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理论

睡不醒的不想睡 2024-05-31 20:42:24
最佳回答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一、凯恩斯之前的主导经济理论的主要论点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是最会管理的**,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不仅如此,他还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可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工资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忽视了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仅靠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不可能维持充分就业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因此,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金融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他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上。1.货币的本质在货币本质观上,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所谓“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不具有实质价值。本身是没有实质价值的符号或票券,是**凭借权力创造的,并有权随时变更。2、货币的职能凯恩斯强调的货币职能有两个:一是作为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作为财富的积累,充当贮藏手段。这里的贮藏财富职能与马克思所说的“贮藏手段”职能是不同的。3.货币的特征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所谓货币的生产弹性,凯恩斯是指生产货币人数的变化率除以购买货币人数的变化率。凯恩斯认为,在不兑现纸币流通或者实行管理通货的**,纸币的生产或发行都由**严密控制,对于私人企业来说,绝对没有生产纸币权力,货币的生产弹性只能等于零。(2)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所谓货币的替换弹性,凯恩斯是指当货币的交换价值上涨时,人们抛弃货币而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货币的比率。凯恩斯认为,货币的这种替换弹性等于零。这是由于货币本身并无效用,它的效用来自于交换价值。作为一般购买力的代表,它可以换回任何其他商品,但其他商品中却没有一种商品具备这种效用。因此,人们不愿用其他商品来替代货币,货币的交换价值越高,人们越不愿用其他商品来替换货币,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3)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征凯恩斯认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比,具有周转灵活性。这是由于货币较其他商品有更大的流动性,周转便利,既可以直接用于支付,又可以储藏起来,以防日后的不测之需,还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资产的投机;同时,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货币工资又常常是相当稳定的,所以人们对货币未来价值的估计也是乐观的。货币由于其材料的属性(如体积小、自然损耗少等),使货币具有保藏费用很低,甚至微不足道的特征,货币的这一特征与周转灵活性结合在一起,意义非常重大。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凯恩斯的这一观点与供给弹性几乎等于零密切相关。货币的生产(货币供应的来源)对私人企业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的决策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五、货币供应量渠道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办法。金融当局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上各种债务**的买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金融当局买进各种证券的同时就把货币投放出去,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反之,若金融当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就卖出各种证券使货币回笼。凯恩斯认为,金融当局应该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对各种期限的证券都进行买卖,以取得迅速的、良好的效果。同时,买卖证券的利率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根据证券的种类、期限等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利率。六、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说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按他的说法是:人们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偏好理论。那么人们为什么偏好流动性,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呢?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他把交易动机又分为所得动机和业务动机二种。所得动机主要是指个人而言,业务动机主要是指企业而言。基于所得动机与业务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2)预防动机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出于交易动机而在手中保存的货币,其支出的时间、金额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确定。但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3)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因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性资产,具有周转灵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进行金融投机。出于这种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之为货币的投机需求。由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加上出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构成了货币总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出自于不同的动机,它们有其不同的特征:(1)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特征第一,相对稳定,可以预计;第二,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第三,对利率不太敏感;第四,是收入的递增函数。(2)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第一,货币需求难以预测;第二,货币主要充当贮藏财富的手段;第三,对利率极为敏感;第四,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八、货币总需求是由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货币投机需求三部分构成,由于它们出自于不同的动机,因而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单项因素的波动通过影响其中一部分货币需求的变化而引起货币总需求的变动,进而对经济体系发生影响。凯恩斯认为,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来说,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的收入水平这两个客观因素现实变化的影响,而其它因素,特别是心理的、预期的因素影响甚微。而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主要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机制是通过利率的变化,引起人们对未来利率预测的改变,可见其中心理的、预期的作用影响很大。货币投机需求的变动常常是剧烈的,变幻莫测的,甚至会走向极端。在极端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九、1、关于利息的概念凯恩斯认为:货币是最灵活的流动资产,手持货币能给人们提供周转灵活的方便,满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的需要。因此,人们普遍具有对货币的灵活偏好。如果要求人们放弃这种灵活的偏好,就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以货币形态表示就是利息。“所谓利息,乃是在一特定时期之内放弃周转灵活性之报酬。盖利率只是一个比例,其分母为一特定量货币,其分子为在一特定时期中,放弃对此货币之控制权,换取债券票,能够得的报酬”。简言之,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的周转灵活性而能够得到的报酬。2、利息的形成凯恩斯认为,利息的形成于人们取得货币收入后所作的两种选择之中:第一是时间偏好的选择。当人们得到货币收入后,首先要决定多少用于目前消费,多少用于将来消费(即储蓄)。这种时间偏好选择的结果,形成现实的消费量和储蓄量。而时间偏好的选择,主要受消费倾向的制约。若货币收入不变,决定消费多少的是一些主观的动机。由于这些动机的存在,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当收入总量增加时,消费开支也随之增加,但增加程度要略为小些。这就是说,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凯恩斯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因为这一心理规律作用的结果是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并经过乘数的作用,使消费需求不足数倍扩大。第二是流动偏好的选择。人们在作了时间偏好的选择后,决定了收入中用多少作为储蓄,紧接着必须做另一选择,即他到底以何种方式持有他准备用于储蓄而暂不消费的那部分货币收入。凯恩斯把资产的储蓄形式抽象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货币,一种是债券。凯恩斯认为,尽管持有货币会丧失利息收入,但人们常常宁愿牺牲利息收入而采用货币形式进行储蓄,目的就在于保持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偏好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倾向,原因在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在第二节中曾经谈到,正是由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未来变化感到疑虑和存在不安全感,又缺乏科学根据去作可靠的预测,因而都倾向于持有货币这种价值比较稳定的资产,以此来平息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和忧虑。并且当人们在货币的流动性和债券的收益之间进行选择时,由于对未来利率的变化无法确定,造成对债券价格的预测也是不确定的。为了避免蒙受损失,人们也大都愿意以货币形式进行储蓄。这样做至少可以保存自己资产的原价值,还可以伺机使其增殖,这就是货币投机需求的前提。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
    • 2024-05-31 13:23:32
    • 提问者: 未知
    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的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为**...
  • 简析凯恩斯理论对当代的影响
    • 2024-05-31 08:10:36
    • 提问者: 未知
    简析凯恩斯对当代的影响:(1)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  《通论》构成了逐渐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凯恩斯成为西方新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1948年,萨缪尔森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以前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学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滞胀现象逐渐恶化,新古典综合派地位动摇,受到“右”的和“左”的思想的攻击。双方争论的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牵涉到对《通论》的解...
  • 凯恩斯黄金线的介绍
    • 2024-05-31 06:12:43
    • 提问者: 未知
    凯恩斯黄金分割线股市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切线分析工具之一,实际操作中主要运用黄金分割来揭示上涨行情的调整支撑位或下跌行情中的反滩压力位。不过,黄金分割 线没有考虑到时间变化对股价的影响,所揭示出来的支撑位与压力位较为固定,投资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达支撑位与压力位。因此,如果指数或...
  •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024-05-31 03:23:49
    • 提问者: 未知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体现在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西方宏观经济,凯恩斯储蓄理论
    • 2024-05-31 00:59:44
    • 提问者: 未知
    凯 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他认为,储蓄与投资虽然有着密切联系,但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决定利率水平的两个独立的变量。因为储蓄主要取决于收入,而收入一般取决于投资。储蓄量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综合结果,它等于社会的总收入减去总消费支出,而投资量是企业投资行为的综合结果,它等于由本期生产活动而引起的资本品的增值,也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消费。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投资总是等于储蓄...
  • 求凯恩斯完整描述空中楼阁理论的书或者博弈论比较经典的书
    • 2024-05-31 15:30:29
    • 提问者: 未知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 教课书《策略博弈》(阿维纳什 k.迪克西特和苏姗·斯克丝)配合耶鲁大学 《博弈论》公开课,相信你会受益很多!
  • 评《凯恩斯看盘》
    • 2024-05-31 15:56:42
    • 提问者: 未知
    看他的博客就知道纯粹在哪里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大是大非的空话,不敢以真人面目示人就说明了一切。作者心虚!作者心虚!作者心虚!作者心虚!作者心虚!作者心虚!
  • 凯恩斯看盘
    • 2024-05-31 07:14:07
    • 提问者: 未知
    滚滚大盘东逝水,如此阴跌套死英雄。如今多头转空头。股市依旧在,却无夕阳红。白发老者江变坐,看惯股市春秋。一谈股票哭相迎。炒股为哪桩?都在帐户中!
  • 第十章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 2024-05-31 17:14:22
    • 提问者: 未知
    第十章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第一节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论凯恩斯小传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902年他以数学和古典文学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专攻数学,到大学四年级,他跟从马歇尔和庇古学习经济学。1908年,由马歇尔介绍,到剑桥大学担任经济学讲师。1911年起长期担任皇家经济学会经济学杂志的主编。1...
  • 试述凯恩斯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 2024-05-31 20:52:12
    • 提问者: 未知
    凯恩斯在消费倾向的基础上,乘数原理的经济含义可以归结为: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的变动的倍数。通过乘数原理,凯恩斯得到了国民收入( y )与投资量( i )之间的确切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广义上和狭义上两种含义:广义含义,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动的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狭义含义,特指投资乘数,即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