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街头小强 2024-05-30 19:12:47
最佳回答
小康是在改革以后邓小志提出的,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所谓低水平就是现在仅仅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因为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根据**统计局研究的成果,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现在全国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还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没有解决温饱的要尽快地解决温饱,并且要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达到小康;温饱不巩固要巩固温饱,温饱解决了要向小康前进,变成一种全面的小康。**所提出来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让全国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 小康生活状态是什么? 用经济学的指标讲有两个含义,第一个称之为人均收入,第二个称之为恩格尔系数。从人均收入来看,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到了2000年以后,**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第二个含义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一般来讲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吃占60%到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占50%到40%就认为是小康;40%到20%,就认为是富裕。 小康社会是什么样?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现在的人均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到了全面的小康社会,**有可能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接近世界的中等水平。过去20年,我们主要是讲先富论,使一部分地区、人群、城市先富起来,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的经济发展。今后20年,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的难点不在于北京、上海,主要的难点还是在于中西部地区。难点也不在于城市,而是主要在农村。难点也不在于汉族人口,主要是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从哪几方面体现? 过去我们讲的小康,是从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来讲的。**讲的,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建设,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科技、文化、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等,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要求。报告最后有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概括为物质文明建设、**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文明。 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明确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和谐社会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1,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提出定义和解释,但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高尚全教授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有效的系统。 **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把和谐社会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和谐社会以人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第二,和谐社会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的;第三,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定时期公共治理的实现。汪玉凯认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满足以上三个层次的条件。 **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角度。第一,贫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会公众的社会共识角度;第三,可持续发展角度,即积极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洪大用认为,社会现在非常关注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即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讲述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在于第二和第三个角度,即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张大平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因为“和谐”是没有上限的,达到和谐以后还可以再和谐,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和谐社会却有底限,如果社会的不和谐突破了这个底限,社会将发生动荡。因此,理解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找到和谐社会的底限在什么地方,通过构建社会安全网等措施保证社会和谐的底限不被突破,进而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和谐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央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念,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高尚全认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是**的进一步深化。他指出,在**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往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强调了质量方面。这表明我们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所在。 李连仲则认为,“和谐社会” 的提出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逐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和谐社会”的提出解决了第三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要想巩固,党要继续执政,社会就必须和谐,我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迟福林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大利益的重新调整。但是调整到什么程度并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调整的成败,这个问题以往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谐社会的提出事实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改革利益调整必须以和谐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各种改革措施是否有利,可以用“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标准来判断。 其他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提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孙立平指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这个社会开始从单一中心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多元中心的时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全社会都忙于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社会都忙于经济建设。孙立平认为,一个只有单一中心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而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步形成多元化中心,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单一的中心时代的理论必然具有不足之处。和谐社会的提出正好适应了多元化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和**演化出来的一个具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论。 ****宏观经济研究院**竹研究员认为,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3,关于和谐社会的要素。尽管专家们分析和谐社会组成要素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形成自动解决冲突的机制。 **竹认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组织。首先,一个和谐社会应该给这个社会的成员提供参与、分享的平等机会、公正的机会。其次,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有**的社会责任,公民有公民的社会责任,企业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各个组成部门都负责任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最后,如果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比较困难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 汪玉凯则指出,和谐社会有三个层次的和谐。第一个层次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这包括:崇尚自然规律、爱护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层面体现了人和社会的和谐。第三个层面,公共治理和谐,即**公共治理必须达到和谐。这个内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市场、第三部门三者之间的有效发展;第二,**与公民的合作、**与社会的合作;第三,社会公平以及**的管理体现正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我们要正确、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含义。李晓西指出,对“以人为本”有六个方面的理解,即:“以人为本”对公务员是一种管理目标的要求,即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思,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对后代人的代际负责,即以后代人为本;“以人为本”对社会制度而言是文明的体现,即以所有人为本;“以人为本”对强者而言是对弱者给予帮助的呼唤,即以自己和他人平等为本;“以人为本”对公民是一种基本的理念,即以他人和自己同等为本。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指出,和谐社会有许多要素,但是如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和谐解决冲突的机制。赵晓认为,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有一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冲突,能够使这个冲突最后回归到一种和谐当中去。他以美国为例,美国这个**有很多问题,但是它的**框架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可以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有效地解决掉、消化掉,使这个社会最后的结构能够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孙立平认为,构成和谐社会的要素主要有三个,即结构多元化、职能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孙立平指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多元化的结构,分化的结构履行不同的职能,不同的职能体现不同的价值。在各个结构不同的分工与合作之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和谐的社会。 ****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书面发言中提出,在近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中,需要防止狭隘化的倾向,即把和谐社会仅仅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问题。常修泽认为,和谐社会内部蕴含了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2024-05-30 03:43:39
    • 提问者: 未知
    **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党的**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以下5个鲜明特点:  一、以党的**、**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  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党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特色社会主义...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的标准是什?
    • 2024-05-30 13:17:40
    • 提问者: 未知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2113社会,达到的5261标准是:恩4102格尔系数低于40%;城1653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内米;城镇化率达到50%;居民家容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
  • 从现在到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024-05-30 04:26:17
    • 提问者: 未知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2113社会【决胜期】5261 党的**报告中指出:“4102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1653康社会决胜期。所谓决胜,就是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 2024-05-30 04:40:50
    • 提问者: 未知
    胡记在**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时说,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
  • 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
    • 2024-05-30 07:42:31
    • 提问者: 未知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坚持科学发展, 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 着力**制约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制造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产业核...
  • **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024-05-30 21:27:09
    • 提问者: 未知
    “**”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政 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单说就是“五通”,涵盖了**与沿线**的重点 合作领域。这些领域...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 2024-05-30 12:28:44
    • 提问者: 未知
    一、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三、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 2024-05-30 05:33:07
    • 提问者: 未知
    机遇: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3663066总体稳定。这种状况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有利于我国争取较长时间的...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什么年?
    • 2024-05-30 01:24:48
    • 提问者: 未知
    实现之年。2020年是du全zhi面dao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版,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之年。权**中央认为,实现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攻坚最后一个脱贫攻坚据点,加强“三农”突出薄弱环节。专注于完成获得摆脱贫困和完成补上“三农”领域的全面小康社会优秀短两个关键任务,继续特别...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哪些?
    • 2024-05-30 10:47:48
    • 提问者: 未知
    五项新要求:1、增强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