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悄悄保护婚前财产

大fei果儿℡ 2024-06-04 04:10:58
最佳回答
1购买保险。购买一些分红型寿险,投保人可以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并且可以方便的从投资账户中提取资金,达到保障和投资的双重功能。在保险合同或者信托产品购买合同上,均会出现受益人这一栏。 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如果留下空白,即认为受益人为购买者本人。保险法对未指定受益人的人身保险金的性质认定为是被保险人的遗产,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婚前财产、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指明归一方的财产等应为夫妻一方的财产,而不是夫妻共有财产。法律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如果是在婚前订立的这份购买合同,即被视作个人财产。一旦发生变故,则将作为遗产而非共同财产进行处置。所以如果是在婚前购买合同类理财产品,在填下受益人这栏时,一定要仔细思量:明确受益者究竟是谁,免去可能出现的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婚前购买保险要看你的缴费形式,若为一次性付清保费,那么为个人财产。若保费在婚后也有续交,那么婚姻期间的保费为共同双方财产。2购买房产。婚前购房,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婚前一次性付款购房,是保障房产为婚前个人财产的最有效方式,只要买卖合同是以出资方个人名义在婚前订立,且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名下,房产属婚前个人财产的定性是不会有争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付款购房,要求付款的对象不仅仅指向购房款,还指向物业维修基金、装修费用、税费等与购房相关的费用。婚前购房,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次性付款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动辄一次性能拿出几百万存款来购房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想必此人也必定是土豪。不少购房者为减轻支付压力,避免影响其他投资项目,会偏向考虑分期付款,通常约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多次付款,但这往往容易令付款的时间延续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如何保障婚前所购买的房产,不会因婚后有支付部分购房款的行为而将房产的性质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笔者建议购买方可以在婚前另行开立账户,用作专用,并将存款存到个人开立的账户上,婚后只能用该账户内的资金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分期付款。需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只能是采取转账方式支付购房款,而不能通过取现的方式进行支付,避免陷入有口难辩的不利局面;二是不能将婚后的收入转入该账户内,避免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出现混同。3投资股权。由于新的《婚姻法》已明文规定一方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结婚而转化成夫妻共同财产,只要有证据证明是婚前财产,就没有必要进行公证。个人在婚前投资股权,结婚后其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婚前购买的股权难以取证为自己婚前购买,除非有证据证明股权是婚前购买,婚后一直没有变化过。因此,用投资股权慰抚婚前财产也有一定的风险。4银行存款。婚前个人财产结婚后仍属于个人财产,但是我们需要证据证明它属于个人财产,所以对于不想进行投资的朋友,可以将婚前个人财产存于一个账户,婚后尽量不要与自己名下或配偶名下其它账户发生交易往来,而且不要取现,这样在婚姻出现问题时,我们才能打印银行清单,证明账户内的资金属于婚前个人存款。5隔离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在婚前另行开立银行账户,专用于存储婚前累积的存款,确保该新设立的账户在婚后不能有任何进账行为;在使用该账户进行交易时,一律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通过上述方法,是可以有效隔离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但问题又来了,这种隔离方式基本上没有任何投资收益可言,并不完全符合高端客户的想法。如果拿来做项目投资,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之外,也会被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办?其实,针对婚前银行存款的保护,也可以通过购买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来实现。譬如年金保险的投保人是母亲,被保险人及生存金受益人是自己,身故受益人为父亲,这样设计保单可以让保险公司定期对自己发放年金(含投资收益部分),再将年金单独存户。如此一来,自己在婚后所获取的年金仍属于个人财产,这样就达到了隔离与增值两全其美的效果。end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