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的特点

达里尼的阳光 2024-06-05 02:56:45
最佳回答
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进历史(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1949~1950)对于制度的建立,理论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二是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我国建立预算管理体制显然是一个人为设计的结果,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取决于制度设计者———政权组织,运用所掌握的垄断性**资源来完成。实现全国统一、恢复**社会稳定、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是新政权最为急迫实现的任务,新的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与此相适应,为此服务。(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与分权探索(1951~1978)1950 年形成的统收统支型预算管理体制是在特定历史情况下的产物,是一个**的体制。(三) 逐步分权的财政包干型预算管理体制(1978~1993)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1979 年开始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始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步进行全面改革,并选择以预算体制作为突破口,改革先行一步。(四)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994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都要进行深度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也要与此相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与之相适应,1994 年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与此是一致的。这次改革主要在财政收入方面,借鉴了国外的成功做法,使税收制度较好地与国际接轨;而财政支出方面基本没有变化,仍保留着大量的计划经济色彩。同时,尽量改革不触动地方既得利益,使得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留待以后推出。但这次改革中,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税收返还制度等措施,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分级预算管理制度。二、预算管理体制演进的基本动因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是**的法令直接推动着预算管理体制演进,**是预算管理体制演进的“第一行动集团”。因此,我们可以把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纳入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中进行分析。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就是行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经济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即希望通过制度创新来获取在已有制度安排中所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如果一种制度安排还存在潜在利润的话,就意味着这种制度安排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而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制度不均衡的出现,意味着出现了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是以1950 年建立**的统收统支型预算管理制度为起点,多方面的因素造成预算管理体制不均衡,而引发制度变迁的(二) 财政资源分配的变化预算管理体制规定的是**间财政分配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中,我国强调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当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引起**的注意,认为中央或是管得太多,或是调控能力不足,从而导致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我国1953~2004 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其波动的时间范围基本与预算管理体制一致,1958 年和1994 年的体制就是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高和过低引发制度变化的两个典型例子。(三) 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提供特定服务的可行性制度安排取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成功先例的逐渐积累或作为行政与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副产品来实现增进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变迁的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计划经济**的建设经验、**根据地的理财经验以及**历史上的理财思想,而市场经济被排斥在可选择范围之外。因此,在当时就不可能实施**治理的分散化,预算主体多级化。只有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中,这些方法才会进入**的选择范围。当地方**逐步形成预算主体,拥有一定的预算管理权限时,纷纷开始尝试推行新的预算管理方法(四) 技术因素社会制度变迁要以技术为条件,技术变迁推动着社会制度变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交易费用是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选择的核心,用最少费用提供给定量服务的制度安排将是合乎理想的制度安排。但技术是变化的,它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相对效率并使某些其他的制度安排不再起作用。技术变化能够带来新的收入流,是制度变迁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高度集中的预算体制便于迅速贯彻最高统治层的意志,因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择统收统支的预算体制;而需要注重发挥地方**主动性时,分散预算管理权限就很必要,因此就要采用分权的体制。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点。
    • 2024-06-05 13:45:26
    • 提问者: 未知
    参**:a、养老保险具有积累性b、养老保险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险种c、养老保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d、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对较高e、养老保险的开支大,负担重...
  • 简述保险合同的特点
    • 2024-06-05 01:46:37
    • 提问者: 未知
    《保险法》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3836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
  • 简述网上银行的特点
    • 2024-06-05 13:26:39
    • 提问者: 未知
    摘自同名的百度文库资料 如下,希望可以帮到你:网上银行的特点 1、个性化 各大银行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创意,将网上企业银行量身制定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为大、中客户服务的网上企业银行,使...
  • 简述金融会计的特点
    • 2024-06-05 17:27:21
    • 提问者: 未知
    金融企业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利息收支的核算。利息收支是金融企业业务的重要内容,在会计核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企业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种类存款、货款,按期计算的利息收支。2、手续费收支的核算。手段费收持是金融企业为办理金融业务发生的,企业应收支两条线的...
  • 下面关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 b
    • 2024-06-05 08:19:43
    • 提问者: 未知
    参**:b,e解析:根据《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局是**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
  •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 2024-06-05 16:26:28
    • 提问者: 未知
    摘要:在西方发达**,全面预算管理已被企业广泛应用,并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才逐渐被我国企业所认识和应用。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环境    二十世纪初,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飞跃发展,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西方发达**的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
  • 简述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的特点?
    • 2024-06-05 17:15:11
    • 提问者: 未知
    现阶设工程监理主要有以下特  1.建设工程监理的服象具一性。 在国际上,建设项目管理按服务对象主要可分为为建设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和为承建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而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只接受监理单位的委托。它不能接受承建单位的委托为其提供管理服务。 2.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强制推行的制度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
  • 简述计算机的特点(5个即可)
    • 2024-06-05 05:10:09
    • 提问者: 未知
    计算机快速处理的速度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她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2)存储容量大,存储时间长久。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计算机内存储的信.
  •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点
    • 2024-06-05 23:46:24
    • 提问者: 未知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
  • 简述财务工作的特点
    • 2024-06-05 16:09:16
    • 提问者: 未知
    (一)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