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大表姐
2024-12-02 17:26:42
最佳回答
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摘 要:既然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生、发展的。文章从以下四个层次论证了人类及其社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第一,人类对食物的保障性基本生存需求,成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的第一内动力;第二,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量的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始终是社会生产力中剩余劳动产品产生并可持续性增长的不竭内生动力; 第三,人类为了生产多样的生活消费资料,必须进行多样的生产消费,因此从源头上说,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原始内在动力;第四,必须从社会生产力产生、发展的源头上倡导并致力于清洁的生活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词: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活消费;生产消费;自然生态产品;自然生态服务中图分类号: f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6511 ( 2010) 02 - 0016 - 06 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困扰,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必须形成以国内需求,特别是生活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新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一经典性结论已被事实证明。我国在外需严重萎缩和下滑的严峻形势下,2009年gdp仍保持了8. 7%的增速,其中消费需求的贡献率超过50%,尤其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增速达15. 5% ,自1987 年以来首次快于城市人口消费增速约0. 3个百分点。[ 1 ] [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经典性结论不仅已被事实证明,而且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底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历史唯物主义则向我们第一次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其中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那么,又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生和发展呢? 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论题。笔者要阐明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一、社会生产力产生的第一“内动力”是人类对食物的保障性基本生存需求翻开人类及其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及其社会一样,都只不过仅仅是历史的范畴。在此以前, 大千物质世界(狭义的是指我们人类迄今仍然生活着的地球)只存在着千姿百态的自然生态生产力,它们在人类及其社会生产力诞生以前就呈现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自然矛盾运动规律性,由此推动着大自然演变发展,从无生命的无机世界进化到有生命的有机世界,作为高级哺乳动物的类人猿才得以进化为人类的祖先。他们处于自然界“生态食物链”的高端,和自然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天生就是自然界的一员。维系人类祖先自然生命力及其繁衍后代所需的各种原始的生态生活需求,包括水、空气、阳光、食物、穴居、遮体的衣物等等,一切都直接取源于自然界,他们生活在自然生态生产力这个大地母亲的怀抱。这一点造就了原始社会采猎文明的基本特征:人类祖先尚未摆脱“生态食物链”的自然限制,被迫过着一种食无保障、居无定所的十分低下的生活,从而被迫不断地由维持基本生存被采猎殆尽的生态旧地迁徙到新的、有可供采猎的生态新地。如果人类的史前史在“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那么,“野蛮时代”则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3 ] ( 24) 。也就是人类第一次将自然界有生命的、野生的植物和动物等纯粹自然力再生产过程转化为人工种植、人工驯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从而逐步形成了广义农业劳动生产部门。可见,人类社会生产力诞生的第一个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显然,促成社会生产力诞生的第一“内动力”是人类• 6•研究方向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跨学科可持续发展。1: 1941 - :对生活资料———食物的需求,是为了突破“生态食物链”食物无保证过渡到食物需求有保障的实现。对此,恩格斯曾引用路•亨•摩尔根的话给予了高度赞扬:“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人类进步的一切大的时代,是跟生活来源扩充的各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 3 ] (18 )可见,社会生产力诞生的源头内动力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这种基本生存生活资料的需求。时至今日, 世界各国仍在为首先保障“粮食安全”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椐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尽管2008年全球食物产量达22. 4亿吨,比2007年增长5. 4%,创历史新高,然而, 2009年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仍首次突破10 亿, 达到1012亿,比2008年增加1亿。目前,全球每6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而死亡。要满足到2050年91亿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发展**家的粮食产量则需要增加一倍[ 4 ] 。尽管我国只占世界约9%的耕地和615%的淡水资源,但解决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粮食生产能力已使国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按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能缺口仍需要新增1000亿斤,方能保障**粮食安全[ 5 ] 。二、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量的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始终是社会生产力中剩余劳动产品产生并可持续性增长的不竭内生动力“一切劳动首先并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因为食物的生产是生产者生存的首要条件。然而人除了需要食物,还需要食物以外的穿、住、用、行等其他生活消费资料,需要由食物生产部门以外的其他众多生产部门去生产。为了满足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多样性的需求,必然要求社会分工(不同于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及其商品生产的相应程度的发展,而社会分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生产食物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劳动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去”,才能诞生生产食物的农业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使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 6 ] (713, 715 - 716) 这就是历史上继种植业(狭义农业)与畜牧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民和手工业生产者之间的分工。正如马克思所说:“最初,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不是分离的,后者同前者是连接在一起的”,为“狩猎、捕鱼、耕种”等制造相应“工具”以及“织和纺等等”,手工劳动是工业生产的雏形,“是农业中的副业”[ 6 ] (713) 。人类社会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的是“经济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即(广义)农业剩余劳动,从而农业剩余产品的诞生,也就是说,“社会上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 (省略号为引者所加) 非农业劳动者生产必要的食物。”[ 6 ] ( 715,716 )非农业劳动者才得以从事工业劳动(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 ,工业劳动不同于农业劳动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将大量无生命的生态生产力转化为工业劳动生产力的成果。大工业的诞生始于第一次产业**,它创造的社会生产力要比农业劳动生产力强得多。人类除了需要生产各种满足人类吃、喝、住、穿、用、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消费资料以外,进而还需要满足从事**、科学、艺术、宗教、娱乐等非物质生产性的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需求。那么促成整个社会内部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和从事各种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人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的则是以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的产生和发展为物质基础的。对此,恩格斯精辟地指出:物质“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剩余, ⋯⋯ (省略号为引者所加)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的和智力的发展的基础”[ 7 ] (538) 。恩格斯还深刻地描述了人类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与人类物质的、精神的生活消费需求多样性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内在统一性:“劳动本身经过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面化了。除了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之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法和**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间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宗教, 也发展起来了。”[ 8 ] (380 - 381) 可见,人类及其社会对物质的、精神的生活消费资料(含服务,以下同)需求增长的无限多样性,始终是刺激社会生产力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促使剩余劳动产品可持续性增加而引发的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永恒的、不竭的内生动力。三、人类为了生产多样的生活消费资料,必须进行多样的生产消费,因此从源头上说,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原始内在动力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 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推动生产,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分配和交换。这是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中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四大环节的关系而言的,也是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而言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社会生产力诞生和发展的源头来看,却应当是消费决定生产,因为人类及其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获取多样性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消费资料,就必须进行多样的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如果人类对任何生活消费资料都不需要,社会生产力就不会诞生,更不会发展成为多样的生产劳动。从源头上说,人首先是消费者(指狭义的•17•消费,即生活消费) ,而后才是生产者。人只有进行多样的生产劳动,才能实现“人和自然之间”多样的“物质变换”,才能在各种各样劳动中有“目的地”“占有自然物质”,而人要进行任何一种有用的具体的生产劳动,都必须至少具备劳动者“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9 ] (208) 众所周知,这三个简单要素也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可见,从源头上说,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的多样性,不仅催生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之间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那么,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又源自何处呢?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发现了社会生产力诸要素源自自然生态生产力的真谛,尽管当时马克思不可能用当代人的语言规范表述这一真谛,然而在毫无生态意识的马克思时代,马克思还是以其独到的天才生态思想,科学表述了这一真谛的生态内核:“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 10 ] ( 34) 进而,又具体表述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 )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自然界”还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 11 ] ( 298) 。笔者曾在《论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一文中详细论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第一源泉都是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原理[ 12 ] (6 - 11) 。首先,人的劳动能力是一种生态生产力(人作为自然人) ,是构成人的生命的自然物质———蛋白质、核酸等———赋予的,它源自“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9 ] ( 19 5) 。其次,人的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是生态生产力,是指人按自己的目的占有并改变某种自然物质为己所用,区别仅在于:生态生产力中,有的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直接就是木材加工的劳动对象,有的如煤矿中的煤,要经过人的勘探、开采等劳动,然后才能成为火电厂的燃料。第三,人劳动中使用的劳动资料的第一源泉也是生态生产力,劳动资料除了劳动工具以外,还包括劳动过程进行所需的其他物质条件,如厂房、道路、桥梁等,制造这些劳动资料的原材料的第一源泉是生态生产力。如手摇纺车是木制的,纺纱机是铁制的。推动劳动工具去改变劳动对象物质形态时的动力的第一源泉也是生态生产力,如交通工具中的自行车靠人力,蒸汽火车靠蒸汽力,电力机车靠电力,卫星上天靠火箭的核燃烧力等。第四,社会生产力中的其他要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第一源泉也是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不断由先进代替落后的发展史表明,“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9 ] ( 210) 人类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工业时代。自然界并没有现成的劳动资料,例如我国古代打猎用的弓箭,手工业时期的“四大发明”,机器工业时代的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它们事先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它们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物化的具体表现,它们是人类的手制造出来的,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是人造的劳动资料。每一种劳动资料都是人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生态生产力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属性或变化原理规律设计加工制成的。例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就综合利用了自然界众多相互关联的生态生产力———水、煤、铁等的科技集成,运用了煤燃烧加热水产生的水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它们在铁制的、精巧的机械装置中运行产生的动力,再通过特制的“传动机构”传送到工具机推动其操作,所以, 蒸汽机既是瓦特个人智力劳动的首创,也是瓦特时代科技发达程度集成的标志。可见, 脑力劳动及其成果———科学技术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 9 ] ( 418) ,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由落后变先进的关键构成要素,被**誉为“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不断代替落后生产力的发展史已充分表明“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 13 ] (77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新需求的、永无止境的利益冲动,例如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14 ] (732) 。社会生产力中的科学管理则源自分工协作的劳动过程,如同一个乐队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一样,分工协作劳动过程中也需要有专门负责“指挥、监督和调节”职能的人,他们的第一源泉源自人的管理能力,源自人的人格尊严、高级神经活动和心理活动等产生的人的情感、理智、意志力等。所以马克思说:人与人之间在分工协作劳动中“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 ⋯⋯ (省略号为引者所加)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9 ] ( 379 ) 。同理,科学管理者还能善于根据分工的个人在天赋、特长、情趣、才能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手段去调动不同个体的劳动积极性、智慧和创造精神。如今市场微观的科学管理又逐渐发展到了**的宏观管理,使市场与**两只手的调控作用日趋完美融合。马克思不仅科学地指明了社会生产力诸要素源自自然生态生产力的科学真谛,而且科学指明了社会生产劳动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消费行为的科学原•18•理,从而创立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说:“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并把这种“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作生产的消费”,以区别于“原来意义上的消费”。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即指生活消费,“例如,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 15 ] ( 8) 。而在生产消费中,消耗的不仅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还要消耗相应的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内的生产资料,所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生产各种生活消费资料,而为了生产这些生活消费资料还必须进行周而复始的再生产。为了补偿生产消费掉的生产资料,还必须不断地再生产各种供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从而诞生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总产品实现和补偿及其两大部类划分的科学原理,马克思还科学论述了关于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两大消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学上广义的消费,不仅包括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即狭义的生活消费,当代又称最终消费(或直接消费) ———包括个人及其家庭的个人生活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只有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身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含服务,以下同) ,才是直接消费。广义消费还包括生产消费,当代又称投资消费(或中间消费、间接消费) 。由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产品的需求而派生了投资消费,一切投资消费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生活消费需求服务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假定把外贸需求这个外因暂时科学抽象掉) ,共同决定某一时期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动力。首先,从社会生产力诞生和发展的源头上看,最终消费始终是投资消费的永恒原始内动力。第一,“因为消费(这里的消费是最终消费的简称———引者加,以下同)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即“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 (省略号为引者加)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所以最终消费是“生产的前提”,“没有(最终消费———引者加,以下同)需要,就没有生产”。第二,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一条铁路, 如果没有通车”, “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 不是现实的铁路”, [ 15 ] (9 )可见,只有最终消费才能把生活消费需求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社会生产力才能可持续性地不断发展,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及社会再生产的补偿问题才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