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榆县方山的那个塔,知道历史吗?

宜昌猴子 2024-06-03 22:57:09
最佳回答
榆次区 编辑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榆次(yuci),古称“魏榆”,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东与寿阳县、和顺县交界,西同清徐县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榆次区是晋中市的**、经济、交通中心,面积1328平方千米。素有“省城门户”之称。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称“榆次”。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54年设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下辖9个街道、6个镇和4个乡,计127个社区、272个行政村。市花月季,市树国槐。[1] 榆次是山西省综合指标十强县市、**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晋商文化之乡。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科教文化事业繁荣,各项经济指标常年居全市首位,是108综合发展廊带和全市四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总引擎。中文名称榆次区外文名称yuci, юйцы ,진중,جينتشونغ别 名涂水、魏榆、晋中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山西省 晋中市下辖地区9个街道、6个镇、4个乡**驻地迎宾西街电话区号0354邮政区码030600地理位置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面 积1328平方千米人 口64.8万(2013)方 言晋语-并州片-榆次话气候条件温带**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后沟古村、乌金山等机 场临近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火车站榆次站、晋中站、修文站等车牌代码晋k区花区树月季 国槐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地标建筑汇通大厦(230m)地区生产总值224亿元人民币(2013)行政代码140702目录1 建制沿革2 位置境域3 行政区划4 地理环境▪ 地貌▪ 土壤▪ 气候▪ 水文5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动植物6 人口7 交通▪ 航空▪ 铁路▪ 公路▪ 公交8 经济▪ 农业▪ 工业▪ 商贸旅游9 社会事业▪ 教育▪ 卫生▪ 科技10 文化▪ 晋商文化▪ 社火节▪ 饮食习惯▪ 榆次老字号11 风景名胜▪ 榆次老城▪ 常家庄园▪ 后沟古村▪ 乌金山森林公园▪ 乌金山欢乐谷12 著名人物▪ 孙盛▪ 刘知远▪ 王爱爱▪ 张继钢13 特色小吃▪ 南门洞元宵▪ 榆次**▪ 豆腐脑▪ 鱼羊包▪ 砂子饼▪ 什贴小米14 名优特产▪ 长凝大蒜▪ 上戈小白梨▪ 三郝西瓜建制沿革编辑晋商骆驼群雕榆次(yuci),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就称“榆次”。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城,诏废并州太原府,废太原、晋阳二县,新置并州军事,移治于榆次。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会”,移并州军事治所于太原新城,榆次复县制。以后历代县名不改。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54年设榆次市,是晋中行署、晋中地区所在地。1999年9月24日,行政区划改革,经**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位置境域编辑榆次潇河榆次位于东经112°34’-113°8’,北纬37°23’-37°54’,地处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素有“太原南大门”、“省城门户”之称。榆次区辖区面积有1328平方公里,东西宽49.9公里,南北长53.7公里。行政区划编辑榆次龙湖截至2015年,榆次区下辖9个街道、6个镇、4个乡,是晋中市城市化和市民人口比率最高的区县。9个街道分别为:北关街道、锦纶街道、新华街道、西南街道、路西街道、经纬街道、安宁街道、新建街道、晋华街道。6个镇分别为:乌金山镇、东阳镇、什贴镇、长凝镇、北田镇、修文镇。4个乡分别为:郭家堡乡、张庆乡、庄子乡、东赵乡。[1] 地理环境编辑地貌榆次美景境内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海拔768~1814米,从东部的基岩山区经黄土丘陵、台塬区到平原区,依据海拔分为中低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平川区三个类型,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35.1%、40.6%、24.3%。土壤榆次龙湖境内地带性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全区范围内海拔790~1800米的广大区域均有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榆次隐域性土壤都在汾河一级阶地和潇河的阶地地形部位上,海拔在760~800米之间,其土壤类型均为半水成型的潴育性土壤、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草甸盐土等诸多土壤类型。气候榆次美景榆次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属温带**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水文榆次美景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2条,即潇河、涂河、龙门河、圪塔河、牛耕河、麻麻河、涧河、黑河、白龙河、泉子河、河口河、津水河。潇河是汾河的主要支流,涂河为潇河一级支流,其他均为季节性河流。潇河全长137千米,流域面积3720平方千米,潇河在榆次境内长40千米,境内汇入潇河径流面积46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77亿m3。涂河全长43.5千米,流域面积365.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724万立方米。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榆次古城墙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31814.43公顷,耕地面积48518.23公顷,榆次区(2010~2020)建设用地规划指标4250亩,根据《晋中市榆次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分析结果,榆次区易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为12165.96公顷,耕地后备资源为2678.94公顷。矿产资源榆次美景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建筑用砂石等11种。煤 分布于区境北山地区的石炭系、二迭系地层之中,埋藏深度在45~150m之间,分布面积54.3平方千米,煤层总数8层,可采煤层为5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为9m。各煤层地质总储量7.17亿吨。耐火粘土  集中产于北山地区的中西部河口沟、崇窑沟、峪口沟一带,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之中,含矿层有6层,主要可开采层有4层,分布于太原组下部,总厚度为25m左右。该粘土据工业分类,主要是软质——半软质耐火粘土。初步调查,地质储量2950万吨。建筑用砂、砾石 主要产地有小峪口、鸣李、东赵、郭村、南合流、北后沟6处,赋存于上更新统——现代冲洪积层。分属于境内黑河、涧河、潇河、涂河水系,其中粗、中、细、砾石均有较丰富的资源储藏。水资源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043万m3,其中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量2512万m3,地下水资源量8168万m3,河川径流与地下水之间重复计算量为1637万m3。按2006年统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2m3,耕地亩均占有量129 m3。动植物境内植物种类齐全,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藻类、菌类皆备,共有116科、892种,其中野生植物747种。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动物种类计有陆栖脊椎动物27目231种,其中鸟类172种、哺乳类42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人口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2110人,占14.49%;15-64岁人口为490078人,占77.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463人,占8.41%。[2] 2011年底,榆次区人口为740282人。[3] 2012年底,榆次区人口为810634人。2013年底,榆次区人口为908562人.。交通编辑榆次地处三晋腹地,距省城太原25公里。航空榆次距离山西省最大的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只有10公里。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是山西省国际航空港,也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可保障b747、a340等机型的全载起降及世界最大机型空中客车a380机型的备降。加盟太原机场的航空公司有21家,执飞航空公司12家。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国内通航城市有46个,国外通航城市有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吉隆坡、槟城、济州等十余个。200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463万人次,吞吐量全国排名第29位。铁路飞机场榆次铁路四通八达,是石太、同蒲、太焦以及太中银四条铁路干线的交汇枢纽。榆次有始建于1907年的榆次火车站,现为太原铁路局8个直属站之一。2009年,榆次站完成旅客发送131.7万人次,货物发送518万吨,日均办理车数6952辆。榆次有5个货场和21条厂矿铁路专用线。榆次距华北地区第二大客运站—太原火车站25公里。公路榆次公路交通运输网,以榆次为中心,呈辐射状连接山西省内外,108国道、太原—长治、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太原—旧关、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与冀、京、津国道主干线连成一片;榆长、榆邢、榆清省级公路纵横。截至201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2.9公里,境内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00.1公里。[1] 公交市区共有37条交通线,390辆公交车,其中城区23条线路,市郊35条线路,行政村通客车覆盖率达98%。通往太原的901路,每2~5分钟一趟,年均客流量400多万人次。经济编辑榆次老城榆次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2009年榆次地区生产总值119.7亿元,财政总收入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5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省排名第4位。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翻番,分别完成144.5亿元、46.3亿元。截至2010年,三产比由“十五”末的8.9:40.1:51调整为8.8:36.5:54.7;规模企业达到119户,比“十五”末增加39户;千万元纳税大户达到20户,比“十五”末新增14户;115户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二次改制,新增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万户,总量达到2.3万户,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4] 榆次老城2012年,榆次区生产总值完成306亿元,增长达15%;财政总收入22.8亿元,增长25.9%;一般预算收入9.8亿元,增长4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1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2亿元,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3亿元,增长15.6%;外贸进出口总额6100万美元,增长4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2元,增长16%。农业榆次向来以“米面之乡”享誉三晋,久负盛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大豆,还有绿豆、荞麦、莜麦、糜黍等杂粮品种。新**成立以后,榆次将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开发项目。榆次区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着力建设“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截至2007年,蔬菜面积34万亩,产量连续13年全省夺冠,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达40多种。红枣面积30万亩,产量2200公斤,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全区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集约化畜禽饲养总量占到80%,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万吨。[5] 榆次蔬菜生产历史悠久,东阳的白菜、张庆的大葱、长凝的大蒜、峪头的南瓜都在省内享有盛誉。新**成立以后,榆次蔬菜生产从形成规模、基本自给到开始外销,逐步发展成以输出为主的外向型商品蔬菜基地。截至2010年,榆次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4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6.4万亩,全年蔬菜总产量13.7亿公斤,总收入14.1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2980元,蔬菜总产量和效益连续17年保持全省第一。2009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取得新突破,达到1.79亿公斤,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截至2010年末,粮食总产1.83亿公斤,蔬菜总产全省十八连冠,干果高标准管护达到14万亩,标准养殖园区达到130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7户,榆次区被科技部命名为山西省唯一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 工业榆次工业结构多元,门类较齐全。新**成立以来,榆次曾经以轻纺型工业闻名全省。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工业企业的改制以及轻纺工业出现整体衰退的趋势,榆次区顺应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工业结构,顺利实现了由轻纺型工业到多元化工业体系的过渡,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呈现出机械、冶金、电气、化工、煤焦、轻纺、建材、食品等八大行业多元发展的局面,并稳步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众多优势企业的崛起,八大行业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已初步形成了以万邦工贸等企业为龙头的冶金产业集群,以经纬合力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产业集群,以瑞光热电厂、国电榆次热电厂、榆缆线缆等企业为龙头的电气产业集群,以天一纳米、金泰钡盐等企业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北山煤化、神龙焦化等企业为龙头的煤焦产业集群,以智海水泥、三和管桩等企业为龙头的建材产业集群,以华茂纺织、恒天纺织、格芙兰纺织等企业为龙头的轻纺产业集群,以娃哈哈食品、河南正龙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等“八大工业产业集群”。截至2010年末,榆次工业园区征地入园企业达到137户,完成投资110亿元,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60亿元;机械、食品、轻纺、电气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3%;八大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48.8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4] 商贸旅游榆次万豪国际酒店榆次自古为商贾云集的南北集散枢纽。榆次区借助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逐步形成得天独厚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截至2010年,全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达28户,个体经营户达到1.5万户,商业营业面积46.8万m2。农家连锁便民店204个,营业面积1.1万平方米。2009年,榆次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6亿元。21世纪以来,榆次区完成榆次老城、常家庄园、后沟古村、乌金山**森林公园景点建设,使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全区有旅行社31家,餐饮规模企业27个,有旅游接待能力的饭店40家,星级饭店10家。截至2010年末,全区商业营业面积突破70万平米;文化产业经营户达到527户,营业额达到4.3亿元,是“十五”末的5.4倍;成功举办了第六、第七届文化旅游节,五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5亿元。[4]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义务教育 2010年,榆次区有学校143所,其中小学120所,省级示范小学5所,为太行小学、逸夫小学、晋华小学、寿安里小学、经纬小学;初中23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为榆次第五中学。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102.24%,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100.93%。高中教育 2010年,榆次区有高中6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3所,为榆次第一中学、榆次第二中学、经纬中学。学前教育 2010年,榆次区有幼儿园39所,可容纳幼儿6000名。榆次第一幼儿园为省级一类幼儿园。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基本形成多元化办园格局。榆次顺利通过**普三复查验收。职业教育 2010年,榆次区有职业中学1所,属**级重点职业中学,开设美术、音乐、计算机应用、医卫、英语、汽车应用与维修、幼师等专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成人教育 建有区级**化技术学校,已搭建起区、乡、村**成人教育网络。可组织1.5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累计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1.6万余人次。大学新城高等教育 2010年,榆次区境内有6所高等院校:晋中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榆次校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山西省大学城位于榆次区北部新城,距太原市中心仅25公里,紧邻太原武宿国际机场。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大学城设有分校区的院校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等10所院校。卫生榆次体育公园截至2010年,在城区有榆次人民医院、榆次中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有10所乡镇卫生院、416个村卫生室。区级驻榆医疗机构共有714个,共有床位2977张。**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100%,农**疗卫生服务网络覆盖面达100%,提前三年达到省级标准。健全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方便了全区群众看病就医。全区形成了以疾控、妇幼保健两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枢纽,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区、乡(社区中心)、村(站)**卫生服务网络。科技截至2010年,全区产学研基地达到14个、企业科技研发中心达到10个;新申请专利155项,有20家专利示范企业,应用自主专利138项,成为全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建成并开通了榆次区科技网站,与10个乡镇和10个新农村试点村网站相连接,完善了区、乡(镇)、村**科技网络**。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全区有专业技术人才2.78万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了486人,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文化编辑晋商文化榆次区从古至今都是商业集镇。特别是在明清两代,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号、典当、钱庄、票号遍布全国各地,从而使榆次商帮成为晋商的一支劲旅。正太(即石太)铁路通车后,商业更是空前繁荣,达到鼎盛时期。这里创造了以明理诚信、勤奋节俭、精于管理、勇于开拓为特点的晋商精神,也创造了博大宽厚、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晋商文化。在唐朝时,榆次王湖、聂村就以生产“并州快剪刀”著称。宋代时,榆次所产的彩陶“木理纹瓷”闻名于世,被称为“北方宋窑”。榆次商业兴盛于元代和明代,鼎盛于清代。明朝中叶,榆次的商业发展已具相当规模。清乾隆时,各种商号、当铺、钱庄、银号、票号发展迅速,仅典当、钱庄、票号就有90余家,分号遍布全国。其中,榆次车辋常家、聂店王家等与太谷、祁县、平遥等县商人,驰骋商海,富甲天下,一道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商业劲旅、居**十大商帮之首的山西商帮——晋商,创造了名扬四海的晋商文化。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重商、经商的世代传统,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造就了榆次众多商贾英才。如繁盛三四百年、家资不计其数的聂店王家;被誉为**外贸世家、儒商第一家的车辋常家;把生意做到大半个**的大张义宋家,还有王村郝家、永康许家、北田侯家,以及金融大亨贾继英、清初八大皇商之一的翟堂等等。他们都为晋商文化的形成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社火节社火节是一项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民间传统节庆,每年元宵节为闹社火的固定日期。榆次社火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节日期间城乡主要街道、广场要搭彩楼、挂彩灯,并进行各种各样的街头文艺表演。白**要有铁棍、背棍、挖棍、旱船、高跷、舞龙、舞狮、抬花轿、民间八音会、锣鼓大赛等;晚上有彩灯、旺火、架火、焰火、晋剧、秧歌等。饮食习惯榆次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花样繁多,特色鲜明,有百余种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刀削面、拉面、饸饹、揪片、**面、擦尖、剔尖、抿尖、圪朵儿、拖叶子、拨烂子、饺子、蒸馍、包子、馅儿饼、煎饼、疤饼、和子饭、片儿汤、拌汤等等,还有小米饭、黄米枣糕、馏米、油糕等米食、油食。榆次老字号得新成(杂货店) 是聂店王家开设在榆次城内的老字号之一,创立于明代,初名“得兴成”,后更名为“得新成”。德盛园(饭庄) 创建于清乾隆初年,榆次著名的老字号。以制作经营由傅山先生配方的“头脑”而出名。北谦亨(烟店) 创办于清乾隆年间,山西著名的老字号,是山西**大亨怀仁村胡氏开设的烟店,生产的“北生”、“魁太”等品牌久负盛名。后又增设绸布生意。中兴和(账庄) 约创办于清道光初年,东家是榆次史家庄(今北胡乔村)的史致庸,总号在张家口,上海、北京、太谷、榆次设分号,因其涉及地域广,在清代金融界影响颇大。瑞隆裕(铁麻店) 是车辋常家于清道光年间开办的,以经营铁器和麻制品为主的老字号,曾在榆次享有盛誉。聚兴顺(茶庄) 王村郝家商号,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经营茶糖杂货等。1922年,以集股形式改组,取名聚兴顺和记。协和信(票号) 聂店王家第十二代传人王栋于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后更名为协同信票号。恒兴德(百货) 创办于清咸丰年间,是聂店王家在榆次城里的又一处生意,是以经营绸缎花布为主的百货店。长虹蛎(金店) 创办于清咸丰年间,聂店王家制作和销售金银首饰的老字号,在太原、北京等处设有分号。大隆号(糕点) 是一家经营糕点的老字号,创于清光绪初年,掌柜许鼎一,其制作的糕点为榆次名点之一。吉履谦(钱庄) 大张义村宋家商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设于大张义,后迁至城内,是宋家“吉”字号中最响亮的商号。达生春(药店) 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由榆次王都村郝家、源涡村原家、东长寿村郝家合资,主营中药零售和中成药加工,自制的山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黄连上清丸等,均享有盛誉。万利恒(钱布庄) 是交城段村马家于清光绪年间在榆次开设的钱布庄,以借贷、存放、汇兑为主,兼营彩帛布料业务。祥记公司(煤油庄) 是由孔祥熙开办的独资公司。1916年创办于太谷,榆次设分号。垄断包销英国亚细亚煤油,壳牌汽油、机油,兼营洋碱、洋蜡、白糖、颜料等商品。天一(服装店) 前身为天顺号、大有号,1918年更名为“天一”店,是聂店王家开在榆次城内一家有名的服装店。会元银号 创办于1920年,由大张义宋家、东阳赵家等集资创办,总号设于太谷,榆次、太原设分号,天津、汉口设分庄。1940年,会元银号与和记钱庄合并,易名“聚元商业银号”。吉生庆(钱庄) 前身是郭村王家开设的永生泰商号,1921年大张义宋家接办,更名为吉生庆,是宋家鼎盛时期的“铁牌子”。义聚(煤油庄) 创办于1929年,主要股东为大张义宋家。宋氏与美国美孚**签订包销合同,首次将美孚煤油引进山西,成为美孚山西总代理。广云集(颜料庄) 主营颜料,兼营杂货批发业务,原号在太谷,创设年代不详,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迁入榆次。生意红火,尤其是杂货批发业务。是榆次著名的商号之一。风景名胜编辑常家庄园榆次旅游资源丰富,猫儿岭有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坐落在榆次老城的明代清虚阁全部为木制结构;榆次城隍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属**一级保护文物,并受到联合国的捐款修缮。榆次境内**级、省级、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多处,古代城池、衙署、寺观、庙坛、堡寨等遍布全区。形成了“庄园、老城、古村、森林公园”四位一体的格局。常家庄园享有“**儒商第一家”的美誉,榆次老城是“**封建城池文化的大观园”,乌金山**级森林公园堪称“天然氧吧”。于2005年9月竣工开放的东赵后沟古村,被确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6] 榆次老城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榆次老城占地100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大乘寺、西花园、遗址公园、褚尚书书院、桑芸故居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风格及宏伟景观。2003年9月29日,“**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榆次老城揭幕,100万平方米的老城与老城景区“馆园合一”。整个景区分为6个区域:民间文化博展区、民间传统文化演示区、民居文化区、市井商贸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文物古玩区。常家庄园常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经之后近二百年的完善,建成百余处房屋四千余间,楼房五十余幢,占地六十万平方米。院内楼厅台阁,雕梁画栋,精致恢宏,蔚为壮观。另有七处园林,名花古木,高阁低亭,曲廊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墙八道堡门的环围下,实现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遐想、可观赏、可浏览、可悦心、可咏叹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园。后沟古村乌金山欢乐谷望采纳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想知道中石油的历史及下属集团
    • 2024-06-03 21:17:21
    • 提问者: 未知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称《**集团》,英文缩写c**)是根据国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授权投资的机构和**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 晋中市榆次狗市在什么地方??
    • 2024-06-03 17:35:03
    • 提问者: 未知
    是榆次的么?每星期天上午在染厂到农校(就是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那段就有狗市,挺全的,榆次**的都在那儿交流.还有好主人(在花园路和榆次图书馆那条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等几...
  • 佛塔的演变历史
    • 2024-06-03 00:55:40
    • 提问者: 未知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塔起源于佛教(浮屠),通常很高。 在汉语中,塔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即英语中的tower,德语中的türme),这一概念与本条目所描述的东方的塔(即英语中的pagoda)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如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电视塔等,请参见塔 (西式)。 除此以外,在翻译中塔还被不同于以上概念的词汇,如金字塔、灯塔。 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
  • 谁知道郑州cbd中间的那个塔叫什么名字?
    • 2024-06-03 13:55:06
    • 提问者: 未知
    郑州市cbd中间的那个高楼,也就是你说的塔,名字叫千玺广场,外号大玉米。高285米,是中原第一高楼。过去叫过会展宾馆,但现在都叫千玺广场。设计灵感源于嵩岳寺塔,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夜景尤其漂亮。
  • 中山桥的历史
    • 2024-06-03 13:13:25
    • 提问者: 未知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
  • 历史上 山东省 青州府 益都县 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 2024-06-03 05:29:39
    • 提问者: 未知
    青州府是益都县先身,现今在寿光以北。清初名为,益都县。
  • 谁知道**平安保险公司的历史?
    • 2024-06-03 00:35:55
    • 提问者: 未知
    **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公司”,“集团”)是**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后在**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称“**平安”, **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为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
  • 山西晋中榆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2024-06-03 16:16:53
    • 提问者: 未知
    山西晋中榆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榆次有四大风景区:东湖井,西湖井,源涡大坝,猫耳领。哈哈,那是以前,现在的榆次可是真好!榆次,晋中,好玩,山西
  • 山西榆次晋中银行新任行长是谁?
    • 2024-06-03 02:30:18
    • 提问者: 未知
    山西榆次晋中银行新任行长是刘海滨。晋中之窗希望能帮到您 山西榆次晋中银行新任行长是刘海滨。晋中之窗希望能帮到您 网页 微信 知乎 图片 视频 医疗 科学 汉语 英文 ...
  • 知道浚县的详细历史介绍下
    • 2024-06-03 09:58:25
    • 提问者: 未知
    浚县历史 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商朝,属畿内地。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 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中牟,历时39年。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废荡阴县入邺。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荡阴县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