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代骑兵的具体分类

雯小哥 2024-06-23 09:30:41
最佳回答
图请见网页:  不过好象没介绍**的。  世界古代骑兵图  作者-骑士公会  波斯萨珊骑兵,公元前3世纪  英国准枪骑兵  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重骑都发展缓慢,以至于16世纪时,英国人惊讶地发现他们没有能与****抗衡的重骑兵,于是紧急从米兰(好像是)购进2000多套日耳曼步兵甲**他们的骑兵,称之为准枪骑兵。这种骑兵只能勉强算作重骑兵,其实应该算中型骑兵  哥特骑兵,典型的维京风格。  加洛林重骑  加洛林重骑,装备都是自己找,8世纪欧洲重骑的代表。    拜占庭重骑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17世纪的重装**骑兵具有这种功能(包括以后的胸甲骑兵)。最能体现这种骑兵优势的我认为是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此次会战的对手是法兰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装备头盔、椴木大盾、长剑、标枪和战斧,其中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就是里的掷斧兵)。法兰克步兵有种战法是当标枪插在敌人盾牌上时,冲上去踩这枪柄把敌人的盾牌拽下来,再把敌人解决。这些法兰克人都是些富于攻击性的老练战士。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马重骑、重骑兵和轻骑兵(主要是匈奴骑射手)组成,指挥是纳尔塞斯。交战时,骑兵埋伏在两翼,正面为步兵集群,其中后几排为下马重骑。法兰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几排拜占庭步兵,但随着下马重骑加入战斗,法兰克人的进攻受阻。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纳尔塞斯的战术安排:让法兰克人胶着于正面战场,好为从两翼包围争取时间。当法兰克人发现时他们已经被包围,但这些老练的步兵立即摆出密集防御阵形,准备抵抗拜占庭重骑兵的冲锋。但是拜占庭重骑兵并没有发起冲击,而是用弓箭狂射。本来,如果法兰克人疏散阵形,是可以减少被弓箭杀伤的,可他们害怕自己队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骑兵就会提起**冲锋。结果在这样的犹豫中,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11世纪前,拜占庭重骑兵一直是近东最强大的**,他们的防御力可能是中世纪骑兵中最强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并且有其他兵种的配合。而且拜占庭重视骑射,除了重骑兵会骑射术外,还有不少轻装骑射手,如早期的匈奴骑兵。  下面这张便是11世纪的拜占庭重骑兵。  **伯的轻骑兵  诺曼骑士  中世纪早期的诺曼骑士,装备上的主要进步是用面积很大的鸳形盾代替了小圆盾。  诺曼骑兵,公元11世纪  阿瓦尔骑兵,7世纪  16世纪的典型全身甲  塞尔柱突厥轻骑兵  塞尔柱突厥轻骑兵,活跃于中亚,是拜占庭的眼中钉。  **骑士  再来一张**骑士。可以看出中世纪欧洲骑士的盔甲,是以鱼鳞甲和锁甲为主,图中这种带护鼻的尖顶盔是当年维京扩张时在欧洲推广的。另一种流行的头盔就是水桶盔。  法兰西骑士  14世纪的盔甲已具备了全身甲的雏形:带活动面罩的头盔、胸甲、护臂、护腿等防护装具已经出现,但各部分间仍以锁甲相连,这是一个薄弱环节。  下面这幅图就是当时的法兰西之花,带戴着有锥形面甲的头盔(它有个搞笑的名字叫猪头面甲)。  马穆鲁克  罗斯骑兵  下面是13世纪的罗斯骑兵。基辅罗斯与拜占庭相邻,各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从骑兵装备来看,尖盔、大盾、鱼鳞甲,都能见到拜占庭骑兵的痕迹。在战术上,罗斯骑兵不仅学习拜占庭,也向他们的中亚对手学。在基辅罗斯强盛时期,它的**成为抵挡中亚游牧势力向拜占庭和欧洲渗透的一道屏障。其实我觉得罗斯骑兵在对付游牧骑兵时还是有经验的,他们与勇猛的突厥部落(如佩奇聂格、波洛伐奇等)没少交手。13世纪,由于连年内战,**几乎崩溃,又遇上当时势头正猛的蒙古人,结果大部地区被蒙古占领。不过在这一时期,罗斯骑兵在楚德湖仍然击退了条顿骑士;北方,在诺夫哥罗德也击退了瑞典人。  步兵侍从  步兵打扮的侍从,但从靴子上的马刺可以看出他还是骑兵。  侍从分两种,一种是高级侍从,常年跟随骑士,在战场上是要一起参加战斗的,这种侍从能够升级为骑士,当然也有不少因为费用问题而终生担任侍从;另一种是初级的,多为一些没经验的年轻人,担任相当于勤务兵的工作。  勃艮底骑射手  15、16世纪的勃艮底骑射手,曾是大胆查理手中的王牌  意大利雇佣兵  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雇佣兵,身着米兰式全身甲。米兰是当时欧洲铠甲制造中心之一,通过雇佣兵,米兰式全身甲也被介绍到欧洲各地。图中这名骑兵的头盔形式较简单,米兰式也有带活动遮面甲的头盔。  蒙古骑兵  蒙古汗国和元代军戎服饰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毡帐诸部未被统一之前曾用过鲛鱼皮甲胄、翎根甲,后来则用以牛皮为里的铜铁盔甲。  在彼德堡宫中藏有蒙古骑士遗存的甲胄,内层皆以牛皮为之,外层则满挂铁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在描自元代居庸关瀛台上的浮雕中就有罗圈甲、鱼鳞甲和柳叶甲。:"其军器,有柳叶甲、有罗圈甲(革六重),有顽羊角弓,有响箭,有驼骨箭。"  关于蒙古骑兵的精良的军器装备,在有关历史文献中以及有关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确记载。据普兰诺.加宾尼记述,蒙古骑兵装备有:2至3张弓、3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还要带拖兵器的绳子。领兵者要挎一种其尖端尖锐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将其装在精美的刀鞘里。他们所骑的马均有护身甲,有些兵士的马也有护身甲。  马匹的护身甲由5个部分组成,在马的两侧 各有一片甲,一直盖到马头;另一片甲放在马的臀部,和两侧的甲片系结起来,这片甲片上留一个洞,以便马尾从洞里伸出来;另一片甲在马的胸部。在马额上他们放一块铁板,把它系结在两侧的甲片上。  蒙古骑兵的胸甲是由4个部分组成,一片是从大腿到颈,根据人体的形状来制作;另一片从颈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连接起来,每一边肩上固定一块铁板。他们每一条手臂上也有一片甲,从肩覆盖到手腕,在每一条腿上面覆盖着另一片甲。所有这几片甲都用扣环连接在一起。  头盔的上部分是用铁或钢制成,但保护颈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制成。  根据普兰诺·加宾尼介绍,蒙古骑兵的甲胄,制法极为精巧,就拿柳叶甲为例,他们先制成宽一指长一掌的若干铁片,在每一个铁片上钻8个小洞。他们放置3根坚固而狭窄的皮带作为基础,然后把这些铁片一一放在另一块铁片上面,因此这些铁片就重叠起来,他们用细皮线穿过上述小洞,把这些铁片捆在3根皮带上。在上端他们再系上一根皮线,因此这些铁片就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就这样,他们用这些铁片制成一根铁片带,然后把这些铁片带连接在一起,制成铁甲的各个部分。他们把这些部分连接起来,制成保护人身和马匹的铁甲。他们将铁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够在铁片上 映出人影。  据记述,元代有一种翎根铠,用蹄筋,翎根相缀而胶连的甲片,射之不能穿。还有象蹄掌甲。蒙古骑兵多为带盔。另有一种胄作帽形而无遮眉,但在鼻部作一个极大的护鼻器,其状颇怪。  蒙古民族的**之所以能称霸于欧、亚二洲者,实全恃其精良的骑兵。  枪术比赛盔甲  16世纪的枪术比赛盔甲。16世纪是全身甲发展的顶峰时代,全身甲良好的防御能力显示出其对抗火器的潜力,为17世纪发展四分之三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拿破仑时代的骑兵  西班牙轻骑兵  16世纪的西班牙轻骑兵,手持带有摩尔风格的圆盾。侦察任务一般由轻骑兵担任,但在西班牙,这一工作也常常由全身披挂的重骑兵来干。  德国雇佣军——黑衫骑士  接着来。16、17世纪的德国雇佣军——黑衫骑士。  16世纪,纽伦堡出现了第一支**——转轮枪,我觉得这对骑兵来说应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从此骑兵的作战方法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的诞生,骑兵终于拥有了能够在飞驰的马背上射击的火器。转轮枪诞生之初,并不是作为**的制式装备(这很正常,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个过程吧),只是一些贵族骑士用作防身武器,最先大量列装转轮枪的骑兵,可能正是这些黑衫骑士。作为雇佣军,他们的装备很杂,几乎不存在装备制式的问题;又由于以战争为业,使他们很快认识到转轮枪的价值,因此,转轮枪能够迅速在他们中间传播开来。  黑衫骑士的盔甲没有统一标准,个人按习惯装备。即有如图这种披一件简单的锁甲,也有穿全身甲的,但他们几乎都配备有多把转轮枪,少则四五把,多则七八把,俨然一座**库。  匈牙利轻骑兵  16世纪的匈牙利轻骑兵,其使用的武器就是战锤,这让他在近战中能与重骑一较长短。他的盾牌属泪滴形,这种形式流行于东欧、巴尔干和土耳其。  16世纪  stradiotti被组织成100-300人不等的小单位,分布在各个城镇,潜伏在土耳其人可能入侵的路线上。他们的行动快速果断,成功阻止了西罗马的厄运在威尼斯重演。随后,意大利众金融城邦如米兰、**、比萨、希耶那都组织了这种轻骑兵部队,统一称为stradiots。成员除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外,还增加了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  这些雇佣兵在此后的意大利战争中大放异彩。1495年在fornovo,2000名stradiots从后方突袭,全歼了法国人的后勤和后卫;1509年在agandello,轻骑兵最大的一股包括多达3000名stradiots;1525年在p**ia,500名stradiots从法军左翼突入,从而赢得了正常战役的胜利。当然,雇佣兵的忠诚总是维系在金钱上,没钱支付工资的城邦就得用另一种方式赔偿。1480年,那不勒斯的1500名土耳其籍雇佣兵哗变,在城中大肆劫掠后离去。  他们的装备很杂,因为来自不同**,只有克罗地亚人坚持使用当地的一种宽刃剑叫sci**ona,别的雇佣兵则有什么用什么,盔甲混合了东西方的特色。长矛是标准配备,此外有人用东方的合成弓,有人用威尼斯产的**;有人用西班牙式的直剑,有人用叙利亚风格的马刀。当时的意大利是民族的大熔炉。  **骑兵  其实**是有重骑兵的,从汉代以后,各朝都有重骑兵,只不过在军中所占比例不同。当然,如果按史书上把重骑兵定义为人马都披甲,那倒是数量有限,但仅就骑兵本身的护甲来看,超过10公斤的好像并不少,这已经可以称为重骑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没有发展出整体式防护装备(除了明光铠)。  秦朝时,骑兵所占比例很少(1:100)常常担任突击、迂回、断粮、追击等任务,同时为加强主力部队的的机动性,也改良了战车 ,减轻了其重量 将车骑编组在一起,使“轻车锐骑”配合战斗。骑兵部队从属于作为全军主力的战车部队,保护战车部队的侧翼。  秦末农民**和楚汉之争中,骑兵在战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在部队中普遍设置了专门统率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刘邦就专设一只精锐骑兵部队--郎中骑兵。但战车仍占有一定地位,虽然其作用日益缩减,当时还是把战车列于百兵之首。  汉初的骑兵已经自成方阵,具有独立的战斗力,但在着装方面与步兵区别不大,大多还是足踏麻鞋(没有马靴),也未有马鞍(只有厚垫)和马镫,只有一部分骑兵披甲(占8%)。  随着**的日益激化,(128bc~119bc)汉匈之间发生好几次重大战役,每场动员骑兵都常近二十万骑。当时的战车已经只用于保障营地安全或后勤运输,而骑兵已成为部队的主力,并装备了相应的骑兵装备,高鞍的产生能更好的发挥骑兵兵器的威力。另外,步兵已不同于奴隶社会时的徒兵,也有精良的装备,同时由于步兵的负荷重量问题,为执行不同的任务需组建相应的步兵作战单位 ,装备的兵器也要求多样化。  由于**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种,同一兵种还有装备不同的作战单位,指挥人员要在战斗中根据敌军的长短处及地形的变化来部署不同兵种的部队,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长短结合,相互支持,借以发挥兵器的最**。 汉代已经相当注意阵型的使用,当时流行“八阵”,注里讲为:方阵、圆阵、牡阵(还有个与牡相对应的不会读)、冲阵、轮阵、浮沮阵和雁行阵。(121bc)李广的四千骑兵与匈奴的四万骑兵遭遇,就使圆阵用**抵抗了两天,支持到救兵到来。  李陵以步对骑的战斗中,所列阵型就是“前行持戟盾,后行持**”,也是种防御阵型。而进攻阵型,则常是步兵居中,骑兵两翼,便于包抄。  汉代的武器生产直接控制在**手中。汉朝为保证**有充足的武器供应,一方面设置管理武器制造业的专职官员,太仆属下的“考工令”,专门负责兵器生产。另一方面设立规模很大的“武库”。有考工令负责督造的各种武器,都送到武库来储藏,并从这里分配到有关单位。(武库每座库房长100~200米,墙厚达4~8米,兵器分类存放)武帝开始,冶铁业归**经营,在全国各地设立四十几处铁官,不但推广了铁器的使用,也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西汉达到“百炼刚”水平。  汉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装备部队的兵器,远射主要是**和弓,格斗有戟、矛、刀、剑,防具是铠甲和盾牌。还有种叫钩攘(为金属旁的)。 弓箭,骑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汉军中普遍装备的是**。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擘张)和脚**(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 和强**被视为汉军最精良装备的还有长戟,汉代最主要的格斗长柄兵器,骑步都离不开它。而与长戟同样重要的,还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经是钢铁制品了。 短柄兵器 是刀和剑,出土的钢剑中有的可长达124cm,刀是汉代开始兴起的,战国时期还未出现,汉初时铁剑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现后,就逐渐的把剑排挤出去了,成为广泛使用的兵器。 汉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铠甲和盾牌。盾牌有木制、皮制和铁制,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大约相当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 ,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攘,可攻可守。汉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 ,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甲札,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第三类,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 ,另外札甲中又有无披膊和披膊之分,骑兵大多使用无披膊的。皮甲成为铁甲的配角,但仍作为重要的辅助性防具。  重装骑兵出现在战场时,正是以部曲私兵为**核心的时代,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经魏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氏族门阀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结合在一起,豪强世族拥有大量私人**。那些部曲既是依附农民,又是豪强世族的私人**。这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从东汉末年开始恶性发展,到魏晋以后日益加剧,也就影响了当时封建**的组成等方面,当时带兵的将领都出身豪门世族还拥有自己的私兵部曲,还往往拥有大量的铠甲和兵器,这些装备精良的私人部曲,就形成了他们统率的**的核心。这样一来,自然引起**的组成、指挥和兵器装备的一系列变化。早期的私人部曲还不一定是骑兵,更不一定是重装骑兵,私人部曲以甲骑具装的面貌出现,与时的那些来自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有关。这些民族,进入中原以前都是游牧经济,拥有优良的马匹,**又都是骑兵,同时往往还保留着氏族军事组织的形式。进入中原以后,就与豪强世族联合起来,自然门阀部曲制度和氏族军事组织制度也就结合起来,自然又促使**的核心发生变化,终于出现了人马都披甲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  据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重装骑兵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可分为四类:一是完整的马具,二是马甲--具装,三是骑兵铠甲,四是战斗兵器。当时的马具中,马鞍在东汉是制作就相当精致了,西晋时又有了马镫(不过西晋时马镫似乎只是用来踩蹬上马的,骑马时并不用),这样,控制马匹就相当容易了。而具装呢,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骑兵铠甲是西汉时那种无肩札甲发展过来的“两当甲”(腋下不连接,所谓“一当胸”“一当背”,在肩上用带扣联),到南北朝时,又常常加上护肩的“披膊”,与两当甲同时的还有另种较名贵的铠甲,那就是“明光甲”(这种甲的特点就是胸背处各有两面大型金属圆护)。最后是兵器,骑兵使用的兵器,远射的还是弓和**,格斗的是戟,销(边旁是矛)和大刀,骑兵们使用擘张**,不过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斗武器,戟逐渐被销所代替,再后来则是刀销并用,注重劈砍了。尽管甲骑具装是当时**的核心,但从数量上还是远少于一般步兵  明代骑兵所配火器,多为三眼铳或五眼铳,我以为其战法近似欧洲龙骑兵,即乘马机动,静止射击,因为火门枪无法在颠簸的马背上点放。当然,不排除经过长期训练后,骑兵能在跑动的马背上开火,但那样的话,训练成本就很高了。  赵国骑兵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赵武灵王是最先采用这种服装的人,他是**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瓦拉几亚骑兵  他们大多是轻装骑兵,衣着类似**人或匈牙利人,留圆胡子,高高的皮帽上缀着羽毛,少数人有锁子甲和小圆盾。装备与马术基本是向土耳其对手学的,除了训练战马漫步、小跑、疾驰之外,罗马尼亚人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马术:一般的马总是四蹄交替前进,他们的坐骑可以同时迈出一侧的两条腿,就像骆驼一样。这种恶形恶状的习性至今还能在罗马尼亚山民的牲口中看到,其用途不明。从16世纪末期开始,瓦拉几亚骑兵成了雇佣兵。一部分在土耳其**中服务,一部分效忠于土耳其的敌人--波兰、匈牙利和**。他们用牛头做标志,以中队(sotnia,在俄语中是百的意思)为单位,波兰**中最多曾有20个这样的中队。与土耳其人一样,他们在很长时间内拒绝使用火器,装备长矛、马刀、合成弓。  莫斯科boyar骑兵  十五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的成分渐渐由**农奴变为世袭贵族(boyar)。  这种贵族组成的骑兵部队,十六世纪末大概数量在25,000人左右,当然只是指常备军。一旦需要,这支队伍随时可扩充至40,000到50,000人。他们使用的装备具有浓烈的东方特色:外面穿锁子甲,拜占庭风格的尖顶头盔,前臂戴着护臂。贵族的铠甲上常常镶金嵌银,装饰着毛皮和宝石;扈从则没有这些防具,穿着打泡钉的衣服,勉勉强强能抵挡弓箭。他们使用的武器有**、标枪、**、钉锤,到十六世纪末期逐渐开始装备**,但最基本的武器还是合成弓。  **人骑马的姿势类似今天的**比赛,马镫高,双膝也收得高。这样的姿势很适合射箭,却不利于抗击**的冲击。并且,**马相对来说体型较小,所以**骑兵尽量避免正面突击,采用的战术更多是突袭或以多取胜,将敌人包围起来,从四面射击而不用正面交锋。与欧洲的骑兵部队相比,俄罗斯骑兵的编织比较松散。百人为中队,千人为团。若干个团组成骑兵师(polk),全军六个师,分成前卫(perodovoi polk)、左翼(levoi polk)、右翼(pr**oi polk)、主力(bolsoi polk)、预备队(smorozevoi polk)和斥侯(ermaulni polk)。每个师使用不同颜色的矛旗,但图案多为圣乔治十字。  18世纪**骑兵  1807年法国掷弹兵  波兰翼骑兵(或者说风骑兵)  13世纪,波兰人面对的主要敌人有两个:西北面的条顿骑士和东面的蒙古人。面对东线开阔的地形和机动的蒙古骑兵,波兰军不堪一击,1241年连当时的首都克拉科夫都让蒙古人给洗劫了一道。从14世纪起波兰的主要敌人是西边的条顿骑士,15世纪的13年战争是波兰崛起的开始。通过这场战争,波兰不仅驱逐了条顿势力,同时也锻炼了一支**。15世纪波兰**的组成情况:典型的几种作战单位  1、骑士。装备全身甲,战马也披甲。与当时西欧各国骑士装备相当。兄对当时的全身甲应该清楚。  2、枪骑兵。装备半身甲(虽未经考证,我分析是指只有上半身防护的盔甲),战马不披甲,辅助骑士进攻。  3、**手,装备胸甲。  4、剑士,装备头盔和盾牌。  另外还包括大炮等火器部队,用于打攻坚战。  大约在1526年,波兰人成立了一支专门用来对付鞑靼蒙古突骑的常备军,到1563年,这支**已经发展到超过4000人,而且绝大多数是骑兵。到1576年时,骑士就仅占骑兵部队的7%了。除了由hussar和骑士组成的重骑兵外,骑兵部队还包括中型和轻型骑兵(哥萨克),他们装备**和**。  西吉斯蒙德三世(1589-1631)期间,为了维持国防需要,除了隶属国王的常备军外,还有其他几种类型:  大贵族的私人**,这在当时还不少;另一种**是哥萨克,在南方他们的队伍超过了四万人,是波兰常备军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波兰给哥萨克注册的问题也常引起矛盾。只有经过注册的哥萨克士兵才被**接受领到军饷,这就引起未注册者的不满,注册者对其中的很多约束也不高兴,所以尽管哥萨克长期为波兰服役,但叛乱却经常发生。  17世纪初,波兰的**主要由骑兵跟他们的指挥官组成。波军的战术风格显得很豪放,注重在**环境下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在攻坚战中解决敌人(显然,因为这个目的骑兵占了**的多数)。  回19世纪法国胸甲骑兵军官  帝国胸甲骑兵 1630年  当时的中欧,从荷兰到波兰之间的广袤疆土中,散布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众多半独立联邦,一直以来听命于维也纳的君王,史称神圣罗马帝国。嫡系的士兵为了与地方部队相区别,在腰部或肩上披一条鲜红的绶带,在头盔或帽子上插一段橡树枝。他们骄傲的自称imperial**ts,帝**。  帝国胸甲骑兵也放弃了笨重的长矛,代之以两把**。此时的铠甲去除了多余装饰的部分,重点加强胸、背和头部的防护,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总体重量反而有所增加。现存最重的铠甲收藏于奥地利,足有42公斤。这些盔甲表面不再修饰,也不像过去那样要求密不透风,因为最大的威胁已不再是近身的刀剑,而是日益精确的**。  瑞典骑兵 1632年  三十年战争开始于1618年,以“掷出窗外事件”为标志(皇帝的钦差被捷克新教徒扔出窗口)。1630年,伟大的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s adolphus)率领15000人的瑞典部队在波美拉尼亚(pomerania)登陆,两年时间内横扫德境未逢敌手。1632年当他在吕岑战死后,他的部队狂热报仇,赢得了会战的胜利,那时候已经有十五万人在瑞典的旗帜下战斗!  当时的欧洲共有四种典型的骑兵,最重型的是穿四分之三甲的胸甲骑兵,古斯塔夫认为,相较其表现来说,这种骑兵太过昂贵;轻骑兵在与火器的对抗中已显得力不从心;**骑兵主要为胸甲骑兵提供火力掩护,数量较少不能独当一面,价格也较高;倒是龙骑兵,古斯塔夫认为这种骑马的步兵有更大的潜力。  于是瑞典骑兵部队就两种骑兵组成:龙骑兵取代了**骑兵,提供延伸的火力掩护;轻骑兵则成为突击的主力,装备剑和**。当然也有少数的瑞典贵族穿着胸甲,但不足以引起整支部队的面貌。  这样,瑞典骑兵就是所谓的中型骑兵,他们穿简单的胸甲,戴一顶壶盔。装备两把**,使用的直剑也比别国的长。他们冲锋时规定用佩剑,第一列的骑兵才允许使用火器,最后一列骑兵作为预备队。每个骑兵营由8个连组成,每连125人。实际上,每个营总是从4个连到8个连不等。  瑞典骑兵部队中最好的士兵来自芬兰,被称为hakkapel**,这个名词来自他们在战斗时的呼号(大笑),意思就是"把他们剁成排骨!"  克伦威尔铁骑军(国会军) 1645年  在英国内战中,西北的省份大致拥护国王,而东南方商业和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则站在国会一边。1644年的冬天,已经被任命为骑兵总指挥的克伦威尔开始重组他的部队。骑马的**兵,或者说马上的**手差不多完全被裁撤了。他们的打扮与保皇党骑兵相差不大,皮衣外面罩着胸甲,戴壶形的头盔。使用单面**的长剑,有时用传统的战斧。装备**,偶尔有军官扛着一杆长长的马枪。  铁骑军最大的优点就是纪律严明,这个绰号(ironside)是鲁普特亲王送给克伦威尔的,后来成了他部队的称号。倒不是指士兵穿的铁甲,而是指他们的坚定顽强。在单打独斗中这些人也许不是正规骑士的对手,但作为一个整体却行动得更有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古代**有重骑兵吗?
    • 2024-06-23 13:56:08
    • 提问者: 未知
    如果没有或很少使用,那是为什么呢?请尝试从军马的使用角度分析。增加一条资料:
  • 古代对付游牧民族骑兵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 2024-06-23 21:13:32
    • 提问者: 未知
    而当时的步兵部队行军的标准是一天24公里,急行军为40公里。法军骑兵的行进方式上主要分为5种:常步、速步、跑步、快跑步和袭步。速度分别是:一分钟100米、220米、320米、...
  • 谁知道古代战争谋略的电视剧有哪些
    • 2024-06-23 19:42:32
    • 提问者: 未知
    古代战争谋略的电视机有:21135261 1、大汉天子 《大汉天子》这部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4102在年轻时依1653靠东方朔和“太子”们排除窦太后等后宫势力,并奋发图强,内平叛乱,北胜匈奴,结束了只靠“和亲”维持屈辱和平的七十年汉朝历史,把汉朝推向最强盛的峰巅的故事。2、琅琊榜 《琅琊榜》...
  • 古代**有重骑兵吗?
    • 2024-06-23 04:27:00
    • 提问者: 未知
    《宋史》:“方元昊倾国入寇,福临敌受命,所统皆非素抚之兵,既又分出趋利,故至于甚败。...破东京汴京(靖康耻),掳徽宗、钦宗并宋室宗族,大臣3600人北返五国城,北宋亡。...
  • 有谁知道传统道教修仙的具体境界吗?
    • 2024-06-23 15:29:03
    • 提问者: 未知
    从时间方面说,有四天,《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以上是第一个修练系统,并不天然地属于道教(含部分),而是属于黄老道家与早期儒家...
  • 谁知道第三代古董人民币从一分到十元的价格
    • 2024-06-23 02:08:53
    • 提问者: 未知
    09年1月7日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表 编号 名称 面值 发行日期 出售价 收购价 备注 1 三版十元大团结,3罗码 10 1960 59- 2 三版十元大团结,2罗码 10 1960 55- 3 三版五元练刚工人,3罗码 5 1960 76- 4 三版五元练刚工人,2罗码 5 1960 70- 5 三版两元车工古币水印 2 1960 700- 6 三版两元五星水印 2 1960 ...
  • 谁知道南阳市棉纺厂的具体地址
    • 2024-06-23 16:20:14
    • 提问者: 未知
    白河南长江路南新路口西南角,紧挨汽车南站,四路,七路,十一路,二十二路,都可以到那
  • 冷兵器时代,轻骑兵如何可以克制重骑兵?
    • 2024-06-23 12:13:32
    • 提问者: 未知
    欧洲重骑兵在大平原冲锋时事实上没有任何兵种能挡得住,重骑兵优势在于火力,轻骑兵在于机动性,如果轻骑兵避其锋芒,迂回散击,利用弓箭和地形,完全可以把重骑兵拖垮,但是前提是敌人只有重骑兵,如果是轻重骑兵配合,那就难说了,总之,冷兵器时代,大平原上决战,决定性力量只能是重骑兵(这一点如同今天的主战坦克),我不明白楼主的克制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指的是成吉思汗,那我只能说那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原理很简单,欧洲那...
  • **古代神兵谱
    • 2024-06-23 11:35:30
    • 提问者: 未知
    **历代**、名剑录:  万仞:  古代名剑。郭于章《剑记》:“西晋寮有旌阳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投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项渔人网得一石匣,鸣击之声数十里,唐朝道王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  龙剑:  古代名剑。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照胆:  古代剑名...
  • 有谁知道申达集团的具体资料?
    • 2024-06-23 04:28:28
    • 提问者: 未知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是上海率先成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上市股份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4.73亿元,2006年末资产总额达25.07 亿元,净资产达15.66亿元,是一个具有棉纺织、印染、服装、线带、业用纺织品、汽车装饰、内外贸、房地产等多种经营领域的跨行业、跨地区、外向型、多功能的综合型大型企业。 公司以生产高支纱线、高密织物、精细特阔印染、...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