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南浔商帮“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中“七十二狗”的全部名单,如果有简介最好,谢谢,急求

暖心 2024-06-26 20:48:22
最佳回答
清光绪年间,在及江浙一带,把南浔的富商“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据刘大均《农村经济》:“南浔以丝商起家者,其家财之大小,一随资本之多寡及经手人关系之亲疏以为断。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所谓‘象’、‘牛’、‘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南浔的富商都以湖丝发家,湖州的蚕丝有悠久的历史,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湖州外开贡丝布”,由此可见,早在唐开元年间,湖丝已成为贡品,并形成为一大产业,在《宋史·食货志》中称:“茧箔山立,续车之声连屋相闻。”反映了湖州蚕丝的盛况。从南宋开始湖丝已出口国外,在《嘉泰吴兴志》中就有:“湖丝遍天下”之说了。而南得的辑里湖丝更驰名于国内外,因为辑里湖丝质地洁白细匀,富有拉力,优于其他湖丝,正如《南林报国寺记》中所载:“南林一聚落耳,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古称南林)。当时的湖丝生产和质地就数南浔了,清道光年间的诗人董蠡舟在《蚕桑乐府》中赞道:“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在那种资源丰富,得天时地利之优的条件下,南浔以经营蚕丝发家的富商,在光绪年间形成了“四象八牛”的豪绅大户。30年代南浔民谣云:“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刘镛为“四象”之首,据传刘镛的财富达二干多万两银子之多,被誉为四象中“刘家的银子”之美称。当刘镛发迹后,深感列祖以来,都缺少文化,虽有财,但无禄,不上门第,故亟力教子读书,应试科举,使他的四个儿子都能进入仕途,刘镛也因儿子的及第,恩封为通奉大夫,达到了荣宗耀祖的目的。刘镛还把女儿嫁给一品大学士徐甫的儿子为妻,另-个女儿嫁给蒋锡绅之子清学部总务司郎蒋汝藻为妻,使刘氏更加光耀了门第,在南浔成了一户有钱有势的大户。张颂贤(1817-1892),字竹斋,祖藉微州休宁,其父张维岳在南浔开一小酱盐店为生。张维岳有两个儿子,张颂贤为老二。张颂贤善经营,遂从事丝业后,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开设了“张恒和丝行”,营丝发家后,又着眼于盐务,为盐业界巨头,据张謇《乌程张封公墓碣》:“同治初元,私贩充斥,引滞课绌,盐法太坏。巡抚召商集议,颂贤连约诸商,收余姚岱山之私,轻课减价,以阴**江并海之私。于是商利益滋,官课以充,而家亦日益丰大。”张颂贤还经营了南浔镇周围方圆五十里的酱园,如张恒泰、张恒昌、张元春、张启泰、张义隆等规模都是比较大的酱园。张颂贤还购置庄田、开典当、钱庄、办通运公司等。据传他的财富仅次于刘家,占四象之第二位。张颂贤有二个儿子,长子张宝庆,字质甫;次子张宝善,字定甫。张钧衡,字石铭,系张宝庆的独生子,张颂贤的长孙。由于其父早卒,由母操办当时南恒和的一切事务,故把宅第立堂名为“懿德堂”,张钧衡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承袭祖业后,经商有方,产业盛丰。他奉母至孝,在自家宏丽的园林“适园”内,为母建佛堂,供玉佛,让母焚香拜佛,还建造一座石塔,篆刻唐柳公权书《金刚经》。该园在抗战期间已遭完全破坏。现张石铭的宅第已成为南浔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号称“江南第一巨宅”。该宅第占地4792平方米,有中西式楼房150间,尤为宅内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张静江,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号饮光,另号卧禅,系张颂贤次子张宝善之子,排行第二,故镇里人都称他为二先生。张静江早年参加**所领导的同盟会,为**捐款效劳,**先生曾说过:“自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文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但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张静江任过**常务委员,当选过**中央**会议**,出任过浙江省****等职,是**四大元老之一。由于张颂贤的两个孙子在学术和政界有名望,故被誉为四象中“张家的才子”之美称。四象中还有庞云曾(金字傍,1833一1889),字芸皋,原藉浙江绍兴,父为师爷,庞云曾也为丝业行学徒出身,故通晓蚕丝经营之道,发家后,开设了“庞怡泰丝行”,在经营中,结识了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人称“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在合伙做蚕丝生意的同时,还与胡雪岩同做**生意,为左宗堂向洋商购买**。庞云曾有官场朋友的帮忙,后又通过李鸿章,使儿子庞元济在光绪十七年(1891),得慈禧太后旨恩赏举人,特赏庞云曾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恩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称,故被誉为四象中“庞家的面子”之美称。庞云曾还仿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在南浔开设了规模较大的“庞滋德”国药店,并建有药栈和制药工场,直至现在老字号的“庞滋德”药店还开设在南浔宝善街上。庞云曾有三个儿子,长于庞景麟,早夭。次子庞元济,三子庞元澄。庞元济,字莱臣,别号虚斋,光绪六年(1880)秀才,授例刑部江西司郎中之职。庞元济承父业,除经营庞滋德药店和庆怡泰酱园外,还创办丝厂和纱厂,并兼营房地产,在南浔东栅营建了规模最大、造林胜于其他园林的花园“宜园”。也在抗战期间遭破坏,现已无存。元济,镇人都称他庞莱臣,他善于绘画和古画鉴赏,为国内外有名的古画鉴赏家和收藏家。**,**古代书画只要盖有庞虚斋的鉴定印章,就可认定是真品,连外国收藏家,也愿以重价购买。庞元澄,原字清臣,后改青城,-号渊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秀才,他致力于教育和创办医院,并提倡西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捐款支持马相伯为****势力干涉我国教育,创办复且公学(1917年改复且大学),青城列名复且公学募捐公启。元澄也是**所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是同盟会上海支部核心人物之一。顾福昌(1796一1868),字成之,号春池,是南浔的四象之一,国学生,因排行第六,创业后,被称为顾六公公。顾福昌早年的家境也属清贫,弃学从商,起初摆个布摊。后至南浔邻镇江苏震泽开小布店为生,兼营蚕丝后发家,与洋人往来后,遂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并开设顾丰盛丝号,属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顾福昌经营蚕丝致富后,又经营了当时-亡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并成了怡和洋行买办和怡和打包公司经理,还大做房地产生意,被誉为四象中“顾家的房子”之美称。顾福昌有三个儿子,长子顾寿松,字容斋;次子顾寿藏,字子嘉;三子顾寿明,字颂三。都是有名的古物、金石、书画收藏家。顾氏三兄弟继承父业,经营蚕丝,以顾寿减最有声望,曾任上海丝业公所董事长,有名的爱国教育家顾乾翰先生就是顾福昌的曾孙。邢庚星,是南浔八牛之首,开设邢正茂丝经行,后易名为恒顺丝经行。并开设典当,为南浔开设当铺最多的一家。另外,在海宁、太仓、上海、海盐、平湖等地都开设有邢家当铺。还经营房地产等。周昌大,一名味诗,字乐耆。祖藉浙汇余姚,乾隆中迁浔,开设申泰丝号和申昌丝号,镇人都以周申泰称呼他家,南浔八牛之一。邱仙槎,字其深,开设启昌丝经行。南浔八牛之一。陈煦元,原名熊,字竹坪。是一位有名的丝事通,外设裕昌纪经行。现南浔旅游景点“颖园”就是陈家宅内的小花园,南浔八个之一。金桐,字竹庭。早年弃学就商于上海,成为丝事通,营丝发家。他的大儿子金寿亦,字沁元,继承父业,经营蚕丝,设金嘉记丝经行,还开当铺,经营房地产等,号称“小金山”,南浔八牛之一。张佩绅,开设源泰丝行,曾在上海商业银行总行任营业部主任。南浔八牛之一。梅鸿吉,字月槎。开设恒裕丝经行,其子梅展中,开设南浔最早的用机器生产的丝厂,南浔八牛之一。邵易森,开设森大丝经行,在上海设有邵月记丝号,出品青狮牌丝经。镇人称他为邵森大,南浔八牛之一。南浔的七十二墩狗,包括南浔的四乡。在镇上的有:邱茂泰、邱盖茂、邱义昌、邱德升、沈涂记、沈永昌、沈永丰、沈天长、李恒德、李万顺、李德茂、吴晋昌、吴其昌、吴永记、朱宠茂、朱广隆、庄恒庆、邢丰记、卜同昌、韩怡昌、桂致和、潘泳记、潘大顺、张丰泰、张恒丰、徐世兴、徐惠和、许仁昌、谢森元、刘通德、庞同顺、丁昌记等,都数是开设丝经行致富的。四乡有北小圩张家、桥下张家、吴楼张家、斜桥(土斗)金家、五家亭盛家、石匠(土斗)邱家、七里村温家、子嘶湾陈家、藏谷桥王家等。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