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接触网腕臂计算公式?

mariah 2024-06-17 02:25:56
最佳回答
1.平均温度tp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o的计算  tmax+tmin  ①tp=  2  tmax+tmin  ②to弹=-5  2  tmax+tmin  ③to简=-10  2  式中tp—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  to弹、to简—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  tmax—设计最高温度℃;  tmin—设计最低温度℃;  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n  ∑li3  ld=i=1  n  ∑li  √i=1  式中ld—锚段当量跨距(m);  n  ∑li3=(l13+l23+……+ln3)—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  i=1  n  ∑li=(l1+l2+……+ln)—锚段中各跨距之和;  i=1  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  b≈h+e+i(h/d+1/10)h/2  式中b—肩架高度(mm);  h—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  e—支持器有效高度(mm);  i—**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  d—定位点处轨距(mm);  h—定位点外轨超高(mm);  4.接触线拉出值a地的计算公式  h  a地=a-h  d  式中a地—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a地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地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低轨侧。  h—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h—外轨超高(mm);  d—轨距(mm);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max的计算公式  δamax=iz-√i2z-e2max  式中δa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iz—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  emax—极限温度时**的最大偏移值(mm);  由上式可知e=0时δa=0  6.**无偏移时拉出值a15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p=15℃)  a15=a±1/2δamax  式中a—导线设计拉出值(mm);  δa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a15—**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a15与a的变化关系,主要取决于**在极限温度时δamax的变化量的大小,当δamax变化量较大时,则a15相对a值的变化较大,当δamax变化量较小时,则a15相对a值变化量较小。但δamax的变化量又取决于**在极限温度时emax值的大小,当**在极限温度时偏移值较大时,则δamax变化也较大,则a15≠a,反之偏移值较小时,则δamax变化也较小,则a15≈a。所以确定平均温度时定位点拉出值a15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极限温度时,拉出值不超过允许误差。除直线反定位以外,当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时,拉出值都将是增大。因此,调整a15时应满足下列关系为好:  即:270≤a15<300。曲线区段由于δamax较小,a15≈a。即在调整时按a值进行。  ±—由定位的型式决定,直线反**取“+”号,其余定位型式取“-”号。  7.**坡度1/x的确定:  11δhc1  —≤—+——≤—  10xld5  式中1/x—表示**在任意温度时的坡度;  ld—**的长度;  δhc—定位点在极限温度和调整温度时高度变化δh之差,即δhc=δh极-δh调;  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  l-2×4  ①x0简单=  k-1  l-2×8.5  ②x0弹性=  k-1  式中x0简单—简单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x0弹性—弹性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  l—跨距长度(m);  k—跨中吊弦布置的根数;  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  e=la(tx-tp)  式中e—偏移值(m);  l—所计算的吊弦、**、限制管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a—线胀系数1/℃(全补偿吊弦偏移值e计算时:a=aj-ac,aj表示接触线线胀系数,ac表示承力索线胀系数);  tx—检调时温度(℃);  tp—平均温度(℃);  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  hzx=h0+δh±f+30  式中hzx—在任意温度时,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mm);  h0—导线设计高度  δh—第一吊弦点(即定位点)高度变化量  f—中心锚结辅助绳固定处接触线弛度  “±”—取决于调整时的温度,当调整温度大于无弛度温度时取“-”号,反之取“+”;  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  ①a=amin+nla(tx-tmin)  ②b=bmin+nla(tmax-tx)  式中a—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m);  b—补偿器坠砣底面距基础(或地)面最高点的距离(m);  n—传动比,传动比为1:2时,n=2;传动比为1:3时,n=3;  amin—a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bmin—b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  l—补偿器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  tmax—设计最高温度(℃);  tmin—设计最低温度(℃);  tx—检调时温度(℃);  a—线胀系数1/℃;  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  l钢绞线=??h+2×500-ut-ng  式中l钢绞线—拉线(钢绞线)下料长度(mm);  ??—计算系数,它的值由拉线与地面的夹角a确定:当∠a=450时,??=1.414;当∠a=600时,??=1.155;  h—支柱出土点至承锚、线锚角钢的距离(mm);  ut—表示ut楔形线夹(或调整螺栓)的长度(mm);  ng—拉线拉杆长度(mm);  13.曲线水平力prc和prj的计算公式  ①承力索:prc=tcl/r  ②接触线:prj=tjl/r  式中prc—承力索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prj—接触线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  tc—承力索张力(n);  tj—接触线张力(n);  r—曲线半径(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l=(l1+l2)/2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4.直线定位之字力p之的计算公式  p之=4tja/l  式中p之—直线定位之字力(n);  tj—接触线张力(n);  a—定位点拉出值(m);  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l=(l1+l2)/2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  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  f=(a+c)/2-b  式中f—承力索弛度(mm);  a和c—两悬挂点承力索至轨面的高度(mm);  b—跨中承力索最低点至轨面的高度(mm);  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  d=0.1+ue/150  式中d—空气绝缘间隙(m);  ue—接触网额定电压(kv);  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  c=h-gx(l-x)/2tc或c=h-4xfo(l-x)/l2  式中c—所求吊弦长度(m);  l—跨距长度(m);  h—悬挂点结构高度(m);  x—所求吊弦距支柱定位点的距离(m);  g—每米接触悬挂的重量(kg);  tc—承力索的张力(kg);  fo—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m);  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  bn=√c2h+a2n  式中bn—承力索分段长度(m);  ch—相邻两直吊弦的高度差(m);  an—横向承力索上相邻两悬挂间的水平距离(m);如a1、a2、a3…an。  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  δb=16f/3l-δc  式中δb—横向承力索长度变化值(mm);  l—横向承力索在两支柱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mm);  f—横向承力索的弛度(mm);  δc—最短吊弦长度变化值(mm);  20.外轨超**的计算公式  h=7.6v2max/r  式中h—外轨超高(mm);  vmax—列车最大运行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望采纳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求:岗位人员要求计算公式
    • 2024-06-17 06:12:14
    • 提问者: 未知
    一: 一共需要人次为:5*5+3*2=31 因为 一个工人一周可以工作5人次 所以 31/5=6…1 这肯定要进位 6+1=7(人) 二: 一共需要人次为:4*5+3*2=26 因为 一个工人一周可以工作5人次 所以 26/5=5…1 这同样肯定要进位 5+1=6(人) 答:(1)需要7人, (2)需要6人.
  • 求股票复利的计算公式
    • 2024-06-17 02:13:38
    • 提问者: 未知
    2玩本金每月增长10%复利计算2年后的结果是19699.465352 这是按24个月计算的。
  • 求契税的计算公式?及税率?
    • 2024-06-17 01:52:20
    • 提问者: 未知
    契税的税率实行3%~5%的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761度税率,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1、契税实行幅度税率是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济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可以在3%~5%的幅度税率规定范围内,...
  • 求s-roc计算公式
    • 2024-06-17 23:06:25
    • 提问者: 未知
    构建s-roc指标书上是这么写的“计算s-roc,首先是取收盘价的指数移动平均,然后再取ema的roc,s-roc对于ema与roc的期间长度不是很敏感。ma1:=ema(close,n);roc:(ma1-ref(ma1,m))/ref(ma1,m)*100;
  • 求板料折弯压力计算公式
    • 2024-06-17 07:39:07
    • 提问者: 未知
    计算公式:650xs²xl/v=p中(p=折弯压力,s=板厚,l=板料长度,v=下模槽口) 各字母的单位:p=千牛,s=毫米,l=米,v=毫米 结构与特点 1.采用全钢焊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2.液压上传动,机床两端的油缸安置于滑块上,直接驱动滑动工作。3.滑块同步机构采用扭轴强迫同步。4.采用机械档块...
  • 求眼睛调节力计算公式
    • 2024-06-17 05:20:38
    • 提问者: 未知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件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使近处物体发出的发散光线经眼...
  • 渔网网片计算公式怎么计算?谁能告诉我?
    • 2024-06-17 08:07:37
    • 提问者: 未知
    公式是有的要根据什么网代什么数值的比如网套015丝的20公分12头2400边的钱是20x12x4.8x0.0075 0.0075是一个基数值 不同的的网的基数值不同
  • 求标准分的计算公式?
    • 2024-06-17 07:32:34
    • 提问者: 未知
    简单的说:标准分的计算公式为t=500+100z,其中z=(原始分-原始分的平均分)/原始分的标准差.高考真正的优胜者,是在科科优秀的基础上有一科拔尖.具体的介绍请看这里:http://www.lflszx.com/yycj/wuli/2.htm 这.
  • 求数学计算公式
    • 2024-06-17 16:19:08
    • 提问者: 未知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
  • 求线段数量的计算公式
    • 2024-06-17 00:37:13
    • 提问者: 未知
    列举找出规律,得到规律公式。2个端点:线段数量=1 3个端点:线段数量=2+1=3 或3×2÷2=3 4个端点:线段数量=3+2+1=6 或4×3÷2=6 5个端点:线段数量=4+3+2+1=10 或5×4÷2...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