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3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董胖胖∵⊙.⊙∵蓝·气球 2024-06-16 09:38:49
最佳回答
**货币政策这些年(1997-2011)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2002年 **面临通缩压力,货币政策趋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2007年 为控制经济增长过快,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7年6月13日 **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至2008年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1月5日 **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2010年3月5日 **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7月22日 **中央**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12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之后5年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早在去年11月初,央行研究局局长**华就曾明确表示,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要对应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有不同的做法。而这正是对货币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的解读。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缉稜光谷叱咐癸栓含兢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成为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2010年12月24日央行首度详细披露了明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任务:控制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指出: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胡晓炼明确表示,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既能在经济偏热时适当紧缩,也能在经济偏冷时适当放松,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明年“稳健”政策的四大任务:其一,控制好货币总量。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以m2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是明年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回归常态,才能实现“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其二,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常态应对,转向合理适度的增长。其三,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其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 2024-06-16 03:14:30
    • 提问者: 未知
    2010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
  •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形势如何?(国际、国内经济动态和后续发展分析)
    • 2024-06-16 05:19:52
    • 提问者: 未知
    国际2012年全球经济将延续债务危机冲击、宏观再平衡与结构改革的基调。发达**特别是欧元区增长举步维艰,全球市场的深度调整在所难免,抑制债务规模、稳定金融和扩大就业仍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必然选择,新兴市场**则被迫进入自我再平衡。**国内资产价格和消费物价的双膨胀态势已得到遏制,经济增长的动力仍以投资拉动为主,但动力不足,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美国的**债务负债率已经达到100%,转嫁危机的第...
  • 阐述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并给出应对措施
    • 2024-06-16 06:02:20
    • 提问者: 未知
    现在最主要的是保持一种平衡,就是让池子里的水保持平衡。世界经济的复苏给了**更多的调控空间。
  •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 2024-06-16 17:39:22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石油价格问题。在今年6月,石油价格一度冲破60美元一桶,创出新高。目前,石油价格已经回落。我自己认为,2006年从需求压力方面来讲,石油价格应该不会有更大的提升了。但是,由于富余的产能有限,任何一种人们没有预料到的冲击,都会使目前脆弱的平衡受到破坏。我觉得我们对中东**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目前,我们已经听到****在谈论以色列,而以色列也在谈论**。如果一旦发生**冲突和军事冲突,中东石油的...
  • 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影响股指期货价格?
    • 2024-06-16 01:37:50
    • 提问者: 未知
    **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诸如gdp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响到**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会对投资者对经济未来预期产生影响,...
  • 随着全球化进程 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 2024-06-16 08:45:26
    • 提问者: 未知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世界各国正抓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
  • 如何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招商
    • 2024-06-16 23:01:48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稳政策。**经济总是陷于大起大落困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大起大落,其根源在于行政权力对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的过度干预不会造就一个有效市场和有效**,只会让市场低效,并且滋生寻租和**的空间。保持政策相对稳定的核心就是要减少**频繁的短期宏观调控,代...
  • 如何研判宏观经济形势?
    • 2024-06-16 18:42:09
    • 提问者: 未知
    个人觉得2016年经济仍然会相对处于停滞的吧。原因如下:1、如果一个**从萧条或停滞中走出都是需要健康的人口结构的从经济上讲可以拉动内需企业可以扩张生产年轻人更加...
  • 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 2024-06-16 19:36:01
    • 提问者: 未知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运行状况(再生产各环节,一、二、三次产业,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财政金融情况、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和社会
  •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 2024-06-16 23:49:40
    • 提问者: 未知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正面临着“双重转型”:第一个转型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第二个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正在就此进行重大实践。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双重转型: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