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联家王宠简介及王宠对联

越诗杰 2024-06-07 04:44:52
最佳回答
王宠(1494-1533),原名李姓章,后嗣王姓,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子、雅宜山人,室名铁砚斋,祖籍明·宝应(今江苏省宝应县)人,出生于长洲吴县(今苏州市)。以诸生贡太学,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明朝中叶继文征明之后著名书画家,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加上后起之秀陈道复,又称吴中四家。  明·成化七年(1471年)领乡荐,为邑诸生。博学多才,但命运多舛,一生仕途不佳,屡试不第,最后才以贡生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故又称其为“王贡士”、“王太学”。受业于与文徵明齐名的蔡羽门下,却能青出于蓝。工诗词及法篆、隶、行、楷书,亦擅篆刻、善画山水,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疏秀有致。追求的是一种疏宕雅拙的韵味,以韵写拙,而又“拙中见秀”、“拙中见雅”。小楷尤清,简远空灵,有文徵明后推第一之称。著名书论家王世贞在《三吴楷法十册》跋中认为其所书《琴操》“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遒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随意作山水、花鸟,人物逼肖南宋人,山水多用青绿,尤喜作钩勒竹兔与鹤鹿。为人弛柝不羁,有米芾、郭忠恕之风而豪荡过之。性至巧,尝见银工制器效之,即出其右。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书作《千字文》,纸本墨迹,行草书。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15字。纵28厘米,横463.6厘米。**博物院藏(《宝蕴楼书画记》著录)。此篇《千字文》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此帖既有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俊丽、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刚之气。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时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加上后起之秀陈道复,又称吴中四家。后坐谪戍边,不久放归。晚年慕一**,尝成自织锦裙,煅金环以赠之,精类鬼工。**大喜,遂挟与俱循。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病卒,终年仅39岁。传世书迹较多,主要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著有《雅宜山人集》、楷书《辛巳书事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行书《李白古风诗卷》、《石湖八绝句卷》、《游包山集》等传世。  王宠集字联  〖王宠集字字帖〗  王宠行草集字对联,**对联集字字帖。“集字字帖”具各类书体、各派书家风貌于一体,使学书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临摹和创作的双重收获,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以楷、隶、行、草等书体为主的《**对联集字字帖》第1、2辑后,又推出此系列第3辑共8种。本套字帖注重对原碑帖风貌或书家风格的气质把握,在碑版翻成墨迹、点画边缘修整、部首间架拼组等细节方面力求妥帖自然、恰到好处,同时对每副对联的体势呼应、章法布局等也尽可能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书参考。以明代王宠行草书为依托,用于集字的主要碑帖有《西苑诗卷》、《游包山诗卷》、《草书诗册》、《李白诗卷》等。  1、四言集字联春回大地;   国强民富;   花开富贵;   蕙兰并茂;   民康物阜;福满人间。   政通人和。   竹报平安。   桃李争芳。   人寿年丰。器惟求旧;   诗书门第;   天地同寿;   文章**;   有容乃大;学尚知新。   礼乐人家。   日月齐光。   诗礼传家。   无我为公。  2、五言集字联长笑对高柳;  长养浩然气;  从来多古意;  得山水清气;  高怀同霁月;贞心比古松。  静观无字书。  可以赋新诗。  极天地大观。  雅量洽春风。兰径香风远;  立德齐今古;  明月松问照;  明月一壶酒;  墨研清露月;松窗夜月明。  藏书教子孙。  清泉石上流。  清风万卷书。  琴啸碧天秋。石榻看云坐;  室有山林乐;  松菊陶公宅;  习悦心方泰;  洗砚鱼吞墨;溪窗听雨眠。  人同天地春。  诗书孟子邻。  无机性自闲。  烹茶鹤避烟。行修而名立;  修身如执玉;  宇宙静无事;  元鹤千年寿;  择里仁为美;理得则心安。  种德胜遗金。  山林大有人。  苍松万古春。  安居德是邻。醉谈天下事;笑读古人书。  3、六言集字联白马秋风塞上;   放怀于天地外;   秋雨梧桐院落;   求学将以致用;杏花春雨江南。   得气在山水间。   春风桃李门庭。   读书贵在虚心。雅以经史为乐;   竹雨松风梧月;时有山泽之思。   茶烟琴韵书声。  4、七言集字联百年佳偶今朝合;  半榻茶烟春雨后;  碧纱侍月春调瑟;  传家有道惟存厚;一世良缘此日成。  小篱花色晚晴初。  红袖添香夜读书。  处世无奇但率真。春风大雅能容物;  春归大地千山秀;  高山流水诗千首;  桂兰同馨称眉寿;秋水伊人不染尘。  日照神州万木新。  明月清风酒一船。  松柏长春颂遐年。桂棹莫辞三百曲;  海到无边天作岸;  好书不厌看还读;  横眉冷对千夫指;梅花小寿一千年。  山登绝顶我为峰。  益友何妨去复来。  俯首甘为孺子牛。花木一庭得春气;  阶前春色浓如许;  锦囊句好题新画;  灵心圆映三江水;图书万卷唯古欢。  墙外风光翠欲流。  石鼎茶香读异书。  彩质轻叠五色云。落花满砚慵磨墨;  墨池烟霭花间露;  青山不墨千秋画;  劝君更饮一杯酒;乳燕归窗急卷帘。  茗鼎香浮竹外云。  绿水无弦万古琴。  与尔同消万古愁。山鸟飞来自飞去;  生意如同春意美;  生意兴隆通四海;  水能性淡为吾友;春花吹落又吹开。  财源更比水源长。  财源茂盛达三江。  竹解心虚是我师。庭前细雨东坡竹;  万里江山春浩荡;  万树绿当山静处;  惟大英雄能本色;池上清风茂叔莲。  一天云锦日光华。  数花香在岁寒时。  是真才子自风流。闲从世外观今古;  贤者所怀虚若谷;  小康岁月家家福;  瑶池桃熟三千岁;懒向人间问是非。  圣人之气静如兰。  大好河山处处春。  海屋筹添八百春。又是一年春草绿;  与世不言人所短;  枕上诗书闲处好;  珠帘暮卷西山雨;依然十里杏花红。  临文期集古之长。  门前风景晚来佳。  画栋朝飞南浦云。自拣露芽烹白雪;且折霜蕤浸玉醅。  5、八言集字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    秋月照人,春风坐我;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青山当户,白云过庭。    虚怀若谷,清气若兰。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于玉比德,乃冰其清。    无酒学佛,有酒学仙。  王宠律诗联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4联,习惯上称第1联为破题,第2联为颔联、第3联为颈联、第4联为结句。每首的2、3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2、4、6、8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8句,每句7字,共56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4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1联叫首联,第2联叫颔联,第3联叫颈联,第4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4字的平仄和第2字相反,第6字又与第4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人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8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七言类型一   格式范例          七言类型二 格式范例  舍南舍北皆春水,⊙平⊙仄⊙平仄        一封朝奏九重天,⊙平⊙仄仄平平(韵)  但见群鸥日日来。⊙仄平平⊙仄平(韵)     夕贬潮州路八千。⊙仄平平⊙仄平(韵)  花径不曾缘客扫,⊙仄⊙平⊙仄仄        欲为圣明除弊事,⊙仄⊙平⊙仄仄  蓬门今始为君开。⊙平⊙仄仄平平(韵)     肯将衰朽惜残年。⊙平⊙仄仄平平(韵)  盘飧市远无兼味,⊙平⊙仄⊙平仄        云横秦岭家何在?⊙平⊙仄⊙平仄  樽酒家贫只旧醅。⊙仄平平⊙仄平(韵)     雪拥蓝关马不前。⊙仄平平⊙仄平(韵)  肯与邻翁相对饮,⊙仄⊙平⊙仄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仄⊙平⊙仄仄  隔篱呼取尽余杯。⊙平⊙仄仄平平(韵)     好收吾骨瘴江边。⊙平⊙仄仄平平(韵)  ——唐·杜甫《五律·客至》诗         ——唐·韩愈《五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诗  七言类型三 格式范例            七言类型四 格式范例  诸葛大名垂宇宙,⊙仄⊙平⊙仄仄        风急天高猿啸哀,⊙仄平平⊙仄平(韵)  宗臣遗像肃清高。⊙平⊙仄仄平平(韵)     渚清沙白鸟飞回。⊙平⊙仄仄平平(韵)  三分割据纡筹策,⊙平⊙仄⊙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仄⊙平仄  万古云霄一羽毛。⊙仄平平⊙仄平(韵)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平平⊙仄平(韵)  伯仲之间见伊吕,⊙仄⊙平⊙仄仄        万里悲秋常作客,⊙仄⊙平⊙仄仄  指挥若定失萧曹。⊙平⊙仄仄平平(韵)     百年多病独登台。⊙平⊙仄仄平平(韵)  运移汉祚终难复,⊙平⊙仄⊙平仄        艰难苦恨繁霜鬓,⊙平⊙仄⊙平仄  志决身歼军务劳。⊙仄平平⊙仄平(韵)     潦倒新停浊酒杯。⊙仄平平⊙仄平(韵)  ——唐·杜甫《五律·咏怀古迹》诗       ——唐·杜甫《五律·登高》诗锦缆牙樯万里游,天吴海若翼王舟。襄城七圣空迷辙,(颔联上)弱水三山未稳流。(颔联下)塞北风云连朔漠,(颈联上)周南节钺自公侯。(颈联下)两京角立分形势,居重还须扼九州。——《七律·南都》诗联南纪清秋杀气遥,扶桑铜柱崒高标。风悲画角关山迥,(颔联上)云去苍梧毕斗摇。(颔联下)正忆郊迎虚玉辂,(颈联上)即愁边守醉金貂。(颈联下)黄河白草萧萧去,胡马千群出射雕。——《七律·立秋日》诗联凤管龙箫清且悲,南徐北固自逶迤。海门直指联三象,(颔联上)日驭巡行逼九疑。(颔联下)入计衣冠刓玺绶,(颈联上)防秋兵马失旌旗。(颈联下)长卿谏猎无消息,怅望江湖有所思。——《七律·秋怀二首其一》诗联澒洞风尘莽未休,凄清江汉仲宣楼。摩天鸿鹄终辞网,(颔联上)跋浪鱼龙岌负舟。(颔联下)黄竹泠泠连楚泽,(颈联上)白云冉冉接昭丘。(颈联下)金舆玉座千年迹,流恨荆扬古帝州。——《七律·秋怀二首其二》诗联居庸碣石控胡门,玉几由来北极尊。阁道逶迤经海岱,(颔联上)天河隐见山昆仑。(颔联下)斗间遂识三阶列,(颈联上)日下从知九轨奔。(颈联下)奠鼎卜郊非浪事,万年圭鬯保文孙。——《七律·辛巳书事四首其一》诗联泰陵松柏五云高,再见姬康握赤刀。南斗龙文占王气,(颔联上)中原驰道拥旌旄。(颔联下)委裘不乱遗谟远,(颈联上)磐石相维缔构牢。(颈联下)弘治名臣天整在,元功应数旧萧曹。——《七律·辛巳书事四首其二》诗联龟食庚庚夏启光,龙颜日角映扶桑。九朝琬琰陈东序,(颔联上)万国山河履职方。(颔联下)总道翔麟传宝箓,(颈联上)即看天马度银潢。(颈联下)轩虞落落洪钧转,矫首沧溟望八荒。——《七律·辛巳书事四首其三》诗联内侍传宣总插貂,虎贲丝络递乘轺。尔曹肉食终无赖,(颔联上)天下军输半已凋。(颔联下)朔雪炎风归紫极,(颈联上)铜驼金马郁青霄。(颈联下)万年历服超三五,努力夔龙翊帝尧。——《七律·辛巳书事四首其四》诗联锦石疏花暑气清,翠岩丹壑夏云生。已添海燕梁间语,(颔联上)直看湖帆镜里行。(颔联下)四壁惊风弦索响,(颈联上)千林修竹簟纹明。(颈联下)令人却忆王车骑,更觉西山爽气横。——《七律·夏日草堂撤去窗户肆设簟几清风洞越藤竹交荫悠然有得作》诗联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激涧即看穿石竹,(颔联上)插篱偏自爱藤花。(颔联下)囊中未得餐霞法,(颈联上)溪上时留泛海槎。(颈联下)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七律·横山下种瓜作》诗联  王宠合撰、应对联二月莺花,声色动人耳目;(王 宠)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文衡山)——文衡山应对王宠  **是桂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桂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桂花有关。在这金秋赏桂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桂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桂的情趣。明代有两个文人,一个叫王宠、另一个叫文衡山,两人常作联互娱。一次两人外出赏景,王宠脱口吟出一上联,此时文衡山应声续了下联。上联写绝了眼前莺花之美,下联写活了月中桂花之影,上下联绘声绘色,生动传神,相映成趣。小大由之,合成尖迪二字;(王 宠)千里见王,凑作重现两文。(文衡山)——文衡山应对王宠  文衡山与王宠论礼之用章,王宠戏解“小大由之”句而出此上联,文衡山遂答之下联。出句偶然得之耳。难在对句。亏文衡山想得出“千里见王”句,妙思矣。  附录:【王宠轶事、趣闻】  〖吴门书派〗  明代“后七子”首领,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云:“天下书法归吾吴”,其所谓的“吴”即今苏州之别称,“吴”也称“吴郡”“三吴”“吴中”“姑苏”等。苏州在明代中叶出现了以“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为代表的吴门书派,书史上称其为“吴门四家”,同时形成了“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这些云集于苏州书画家群体盛极一时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并将以北京宫廷书家为代表的书坛中心转到江南。苏州书画家群体出现,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他是当代苏州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层次的时代背景。“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这是唐伯虎曾描绘当时阊门情景,这的确是当时苏州经济发展的实录。在太宗到宣宗短短的七十年间,颁布了大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通过农民归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工商业的发展。弘治十年在太仓设州,建立沿海港口,使海外贸易中心从扬州下移到太仓松江一带,又为苏州对外贸易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到明中叶苏州再始从农业城市向工商业志市转化。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神宗万历实录》记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染房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此皆自其力之良民也”,苏州一跃变为全国的经济重镇。王鳌编修《姑苏志》也对苏州的经济地位作了如下描述:“今天下财赋多仰于东南,而苏为甲”。经济的繁荣促使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他们买田置地、兴修园林。物质的富裕刺激了他们精神文化的需求,于是书画就有了市场,为了装饰他们精美的园林不惜重金聘请书法名手写匾写联或购买书画作品。据记载,求沈周书者“履满户外”,求文徵明书画者也“接踵于道,户履常满”,这种求字索书的盛况,造就一大批书画家。  追溯到宋、元,太湖一带就是文人书画家的云集之地。元·赵孟頫、张雨、黄公望,倪赞、吴镇、王蒙、杨维桢等等都活动于此。元末朱元璋领导农民赵义,于是皇权土崩瓦解,各地军事集团纷纷分地割据。张士诚踞吴,由于张雅好书画,礼遇文人,因而“东南避兵于吴者依焉”,杭州一代的文人书画家纷纷移至太湖一带,文化中心遂由杭州移至苏州一 带,出现了元末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隐逸书家群”。明初一批跃于书坛的书家大多是他们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为苏、杭一带打下了深厚的书画传统基础。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统治中心由南京移到北京、作为南都的南京尽管存在一套**机构,但形同虚设,另外永乐之后,统治阶级的矛盾,斗争加剧,如“土木之变”、“庚戊之变”等,内部争权使得朝廷对于处于江南苏州文人的钳制逐渐放松,文人书画创作氛围不在像明初那样压抑,而变得自由,活跃起来。苏州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丰厚积淀和宽松的**氛围,从内部和外部为吴门书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土壤是肥沃的,结出的果实也将是丰硕的。明中期之后,书法逐渐摆**阁体的层层迷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出现了徐有贞、李应祯、沈周、吴宽、王鳌等一大批具有探索精神的书法家,能拨开前一代书家的障目之叶,上接唐宋,远迈魏晋,探索如响彻大野的雄鸡一唱,唤醒了沉寂的书坛,更有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继响于斯,基本上奠定了吴门书派之格局。  明代中期书法以吴门最盛,吴门书家则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四家为代表。此说主要以王世贞所立论为依据:“天下法书归吾吴,而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三君子下,有陈淳道复……”四家之中,祝、文辈份较高,其中祝允明年纪较长,其书法向被誉为明中叶第一,故与文氏分列首次,向无异议。然观王宠与陈淳,前者较后者年轻10岁,且于40岁英年早逝,但却紧随祝、文之后列为第三,无疑说明了王宠于吴门书派中的卓越地位。然而,在当代书法的研究中,对于陈淳、王宠二人的评价有以后者为较佳者,甚至有提出将四家排名改为祝、文、陈、王之主张,反映出明代与当代于书家品评方面之歧异。王世贞对於四家的看法,实有其时代与文化因素,而陈淳、王宠二人于明人眼中的位置,更可作为明代书论研究的一个饶有意义的课题。严格来说,陈淳位列王宠之后,甚至于个别评论中占不了位置,除了是因其书名为画名所掩外,更与明人的书学思想相关;而王宠于书坛享有崇高地位,亦并非纯粹因其书艺过人所致。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王家山煤矿简介
    • 2024-06-07 05:14:37
    • 提问者: 未知
    靖远县王家山煤矿于1999年10月10日在白银东升乡红湾村王家沟注册成立,(行政区号620421,邮政编码730614),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采掘 销售原煤,注册员工人数为156人,注册资本626万元人民币。该矿占地700多亩,现有职工860多人,其中管理人员38人,具有各类技术专长人员65人,拥有固定资产8600万元,年生产原煤30万吨,年创工业产值3000多万元,上交**利税600万元,该矿安...
  • 山水画家王家礼的简介?
    • 2024-06-07 20:24:14
    • 提问者: 未知
    王家礼:北京人 1960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63年总后勤部西安基地指挥部从事美术工作,65年在西安美院陈传熙老师门下学山水画,73年西安**美术大学山水班毕业,90年中央...
  • 王延臣的简介
    • 2024-06-07 08:36:58
    • 提问者: 未知
    1991年**解体后,王延臣是第一批赴俄留学的**留学生。1997年获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人文硕士,进入沃司托克集团hr部门任职,后入职俄联邦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工作,在德国学习时加入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集团,从事集团大中华区战略研究。大学任教期间一直为企业做咨询,曾任北京翰海国际...
  • 王源简介
    • 2024-06-07 15:28:02
    • 提问者: 未知
    王源,2000年11月8日出生于重庆,**内地男歌手、演员、主持人。2015年参演《爵迹》和《青云志》,被业界人士称赞从业13年遇到的第二个非常有天分的演员。8月25日成为首位微博粉丝破千万00后,11月份在生日会上弹唱原创单曲《因为遇见你》,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创作实力,并成为**首位登上...
  • 王鹤鸣的简介
    • 2024-06-07 05:07:57
    • 提问者: 未知
    王鹤鸣,男,1949年1月出生,**党员,高级经济师,现任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鹤鸣一座岳的经营业绩和超凡的管理能力,使企业成为一家具有**建设部颁发的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大型盛及企业集团。先后被授予“浙江省诚信经营企业”、“杭州市十大品牌房产”、“杭州百强企业...
  • 王文洋简介
    • 2024-06-07 13:24:49
    • 提问者: 未知
    是在今天,介绍王文洋的内容中,依不了要加上一他是王永庆的大儿子。是**首富、名震全球的经营之神王永庆,自己是这个庞大家族体系内的长子。耀眼财富光环之下,有谁能仔细去了解这个“王家大少爷”真实的苦涩生活呢? 王文洋出生的上世纪50年代初,后来给王家带来亿万财富的台塑企业还没有诞生,王永庆还在做着不大不小的木材生意。一家人住在火车道旁一栋老房子里。新鞋这些东西都是过年才有的。十来岁的时候,王文洋便被...
  • 王春凤的王春凤简介
    • 2024-06-07 05:47:14
    • 提问者: 未知
    北京金枫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收藏家协会会员,带领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直至成为北京地区装裱业龙头企业仅用了一年时间,将传统作坊式装裱改革成大车间流水线作业,创造了装裱业神话。曾装裱过《中华奥运梦》圆梦fa书画公益大赛主题作品(该活动被29届奥组委列入第六届“北京2008”...
  • 王国林的简介
    • 2024-06-07 05:17:01
    • 提问者: 未知
    王国林,男,生,原籍葫芦岛市连山区白马石乡,高级建筑工程师,1981年参加工作,民建会员。现为辽宁宏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 兰陵王简介及生平?
    • 2024-06-07 05:09:41
    • 提问者: 未知
    握爪握爪、我也特喜换兰陵王【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古代四大美男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
  • 王熙凤的简介?
    • 2024-06-07 21:50:53
    • 提问者: 未知
    在《红楼梦》中, 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65回)。 贾瑞垂涎她的美色,她给予诱饵,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