粤语,改投北京话一票。最后,凭着**的人望,粤语仅以3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  揣测**的用意,当时南北双方仍处于对立状态,既然清朝把北京话作为官话已经两百多年了,继续沿用下去,可以避免节外生枝,减少南北统一的障碍。这恰恰表现了南方人胸襟开阔,相让为国的精神。南腔北调,乃地理自然形成,本无所谓优劣,既然我可以奉你的语言为国语,你又何必非把我的语言斥为“鸟语”不可呢。  广东人始终坚持认为,白话是广府人的母语,福佬话是潮汕人的母语,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方言是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凝聚力。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一种方言的消失,势必会使它所传达的那种地方文化也随之萎缩和贫乏化。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普通话固然应该推广,但方言也不应听凭它消亡。在广东这个**大省里,各种方言错综复杂,四乡八镇,各有不同,甚至村头村尾亦相迥异。没有哪一种方言,能够把三州六府的乡音统一起来。即使人们力图从语言学上把它们分类,也往往予人绠短汲深的感觉。广东真是一座语言的大宝库。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调查显示,有82.86的广府人、39.18的客家人和38.18的潮汕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比其他方言好听。同时也有 37.06的客家人和37.27的潮汕人认为广府白话比其他方言好听,而广府人对潮汕话和客家话的“好听度”,评分却很低。由此可见,在广东地区,白话占了绝对的优势。  广东人的兼容并蓄,同样反映在语言上。近20年,大量华洋杂陈的港式粤语长驱直入,对粤方言所作的深耕改土,是历史上两百年都难以达到的。其结果,粤方言在最古色古香的美名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最多创新词汇的特点。“炒更”、“揾食”、“搞掂”、“无厘头”、“士多”、“t恤”、“的士”、“擦鞋”、“人气”、“案底”、“做骚”、“草根阶层”、“夹心阶层”、“人间蒸发”等等新词,以及“他很阳光的样子”、“她苍白着脸”这些词法乱用的港式粤语,复畅行内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还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1949~1952年间,解放大军南下,土改大军南下,大批北方干部浩浩荡荡开入广东。另一次是1980年代以后,广东改革开放,在“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激励下,千百万北方人怀着创业梦想,奔赴广东这片热土,形成风起云从,百川赴海之势。粤语一度成为人们热衷学习的语言,许多地方都竞相开办了粤语速成班,报学者十分踊跃。我们从电视新闻上看到南下列车上的汹涌人潮,亦不禁瞠目结舌,叹为百年难见的奇景。**潮对广东**、经济、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互动互补的。尤其是第二次的**潮,还在持续高涨。不管我们乐意与否,南北文化都在不断洗牌,民风民俗的丕革,已深入到每条街巷、每家店铺、每个公司、每户家庭、每个人的起居、饮食、衣着、娱乐、求职、婚姻等等庸常生活,却是不争的事实。  像深圳这个新兴城市,1982~1990年间,就有164.25万人口,从外地迁入,占了当地人口增长的96.62,普通话在这里已差不多成为主要的交际媒介。如果还按传统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标准来划分它,未免有牵强之感。有人认为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显示了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但我却认为,正因为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才显示了**的刻不容缓。我在报纸上看到,杭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在向政协会议递交的《关于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提案中大声疾呼:“当你来到四川茶楼里,发现摆龙门阵的人操的不是四川话;当你在对外电视节目上,再也听不到闽南话;当你来到了非洲的某个部落,发现人全说一口流利的engl**h(英语),你会不会觉得很失望?当所有的城市都说同一种语言时,那么每个城市独有的吸引力就减弱了。所以,我呼吁要保护杭州方言。” 我不禁为这位委员拍案叫好。什么时候,我们广东也有人能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为保护广东方言而奋臂大呼,我一定为他呐喊助威!!!……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保护未成年的名人名言
    • 2024-06-17 11:51:42
    • 提问者: 未知
    ——聚焦未人保护法修订二审光明日报记者 陈 刘华东近段时间以来,湖南大头娃娃事件、江苏常州小学生坠楼事件接连曝光,每一起事关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挑动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一次次的讨论,都引向如何完善法律制度、适应保护未成年人现实需要的深入思考。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关注也化为了推动法治进步的力量。未成年人保护法启动第三次修改以来,****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初审后在**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意...
  • 保险销售技巧核心什么,心态要怎样
    • 2024-06-17 07:31:03
    • 提问者: 未知
    朋友,先说说怎样回答客户异议的技巧  一、“我有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不够的,我相信您一定希望您的家庭生活水平,永远不停的进步。比如说,您家里目前使用25寸彩色电视,您总不愿意有一天再回头使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  二、“我不想把钱摆在保险单上”  人们迟早要支付保险费,差别只是在于您愿意今天有零用钱来支付保险费,拥月日后的生活保险,还是有一天您的家以大笔的数目来支付生活上的庞大支出。  三、“...
  • 那些说easy girl的人是什么心态?
    • 2024-06-17 20:21:17
    • 提问者: 未知
    的确,我还很年轻,也很少去黑人很多的地方,对黑人不了解,也不太知道所谓的easy girl...我也很讨厌别人动不动就用“接盘”这个词,我查了下:接盘一开始是用来形容股票的。...
  • 广东保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 2024-06-17 14:47:06
    • 提问者: 未知
    广东保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08-13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知),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怡路91号二层自编a102-105房(仅限办公用途)。广东保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01ma5c422k00,企业法人杨文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
  • 广东的主要方言有哪几种?
    • 2024-06-17 05:23:08
    • 提问者: 未知
    广东的主要方言有3种,分别是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1、粤方言(包括能古话)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63032 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是一种**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粤方言源自北方中原(即...
  • 检方宣布刘强东无罪,那个**女生是什么样的心态?
    • 2024-06-17 16:36:42
    • 提问者: 未知
    有一个问题,,,为啥马云不会遇到这样的女人,这样的事呢?。。。。刘强东根子里就是一个**,一个农村出来的二赖子。他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意外,而是早晚的事。
  • 为什么广东这么富?
    • 2024-06-17 00:03:00
    • 提问者: 未知
    加上科技实力猛增,科技创新发展较快,华为腾讯等公司高管薪酬待遇很好,所以比较富有,也很正常… 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农村经济依然...我是张晊嘉:关注张晊嘉,天天有钱花....
  • 什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 2024-06-17 08:42:26
    • 提问者: 未知
    节约资源。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
  • 应报什么心态呢?
    • 2024-06-17 03:24:53
    • 提问者: 未知
    如果是投资客户,就如炒股时溢价卖出盈利,下跌时抄底补仓或割肉离场。
  • 养老保险状态:个人停保,这是什么意思?
    • 2024-06-17 08:47:11
    • 提问者: 未知
    这样说吧你在a单位上班a单位给你缴纳社保那么你的养老保险状态就是在缴如果你辞职了a单位就会把你的社保从他们户头上停掉那么就是个人停保状态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