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麻袋 2024-11-15 19:32:40
最佳回答
严复的“三民思想”是在运动兴起之前就产。  早在1877—1879年留学英国,严复就广读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理论,并考察了英、法的社会实际,为其维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接连失利,在民族危亡的时势刺激下,严复接连发表政论,提出变法救国理论。1895年3月上旬, 清军在辽宁前线一败涂地。严复于天津《直报》(一家由德国人汉纳根所办的中文报纸)发表《原强》;3月中旬, 日本逼迫清廷派遣李鸿章赴日谈判,严复发表《辟韩》;5—6月间,清廷被迫签约,举国哗然,严复又陆续发表《救亡决论》。在这几篇文章中,严复首次提出了要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为自强之本。严复说:“生民之大要三: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西方**学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定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注:严复:《原强修订稿》,载王轼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页。)  由是严复考察了**“民力、民智、民德”的状况,得出一个基本的评价:“民智既不足以与之,而民力民德又弗足以举其事。”(注: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第15页。 )进而大声疾呼:“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夫为一弱于群强之间,政之所施,固常有标本缓急之可论,唯是使三者诚进,则具治标则标立;三者不进,则其标虽治,终亦无功。”(注:同④,第27页。)“民智之何以开,民力之何以厚,民德之何以明,三者皆今日至切之务。”(注:同⑤,第15页。)  严复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到极端重要的地位,并做了具体的阐发。首先,严复认为,衡量一个**强富的标准在于“三民”:“国之强富贫弱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征验也,必三者既上而后政法从之。”(注:同④,第25页。)反之,如果“民力已恭、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注:同④,第26页。)则富强难行,甚至导向**亡种的境地。严复说:“使吾之民智无由以增,民力无由以奋”,被外族“奴使而虏用”、“彼常为君而我常为臣,彼常为雄而我常为雌,我耕而彼食其实,我劳而彼享其逸……”。(注:同⑤,第12页。)那么,距“无以自存、无以遗种”的境地也就相差无几了。其次,就**的情势而言,谋国救时的根本在于“三民”。严复指出,“民力、民智、民德”是“自强之本也”,(注:同④,第32页。)图强必须标本并治,“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表,而表将自立。”(注:同⑤,第14页。)“表者,在夫理财、经武、择交、善邻之间;本者,存夫立政、养才、风俗、人心之际。”“表必不能徒立也。使其本大坏,则表非所附,虽力治表,亦终无功。”(注:严复:《拟上皇帝书》,《严复集》第1册,第65页。)  那么,“三民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严复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主张:  所谓鼓民力,主要是禁止**、缠足,使人民体质增强,有强健的体魄,作为提高民智和民德的基础;  所谓开民智,主要是废除八股,提倡西学,使人民打开眼界,扫除蔽障,启迪新知;  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创立议院,各级官吏由公民选举,以改变封建**,使人民养成爱国公德,“合天下之私以为公”。(注:同④,第31页。)  由此可见,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志趣不同,严复从一开始就将着眼点放在“民力、民智、民德”这些国**体的革新上面,深刻认识到**的救亡问题,其根本在于国**体的程度的提高。从这一点出发,严复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国主张,是一种貌似缓进、实则坚实的独到之见。这一思想,同时也决定了严复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具体表现,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当其他维新志士致力于**活动和制度变革时,严复却以发表政论、提供思想为己任,并且他的思想比康、梁等人的**活动具有更为持久的影响力。      二  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思想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包括他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和对辛亥**的态度。从表面上看,严复在各方面都趋于保守,从批判封建**转向反对共和,从提倡资产阶级新学回到封建主义旧学。但是,在这种表象的背后,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其对“三民”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戊戌变法过程中。严复并未参加比较重要的**活动,仅蒙光绪帝召见一次,略陈变法对策。事后应光绪帝之命,缮抄《拟上皇帝书》准备呈进,但尚未完成而**已经发生。变法失败后,严复感慨“临河鸣犊叹,莫谴寸心灰”,(注:严复:《戊戌八月感事》,《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4页。)幸而与康梁关系不甚密切,免于株连。但严复自此更为远离**旋涡,潜心于教书、译书、著书,继续为实现**的富强做奠基的工作。1900年义和团之役后,严复避居上海,脱离水师学堂和海军界,专心译书。在清末的最后几年,严复先后翻译出版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群已权界说》和《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甑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西方社会**学术著作,并写下了许多精辟按语。1906年,自著《**讲义》。在这些著作中,严复进一步表述了他的“三民”思想。严复继续强调,要使**得到真正的治理,仍要从“三民”入手:“所恃以救国者民,而民之智、德、力皆窳,即有一二,而少数之不足以胜多数,又昭昭也。”(注:严复:《〈法意〉按语》,《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58页。)“夫民德不丞,虽有尧舜为之君, 其治亦苟且而已,何则?一治之余,犹可以乱也。”(注:同①⑥,第969页。)严复还深入阐明了“三民”与**的关系。严复承认,**是“治制之极盛也”,(注:同①⑥, 第957页。)但**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民智最深民德最优时事”。(注:严复:《〈原富〉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891页。)因为“斯民之智德力,常不逮此制也”。**的第一要求是平等,而“平等必有所以为平者,非可强而平之也。必其力平,必其智平,必其德平”,如果做到了这三点,那末,“郅治之**至矣”。(注:同①⑥,第957页。)“未见民智既开、民德既蒸之国,其治犹可为**者也。”(注:同①⑥,第986页。)  为了提高**民力、民智、民德的程度,严复将眼光投向了教育。1902年,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严复提出**三大患在愚、贫、弱,三者之中,“尤以愈愚为最急”。(注: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3册,第560页。)1905年,严复因开平矿务局讼事赴伦敦,**此时也恰好在英国,特意前来拜访。这是两种救国方案的一次颇具象征意义的会面,严复不能赞同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派正在为之不懈努力的**救国方案,而坚持自己的“三民思想”,坚持教育救国。严复告以**说:“以**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注: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严复集》第5册,第1550页。 )严复自己也投身于教育救国的事业之中,大量西方**学术著作的翻译和介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后辈青年洞识中西实情者日多一日。  然而历史的发展正如严复所预料的两难:“民智未开,则不免于外侮,民智既开,则旧制有不可行,行则内乱将作。此不易之道也。”(注:同①⑥,第979页。)1911年,辛亥**爆发,**清室, 建立了**。对于这一场惊天动地的社会变革严复是怎样看待的呢?  耐人寻味的是,严复对辛亥**和共和制度均不以为然。严复很早就“以**为深忧”。(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10页。)在严复看来,所谓**风潮, 导致各种魔怪“悖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注:严复:《〈古文辞类纂〉评语》,《严复集》第4册,第1218页。)只会破坏秩序,带来灾难。 严复是反对这种暴风骤雨式的**的,认为“**立基四千余年,含育四五百兆,是故天下重器,不可妄动,动则积尸成山,流血为渠。”(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32—633页。 )武昌**一爆发,严复就警觉到“吾国于今已陷危地”,在给张元济的信中说:“东南诸公欲吾国一变而为**治制,此诚鄙陋所期期以为不可者。”(注: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第556页。)他还致书英国记者莫理循,指出如果**党人“轻举妄动并且做得过分的话,**从此将进入一个糟糕的时期,并成为整个世界**的起因。”(注:络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姆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卷,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 784页。)  严复认为共和国体不适合于**。严复对世界**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共和政体在欧美诸邦也是不得已之制度,从效果来看,“乱弱其常,治强其偶”,(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 册,第662页。)就**来说,地大民众,尤其不适宜采共和政体。 他坚决不相信“以**之地形民质,可以共和存立”。(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44页。)武昌**爆发后,严复曾“直接了当地说,按目前状况,**是不适宜于有一个象**合众国那样完全不同的新形式的**的”。(注:同②⑨。)甚至在共和告成已久,他还设想,“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注:同③⑩。)  正因为如此,严复在后期的著述里,对辛亥**颇多微词,反复强调辛亥**是一场错误,对**党人也屡屡表示了切齿之痛,斥之为“乳臭夷奴”(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708页。)、“四万万众之罪人”,(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711页。)是“以什百狂少年,掀腾鼓吹**之变”。(注:同③⑤。)在他眼里,辛亥**带来的决非福祉,而是灾难。**使“世事江河日下”,“恐后之视今,有不及今此视昔也”。(注:同③⑤。)一言蔽之,“**共和其大效今日可见,群然苦之”。(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713页。)当然,令严复更伤感的是,他孜孜以求的强国根本——教育,在**以后,“不特弹无,听亦无矣”。(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24页。)      三  这便形成了近代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严复年轻时留学英国,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致力于西学救国,曾是**思想界最先进的一分子。他的牛马体用之喻对打破中体西用论起到了振聋发愦的作用,甚至被认定为全盘西化论者。他的思想曾经一度超前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可能,有论者指出,当严复提倡**立宪的民治主义时,“似乎除了少数人以外,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注:周振甫:《严复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3页。)然而时过境迁, 当历史的潮流已经选择了共和**时,严复却成了反对**、反对共和制度的保守人物。但是,严复晚年**观念趋于保守,包括反对辛亥**和共和制度,和封建顽固派是截然不同的。严复不是从祖宗之义、圣贤之训来反对**和共和,其**态度变迁的思想根源,就是他的“三民”思想。  严复对戊戌变法做了深刻的反思。诚然,他对于变法的夭折深以为痛,但同时也认识到,没有民力、民智、民德的进步,这种缺乏基础的变法是难以奏效的。严复说:“民智未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的前途,必须寄托在培养一批了解中西社会情形的智慧之士之上。如果洞识中西实情的人士日益增多,则**“亦将有复苏之一日也”,(注: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第525页。)“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注: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第539页。)  辛亥**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自然远远超越了维新运动,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严复对其“三民思想”的坚持。辛亥**发生后,严复把社会的进步仍然首先归结为“国民程度”的进步。这个国民程度,就是他反复强调的“民力、民智、民德”。严复说,**和社会的命运,“以民德为之因”,“其因未变,则得果又乌从殊乎?”(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11页。)即使在形式上实现了共和,也只会是**其表,**其真,“民智卑卑,号为**,而专职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注:同②③,第1551页。)  那么,辛亥**后**的国民程度有没有真正的提高呢?在严复看来,没有。他痛感**人的程度是“真不足”,(注:严复:《与张元济书》,《严复集》第3册,第556页。)“真无足言也”。(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66页。)或是“一旦窃柄自雄,则舍声色货利别无所营,平日爱国主义不知何往”(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20页。)或是“看事最为肤浅,且处处不是感情之奴隶,即是金钱之傀儡。”(注:同④⑥。)这种程度的人民,是不适宜于**共和的。严复以**为深忧的道理即在于此,所以,武昌**一爆发,他还亲赴武昌,以国民程度不合于共和**来劝说**党人。严复早就认为,使**真正走向富强,只能渐变,不能骤变,在一切外缘内因皆不具备的条件下,“骤用新制,无异驱电车以行于蚕丛dié@①niè@②之区”。(注:严复:《说党》,《严复集》第2册,第299页。)他在致莫理循的一封长信中明确表示,“**人民的气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三十年的变异和同化,才能使他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注:同②⑨,第785页。)所以严复所追求的, 是要创造一个安定的秩序,切实提高国民程度,继续“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但愿自今以往,稍得宁谧,俾以休养苏醒,渐企高等程度之民,则如天之福也。”(注:同④③。)  不过,反对共和,与拥护封建**应当明确地区分开来。确实,严复也说过“天下仍须定于**”(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03页。)的话,(注:严复:《与熊纯如书》,《严复集》第3册,第603页。)但这仅仅是从**有“恢复秩序”的功能而言,不是**学意义上的“**”。严复希望渐变,却不是不变,而是在不引起社会动荡的前提下,把封建**渐渐引导向立**体。在武昌**后大局未定的情况下,严复曾根据文明进化论的规律,提出“最好的情况是建立一个比目前高一等的**,即:保留帝制,但受适当的宪法约束。应尽量使这种结构比过去更灵活,使之能适应环境,发展进步。”(注:同②⑨,第785页。)1915年袁世凯称帝,严复不以为然, 虽被列名“筹安会”中,却没有多少实际的赞助。1917年张勋复辟时,严复曾抱有一丝希望,指出复辟后“刻不容缓者,实立宪而已”,“首改宪法,次集国会”,除了皇位统于一尊之外,其余“则于共和国体等耳”。(注:严复:《与陈宝琛书》,《严复集》第3册,第504页。)。可见,对于共和的一些本质内容,他是赞成的,只是考虑到国民程度,于避免引起破坏性的社会动荡,严复不赞成采取激烈的**手段,也不赞成废除帝制。从这些可以看出,严复反对辛亥**,与封建顽固遗老是存在本质的不同的。  严复的“三民思想”,是其救国主张的一个基点。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各个阶级的代表、各个**派别的人士都提出了各自的救国主张,与康梁、孙黄等**活动家不同,严复的“三民思想”代表了近代救国主张的另一路径。  晚年严复**上趋于保守,以“三民思想”来反对资产阶级****,这是一种明显的失策。这反映了他对于近代**社会矛盾发展的判断已经远远落在了时代潮流的后面。清末民初,**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已经提出了**的要求,使得以激进方式展开的**救国方案具备了历史必然性,这已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回避、放弃、遏制或告别得了的了。在这种形势下,严复株守“缓进”之见,以“民力、民智、民德”的不足作为反对**、反对社会进步潮流的理由,因此,作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启蒙者,在晚年被自己所参与启蒙的进步潮流所抛弃,就严复而言,是一场个人的悲剧;就整个时代而言,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历史现象,尽管这一现象不仅仅表现在严复一人身上。  然而另一方面,严复的“三民思想”同样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所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国民程度的提高,或者说正是严复主张的“民力、民智、民德”的提高。资产阶级**派通过长期斗争,最终以激进的方式**了帝制、建立了**。但“重武轻文”一直是**派救国方案中的致命弱点,也严重影响了**成果的巩固。严复的“三民思想”,正是**派所忽视的方面,反映了严复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比**派要更为深刻。遗憾的是,在近代**历史上,这两种救国路径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有机的结合。出现在历史前台的纵然是**潮流,接连取得了**上的不断进步,但却缺乏国民程度提高的基础性支撑。而“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及其以后出现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只能处于历史潜流的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为**现代化奠基的作用。  严复的“三民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它对于21世纪**现代思想文化的走向,具有开启性的意义。有论者列举**思想与严复思想变动相合之处,有五四以后的全盘西化、**的训政思想、30年代本位文化建设、****主张,等等,(注:同④⑩,第2-7页。)虽未为至论,确也是有的放矢。目前**的现代化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制度方面取得种种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现阶段“民力、民智、民德”的提高,重视教育和科技,为21世纪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今天我们深入研究严复思想的现实意义。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投资存亡战的内容简介
    • 2024-11-15 19:29:16
    • 提问者: 未知
    兵者,国之人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确,市场如战场。在华尔街的短兵相接中,在事关投资存亡的战斗中,不惜代价保全资本、全身而退是最低的战略目标;而战胜市场、获取利润,则足叩响胜利之门的最动听的乐章。《投资存亡战》一书提出了许多关于投资的、前所未有的观点。在这...
  • 当年日本是如何蓄谋对华实施侵略挑起甲午战争的?
    • 2024-11-15 23:03:35
    • 提问者: 未知
    首先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为中心的逗**政策地;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十分**,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逐步向**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爆发东学党**,****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
  • **的节制资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024-11-15 22:26:57
    • 提问者: 未知
    转帖:日本逼袁世凯签订 二十一条 的时候,**在干什么?  1913年,**在二次**失败后,在他自己缔造的共和国成了通缉犯,被迫再度亡命日本。他重组中华**党,再举**义旗。为此他曾多次与日本人会谈筹款之事。1914年5月11日,**致函日本首相大隈重信,请日本助**革新,**将给予的报酬是“开放全国市场,以惠日本工商”。 8月24日,他与犬养毅说自己正在准备起兵举事,“此时若在**内地发生**...
  • 甲午战争对清王朝的冲击与影响有什么区别
    • 2024-11-15 12:38:09
    • 提问者: 未知
    甲午战争对清**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梦想的破灭。但促进了**民族的新觉醒。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之后,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向西方学习。**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科学。而日本则...
  •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 2024-11-15 18:21:42
    • 提问者: 未知
    北洋三大基地建成后,他们本身就认为不需要再大规模投资了。这也是清廷翁同龢为了救灾“暂时不许买西方武器”的原因。以前我们说李鸿章防日,这是错误的:李鸿章搞海防只是...
  • **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 2024-11-15 09:22:06
    • 提问者: 未知
    **部的主要工作是针对12个方面:即各**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同胞;**同胞、去台人员留在**的亲属和回**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原工商业者;**投诚的原**军政人员。  其主要职责是:  1、开展思想**工作,组织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学习**理论和**同志“**”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赔给日本的赔款,相当于人民币多少
    • 2024-11-15 23:27:41
    • 提问者: 未知
    清朝的1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50-300元左右。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共勒索了**两亿三千万两巨额白银,相当于325亿—690亿人民币。《马关条约》是**清朝**和日本明治**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
  • 当年的甲午战争,我国战败损失了几条船,为什么最后割地赔款?
    • 2024-11-15 08:36:26
    • 提问者: 未知
    战争爆发的地点就是**首都**,当时双方人数差不多,...12 月25日,日本侵略者攻陷成山和荣成县城后,由陆路向西挺进,**守军屡战屡败,威海卫后防诸要塞全部落入敌手。...
  • 第一二次**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时间 抗争史实和对**社会的影响
    • 2024-11-15 22:34:09
    • 提问者: 未知
    ②洋务运动破产,清**被迫进行政策调整:接受列强资本输出,放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相继进行百日维新、军事改革...⑸驻: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 理解**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
    • 2024-11-15 00:15:15
    • 提问者: 未知
    理解**古代管理思2113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5261对现代4102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1653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