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苏轼和司马光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呢?

元宝大气球 2024-06-17 18:41:20
最佳回答
司马光和王安石之争本质是**时期的胡适和**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历史上很多人都在关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却很少注意到司马光反对的理由。必须声明:司马光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拆迁重建式的变法,而是推崇在房屋没有出现重大损坏时采取维修加固的变法:“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即:王安石建议拆迁重建,司马光反对拆迁、维修房屋即可。是推倒重来,还是维修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当年北宋的新旧党争的核心,也是大清甲午战争之后、**建立后两次遇到的道路选择。那么北宋需要拆倒重建吗?北宋面临的问题是1、官员数目膨胀,厄员问题。宋真宗景德年间北宋内外官员有1万人;宋仁宗皇佑年间内外官员高达2万人。官员数目膨胀,导致**开销巨大。2、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为了生活纷纷加入**,谋求活路。宋仁宗庆历年间**人数是125.9万。北宋面临的问题在财政上的表现就是因为官员俸禄、**俸禄、皇室支出等导致收不抵支。以下是北宋的财政收支表(匹贯石两)1021年,财政收入15085万,财政支出12677.5万,盈余2407.5万,盈余率15.96%;1048年,财政收入10359.6万,财政支出8938.3万,盈余1421.3万,盈余率13.72%;1049年,财政收入12625.2万,财政支出12625.2,盈余0万,盈余率为0;1065年,财政收入11613.8万,财政支出13186.4万,盈余-1572.6,盈余率-13.54%。从上面北宋四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北宋财政的一个规律:北宋每年财政收入存在滞胀,每年财政收入有下降趋势,同时每年财政支出都在1亿上下浮动。司马光和王安石争论的本质在《宋史司马光传》中记录了司马光和王安石在熙宁变法前二人的争辩:“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光与王珪、王安石同见,光曰:「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也。」安石曰:「常衮辞堂馔,时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此盖桑羊欺武帝之言,太史公书之以见其不明耳。」争议不已。帝曰:「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会安石草诏,引常衮事责两府,两府不敢复辞。”这段记录表达了司马光和王安石二人不同的态度:1、司马光认为收不抵支,应当裁剪贵族和官员的支出;王安石认为收不抵支的原因是不懂理财导致。即:面对财政危机,司马光主张节流,王安石要求开源。2、司马光认为理财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王安石认为高明的理财可以在不增加百姓负担上增加财政收入;3、司马光驳斥王安石不增加百姓负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内的gdp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变动也不会大),社会财富数目固定,**收取多了,百姓能收的就少了,即国**。就一个蛋糕,**切走大块的,人民只能一起吃那一小块。这就是司马光的观点:“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措施的驳斥本质是对变法措施的补充1、对于新设立的独立统称财政的三司条例司,司马光认为丞相是大局统筹,不应当过多参与具体事务,丞相通过设立三司条例司进行财政统筹进行治理,和小吏没有区别;2、对于青苗法司马光认为危害在于:a、一般富人放**都能获利,官府放贷是严重的与民争利;b、针对非强制放贷的说法,认为一般民众贪图贷款却忘记还贷风险——参考最近的p2p案例;c、官府以贷款金额为政绩,不加分辨的发放贷款,导致:穷人还不起,连夜搬走逃债;富人搬不走,几代人背负沉重债务;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短期危害不足为患,长期危害巨大:“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又尽散常平钱谷,专行青苗,它日若思复之,将何所取?富室既尽,常平已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穷人逃难、富人变穷、用于赈灾的常平钱又拿去放贷收不回来,一旦发生灾害,或者发生战争,**无钱可用,结果只有老少残弱饿死、强壮之人做盗贼**。苏轼反对变法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观不同1、结人心,不要与民争利。“今坏常平而言青苗之功,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何以异此?臣窃以为过矣。”2、厚风俗,以崇道德。“近岁朴拙之人愈少,巧进之士益多。惟陛下哀之救之,以简易为法,以清净为心,而民德归厚。”3、存纲纪,保朝廷清明。“今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奸臣,万无此理。然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盗,不可以无盗而畜不吠之狗。”王安石对北宋问题的认识:1、北宋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法度。“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2、财政危机要用理财手段解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3、解决方法是变风俗、立法度。简单看看王安石变法措施1、均输法,是国有资产运营,以追逐利润、降低**采购成本为目的,增加收入,降低支出;2、保甲之法,某种程度上是恢复府兵制,兵农结合,裁剪地方兵力数量,减少军费;3、免疫法,让富人通过交钱得以免除劳役,增加财政收入,属于开源;4、市易法,说好听就是银行贷款,难听点就是**,每年20%的利息,逾期不还,加收2%的罚息——20%的利息也太黑了吧!5、保马法,就是官府出马让人民养,官府回购或自己卖均可,但马死必须赔偿;6、方田法,测量耕田面积、评定耕田优劣等级,按照优劣等级进行有差别纳税;7、免行钱,就是在京师各行各业的利润中收取一部分作为税收,属于开源;8、三司条例司,统一财政权的机构,类似今日的**;9、农田水利法,将修建农田水利的财政责任转移给农户,向农户摊牌修建费用,不足部分由官府贷款——又是贷款;10、裁兵法:规定禁军、厢军50岁退役;考核不合格的,禁军下降为厢军,厢军改为民户(即退伍);11、制将法:废除更戍法,将各路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设立专门负责练兵的将军和副将,和明朝的五军都督府类似;12、军器监法:将所有工匠都集中,负责制造兵器、器甲等战争器械;13、废除科举,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设、上舍三等进行考核士子,以平时太学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取代科举的一考定终身;14、修正考试内容:废除明经,诗词、赋、论等,改为考实务策论。综述王安石变法有经济、军事、教育三个方面,遭到反对主要是在经济方面——因为北宋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针对北宋的财政危机(官吏厄员、军费臃肿、土地兼并导致税源减少等),王安石主张推倒重建,司马光主张房屋维修,苏轼主张佛儒融合改造社会。王安石推崇的是理财经国之术,追求的是大财政、大**;司马光推崇的是维新渐变,追求的是小财政、小**;苏轼认为只有从人的信仰源头上端正了,才能让社会得到改变,即信仰问题。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苏轼的和尚朋友叫[ ]
    • 2024-06-17 00:42:48
    • 提问者: 未知
    苏轼在他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开始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又在金陵、庐山交了些和尚朋友。最常为人们所提到的是佛印和尚,他为人机智幽默,是以风流潇洒出名的。生于富贵之家的他本身并没打算出家,成为和尚后的他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下出游,与出家人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不过从一些随笔轶闻上看,他并不算重要。在这些和尚朋友中,慧勤和参寥都是诗人学者,颇为人所尊敬。诗僧参寥更是苏轼一生的密友...
  •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没有成功?
    • 2024-06-17 14:37:06
    • 提问者: 未知
    私以为,上述答案都说得不错,可是都没有说得很详细。(求勿打脸。我会尽量在这篇答案里,把熙宁变法…
  • 王安石在实行变法中跟司马光有一段经典的辩论。请高人指点一下,我对这件事不是很熟悉。
    • 2024-06-17 00:52:20
    • 提问者: 未知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鉴赏
    • 2024-06-17 14:58:35
    • 提问者: 未知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
  •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司马光的指责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 2024-06-17 04:28:33
    • 提问者: 未知
    主要理由: 全文立论的2113论点是针对司马5261光认为新法“侵官、生4102事、征利、拒谏、1653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经过 影响
    • 2024-06-17 23:06:03
    • 提问者: 未知
    :北宋整个**冗官、冗冗费,**不堪开征收大赋,百姓负担严农民**自北宋建立就没有消失;官僚、世家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没有土地;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威胁,岁贡加大对百姓的征敛。经过: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变法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的8年内,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陆续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
  • 8论述王安石变法及其历史作用
    • 2024-06-17 01:45:36
    • 提问者: 未知
    王安石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6134变**述: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
  • 王安石变法,使国库充盈,足足用了二十年,为何司马光、苏轼强烈反对?
    • 2024-06-17 10:13:20
    • 提问者: 未知
    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时期开展的,最后以失败告终。变法起因是当时的宋朝官僚机构和**冗杂,对内大兴土木,对外连年征战,还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原因导致国库亏空,财政赤字。一开始王安石向宋仁宗提出变法的建议,当时还作了一篇名叫《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奏疏,但是宋仁宗没采纳。不过宋神宗却...
  • 如何评价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一对政坛冤家
    • 2024-06-17 21:23:28
    • 提问者: 未知
    和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的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  现在的人只要一听见新政,一听见变法,一听见改革就忙不迭的叫好,既然是新政,是改革变法,那当然就是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是动摇封建秩序,是使社会向跟接近于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应该热烈赞扬歌颂!而反对新政,反对改革变法的当然都是落后腐朽保守,应该猛烈批判。他们全然不动脑筋,不顾改革的实际内容究竟是什么,反对新**法改革者的理由又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管自己的观点和评...
  • 如何评价李白的词和苏轼的诗?
    • 2024-06-17 06:26:28
    • 提问者: 未知
    诗歌可以代表宋诗风貌,主要体现在求新求变方面(较于唐代诗歌),而且苏轼才气过人,所以创作较为融通,可以说是宋诗前二的人物(与黄庭坚,黄开江西诗派,影响更大)。...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