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故事的轶事典故

繁空视听工作室 2024-06-04 20:59:03
最佳回答
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结果,人们才发现,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摆着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王安石的这些恶习众所周知。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韩琦任扬州知府,王安石为签判,成了韩琦的幕僚。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因此当差的时候时多来不及洗漱装扮。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才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 相传苏轼有一日于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来: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轼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度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诗。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诗”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王安石不愧为推行新法有独创的宰相,一绝“酒色财气诗”引来了神宗皇帝的诗兴。当即,神宗皇帝吟道: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盛,气凝大宋如朝阳。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当今的广东)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并要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一看这诗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将这两句词改为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于情于理,那位潮州人看后笑笑,一言未发。王安石进拜宰相期间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王安石两起两落,熙宁七年(1074年)年罢相,次年复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为了疏解烦闷的心情,王安石游历南方,来到了潮州,他暂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庭院,里面的花开得很艳丽,有一个花农在忙碌着,王安石便询问花农:“老农,这是在做干什么?”花农回答:“我在捉虫子。”王安石就很好奇:“你的花开得这么好,怎么还会有虫呢?”花农回答:“有一种虫叫黄犬虫,它很厉害的,它喜欢啃食花心,花的茎部还会流脓,被它这一折腾,花就活不了了”。花农话音刚落,王安石就想起了数年前那个潮州文人让其改的诗,原来诗中指的“黄犬”不是指黄狗,而是指黄犬虫呀,王安厂为此感到很不安,当夜他睡不着,让当地人陪他去散步,当时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静的夜里传来婉转动听的鸟叫声,一般的鸟儿都不会在半夜时分鸣叫,王安石感到好奇,便问:“这鸣叫声是什么鸟?”当地人告诉他:“这种鸟叫明月鸟,越是明月当空的时候叫得越欢。”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诗中的“明月”指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鸟,而当时那个潮州人并未告诉他这个情况,估计还暗笑他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吧。 北宋年间,有一年春季,桃红柳绿,风光无限,苏轼携书童前来泰山游玩,两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佑庙前。佑庙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历代帝王将相所立,名家名人所书,苏轼与书童随人流进了铺庙,观赏碑林。这时,打东边过来一位气宇轩昂,风度不俗之人,苏轼仔细一看,不觉大喜过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王安石。苏轼连忙招呼:“王大人,怎么这么巧,你也来游泰山?”王安石见是苏轼,一边观赏碑文,一边回答:“只许你这位大诗人观赏泰山风光,铺庙碑刻,就不许我也来凑凑热闹?”苏轼急忙辩解:“哪里话,能与王大人同游佑庙碑林,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说完用手一指身后:“这是书童福德。”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轻人,说:“我的书童学智!”王安石话音刚落,福德便跑过去与学智打招呼,谁知学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只是“哼”了一声,算是打招呼。四人不紧不慢边看碑文,边朝前走去。来到一块微微向东倾斜的石碑面前时,四人止步,评头品足。福德因刚才看了学智的脸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抢先说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学智何等聪明,一听人家福德在讽刺自己的主人抛岂肯罢休,脱口接道:“轼前倾根基斜!”听见两位书童斗嘴,王安石插话说:“学智说得一点没错,此碑确实因为根基斜了,才轼前倾啊!”苏轼“嘱”了一声,说:“王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咱福德说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说完,王安石与苏轼相视着“哈哈”大笑起来。见主人大笑,福德与学智也跟着吃吃地笑了。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杭州一带阴雨绵绵,到了**月份收割庄稼的季节,田地里颗粒无收。米价一天一个价,到了十月,米价已从原来的每石400文猛涨到每石1500文了。为了阻止米价节节上涨,大宋朝廷连连下发官文,要求每石米的价格控制在500文左右,违者就地斩首示众。杭州时任知府吕向高为了落实朝廷政策,限制杭州府下属各县市面上的米粮涨价,特派几名心腹到各县巡查。心腹们先后回来禀报说:“大人,惨不忍睹啊,街头到处都是饿死的灾民,请您快想办法啊,快向朝廷求援吧……”自从规定大米不准涨价后,杭州府的米商都不愿意把米拿出来卖,导致市面上无米可供,饥民纷纷外迁,杭州街头到处是饿殍(piǎo,饿死的人)。吕向高已向朝廷求援3次,可朝廷来信说陕甘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国库空虚,无力顾及江南一带的灾情,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吕向高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时他派往鄞县的心腹也回来了。这个心腹一回来就跪倒在地,大呼道:“大人,鄞(yín,属浙江省)县出大事了。”在吕向高的催促下,这名心腹从腰间掏出一张盖着鄞县印鉴的告示,说鄞县县令王安石违抗圣旨,不但置朝廷每石米500文之规定于不顾,而且还公开发布告示允许大米涨价,鄞县的大米每石已涨到3000文了。作为县令,王安石不仅不抑制米价上涨,而且还推波助澜,致使米价涨了6倍,这是杀头之罪啊。吕向高看完告示后,惊讶不已。他心想,这王安石仗着祖上世代为官,肚子里有些墨水,在江南有些名望,竟敢无视朝廷圣命,得找他算账去。第二天一大早,吕向高就带着师爷和一帮心腹,兴师动众地来到鄞县。王安石早已领着手下在城门口等候他了。吕向高一见到王安石,就怒骂道:“王安石,你可知罪?大灾之年,违抗圣命,不积极抑制米价,我要亲自送你面君。”说罢便招手示意手下将王安石绑了。这时,只见王安石的师爷来到他身边,在其耳边悄悄耳语,一旁的吕向高见状,朝那师爷大喊道:“你家大人已经快成朝廷的死囚了,有什么事不敢大声说出来让我听?”那师爷吓得跪倒在地,王安石说道:“你就照实说吧。”师爷点了点头,对吕向高说:“吕大人,是这么回事,自从我家大人发出布告允许大米涨价后,各地米商纷纷涌进鄞县,他们为了感谢我家老爷,不断给我家老爷送银两。前几天,一个外地米商没有给我家老爷送银两,老爷就派我跟那米商索要,这不,那米商拿着银两来了。”师爷的一番话,更让吕向高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心想这王安石的胆子也太大了,大灾之年不仅不为朝廷着想,还擅自抬高米价,收贿索贿,**,这样的人砍头100次都不够。吕向高咆哮道:“将那米商带来。”不一会儿,一个肥胖的米商被推到吕向高面前跪下,他吓得哆嗦着身体道:“大人,草民有罪,但这不全是草民的错。鄞县发布公告说这里允许大米涨价,我作为商人当然想卖高价,就跑来了。至于给那位大人送礼,本不是我的意愿,是那位大人派人来索要,我才不得不……”“滚!滚!”吕向高不等那米商把话说完,就把他骂走了。随即,吕向高问鄞县师爷:“你们一共收了米商多少贿赂,可有账目?”师爷答道:“回老爷,全部有账。”吕向高下令将王安石和他的师爷押回鄞县县衙,准备审理后上报朝廷处决。城门离县衙有一段路程,当吕向高带领一队人马路过一个集市时,那里人头攒动,闹市不远处还传来唱戏的声音和阵阵掌声。大灾之年,杭州其他县城都饿殍满街,一遍凄凉,可鄞县不仅集市繁华,还有唱戏的。吕向高满腹疑惑地来到那唱戏处,戏台前看戏的老百姓见有官府人马到来,正要散去,吕向高大喊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乃杭州知府吕向高,来本地视察灾情,大家不必惊慌。”吕向高在讲话时,老百姓已看到他们的县令王安石被捆绑押解,纷纷围拢过来,下跪求情说:“大人,为何捆绑王县令,他可是好官啊。”吕向高把王安石擅自抬高米价、收受贿赂的事情讲了一遍,突然一位老妇人来到吕向高面前大声说:“你说得不对,敢问大人,这大灾之年,咱杭州府哪个县不是街市萧条?你再看咱鄞县,米粮充足,街市繁华,没有一个人饿死。这是谁的功劳?是王县令的!请问大人,我们王县令何罪之有?”老妇人的话引来一片掌声。吕向高无言以对,这老妇人说得没错,鄞县确实没有一点受灾的迹象。他沉默片刻后对围观群众说道:“我会好好调查,给大家一个交代。请放心,朝廷不会冤枉一个好官,也决不放过一个**。”来到鄞县县衙,吕向高公开审理王安石。公堂上,吕向高问王安石为何置朝廷圣命于不顾,抬高米价。王安石神情严肃地说:“大人,如果执行朝廷规定的米价政策,鄞县跟其他县一样会饿死很多人。不放开米价,哪个米商愿意出售大米?”“这样高的米价,老百姓买得起吗?”“大人有所不知,江南历来富庶,不仅鱼米丰饶,商业也十分发达,普通人家几十年下来,都小有积蓄。乍遇荒年,人们需要的只是粮食,米价虽高,俭省一点,也能坚持一年半载。那些家庭贫苦,无力买粮的人家,我会发给他们银两救助。”王安石边说边叫师爷将救助名册拿来呈递给吕向高。救助花名册上,不仅详细记录了受助人的名字、住址、家庭人口,而且还有受助人按的红手印。吕向高翻看完毕后,语气有所缓解,问道:“救助的钱来自哪里?”“大人有所不知,那些米商发财后,个个欢呼雀跃,纷纷给我王安石送来金银。如果我拒收,他们一定会诚惶诚恐,我就收下他们奉送的银两,登记造册后又发给那些无力买粮的穷人。”王安石叫师爷将那份收受米商银两的花名册拿来。吕向高将两个花名册进行比对,一收一支,分毫不差。吕向高这才发现王安石的高明处,大灾之年他将鄞县治理得这么好,实在不简单。他不仅没有治王安石的罪,反而将鄞县的做法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嘉奖王安石。他甚至还向王安石请教下一步应对杭州府灾情的办法。王安石建议杭州府境内都将米价彻底放开,说一开始米价会节节攀升,但不出3个月,米价就会回落到1500文左右一石。吕向高根据王安石的意思,通令江南各地放开粮价,米价一下子冲上每石3500文。全国各地的米商得知消息后,都源源不断地把米贩到江南来。江南市面上大米充足,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到3个月,米价果然又回落到1500文一石了。江南民众终于渡过了难关,杭州府却又面临新的问题,陕甘一带因大旱缺少米粮,朝廷下令要求各地支援。王安石又给吕向高出主意,让他即刻发布公告,以每石1000文的价格收购大米。大米1000文一石,米商们肯卖吗?吕向高半信半疑,王安石却胸有成竹地说:“大人有所不知,前阵子这里的米价飞涨,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把米贩到我们江南来了,赚足了腰包,眼下米粮越积越多,再过几个月江南新米就上市了,那些商人不好再把米粮运回去,只能降价销售,否则就会赔本。我算了一下,1000文一石,米商已经保本了。”吕向高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以1000文一石收购了大量米粮,运往陕甘一带,受到朝廷嘉奖。王安石也因此名声大振,后来成了北宋的一代名相。 苏东坡与王安石同朝为官 ,由于**见解和主张不同,两人逐渐疏远,最后到王安石晚年,他们为各自的政见闹得水火不容。王安石改革每推进一步,苏东坡都要写诗文相讥讽,弄得王安石十分恼怒,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元丰初年,那些记恨苏东坡的人抓住他写诗讥讽朝廷的事奏了他一本。神宗看了,十分震怒,派人把苏东坡抓来投入了大狱。苏东坡很清楚这次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再说王安石,罢相后早已退隐山林,所以不知苏东坡入狱的消息,等这场轰动朝廷的“乌台诗案”传到江宁时,苏东坡的罪名已定。想起**多难,人才难得,王安石连夜写信派人飞马进京给神宗皇帝。信中说,哪有**正在用人之际,反而为些小文字惹的麻烦去杀那有学问才华的士子?宋神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曾任用王安石做宰相推行变法。王安石虽然早已退隐,但神宗对他还是十分敬重。神宗看信后,思之再三,觉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将苏东坡放了,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从此,“王安石一言救东坡”的事,便成为历史上“文人相亲”的一段美谈。安石不正王安石变法时期,苏轼曾经上书反对,使因为王安石非常恼怒。但是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而受到了牵连,已经辞了官的王安石却为当初反对自己的苏轼说起了公道话,并劝阻皇帝;“怎么能够在大宋王朝的太平盛世而斩杀文人呢?”元丰七年,苏轼前往金陵与王安石相会。此时两人早已不是“政敌‘,而是惺惺相惜的好友。他们无所不谈,游戏说笑,毫无顾忌。据说王安石中年因用脑过度而秃顶。一天,苏轼想约王安石到中山古刹游玩。他来到王安石家门口,问管家道:秃驴在否?”王安石正好出门归来,顺口答道:“不在!‘东坡‘啃草去了!”苏轼自知戏弄人在先,只能装作没听到了。二人来到钟山脚下,看见一座叫“王八驮石碑”的汉碑前,欣赏书法。王安石的“秃驴”之火还没消,一看到石碑下的“大乌龟”,计上心来,说:“此碑颇有倾斜!”苏轼信以为真,上下审视了一番,问:“这石碑正直耸立,哪里倾斜了?“王安石指着是碑下的“大乌龟”说;“细看,下面向(像)东坡!”苏轼一听,心中不悦,灵机一动,说:“‘安石‘不正也!安石不正,石碑怎么可能直呢?”二人对视一眼,捧腹大笑起来。王安石打算身边再要个书童,可连着看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个书童,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问了他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王安石看他聪明伶俐,也没说什么,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交给了家人: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家人看了,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把小家伙留下了。读者朋友,王安石写的是个字谜,谜底就是一个字,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字吗?答案是个“用”字。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刘爱明的轶事典故
    • 2024-06-04 05:17:17
    • 提问者: 未知
    2011年6月7日晚,万科发表公告称,刘爱明先生辞去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区域总经理职务,引发业界震动。刘爱明2002年加入万科,任集团执行副总裁,2005年11月起兼任上海区域总经理 协信代表性项目如下: 1.现代主义江山别墅协信阿卡迪亚 协信阿卡迪亚独据渝中区制高点**岩365米山顶之上,是...
  • 英雄王小二的故事
    • 2024-06-04 15:23:54
    • 提问者: 未知
    应该是英雄王二小的故事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
  • 红色经典故事
    • 2024-06-04 23:07:25
    • 提问者: 未知
    一、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
  • 王二小的故事真实吗
    • 2024-06-04 08:49:38
    • 提问者: 未知
    是真实的。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少年**英雄,带路党的伟大先驱。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
  • 玄武湖的典故传说小故事
    • 2024-06-04 21:09:34
    • 提问者: 未知
    湖的历史最早溯到距今2220多年先秦时期。玄武湖古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秦始皇灭楚后改金陵为秣陵县,玄武湖更名为秣陵湖,因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名"蒋陵湖"。吴王孙权又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因为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名"后湖"或"北湖"。[2]六朝时,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隋唐以后,玄武湖...
  • 王二小的故事真实吗
    • 2024-06-04 08:25:05
    • 提问者: 未知
    是真实的。王二小,又名(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带路党的伟大先驱。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根据地,经常受到**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
  • 经典哲理故事
    • 2024-06-04 19:59:35
    • 提问者: 未知
    上帝的铲子 有个农夫信仰**教,对上帝十分的虔诚。他为人乐善好施,经常资助贫困的人们,还向各个慈善机构捐赠大笔钱款。邻居和亲友们都不明白,他捐赠如此之多的钱财,为何仍然这么富裕?...
  • 抗击**的故事
    • 2024-06-04 10:01:12
    • 提问者: 未知
    **的故事钟南山与**争,03年的**让钟南山一夜成名,钟南山抗击**的重要贡献。钟南山作为**抗击**的领军人物,**期间一直奋斗在工作岗位救死扶伤。经验可复制,疫苗更可靠2002年12月22日,钟南山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个来自广东河源的奇怪的肺炎病人,两天后,河源救治过该病人的8位医护人员全部被感染。这是钟南山接触的第一例“**”病人。2003年春节后,**病例剧增,钟南山出任...
  • 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 2024-06-04 23:31:38
    • 提问者: 未知
    1、生长在偏僻的农村的一个小学生,非常羡慕老师的厚厚的词典,渴望得到它,一次,临近毕业时,他们来到县城,他想用仅有的一元钱购买一本词典,但是当时只有所在地开具证明才可以购买,当营业员看到他满脸央求的表情时,决定考考他对成语的理解,结果他对答如流,营业员被他感动了,破例卖给了他这本词典。2、一个渴望得到知识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学子们有些自惭形秽了。面对这么多的参考书,我...
  • 戈登·布朗的轶事典故
    • 2024-06-04 07:14:19
    • 提问者: 未知
    布朗所关心的话题也不局限于经济。布朗不但对英国特色、气候变暖和消除世界贫困等**话题情有独钟,而且有时也会和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以及摇滚明星波诺等共同出现。他甚至表现出相当的幽默感。他曾经用漫画做为自己的圣诞卡:一群孩子围在圣诞树下读书,角落里一个孤独的孩子望着红色的公文箱发呆。...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