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到近代海关的历史

双鱼牛『冱』 2024-06-11 10:08:15
最佳回答
海关第总税务司 : 李 李泰国父亲为英驻广州第一任领事,10年,父亲带到**。李泰国先后担任过英国驻广州、**和上海等领事机构的翻译秘书、代理副领事等职。 1855年6月1日,他年仅23岁,从英驻上海领事馆派来接替威妥玛,担任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的英方司税。他接任后,广为联络江苏巡抚等高级地方官员。外国使节利用他的关系,1858年6月,冲破了清**一直拒绝外国官员商人与清**高级官员接触的限制,安排英法代表团顺利进入苏州城,未受阻挠,并把照会面交江苏巡抚赵得辙,请他转达清**。 他在联络清**官员中,广为“洋人治关”造舆论。他主张“外洋船只进出呈验舱单,必须详尽,否则处罚或没收”,“各税须照征照缴,掣发税款收据”,制订了《各国商船进出起卸货物完纳钞税条款》等章则条件。清咸丰九年(1859年5月),上海道吴煦奏称,“自李泰国经理夷税征收之后,税钞大有起色,按年比较,银数倍增。”博得清**的信任。 清咸丰五年(1855年),洋商受战事和海盗骚扰的影响,海运和贸易都遭困难,他利用海关职权,实施临时性的“免税证”(免重征凭证)办法。清咸丰六年(1856年),市场不景气,洋货滞销,他为缓解计,又推出缴纳进口税款后,发给“存票”,代替税款收据,以便在3年内无法销售时,准予退运,可凭“存票”退税。 第二次**战争时,他向英侵华军提供漕粮北运的情报,对攻打京师,制定作战方案作用甚大。英侵华军统帅额尔金对他颇为赏识,请他去天津参加议和,与钦差大臣桂良谈判,李泰国“言语狂悖,狡骄异常”(桂良语),极尽威逼之能事,迫使清**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他利用议和的机会,向桂良提出了往来公文用英文;准许传**教;开放扬子江,凭护照进入内地;帮助查缉海盗;修订税则等五点要求。 议和间,他探悉美俄两国在议订条约中,都同意把**列入**,这对英国谋求**贸易合法化大为不利,立即报告额尔金,马上疏通美俄公使,在条约中回避**问题。 李泰国回到上海,一改前态,极力讨好江苏巡抚等地方高级官员。他不仅是英国重用的人物,在上海的清**官员也视他为可利用的英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10月),李泰国列席修订税则委员会的会议,他在会议期间,表面上应付钦差大臣,实际上为英国干事。他把江海关的档案和统计,提供给英方,使英方能提出一份详尽的减税和免税的税率长表,还规定进口税率以3年平均价格的5%为标准。他还根据额尔金的意志,把**称作“洋药”,列入税率表,再征得钦差大臣的同意,既避免被胁迫之嫌,又体现“出于清廷的自由意志”。额尔金为使英国长期掌握**海关行政议定各口通商口岸划一办理,推广上海模式,延请洋人帮办关务到各口岸海关。税务司制度,就是根据这一规定设立的。 清咸丰九年(1859年1月),两江总督兼各口通商大臣何桂清内定李泰国为总管各口海关总税务司,于是李泰国在3月间,向上海道台呈送《江海关呈送税务条款清折》,提出各通商口岸建立“划一海关”的方案。为取得各海关的管理权,李泰国要求何桂清授权预选洋人,并决定洋人的去留。何桂清只许他保举,“听由监督延请”,他极力抗争,并以辞职来要挟。英驻华公使卜鲁斯也干预说:“各口税务司的任免,都取决于总税务司,清**和监督无权过问。”最后决定,“募用洋人,上海先定上海章程,各口仿行”。5月23日,何桂清委任他为总管新关的总税务司,并派他去各通商口岸开办海关。7月25日,他借口无暇兼顾江海关工作,擅自指定德都德为江海关税务司。9月,卜鲁斯为他通令各口领事,强调“女王陛下**对其成功寄以厚望”。10月,他去广州和汕头,创办粤海关和潮海关。 清咸丰十年(1860年1月20日),**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委任李泰国为总税务司,邀他去北京商讨关务。他因看到太平军的威力,“不愿与可能会覆灭的王朝保持紧密的联系”(给额尔金信中语),以伤病辞谢,请准给假去英国休养,没有**上京。所谓“伤病”,发生在清咸丰九年(1859年7月),因英人掠卖华工,致40多人投江淹死,上海群众愤起谴责,他出来横加干涉而受伤。该年10月早已痊愈,但恭亲王却于4月7日,准他请假,希望他去天津创办海关后,推迟半个月回英国,4月他回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对其在华“功绩”,赐以三等巴斯爵位。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7月),赫德在代行总税务司职务时,向清**建议,征收“洋药”印花税,用以购置小火炮船,**太平军。**衙门据以奏准,令赫德办理,于是赫德遂告在英休假的李泰国,李泰国对此极感兴趣。早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他曾建议购炮船,**太平军,“愿立军令状,效力戒行”,咸丰帝朱批,“勿堕其术中,预杜患萌”,但李泰国在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时,塞进一条“中英共同肃清海盗”的条款,为海关建立海上**伏笔。卜鲁斯说得更露骨,要把海关和“现代行政制度”,“关税征收”和“海上巡逻舰队为一体的合治模式的行政机构”。因此,他积极在英国购船募员,购船7只计80万两,购装备27万两,招募官兵600余人。更有甚者,他没有请准清**,于1862年5月29日,擅自委派英国海军官佐阿思本创建由欧洲人指挥的**人炮舰队。翌年,又擅自与阿思本签订合同(简称“李阿合同”),规定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并只执行由李泰国传达的谕旨等。 清同治二年(1863年5月9日),李泰国回到上海销假,立即往谒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6月和赫德同去北京,为了要控制关税作为财源,要求撤销南北两通商大臣,以便独揽海关的税收大权。还想控制舰队作为权力工具,催请恭亲王批准“李阿合同”。他觉察到**衙门的大臣们对他不满,他需要提高自己的身价,要求赐给他一座王府,出门要坐轿子,与大臣们平起平坐,有利于交涉。恭亲王认为舰队的统领和支饷,由亲王自行决定。同年10月5日,阿思本向**衙门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批准“李阿合同”,否则解散舰队,迫得恭亲王不得不作出解散舰队的决定。恭亲王对李泰国的骄纵跋扈深为不满。清同治二年(1863年11月15日),李泰国被解雇,清**赐以退职金,格外从丰,于是他离开海关返回英国。同日清**委任赫德为其继任,驻在上海。 李泰国在海关工作7年,奠定了洋人帮办关务的制度。 **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 :赫德 赫德,生于英国北爱尔兰亚马群波达当的没落酒厂主家庭。18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女王大学。1854年春,由大学保送进入英国**。同年6月,启程来华,在**受训3个月,那时年仅19岁。9月,他被派驻宁波任见习翻译。翌年1月,他被提升为助理翻译。2月,赫德就以二等助理身份,实际负责驻宁波领事馆的全部工作。清咸丰八年(1858年3月),赫德被调去广州,任英国领事馆二等副翻译,10月,升任翻译。赫德汉语流利,熟知**人情世故,到了广州,很快结识了当局政界人物,与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交往密切。 清咸丰八年(1858年10月),广州继上海后,也设立洋关。赫德经英**批准,于1859年5月,辞去领事职务,6月,他就被聘任为广州新关副税务司,不久,又被总税务司李泰国正式任命为广州海关副税务司。李泰国根据威妥玛对清朝形势的估计,认为清朝很快覆亡,他不愿无故遭殃,借口休假一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4月),李泰国急急忙忙地离开**。他向署理各口通商大臣薛焕推荐江海新关税务司费士来和粤新关副税务司赫德,会同署理总税务司职务。当他到达北京时,英国公使卜鲁斯推荐他晋见恭亲王。赫德被**赶到北京时,他呈递7个清单,2个禀呈,对海关税务、海关弊端阐述己见,并提出解决方案。恭亲王以“钦差**各国事务大臣”名义,颁给札谕,重新任命费士来和赫德会同署理总税务司职务。 赫德和美国公使与**衙门有着密切关系,实际独掌总税务司权力;费士来虽然在英方的资历高于赫德,但他不懂汉语,无法和**衙门大臣有直接接触,被迫居于从属地位。**衙门对赫德好感越来越胜过李泰国,而赫德则极力争取统辖海关的**衙门掌权大臣,如恭亲王、文祥等的信任。他经常主动地提供税务、洋务,特别是外交方面的意见,并为之出谋献策,在**衙门大臣的心目中,他显已取代了李泰国。赫德的自制沉着、圆通,而又熟悉官场礼节和**士大夫的习气,深得大臣们的赞扬。 清同治三年(1863年5月),李泰国休假到期,从英国返回上海,赫德结束了代理总税务司职务。然而清**想方设法抬举赫德,由恭亲王专门设立一个比一般口岸税务司更大权力的职务,即赫德被任命为江海关税务司外,还负责长江各口关务。此举仅是削弱和抵消李泰国作用,推出赫德充任总税务司的权宜之计。不久,恭亲王就上奏:李泰国“办事刁诈,以致虚靡巨款,实难姑容。现由臣等将其革退,还准经理税务。该夷狡狯异常,中外皆知,屡欲去之而不能,今因办船贻误,正可借此驱逐”,“其总税务司一缺,即由赫德办理。”同治二年十月初六日(1863年11月16日),上谕批准把李泰国革职,派赫德继任总税务司。这时,年仅28岁的赫德,就成为清朝**海关的总税务司。 赫德上台,继续采取善变、渗透控制手段,先使清**取得信任和好感,然后再伺机掌权,实为“大英帝国”效劳。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衙门指示赫德兼管邮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海关正式**邮政,由赫德兼任邮政司。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赫德出版了关于**问题的论文集《他从秦国来——**问题汇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4月),赫德参与**与八国联军的议和谈判,并草拟赔款节略,赫德向外务部提出赔款和新关兼管常关的办法。《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巨款,赫德所提供的关于清**财政状况的报告,被各国公使视为最可靠的情报。他关于赔款及其担保办法的意见,绝大部分被采纳,写入《辛丑条约》。 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访问**之后,他用中文书写了他对**事务的建议,题目是《帮官论》。1876年,他配合李鸿章与英国公使威妥玛爵士在烟台解决中英之间由1875年马嘉理被**案而引起的争端,结果签订《烟台条约》。他参与调解**与缅甸边界纠纷。1907年7月,赫德与清税务大臣共同商议,通过海关严厉查禁私运**,以断绝资产阶级**派的武器来源。赫德到达**时,太平天国农民**正处于兴起时期,而他成为总税务司时,太平军正受到戈登和“常胜军”的扼杀。1864年戈登与李鸿章发生冲突,赫德在苏州从中调解,使他们一起**太平军。同年,赫德也参与了攻打驻扎常州太平军之战。 在40余年总税务司任期内,赫德为摇摇欲坠的清**统治出谋献策,也深得清**赞赏,授于他多种荣誉。1864年赫德被授于按察使衔(三品);1869年被授于布政使衔(二品);1881年被授于头品顶戴;1885年被授于双龙二等第一宝星、花翎;1889年被授于三代正一品封典;1901年被封为太子少保衔;1904年11月20日,慈禧赠与赫德如意柄寿字一个;1911年9月20日,赫德病故后,同年9月23日,清**追授赫德为太子太保。 赫德长期为西方列强侵略**效劳,也受到欧洲各国**的表彰。1870年,瑞典授于他vasa骑士勋章,法国、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荷兰、普鲁士等**,也都授于他各种荣誉。英国**于1879年授于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十字勋位爵士,1889年授于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大十字**勋位爵士,并于1893年封为从男爵。 随着个**力高度集中,赫德开始专横跋扈、盛气凌人,压制下级、歧视华人本性越趋暴露。后期,他把其弟、妻弟、外甥等亲戚、熟人,安插在海关工作。1898年初,赫德自觉年老力衰,为使亲信继续占据要职,他设置了副总税务司一职,竭力推荐其妻弟裴式楷出任副总税务司。反对赫德浪潮,来自**大臣、同僚及下属,清**不得不采取限制赫德权势的措施。1906年,清**设立税务处,海关由外务部改隶税务处,赫德却发出第1369号通令,指示各地税务司“工作仍按既定方针进行”。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月27日),清**公**德休假和裴式楷副总税务司的任命,次日清**下旨赏给赫德尚书衔。4月13日,赫德离开北京返回英国,清**外务部和税务处官员,各国驻京公使及代表,裴式楷和在京的海关职员均前往车站送行。翌年2月~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清**多次批准赫德续假医病。同时正式任命安格联为副总税务司,全权负责海关各项工作,与赫德一心想扶植裴式楷相反。 1911年9月20日,赫德病死于英国的白金汉郡麻洛,至死才卸职,而且连续任职48年。海关第三任总税务司 :安格联 安格联,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进入**海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曾以代理税务司职务,负责天津海关工作。清光绪二十五年任南京海关税务司,清光绪二十六年任江海关税务司,清光绪二十七年再任南京海关税务司。清光绪二十九年,任署理总税务司署**文案税务司。清光绪三十二年任江汉关税务司。 赫德曾书面记载说:“安格联,是我们人员中最有前途希望的人”,赫德为了考验他的能力,把他放在最大的海关——江海关、津海关以及总税务司署任职。尽管如此,赫德却从来没有把安格联作为总税务司继承人的意图。由于赫德晚年在海关系统中,继续坚持歧视华员立场,更加专横独断的管理和明显的裙带风,不仅引起了华员职工反对,也招致英国在华上层人物非议。赫德年迈体弱时,特意增设副总税务司职位,准备让其妻弟裴式楷担任。他推荐副总税务司裴式楷接署总税务司,极力渲染裴式楷的劳绩。总税务司请假回国后,在整个清宣统元年(1909年)期间,税务处受到外国列强的沉重压力,要它在总税务司继任人选的问题作出决定,以表达对赫德的不满。这个压力主要来自英国**和在华的英国上层人物以及海关内部的税务司。清宣统二年春,税务处决定“安格联暂行代理总税务司”。以莫理循为首的英国在华的上层人物,都极力支持安格联。 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辛亥**爆发后15天,税务处上奏安格联升补总税务司,即刻奏旨“依议”。安格联成了第三任海关总税务司。 安格联上任总税务司后,基本延续赫德所建立的制度。但在人事业务制度方面也有一些调整,各国关员比例变动,少数华籍关员开始担任高、中级职务等,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新特点。此时期海关税收除支付债赔各款外,用以维持**经费开支的财政作用已大削弱,海关实际成为各列强债权国在华收款和监督还债的机构,海关总税务司成为各债权国在华的代理人。总税务司安格联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一起,策划截夺**关税收支保管权。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4日),安格联拍发电报给长沙税务司伟克非,指令“海关税收已指抵外债,为了避免与列强发生纠纷,最好暂时将税款交由总税务司或领事团保管”。正是在他们策划下,长沙英国领事首先采取行动,劫夺了关税,接着汉口、上海、汕头、广州、厦门以及烟台等处的海关关税也由各地税务司直接扣留,存入上海汇丰银行,造成恶劣开端。此后,安格联为使支配关税、控制**财政达到“合法”的目的,建议英国公使朱尔典成立各国银行委员会,并提出由总税务司全权保管关税,负责偿付外债赔款。至此,**关税保管大权,在以“系属权宜之计”的遮羞理由下,全部落于洋人总税务司之手。 **元年(1912年)1月,以英国为首的“债权”**,商定由外交使团通知有关债权银行,组成“各国银行联合委员会”,推举汇丰(英)、德华(德),道胜(俄)三家银行充任董事,并经外交使团参加意见,拟定了“总税务司代收关税代付债赔款办法”(共计八条)。之后,又控制了海关税款扣除海关行政经费和由关税担保的债赔款项后的余款。安格联不仅截夺了海关税款收支权,控制“关余”,还极力把海关势力侵入**的财政、金融。 **3年,袁世凯成立内国公债局,安格联担任协理和经理专员,开始染指**内债。**7年,安格联接管了全部常关税款和推迟赔偿庚款那部分专款。 **9年,北洋**重组内国公债局,安格联充任董事。 **10年成立清理内债基金处,安格联又管理内债基金。翌年,他又接收停付俄奥的庚款。安格联控制的权力和款项越来越多,使海关在安格联统治的16年间,外交方面的作用相对减弱,但在财政、金融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安格联俨然以北洋**的“太上财政总长”自居,除把持海关大权外,还控制税款、关余,内债基金等财政大权。**16年,控制北京**的军阀易人,安格联以拒收二·五附加税被免职,后由英国人梅乐和正式接任总税务司。 海关第四任总税务司 :梅乐和 **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赫德的外甥,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进海关。在烟台、牛庄海关工作4年后,被调总税务司署6年,亲受赫德的薰陶,光绪二十六年升为副税务司,调离总税务司署,先后在南昌、福州、广州和江门海关工作,光绪三十二年升为税务司,先后担任过腾越、广州、天津等海关税务司,**14~18年(1925~1929年),任江海关税务司。 **15年,国民**军发展,梅乐和为稳定员工,命令华员不得卷入带有“**色彩”的行动,嗣后又不准组织工会,不准干涉海关行政。**16年3月,上海工人****成功,梅乐和挽请社会名流虞洽卿引见**总司令,表示愿襄助筹款,发行二·五库券;蒋氏承诺支持海关。4月,先后谒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和**长宋子文,要求维护海关体制。是年春,**征收附加税,洋商和领事反对,梅乐和一反总税务司安格联拒绝代征的做法,坚持按章办事。梅乐和博得**信任,但惹怒了领事,他们欲夺取江海关的管理权。梅乐和游说洋商会,取得洋商的理解,他们认为海关确为**信用和内外贸易的要害部门,不支持夺权,才作罢。 **17年,南京**曾先后任梅乐和为副总税务司,领袖税务司、南方总税务司。迄代总税务司易纨土辞职,才于**18年就任总税务司,兼管债赔款项的职务。接任后,立即去南京,向中央**详述维护海关固有制度的重要,同时提出培训华员,以备日后代替洋员管理海关的意见,既得**的信任,又避免舆论的非难。 **21年,英皇乔治五世念其处理**海关有功,赐以勋爵。**26年,**战争开始,梅乐和告诫各地税务司要有应变能力,除涉及**外,要避免发生不幸事件。各关请示如遇日本军方提出强制性要求,怎样处理时,梅乐和批复:没有必要引起摩擦;对日方要挟时,则以国际条约与之周旋;对华员开展护关运动,密令趁机遣散半数税警。**30年,太平洋战争发生,梅乐和被日方拘禁。**32年获释后去重庆,复任总税务司,同年5月退休回英。1959年逝世。任职税务司15年。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朝天门的历史
    • 2024-06-11 16:34:09
    • 提问者: 未知
    位于重庆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高侧渐次向下倾斜。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因此门随东逝长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于此迎御差,接圣旨,故名“朝天门”。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1949年“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一片废墟,...
  • 清朝有那些吴氏历史人物
    • 2024-06-11 17:34:27
    • 提问者: 未知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汉族,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
  • 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 2024-06-11 01:47:29
    • 提问者: 未知
    1、外省人口的2113迁入。从元、明、清到5261**初年,一直是上海的**、经济、文化中心4102,也是上海地区人口最稠密的1653地区。上海开埠后至1920、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间**的数量远远超过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2、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的进入上海自开埠以来...
  • 如何评价大清朝的历史地位?
    • 2024-06-11 21:53:12
    • 提问者: 未知
    1760年,也就是乾隆皇帝时期,平定准噶尔后,清朝疆域达到极盛,总面积达到了 1316万平方公里。...有了**第一部以经纬度测绘的地图《皇舆全览图》,有了新发明的 连珠铳、...
  • 有关于**近代历史人物的作文?400字!
    • 2024-06-11 09:10:37
    • 提问者: 未知
    永远的**  ——纪念**卓越的外交才华  **,**,真正的**人,永远的**!!!  **娴熟的外交艺术受到中外外交家的高度赞扬,他在世人面前树立起新**的外交形象。  他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
  • 宋朝是**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吗?
    • 2024-06-11 15:46:50
    • 提问者: 未知
    是的,从历史文献统计数据的记载来看,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据统计,从太宗至道三年(997)到仁宗皇祐元年(1049),短短半个世纪,宋朝的财政收入居然翻了六倍,经济增长速度惊人。 **说:“北宋是明朝的十倍,南宋是明朝的六倍。直到《辛丑条约》那会儿,清朝的财政收入才赶上南宋。” 在宋朝的时候,很多人很喜欢当官,当官不仅地位高,而且生活待遇之好更是现代人不敢想象的。除了工资薪水,还有茶酒钱...
  • 清朝末期的历史
    • 2024-06-11 09:56:00
    • 提问者: 未知
    **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6565代化的探索,清朝与第二次**战争同时开启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维新派开始主张君主立宪又遭封建势力毁灭,1898年,**掀起瓜分**的...
  • **历史朝代顺序,包括年份。
    • 2024-06-11 23:52:25
    • 提问者: 未知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 公元前1046年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主义中央集权 公元前207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前202年    ...
  • 上海近代史的现代
    • 2024-06-11 17:13:20
    • 提问者: 未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上海为直辖市。后成为**工业中心。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南方许多城市,尤其是经济特区的挑战,但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重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1993年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目前保持年人均gdp...
  • 关于近代经济历史
    • 2024-06-11 19:11:28
    • 提问者: 未知
    财政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复合体,因而是解读社会经济发展史的重要窗口。财政收入的来源决定了财政制度的性质,因而可以依据财政收入来源将财政制度分为租金型财政制度、利润型财政制度和税收型财政制度等。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等原因,**近现代财政制度变迁挣扎于利润型财政制度、租金型财政制度和...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