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姓是什么族

我是天天你呢。 2024-05-30 21:28:02
最佳回答
斯姓源出有五(徐斯年):  1、根据的是《荀子·解蔽》中的一段文字:“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恶其心而乱其行。”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专家”称:夏王桀蔽于斯观,后人即以此地名为氏。 按《荀子·解蔽》[唐]杨倞注云:“末喜桀妃。斯观未闻。韩侍郎云:’斯’或当为’斟’。’斟观’,夏同姓国,其国君当时为桀佞臣也。”可见,对于“斯观”究竟是地名还是人名? 究竟应作“斯观”还是“斟观”? 古代权威注家早有异说,这条记载也就难以作为斯氏起源的力证了。  2、见于《资治通鋻》胡三省注: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 手头无《通鉴》可以核对,但可推知胡氏之说本诸《史记·西南夷传》:“自隽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唐]张守节《正义》注云:“’徙’音’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则载:相如略定西夷之后,归附诸君中有“斯榆”。 [唐]司马贞《索隐》注云:“斯,郑氏音曳。张揖云’斯俞,国也’。案:今斯读如字,《益部耆旧传》谓之’斯臾’。《华阳国志·邛都县》有四部,斯臾一也。”总之,上述古籍记载了西汉以来西南少数民族的某一个部落(同时也被记载为“国”名或地名),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属于彝族(也有认为属于氐、羌族的),它在古籍中常被写作“斯”、“徙”或“叟”,这应该是用同音汉字分别记写少数民族语言的同一个音而出现的差异。 也就是说,这个部族在古代汉语著作中既被写作“斯族”,也被写作“徙族”或“叟族”;至于现今斯姓是否由此而来,从“证据链”的完整性考察,似乎是有所欠缺的。  3、见诸1980年版《**人名大辞典》之附录《姓氏考略》:“斯 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见《通鋻》胡注。望出东阳、渤海。”这一说法把第二种说法和《斯氏宗谱》的说法捏合在一起,又为斯氏增加了一个郡望——渤海,但是并未阐明西南夷之斯氏何时、如何迁移至东阳、渤海(经查,以渤海为郡望者有一訾氏而不见斯氏,不知是否因音而误)。 又,该书正文收有斯从、斯敦、斯学三位斯姓人物,斯从即《三国志》所载者(详后);斯敦即《斯氏宗谱》所载者;斯学为明代诗僧,未着籍贯。 按该书体例,同姓名者当汇于一条之下,然而既着斯敦“上书泣血”,以身代父之事,却又未在斯从条下汇着另一斯从,不知缘于疏漏,抑或别有所见。  4、十几年前我在一部笔记里见到的(可惜书名记不起来了,当时也未作摘录),略谓某朝有某**族裔,为避族诛之祸,改以原姓最后一个音si即“斯”为姓,是为斯氏之始。 这条记载中的“避祸改姓”说与《斯氏宗谱》里的“赦罪赐姓”说有相似之处;如果没有记错,所记避祸之地为“扬州”,与“东阳”有一音相同。 此说会不会是《宗谱》所载内容的传讹呢? 应不排除有此可能。  5、见《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 少为郡吏,守剡长。 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从。从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下略)  按建安元年为西元196年,比《宗谱》所载孙权“赐姓”的赤乌二年(239)要早四十多年,至于贺齐诛斯从的时间,则还要更早一些。 这倒是一条力证——证明在东阳斯氏受姓之前,剡地已经先有斯姓了。 凑巧的是:东阳史伟(或施伟)的长子亦名从,鉴于年代存在差异,只能认为此斯从非彼斯从。  维至先生为斯民小学百年校庆纪念集所撰《得山水之气,走治学研究的道路》一文,即引据上述史料,称“斯姓的祖先是山越人”(按《三国志》原文曰“山越所附”,据此断定斯从即系山越人,我以为从文法上讲是有点问题的)。 有趣的是,他老先生也未提“赐姓”一说,据我猜测,不外出乎两个原因:或则他亦未见过《宗谱》,并且不知赐姓之说;或则他虽见过、知道,但却有意不予引用——历史学家对谱牒所载史实的可信度,往往有所保留。  综上所述,若无其他有力证据,应该可以排除东阳斯氏(亦即斯宅斯氏)与西南少数民族具有血缘联系,因为根据我见到的东阳方面间接资料,史伟原居滋阳(今山东兖州),其父名浩,曾任东汉仆射。 其族原居京兆(亦系郡望),后分派于滋阳。 所以,这个宗族应该是与“西南夷”扯不上关系的。  但是,由《三国志》的上述记载必然导出以下问题:剡之斯从究竟是否山越人? 其族是否业已灭绝? 若未灭绝,现今哪些斯姓族群是其后代? ……由《通鋻》胡注等记载又必然导出以下问题:蜀西南夷之斯氏后裔何在?渤海斯氏之后世又在何地,与上述诸斯之关系如何? ……这可能是斯氏文化研究领域难度最大的一组课题。  还有一个具体问题,很希望掌握斯氏宗谱的先生们,根据《宗谱》写一篇文章,作出阐释:东阳的斯从,好像活了66岁(据斯民小学百年校庆纪念集所收斯施云先生文——他根据的也是《宗谱》)。 《宗谱》若以斯敦为始祖,那么是如何安排他的位置的? 他的后世情况又如何? 说清这个问题,也有助于辨明此斯从非彼斯从。 与此相关的资料,或许东阳《宗谱》记载更详,但在《上林谱》中,应该也是有所记载的吧?  由于我掌握的资料有限(例如:《**人名大辞典》已经有了新的、内容更丰富的版本,《**姓氏大辞典》、《**家谱总目》等巨著也都已经出版;《元和姓篡》、《古今万姓统谱》、《通典·氏族略》则系传统姓氏典籍,而手头均无,未及查考),所以上述五种说法恐怕还不能概括所有岐见;我的判断也只是初步的。 仅供参考。  斯姓迁徙分布:  斯宅,顾名思义,即“斯姓宅第”之谓。斯宅乡有马、邢、杜、张、陈、金、周、徐、黄、斯、蔡、虞、楼等姓氏,而其中以“斯”为主姓,是当今全国斯姓的最大聚居地。诸暨现有斯姓人口约12000余人,在全市400余个姓氏中,排行第25位。斯姓发祥地在东阳(巍山斯村),故其郡望亦为东阳郡。  据载,斯本作史。东汉建安末,史伟(196-265)自鲁国滋阳升徙至东阳后侣村。三国赤乌元年(238)三月,见狱中有非罪者,怜而释之。吴大帝孙权以史伟谳决不平,将行大辟(死刑)。史伟之子史郭、史从泣血陈情,愿捐躯以代。孙权深感其孝,诏赐“斯”为氏,复史伟原职,历十八载而致仕归,故斯伟(史伟)为斯氏开宗始祖。此后,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而降,至第二十一世斯楚(716--811)者,于唐开元庚辰(740)从后侣村迁居梵德村。第二十五世斯德遂(864-?),字友迅,从东阳梵德村迁诸暨上林,为上林三斯开宗始祖。三斯即上斯、中斯、下斯。今仍有中斯畈名,后人作螽斯者,谐“螽斯衍庆”义也。斯氏自唐末至今已60余世,至今当已1110馀年。毫无疑问,斯氏为诸暨姓氏构成中最早成员之一,可谓源远流长。  斯氏始祖伟公,自幼聪慧勤奋,博览群书。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公元219年)由鲁国嵫阳迁居东吴宁后侣村(今浙江东阳县),至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参加吴帝孙权招贤之试而名列前茅,被委以“廷尉”之职。伟公为官清正,爱民如子,造福乡里,深得百姓爱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伟公察访狱吏职守,见狱中关押有枉受冤屈之百姓,遂萌恻隐匡谬之心,将狱中无辜悉数释放。不料此举触怒孙权,被治以抗旨犯上之罪,判以极刑。事发后,其子敦、从,一同面君泣血陈情哀求,愿代父一死。吴帝孙权见状深受感动,脱口赞曰:“斯孝子也。”遂赦伟公无罪,官复原职,并于赤乌二年九月(公元239年)诏赐伟公以斯姓,斯姓由此诞生。后伟公致仕十八年,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三岁。  斯氏家族自此在东阳繁衍生息。诸暨斯宅则为斯氏第二十五代德遂公一脉所传。德遂公生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73年),相传于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公20岁时游学诸暨,一日行至上林乡宋家坞日暮投宿。庄主宋家有女年方20,尚未婚嫁,自幼不语,人皆以为哑。至德遂公敲门投宿时,突然言道:“门外有客至。”其父甚异,疑女与客有缘,遂将女许配德遂公,招其入赘。自此斯姓在此生根,而有斯宅。  斯宅地处会稽山脉西麓,与东白湖毗邻,它经历了1100余年的发展进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斯宅现有居民12000余人,绝大部分都姓斯。村舍依山而建,林木葱翠,景色宜人。沿山一条清流直通浣纱溪,象一条素洁的纱带飘逸在青山之间。这里是西施的故乡,溪水轻吟,山风私语,仿佛讲述着古时西施浣纱的故事;青山绿水仿佛西施永驻的笑颜,引人遐思。美丽动人的传说滋润着这里古老的民风和秀丽的山水,日子随着溪水流来又流走,源远流长,无休无止.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我姓铁,很想知道铁姓家族的历史?
    • 2024-05-30 03:55:26
    • 提问者: 未知
    铁姓(一)先祖源流 1.先祖瑞或其先辈在蒙古**西征时,被从波斯化的阿富汗地区(阿富汗现官.
  • 姓安的是什么民族
    • 2024-05-30 21:01:59
    • 提问者: 未知
    1 9 7 6 年获**中文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 9 8 6 年后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名誉...1 9 9 3 年3 月后任****,**南联实业有限公司**、名誉**。...
  • 哈布斯堡家族,罗斯切尔德家族,是否真的存在?
    • 2024-05-30 12:03:06
    • 提问者: 未知
    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urg) 为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远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尔高。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
  • 杭姓宗族的
    • 2024-05-30 18:26:03
    • 提问者: 未知
    杭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第一百八十三位,在历史上多以丹 阳、余杭和辽东为郡望。现今,杭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芜湖市、巢湖市、...
  • 郗姓宗族的
    • 2024-05-30 12:41:14
    • 提问者: 未知
    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三十四位。历史上,郗氏 族人多以山阳、高平、辽东为郡望。郗氏发祥于河南沁阳,经过数个朝代的迁徙...
  • 金姓是女真族后裔吗?
    • 2024-05-30 10:13:27
    • 提问者: 未知
    唐朝贞观年间所定益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有金氏,汾州河西郡(今山西临汾县地)四姓之一有金氏。唐代宗宝应中有上虞令金尧恭。唐德宗朝有将军金忠仪,为新罗...
  • 金氏是不是来自满族?姓金的是否都是满族,他们属于哪旗?
    • 2024-05-30 17:37:03
    • 提问者: 未知
    金氏来源主要有**族、汉族、满族和其他民族。其中**族金氏最多,汉族金氏主要在南方。满族也有金氏,东北满族金氏来源有很多,可能来源于不同满姓不同旗。江苏南通的金氏,为爱新觉罗的后人。
  • 宁夏****的基本信仰是什么?
    • 2024-05-30 01:24:47
    • 提问者: 未知
    信**(**)“**”一词是对**教信仰的宇宙万事万物 的绝对主宰的**伯语称谓。宁夏****口语中,常用“**乎(**伯语)”、“呼达(波斯语)”、“**...
  •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是什么?
    • 2024-05-30 09:41:56
    • 提问者: 未知
    太好了近刚好在看币战争当老罗斯切1812年去世,列下了森严的遗嘱:1)所有的家族银行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决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之间进行,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这一规条在前期被严格执行,后来放宽到可以与其他犹太银行家族通婚。(3)绝对不准对外公布财产情况。(4)在财产继承上,绝对不准律师介入。(5)每家的长子作为各家首领,除非家族一致同意...
  • 我是满族正蓝旗,现姓于,请问我的满族姓氏是什么?
    • 2024-05-30 04:07:37
    • 提问者: 未知
    【于】满族老姓包括:伊尔根觉罗氏、**哈氏、布尼氏、于佳氏、玉库勒氏、**奇氏、裕瑚鲁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梁海氏(蒙古族)、于氏(汉族)等。该姓知名人物有:于非闇(1889-1959)山东蓬莱人。杰出的国画**,建国初期国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是近**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主要著作《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历任北京**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